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周平紅:匠心+創新「成就」中國內鏡第一人

周平紅:匠心+創新「成就」中國內鏡第一人

1992年,他從上海醫科大學本科畢業,成為了中山醫院的一名普外科醫生;


1994年,出於「想多學一門技術」的樸素想法,他找到了時任內鏡中心主任的姚禮慶教授,開始學習消化內鏡技術,成為了當時為數不多的「一手『拿刀』,一手『持鏡』的外科醫生;


2004年,他的內鏡技術已然嫻熟,胃鏡、腸鏡、超聲內鏡、ERCP,很多高難度的內鏡操作都已熟練掌握;

2006年,他開始涉足內鏡治療領域,通過頻繁地「走出去」「請進來」,憑著一股「膽大、心細、志氣高」的韌勁,漸漸在國際內鏡學界嶄露頭角;


如今,他憑著不斷學習和創新,創造了內鏡治療領域的一個又一個「第一」;


他,就是中國內鏡界的傳奇人物、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主任——周平紅教授。


周平紅簡介

周平紅:匠心+創新「成就」中國內鏡第一人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內鏡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國際知名消化內鏡微創治療專家,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常委、外科學組組長,上海市醫學會消化內鏡專科分會副主任委員、ESD學組組長,美國消化內鏡學會(ASGE)國際委員會委員,歐洲、日本消化內鏡學會(ESGE、JGES)國際委員。擅長胃腸道、膽胰系統疾病的內鏡微創和外科手術治療。


特需門診:周二上午


初秋的一天下午,記者如約來在中山醫院,與周平紅教授面對面交流,聽他微笑著講他的成長故事,講那些頂著壓力和質疑完成的高難度內鏡手術,以及那些在世界內鏡大會上「技驚四座」的現場演示……每當聽到「驚險」之處,記者不由地屏息凝神,而周教授卻始終帶著他標誌性的笑容,似乎所有「大場面」,所有同行覺得風險大、不敢觸碰的「禁區」,到了他那裡,都能「化險為夷」。

「傳奇、天才、中國的驕傲……」這是病人們在周平紅教授好大夫網站上的留言,也是周教授給記者的第一印象。而隨著交談的深入,記者漸漸領悟到其中的「奧秘」:其實,周平紅教授的淡定從容、舉重若輕,並非輕鬆得來,而是他日復一日不斷努力、年復一年主動學習,「二十年磨一劍」後的「水到渠成」。


外科醫生的「內鏡路」


「其實,我當初就是想多學一門技術。」 當記者問起周教授是如何走上「內鏡」這條路時,周教授的回答簡單而直接。周平紅說,他1994年與內鏡「結緣」,並在此後的十年間潛心修鍊「基本功」,全面掌握了包括胃腸、腸鏡、超聲內鏡、ERCP(逆行胰膽管造影)等在內的內鏡操作技術。而這十年的「勤學苦練」,也為他日後的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比起做內鏡,大多數外科醫生似乎更喜歡『開刀』,做內鏡似乎是內科醫生的事,您覺得外科醫生做內鏡,有什麼優勢?」記者追問道。


「我們這些做內鏡的外科醫生,平時也『開刀』,普外科的手術我都會做,我們是一手『持鏡』、一手『拿刀』。」周教授解釋道,「與內科醫生相比,外科醫生對消化道的解剖更熟悉一些,對止血、縫合等技術更精通一些,所以『膽子』也更大一些。做內鏡最怕發生消化道穿孔。一旦『穿孔』,內科醫生往往束手無策,只能向外科求助;而外科醫生就會從容許多,自己就能處理。」

機會青睞「有準備的人」


自2004年起,周平紅開始涉足內鏡治療領域。他告訴記者,傳統的治療消化道息肉和早期癌的方法是外科手術,雖然療效確切,但創傷大、患者恢復慢、住院時間長、治療費用也高。隨著內鏡治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消化道病變可以實現內鏡下切除,不再需要「開刀」。如果遇到較小或有長蒂的胃腸道息肉,他們可以直接用圈套器套住蒂部,電凝切除;如果病變長得很平坦,無法用圈套器,可以先在病變下方注射生理鹽水,使病變部位「抬起」,再用圈套器套住、電凝切除,即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


不過,黏膜切除術對於長度超過2厘米的平坦病變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只能像飯店裡做「片皮鴨」一樣,把黏膜一塊塊切除,不僅容易導致病變組織殘留,且切下來的組織太碎、無法進行準確的病理檢查。


2006年,周平紅赴日本學習消化道早期癌的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經過半天的學習,周平紅髮現,這項新技術其實並不複雜,只要先在腫瘤周圍做一環狀標記,隨後在腫瘤下方注射生理鹽水,使病變部位明顯抬起,再沿病變邊緣切開正常黏膜,使腫瘤與周圍正常組織分離,最後用特殊的剝離器械將腫瘤完整剝離下來即可。由於胃腸道壁很薄,實施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很容易發生消化道穿孔。這時候,外科醫生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因為無論是內鏡下修復穿孔,還是需要中途「轉開腹」,外科醫生都能「搞定」。

憑藉多年來積累的內鏡操作經驗,他很快就掌握了這項技術。回滬後,周平紅克服了當時國內沒有ESD專用剝離器械的困難,自己動手將「針刀」改為「鐮刀」,開展起了消化道早期癌的ESD治療。


2007年,周平紅在中山醫院召開首屆ESD大會,並安排了4例高難度ESD手術演示。當時,大多數專家是帶著懷疑的態度來參會的,畢竟這種手術難度大、風險高。更「不巧」的是,在現場演示的4例手術中,有2例發生了穿孔。面對一浪高過一浪的質疑聲,正在進行手術演示的周平紅臨危不亂,迅速修復了穿孔、成功完成了手術,以實際行動回應了眾人的質疑。


萬事開頭難,為了推廣ESD技術,周平紅到全國各地講課、每三個月辦一次培訓班,同時不斷探索和完善ESD技術。漸漸地,人們的質疑聲少了,主動要求來中山醫院學習的人多了。


周平紅自豪地告訴記者,中山醫院至今已完成一萬餘例消化道病變的ESD治療,是國內開展時間最早,治療病例數最多,能同時對早期食管癌、胃癌和大腸癌進行ESD治療的醫療機構。


「中國式」創新


無論是ESD,還是後來的ESE(內鏡黏膜下挖除術)、TES(隧道內鏡技術),在內鏡微創治療領域,周平紅從來沒有停止過學習、思考與探索的腳步。


從「扒皮」到「挖瘤」


「扒皮」是周平紅給「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起的「別名」,形象地描述了ESD的操作方法——像「鏟草皮」一樣,將病變組織從黏膜層剝離。在ESD的基礎上,周平紅又發明了一個治療黏膜下腫瘤的新技術,俗稱「挖瘤」,醫學上稱之為「內鏡黏膜下挖除術(ESE)」,首先用圈套器掀掉腫瘤表面的正常黏膜,暴露腫瘤,再用特殊的器械將腫瘤完整地挖除。


從「被動補洞」到「主動開窗」


在內鏡治療的發展歷程中,「穿孔」曾是制約該技術推廣和應用的重要因素。當國內醫學界普遍採取觀望態度的時候,周平紅「敢為天下先」,憑藉嫻熟的內鏡操作技術和外科止血、縫合技術,成功克服了這一障礙。如今,周平紅又另闢蹊徑,在應用內鏡技術切除累及消化道全層的腫瘤的時候,選擇「主動開窗」,待切除病變組織以後,再行縫合,進一步擴大了胃腸道腫瘤內鏡下切除的適應證。


從「打補丁」到「包餃子」


病變切除以後,創口的縫合十分重要。起初,周平紅採用單純的金屬夾封閉;後來為了更「保險」,他又在金屬夾底部扎一根尼龍繩加固。儘管這兩種方法的「封口」效果都不錯,但周平紅總覺得不夠完美。後來,他發明了一種充滿「中國智慧」的縫合方法(「荷包縫合」),先在創口邊緣放一圈尼龍繩,然後沿著繩子打一圈金屬夾,再收緊尼龍繩,使切口邊緣的金屬夾收攏,將創口嚴密「封口」,既方便又「保險」,此招可謂絕妙!


從「腔內」到「腔外」


所謂「腔外」,就是通過「打洞」,使原本在腔內操作的內鏡可以到「腔外」去「大展身手」,這就是隧道內鏡外科手術(TES),周平紅的解釋讓記者「秒懂」。周教授說,隧道內鏡技術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除了能治療賁門失弛緩症(POEM術)、能經黏膜下隧道切除來源於胃腸道固有肌層的腫瘤,還能經食管壁和胃壁,進入消化道腔外(胸腔和腹腔),切除縱隔和腹腔臟器的腫瘤。


在國際內鏡學界,大家都喜歡稱呼周平紅為「POEM Zhou」。儘管這些年,周平紅早已在國際內鏡學界嶄露頭角,但真正讓他「一舉成名」、蜚聲國際的,還是「POEM」術。


「POEM術」蜚聲中外


周平紅告訴記者,消化道的管壁一共分四層,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和漿膜層。其中,黏膜下層最疏鬆,注入生理鹽水以後,可以成為內鏡操作的又一空間,即內鏡「第三空間」。內鏡可以深入黏膜下層,在裡面「打隧道」,直接到達病變部位,進行相應治療,治療賁門失弛緩症的POEM術就是運用了這一原理。賁門失弛緩症是由於食管神經肌肉功能障礙,導致食管下端括約肌(LES)不能鬆弛,食物滯留於食管內,病人常有進食梗阻、頻繁嘔吐等癥狀,十分痛苦。要治療賁門失弛緩症,藥物療效很有限,最有效的治療措施是切斷食管下端括約肌。過去,要切斷食管下端括約肌只有「開刀」一條路,雖然療效確切,但創傷大、併發症多、費用也較高。POEM術誕生以後,醫生只要用特殊器械在賁門上方10厘米的食管黏膜表面切一個小口(「開窗」),隨後將胃鏡伸入食管黏膜下,通過特製的器械建立黏膜下通道,直達食管下端括約肌處,選擇性地切斷括約肌即可,手術時間短、創傷小、恢復快。


經過數年的磨練,中山醫院內鏡團隊已經完成了2500例POEM術,佔全球手術量的一半,世界各地的病人都慕名來中山醫院治療。而周平紅的「POEM」術也美名遠揚,每例手術僅需15~30分鐘就能完成。當他屢屢在國際內鏡大會上演示POEM術時,在場專家們無不驚嘆於他嫻熟的技藝和那雙不可思議的巧手!


「中國笑臉」世界行


憶往昔,周平紅頻繁「走出去」,赴日本、德國等地學習;虛心「引進來」,邀請世界各地的名醫來中山醫院指導、交流。看今朝,周平紅再次「走出去」,頻頻受邀赴世界各地進行手術演示,成為了國際內鏡學界的「傳奇人物」。「場面越大、人越多、越有挑戰性,我就越興奮!」當記者問起在國際頂尖大會上進行高難度示教是否有壓力時,周平紅帶著他那標誌性的笑容自信地說,「壓力要放在心裡,臉上要微笑!」而在他滿滿自信的背後,是成千上萬次操作、二十多年「實戰經驗」在支撐。


在米蘭IMAGE大會上進行手術演示

周平紅:匠心+創新「成就」中國內鏡第一人


周平紅:匠心+創新「成就」中國內鏡第一人



擔任DDW「內鏡世界盃」裁判


這些年,周平紅憑藉自己的高超技藝和「急病人所急」的醫者仁心,勇闖手術禁區,創造了四項大世界基尼斯記錄。2013年,周平紅為一名98歲老人實施了POEM術(年齡最大),耗時30分鐘解除了折磨老人60年的頑疾,現在老人已經101歲。2014年,周平紅為11個月大的男嬰成功實施了POEM術(年齡最小)。2013年,周平紅用內鏡為一中年男子切除了重124克、長16.5厘米的食管腫瘤(最重)。2015年,周教授用內鏡為一名安徽老漢切除了困擾其30年、長達20厘米的食管腫瘤(最長)。

周平紅:匠心+創新「成就」中國內鏡第一人



年齡最小POEM術,患兒手術時才11個月


從最初默默無聞的外科醫生,到如今鼎鼎大名、各大國際內鏡會議的「座上賓」,周平紅的「二十年內鏡路」堪稱「傳奇」。二十多年來,他用一種「工匠精神」,不斷精進內鏡技藝;他又憑著一股大膽創新的精神,努力實踐著「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把內鏡變成手術刀」的夢想。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最新出版的《大眾醫學》雜誌2016年第11期。

周平紅:匠心+創新「成就」中國內鏡第一人



點擊以下《大眾醫學》封面圖


一鍵購買新刊過刊


微信號:popularmedicine


快速關註:點擊題目下方小字「大眾醫學」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醫學 的精彩文章:

孩子為何「一碰」就過敏?
四尺案頭共話風濕痛
這些繆誤別再傳!
女性患乳腺小葉增生不要怕!滬上專家教你舒緩、減壓、防癌變
保健品,能助你安度更年期嗎

TAG:大眾醫學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這一成就堪稱全球「學霸級」 創無數世界第一!
中國這一項成就全球第一,或成中國軟肋:咱有守護神
「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一個個「世界第一」托起中國夢
世界第一人!國服土豪解鎖LOL全英雄7級成就
造福眾「藍領」 成就「第一股」
中國這一項成就全球第一:掌握世界命脈,佔全球四分之一
中國第二款隱身戰機首次試飛成功:中國空軍史上的又一個輝煌成就
世界兵器三大戰戟:中國這種戟成就四個第一將,三國無敵撐起盛唐
特朗普抨擊美基建「如第三世界國家」 讚歎中國成就
外國人漫天要價,成就中國造「新世界奇蹟」
中國歷史上成就最高的六位皇帝,為國鞠躬集萃,第一無人不服
影視圈成就最高的十大男演員,成龍第二,周星馳第七
二十年農民成就「中國畢加索」之路
盤點英雄聯盟「三級跳」輝煌成就 中國隊伍上榜
成就第一等人的修心智慧
中國美術史的最高成就之一《人物龍鳳帛畫》
羅蒙:近四十年堅守 成就中國民族品牌榮耀時刻
中國空軍將在第11屆中國航展展現戰略轉型新成就
雄鹿力捧新星成最佳新秀 三大成就笑傲眾菜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