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授籙」不是修行的終點,而是度人的開始

「授籙」不是修行的終點,而是度人的開始

作者:陳道長

「授籙」不是修行的終點,而是度人的開始


什麼是「皈依」,「傳度」?


大家好,今天是道歷四七一三年丙申年戊戌月戊寅日,值年太歲丙申太歲管仲大將軍,今天和大家聊聊授籙的那點事。


為什麽選擇今天講授籙呢?因為下周在正一萬法宗壇的龍虎山就要舉行丙申年內地授籙法會了,要授籙,就要先從道教的皈依開始說。


現代道教主要有兩大派別:全真和正一。如何成為一名道士?全真派需經過皈依入道(拜師)--冠巾--受戒,正一派則需經過皈依入道(拜師)--傳度--授籙。

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下正一派的皈依、傳度和授籙。


皈依,則是皈依道教道、經、師三寶。皈依即歸一,使得身、神、命都有了依靠,有了依止。


皈依是入道的標誌和開始,皈依之後,經本師同意,就可以引薦去傳度。


傳度,必需有是傳授,太上太霄琅書云:"天地布氣,師教之真,真仙登聖,非師不成,心不可師,師心必敗"!所以道教對於弟子傳授秘道,至為慎重,不論任何宗派為然,尤以妄傳妄泄為戒!故受師承時,必立誓戒,然後傳予度世之法,謂之傳度。凡是經過傳度之後,則為道教入門弟子。


道士傳度後,就在天曹掛上了號,名屬於三官大帝,就不屬於閻王管了。傳度後的道士,犯錯或破戒的話,雖然閻王管不了,但是三官大帝同樣會記錄的。所以說傳度的道士,不是更有權力,而且更應該以身作則,為信眾立榜樣。

"經籙"是什麼?


傳度之後的三年左右,經本師同意後,方可授籙。授籙也是我們今天聊天的重點。因為現在道教界都很重視授籙,可以說是物以稀為貴,那"授籙"是什麽呢


先從道教有關授籙的歷史開始說吧。


道教授籙起於張道陵祖天師,據《赤松子章歷》記載:"漢代人鬼交雜,精邪遍行,太上垂慈,下降鶴鳴山,授張天師《正一盟威符籙》一百二十階及《千二百官儀》,《三百大章》,《法文秘要》,救治人物。天師遂建二十四治,敷衍正一章符,領戶化民,廣行陰德".這就是符籙的根源和開端。


授,是指傳授,籙是指簿籍,即記錄;"籙"是指簿籍,即記錄,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為紀奉道者之名冊,記載授籙道士的姓名、道號、師承和所授之道階;二為紀諸天曹佐吏之名諱與職能等,即"天神名錄",通曉此法籙,才能召神遣將,除妖鎮邪。

現在道教所說的"授籙",主要是"經籙"."經籙"是根據五十三代天師張洪仁所傳的《天壇玉格》,分為


(1)初授《太上三五都功經籙》,為六品、七品銜。


(2)升授《太上正一盟威經籙》,為四品、五品銜。


(3)加授《上清五雷經籙》,為從三品銜。

(4)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經籙》,為正三品銜。


(5)晉陞《上清大洞經籙》,為正二品銜


(6)晉陞《三清三洞經籙》,為正一品銜


"經籙",經是指經典、經懺、經文,籙是指憑證。一個是行法的依據,一個是行法的憑證。


"授籙"後責任更加重大


正一派道士只有授過籙之後,才能召喚籙上的神兵將吏護法顯靈,一旦羽化,即可憑籙登仙,頒以仙職。也就是說道士授籙後,在天朝就有了仙職。是道士應持之典,修真入道之階梯,也是對修行者功行修持的認定。


當然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更要嚴格要求自己,比如五戒、八戒、九戒、二十七戒,《度人經》中的"十不"等來自律。"授籙"不是修行的終點,而是度人的開始。


《三洞修道儀》中提到"授正一籙,方可以為人章醮。"就是說受完籙以後才是法師,才可以去主持齋醮活動,因此授籙很重要。為什麽受完籙以後才可以去主持齋醮活動?因為受完籙以後,你才有神職神位。授籙是為了明確自己的位置,也就是有了神職之位,在主持宗教活動中通過"變身",通到神仙那裡,這樣我們上陳表章才能上達到神明。


正一派道士行法,必須要授籙,授籙後,就會有一個仙官品級,也就是在天朝掛上號, 還會有一個靖壇。


在授籙圓滿後,籙生會得到一個職條(籙牒),主要寫 奏受×××經籙×××仙官之職,補充×××(職務)之事,奏立×××壇×××靖,×××治×××炁 等內容。


到這裡不難看出,很多人認為"傳度和授籙是一回事""傳度之後就是法師了",這都是不對的,傳度和授籙是兩碼事,是先後關係。


正一派授籙目的大致為,敬天法祖;皈依三寶,明確師承;受戒發願;授職傳教


.所以說,道教看重師承,不管傳度還是授籙,都必須有本師的引薦或舉薦


再說說正一派籙壇三大師和護壇六大師:


籙壇三大師:傳度大師、監度大師、保舉大師


護壇六大師:護法大師、護經大師、護籙大師、護戒大師、護壇大師、護道大師。


授籙所得的憑證稱為籙牒。籙牒上的內容除了,上面所說的"奏受×××經籙×××仙官之職,補充×××(職務)之事,奏立×××壇×××靖,×××治×××炁 "以外,還有籙生的本名、住址、花押心印、急難心印、授籙法名、授籙時間和籙壇三大師等。


"授籙"需要什麼條件?


回到實際情況,如果我想要"授籙"那需要什麽條件?


除了我們剛才所說的先皈依傳度後,在本師同意的情況下,還要有授籙的名額 ,現在授籙的名額是有限的,一般兩年舉行一次授籙法會,一次的名額是在350人左右。350人再分給每個省份或宮觀,每個省份或宮觀能取得名額根據當地道教發展情況而定,得到名額的道長,填寫好申請表,再經過當地道教協會和民宗部門的審核,才可以前往授籙。

「授籙」不是修行的終點,而是度人的開始



(申請表,請把手機橫向觀看)


目前全國有授籙資格的只有龍虎山和茅山,授私籙是違規違法的行為。祖師爺都在看,所以多行善積德,功行到一定程度,也許下次授籙你就有機會了。


不論信士、居士、道士、法師(高功),行善度人是道教的根本,你的身份背景不會影響或限制你的善心和善行。所以授籙不是高人一等,而是責任更重,正確認識"授籙",才能正視自己的修行。


謝謝大家,今天的"授籙"交流到此為止。以後,林道長還會和大家講解全真派"受戒"那點事,慈悲。

「授籙」不是修行的終點,而是度人的開始 點擊播放 GIF/39K


「授籙」不是修行的終點,而是度人的開始



微信:wzbydg


Q群:390317872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溫州白雲觀 的精彩文章:

霜降秋風寒冬至溫州道教白雲觀養生講座
溫州白雲觀標識設計
繼承道統的正一道長為你揭開「授籙」的秘密
扶鸞請仙——帶你走進神秘的預測儀式
一十八般橫災分別是什麼?

TAG:溫州白雲觀 |

您可能感興趣

推薦 | 真正的修行不是逃離,不是躲避,而是欣然的面對
真正的修行不是逃離,不是躲避,而是欣然的面對
一日禪:修行不是要擺平外在的一切,而是要放平自己的心
鑒號 | 真正的修行不是逃離,不是躲避,而是欣然的面對
最好的修行,是從家開始
認識煩惱是修行的開始,你也是相好莊嚴的未來佛
越是在修行的人,那些無始來的罪業越是會現形
修行過程中,一時的善相,並不能證明你生死已了,而且還有著魔的可能
佛說:不生氣是種修行,寬容度人就是種下善因,終會修得善果
生命的修行不是逃離,而是面對
修行是從「修不行」開始的
活著或是修行,都只是自己的事
人生是一種修行,修的不僅是苦難,更是心態
婚姻是一場沒有終點的修行
修行,就是要將心打開!
不要在背後隨便評價一個人的修行,不要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
投資的修行,不是因為它反覆無常,而是因為你修行不夠!看完後深思!
禪說┃修行,不止是為了遇見最好的自己
修行靠自身,如今也不過是在歷劫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