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在吃這件事上,什麼東西即將炙手可熱?這裡有幾個趨勢

在吃這件事上,什麼東西即將炙手可熱?這裡有幾個趨勢




總的來說,這些趨勢幾乎都和植物有關。

接下來一年,美國流行什麼食物?根據《華爾街日報》對幾家諮詢公司 Hartman Group、AlixPartners、Food Marketing Institute 的採訪,以及 Google 消費者研究部門 Think With Google 的食品搜索趨勢,我們總結了一下幾個可能將越來越受歡迎的食物(以及幾個特殊趨勢)。


總的來說,這些趨勢幾乎都和植物有關,越來越多的植物被用作主食甚至是肉類的替代品。


根據《營養商機》(Nutrition Business Journal)雜誌的數據,從 2014 年到 2015 年,25%的美國消費者減少了肉類的攝入量。他們可能轉向了替代品:肉類替代品(主要是把各種蛋白豐富的植物做成肉的質感)的銷售額從 2011 年的 6900 萬美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1.1 億美元。


從更廣義的植物蛋白性食物(除了肉類替代品還有素食乳酪等等)來看,美國植物性食品協會(Plant Based Foods Association)表示,Beyond Meat、Califia Farms、Heidi Ho 等主打植物蛋白相關食品的企業在去年六月到今年六月這 12 個月之間,銷售額已經達到了 49 億美元,而且增長速度比整個食品行業要快。

另外,從區域上來看,東南亞和南亞地區的食物在影響著美國消費者和商家:辣木、菠蘿蜜和薑黃——這些在美國人(甚至是我們)看來算是新食材的食物在東南亞都見怪不怪了。


辣木


辣木是一種有辣味的木本植物。其實在辣木廣泛種植的印度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它已經常常被用作調料或者主菜烹飪。它的鈣、蛋白以及維生素 B 和維生素 C 的含量比較豐富。


辣木在美國除了夏威夷州外,其他地區少有種植。美國市場銷售的一般是這樣的形式:辣木草或者花被碾成粉狀然後用於能量棒,功能飲料和一些茶飲中。


辣木有潛力火起來,還因為它常常和相對貧困國家聯繫在一起。因此辣木有故事可說:比如說迦納和海地地區的女性農民種植辣木來供養家庭。「人們都會希望了解到食物背後的故事。而辣木的故事可以和女性賦權扯在一起,」食品餐飲諮詢公司 Hartman Group 食物料理部的副主席 Melissa Abbott 說。


草食餵養牛


消費者自己吃植物還不夠,還希望自己吃的肉,也是食草長成的家禽家畜。


去年美國最大的有機超市 Whole Foods Market 公布的食品趨勢里就提到消費者會越來越傾向於購買食草的家禽家畜的肉製品和乳製品(Grass-fed Products):從牛奶、雞蛋、酸奶、黃油和乳酪到牛肉棒這樣的零食,甚至蛋白粉。


除了生肉在 Whole Foods Market 等超市出售之外,不少餐廳包括 Chilli』s 和 Chiptole 也號稱自己使用的是草食牛作為食材。

一些消費者還會細究:我吃的牛肉之前有暴飲暴食(草)嗎?人們在意自己吃的牛的生活方式:吃些什麼長大,是狂吃還是可持續地吃草——是否符合可再生農業(regenerative agriculture)的趨勢。嗯,這跟人們更青睞非籠養雞生下的雞蛋一個道理。


Hartman Group 食物料理部的副主席 Melissa Abbott 認為食草牛肉可能會催生相關認證,證明那死去的牛真的是吃草而不是吃什麼人造飼料。


楓樹水、仙人掌水和洋薊水…各種植物性飲料


椰子水火了一陣子了。現在,蘆薈水、楓樹水、仙人掌水、洋薊水都因為天然和營養成分有可能成為椰子水之後的「爆款」。



一款洋薊水飲料

在 Kroger 和 Whole Foods 等超市裡,楓樹水和仙人掌水瞄準了椰子水,聲稱自己比椰子水含有的糖還要少。楓樹水和楓糖漿同出一源頭,容易讓人有好喝的聯想,更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受歡迎的植物水。


另外,因為有一定天然糖分,又能補充電解質,植物性飲料在替代人工配方的運動飲料。


菠蘿蜜


我們常吃的(成熟後的)菠蘿蜜是甜的,成熟的菠蘿蜜可以生吃也可以做甜品。不過,未成熟的菠蘿蜜綠色幼果也有比較大的市場——作為肉的替代品做成各類料理。


菠蘿蜜受歡迎的一個原因是,它很健康,富含纖維和鉀。未成熟的菠蘿蜜沒什麼味道,能吸收調味品,煮熟後有肉感,讓它成為豬肉和雞肉很好的替代品。在南亞和東南亞地區,菠蘿蜜咖喱是一種常見菜。在美國,有人把菠蘿蜜做出漢堡肉餅的質感。


菠蘿蜜做的素咖喱


菠蘿蜜在谷歌的《2016 年食物趨勢》這份報告中,也是搜索趨勢上升最快的幾個關鍵詞之一。


螺旋藻


在國內,螺旋藻被當做保健品賣。在美國也有點類似,除了保健品,螺旋藻經常因為提高免疫力防止新陳代謝紊亂的功能被作為「加料」放在果昔或者能量飲料裡面。


食品和快餐公司「號稱自己」越來越用料天然,一些公司宣稱要逐步換掉人工的食品色素(比如說百勝旗下的塔克鍾和瑪氏)。


一些公司找到了薑黃和辣椒粉作為紅黃色的染色原料,綠色和藍色的天然染色原料卻不好找。直到食品公司重新發現了螺旋藻。目前瑪氏已經在自己的 M&M; 巧克力豆和其他產品中把螺旋藻當作染料了。螺旋藻可能會越來越受歡迎。


薑黃


薑黃原產於印度,有藥用價值,又可以作食品調料。南亞人用薑黃調味、做料理等等。根據谷歌的《2016 年食物趨勢》:幾乎在美國所有的大城市都有人搜索這個關鍵詞。


和薑黃相關的視頻有 390 萬次的觀看量。美國人也開始把薑黃加到各種料理中,甚至做奶茶,加入到果昔當中。



簡單而天然的配方


人們希望看到簡單易懂的食品標籤,而不是一大堆化學元素。還有一些食品製造商試著用天然原料來調節食品的口感,而不是一味地加入人工製劑。


一家生物技術公司嘗試用蘑菇來去除可可豆裡面的苦味,這樣一來,人們做巧克力的時候就不用加那麼多糖。


消費者喜歡配方簡單天然(clean label)的包裝食品;食品公司也在迎合 Clean Label 的趨勢。比如說好時比較著名的 Simply 5 巧克力醬的配方就從 11 種降低到了 5 種。一個食品市場研究公司 Packaged Facts 調查發現 87% 的消費者買東西的時候會看標籤,這其中 67% 的人會偏好購買配方少的產品。


什麼樣的食物有走紅的特質?


研究公司 AlixPartners 的食品行業研究員 David Garfield 說:一個食物要變得主流,首先它需要有健康的益處,而且這些營養價值得容易讓受眾理解。對食品製造公司來說要能帶來利潤,當然好吃也很重要。如果它有第三方的認證,比如說是認證的有機食品,或者能說一個好的故事,那麼就更加分了。


並非是所有小眾的,有抬頭趨勢的食物都有機會變得主流。比如說蟋蟀棒可能就沒有什麼變成主流食物的潛力,畢竟還是比較獵奇。


題圖來自 Wikipedia、SBS




又冷又霾的冬天來了,我們推薦這 10 個方法驅散心情陰霾 | Hack Your Life





為什麼有的東西讓我們感到害怕,有的卻覺得詭異且毛骨悚然?





網易遊戲霸榜 App Store,這個局面可以維持多久?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落紅」就說她是第一次,那你太單純了!可能是她用了這件東西!
鹿晗為熱巴做了那麼多,再也沒有比這件事更從心的了
如果另一半不肯為你做這件事,那TA外面有人了!
一到這個時節,古人就容易出軌,為什麼?因為他們要去做這件事
又懷上了,該留還是該流?要是做好這件事,還用這麼煩惱嗎!
如果這件事你認為非做不可,那麼時間久一些又有什麼關係
吃早餐這件事,到底有多重要?
這件衣服我也有,為什麼她穿這麼好看
有了這幾款洗髮水,我竟然愛上了洗頭髮這件事
三伏要多吃羊肉?沒錯,得吃這種!還有睡覺前這件事別忘了!
臉上有痘印,別做這件事!
看書這件事,不如從「最好下飯」的那一本開始
因為這件事,這幾天朋友圈裡哭暈了一大堆厚街人……
多肉都頹成這樣了,這件事情你居然還不做?
在「叛逆」這件事情上,很多家長這樣做都錯了
女孩每天吃這些東西,不怕肥胖,只因經歷了這件事
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鬼怪存在,這件事可以說明一切
因為這件事竟然有人噴古天樂,我們是不是該做點什麼?
結婚這件事,這些東西不能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