一個漢人,滅掉南宋,孫輩卻盡被蒙古兵殺死,孫女遭辱
崖山海戰,是南宋覆亡的標誌性事件。祥興二年(1279年)二月,宋軍抵抗元軍侵略的最後一戰在崖山(今廣東省江門市)打響,作戰雙方的主帥均姓張,元方為張弘范,宋方為張世傑。然而,勝利的指針偏向了張弘范。
元軍出動兩萬兵力、五十餘艘戰船,宋軍出動二十萬兵力、千餘艘戰船,經過激戰,宋軍慘敗,左丞相陸秀夫被迫背著八歲的小皇帝趙昺投海自盡,南宋覆亡。事後,張弘范命人磨崖題寫「鎮國大將軍張弘范滅宋於此」十二個大字。
華夏文明幾千年來,政權屢屢更迭,但這次不同,這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亡國,華夏文明中斷。張弘范留下的這十二個字,成為漢人的悲哀。對於把華夏文明推向深淵的張弘范,後人多有鄙視,如明代廣東提學趙瑤作詩,「鐫功奇石張弘范,不是胡兒是漢兒」,一陣見血地指出了張弘范的漢奸行經。
關於張弘范的身份,有必要交待一下。張弘范祖籍河北定興,祖上世代為農。河北定興屬於燕趙之地,自古為漢人居住,後被遼、金相繼佔據。張弘范的父親張柔即為金人統治下的漢人。金朝滅亡後,張柔成為蒙古人統治下的漢人將領,戰功卓著,封蔡國公。張弘范是張柔的第九子,雖然血管里流的是華夏血脈,但他自出生就歸屬蒙古政權,滅宋行為不過是各為其主,算不上漢奸。
滅宋後,張弘范名聲大噪,然而次年便病逝了,享年四十三歲。張弘范戎馬一生,只有一個兒子,名叫張珪。作為功臣後裔,張珪仕途騰達,元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時長期在元廷擔任要職,官至中書平章政事,封蔡國公。張柔、張弘范、張珪,祖孫三代忠心耿耿,為元朝一統天下、興盛發展付出了畢生心血。
泰定四年(1327年)十二月,張珪病逝。張珪有五個兒子,依次為張景武、張景魯、張景哲、張景元、張景丞,均得到祖蔭,其中長子張景武為定遠大將軍、保定等路上萬戶,佩虎符,在河北保定一帶算是個人物,其餘四子皆有官職。此外,張珪遺孀健在,另有一女。如果不出意外,這一大家人憑著祖上三代的功績,應該可以衣食無憂地平安生活。但是,意外還是來了,元廷政權內亂。
致和元年(1328年)七月,泰定帝駕崩,時年三十六歲。當時,太子阿速吉八隻有九歲。權臣燕帖木兒不但遲遲不立太子即位,反而將其逐到了上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在大都(今北京)另立武宗之子圖睦帖木兒為皇帝,是為文宗。聞訊後,遠在上都的泰定朝大臣也把太子扶上皇位,是為天順帝。這樣以來,元朝同時出現了兩位皇帝,誰正統,誰非法,最終還是需要一場武力戰爭。
隨即,上都大軍南下,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圍攻大都,其中一支大軍在長城紫荊關(今河北易縣紫荊嶺)與大都軍展開激戰,結果大都軍潰敗,「紫荊關敗卒南走保定,沿途剽掠,景武與同知阿里沙率鄉民梃斃數百人」(《新元史·張珪傳》)。意思是說,先前紫荊關士卒被打敗後,往保定一帶潰逃,途中胡作非為,有好幾百個士卒被張弘范的長孫、張珪的長子張景武等人率領鄉民打死。
身為定遠大將軍、保定萬戶,張景武護土有責,打殺作惡多端的敗卒,屬於正當防衛,沒什麼大不了的。然而,文宗朝的參知政事也先捏聞訊後惱了,他隨即「以兵至保定,執景武兄弟五人,盡殺之,籍其家」(《新元史·張珪傳》),可憐三代勛臣之家,轉瞬間人死房空,張珪的五個兒子全被蒙古人殺死,兒媳們也遭到侮辱。在報復行動中,也先捏還把張珪的女兒佔為己有,並得到了文宗許可。
「珪祖父三世為國勛臣,即使景武等有罪,珪之妻女又何罪焉?今既籍其家,又以其女妻也先捏,誠非國家待勛臣之意」(《新元史·張珪傳》)。陛下啊,有這麼對待三代勛臣家人的嗎?那些無辜的女人犯了什麼錯?也先捏不懂事,陛下你也不懂事嗎?御史台慷慨激昂的諫言,最終勸動了文宗,文宗下令,命也先捏把搶掠的資財悉數還給張景武的子侄們,同時把張珪的女兒送回家去。
然而,僅過了兩年,也就是至順元年(1330年),文宗突然得到了一個情報,當年泰定帝爭奪帝位時,張珪替泰定帝說了不少好話。泰定帝是文宗的政敵,一直水火不容,既然張珪站在泰定帝一方,張珪的兒子又幫泰定帝的兒子天順帝打殺紫荊關士卒,這不就是典型的子承父業嗎?這不就是跟我文宗皇帝作對嗎?文宗新仇舊恨一起算,「追怨之」,「復籍珪五子家資」(《新元史·張珪傳》)。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文宗坐穩皇位後,把泰定帝、天順帝一併廢黜,昭告天下自己才是合法的皇位繼承者。因為捲入了所謂的皇位之爭,因為站錯了隊,張珪遭到了貶低,張景武等五兄弟在慘死後也永世不得翻身。政治鬥爭歷來是殘酷的,不管你祖上何等功績,何等忠貞,那都是老輩子的事,在現實的政治面前毫無意義。張弘范,這個替蒙元賣命、滅掉南宋、讓十萬宋人浮屍海上的漢人,大概沒想到自己的五個孫子會全部死於蒙古人之手。這或許是一種報應吧。(劉秉光)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一位漢人,在崖山覆滅南宋,兒孫卻盡被元兵殺死,孫女遭辱
※一個大漢奸,竟讓漢人蒙羞三百年,被抓後死狀讓人作嘔,祖墳被刨
※大明居然是被漢人滅掉的?還有這些王朝也是被帶路黨咔嚓掉的!
※史上最委屈的將軍,是漢人卻滅亡了宋朝,被稱百年漢奸實在有點冤
※此人是漢人,被罵為「漢奸」,當上滿清朝最大官,得罪乾隆,死後卻封入太廟唯一漢人
※清朝唯一漢人格格,父親封王,被吳三桂囚禁八年,死後葬在公主墳
※此漢人是元滅南宋的最大功臣,還刻字炫耀其功,子孫卻被元軍殺絕
※我們被稱為漢人,被稱為唐人,為啥從來沒被稱為宋人
※古代殘暴至極皇帝:沒紂王,一位險把漢人滅絕,一位凌遲宮女三千
※被殺的匈奴人很可憐,被匈奴殺掠的漢人就都該死?
※沒有他,漢人早已被滅,五胡亂華-漢人險些亡滅
※他是漢人卻忘恩負義,他父親曾被南宋將領所救,他卻親手滅了南宋
※南宋戰神無意救了一個漢人,想不到此人兒子滅掉南宋,還刻字留念
※他是漢人,奴隸出身卻睡了契丹皇帝的母親,死後被埋在契丹皇陵中
※最後一個漢人朝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臣子不媚上、不怕死
※唯一從奴隸做到皇帝的人,稱帝後瘋狂屠殺漢人,最後被漢人滅其族
※滅亡南宋的崖山之戰,蒙軍統帥竟是漢人!
※康熙有一半漢人血統,其母尚未被抬旗,為何罵情敵董鄂妃為漢女人
※挽救漢人慘遭滅種之際的千古一帝,總被世人所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