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教對「氣、心、才」的闡述

道教對「氣、心、才」的闡述

道教對「氣、心、才」的闡述



一、氣,忌盛

道教對「氣、心、才」的闡述



氣,有情緒、氣勢、表情等不同意思。盛氣,就是血氣方剛,浮躁傲慢,盛氣凌人,情緒衝動,這些都是修養不足的表現。學問深時意氣平,學問修養想要成就,必須戒除這些。


少年人的血氣方剛,所以最容易義氣用事。遇到不平的事情,便要挺身而出。他們總以為自己本領很大,無所不能。誰都知道,年輕人往往很少恐懼之感,什麼事情都不怎麼三思,瞻左顧右。思想得少,就會沒有顧忌,直來直往。

氣要與神相抱才行,氣好比是軍兵,而神才是司令。司令要有兵去執行命令,光下命令而無人執行不行。光有兵而無司令,或者司令軟弱也不行。


少年人智慧少,所以氣血一旺,就可能出現問題或者差錯。那些鬧事打架,惹是生非的,都是年輕人。所以,血氣方剛,容易慷慨激昂,視死如歸。等到年紀大了,就會顧慮重重,牽腸掛肚。

道教對「氣、心、才」的闡述



二、心,忌滿

道教對「氣、心、才」的闡述



涵養心志,要戒除驕傲自滿,保持謙虛卑下。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自滿自矜就會障礙自己向上提升,所以說「滿招損,謙受益」。


一個人的心胸是寬廣的,還是狹窄的,對於一個人的成就很關鍵。心胸寬廣了,便會無所不包,可以容納天下,那麼一切善惡敵友都可以集合在我自己的胸中了。如果心胸狹窄,連自己都裝納不下,怎麼還能夠去容納得了別人?容納不了別人的,自己也不會被人容納;自己跟別人過不去,別人也會跟自己過不去。


《老子》說:「持盈之道,損之又損。」要保持最滿足的地步,就必須不停地損抑自己,這就是謙虛。謙虛使人進步,原因是自己總不會滿足,心胸也就不停地有所收益,能夠裝得下更多的事物,以至於大到天下和宇宙。而我與天地宇宙成為一體,那就是彌勒佛了:大肚能容, 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 笑世間可笑之人。

人不自滿,別人就會替我們自己來滿足;人一自滿,別人就會來給我們損害。秦始皇的阿房宮最大,結果最先被人燒毀;孔子的門廬不高,而天下後世人卻不停地在為他加高。道理是很簡單的,就看人們能不能做到這一點自損。

道教對「氣、心、才」的闡述



三、才,忌露

道教對「氣、心、才」的闡述



天生我材必有用,真正有才華的人即使不刻意顯露,也會脫穎而出,為人矚目。浮華衒露恰好說明見識淺薄,難以成就大器,也是薄福的表現。


人們都推崇李白的才華橫溢,但李白卻一生落魄而壯志難酬。就是因為他才氣太大,時刻顯露在外,往往容易讓人受不了。許多有才的人,都得不到真正的重用,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才華的本身便是與人不能相處的。


《禮記》說: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凡事發乎情,止乎禮,在此基礎上,才能修世出世法。想要提升靈性,就要切實作克己的功夫,達到心平氣和。


敬守此心則心定,斂抑其氣則氣平。


恭敬謹慎,嚴守心神,不令放逸,漸漸收束妄想雜念,心神就能寧靜安定。收斂抑制情緒意氣,有所節制而不放任,情緒就能平順和諧。境隨心轉,我們的環境也會變得祥和安樂。


掃描二維碼,關注武漢長春觀公眾微信號!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的精彩文章:

《道法九要》注
南朝齊著名道教學者顧歡
霜降節氣及深秋保暖

TAG:武漢長春觀道學堂 |

您可能感興趣

深度剖析《雙瞳》:國產唯一一部闡述道教文化的驚悚電影!
看過最走心的關於愛情的闡述
老梁說風水——用甲骨文來闡述地氣和相火之間有什麼關聯?
古人說心理:《黃帝內經》心理描述 闡述古人對於心理學的研究
可以只通過現代的一些闡述性書籍了解道教嗎?
儒家思想在「商道」上的闡述
漢語的十大優勢,本文是對中文最全面科學的闡述!
反傳銷教材,FBI審訊者的理論闡述,怎樣有邏輯的說服-洗腦篇
他用東方的線條闡述對裸體女性的完美理解!
科學家闡述精神和身體健康之間的緊密聯繫
蘇寧少東家闡述國米用人原則:不看名氣,更在乎心靈!
達爾文《進化論》闡述了人類的演化,那未來的人類呢
觀點 | 股權眾籌鼻祖連發36條推文,闡述對區塊鏈和網路世界的思考
股權眾籌鼻祖連發36條推文,闡述對區塊鏈和網路世界的思考
任法融道長闡述無極圖與太極圖的關係
《傷寒論》闡述外感病的治療規律,趕緊看正文吧
蓋爾女神神還原《神奇女俠》,女權意念露骨的闡述出來
李鐵紅專業闡述:肝膽不好,脾胃及內分泌會發出什麼信號?
用古詩詞闡述你的姓氏,炎熱的夏天給您點清涼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