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在美國後院紮根 中企靠什麼

在美國後院紮根 中企靠什麼

在美國後院紮根 中企靠什麼



中遠「中河」號行駛在巴拿馬運河的資料圖片。中遠公司供圖

「站在世界著名的巴拿馬運河的觀景台上,對面是一幢白色的房子,那是有百年歷史的運河管理局。每天數百艘貨輪從它前面的運河中緩緩而過,其中很多都掛著五星紅旗。」筆者走過50多個國家,但始終忘不了3年前在巴拿馬看到的這個場景。在筆者看來,我們有很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是最好的。在拉美地區,中企憑藉著軟實力紮下了根。而這些軟實力從何而來,則成為中企向世界講好大國崛起故事的啟示。


中國沒派一兵一卒,就讓五星紅旗在美國的後院飄揚了起來。中企的影響首先是靠硬實力獲取的,而硬實力又轉換成了軟實力。


目前,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巴拿馬運河第二大用戶。然而僅十多年前,李嘉誠投資巴拿馬運河碼頭受阻。阻力來自美國。美國國會議員危言聳聽地說,「中國要控制美國後院了!」李嘉誠回應:「我連一支手槍都沒有,拿什麼控制?」那裡是美國後院的大門,還有人說那是美國的「脖子」。美國人管了80年!


2014年,筆者去中港灣的工地採訪。就在巴拿馬運河通往加勒比海的出海口,中港灣正在為台灣的長榮公司修建一座碼頭。行前筆者查了一下美國媒體的報道,幾乎為零。再也沒有哪家美國媒體那麼敏感了,中國企業在美國後院的存在與發展已經是「新常態」。

今年6月26日,擴建後的巴拿馬運河啟用,「中遠海運巴拿馬」號成為通過這裡的第一艘貨輪。那些在巴拿馬運河進進出出的中國貨輪,把中國產品運往美國、加勒比和南美,再把美國的貨物運往中國、日本、韓國等亞太國家。中國貨輪為美國人送去了價廉物美的產品,美國人享受到了中國貨帶來的低通脹的美好生活。


2015年4月,美洲峰會在巴拿馬舉行,美總統奧巴馬出席。全部安檢設備由中國同方微視提供,連奧巴馬吃的東西也要經由中國製造的設備檢查是否受到核輻射。白宮的先遣隊發現了這個問題,他們百般阻撓,但巴方堅持不變。「中國的設備最好,為什麼我們不能用呢?」最終,美方不得不接受。「中國製造」贏得了信任,同方微視後來又成為今年裡約奧運會的安檢主設備。這是中國產品靠硬實力取得的成效。


筆者3年前到南美工作,得知華為幾年前就在加勒比海和南美很多國家布局,但在一些國家,它的業務幾乎沒有贏利。在一次對華為哥倫比亞公司的採訪中,筆者了解到,華為的著力點是5G的標準和雲計算的研發,才體會到其長遠眼光。今天,華為的終端在加勒比海和南美銷售覆蓋30多個國家和地區。


為什麼中企能夠在美國的後院紮根?放在十年前,這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西方媒體的解讀是,「當美國人睡覺時,中國人砸錢征服了拉美」(美國《福布斯》雜誌),「中國在美國後院展開金錢外交」(英國《金融時報》)。但如果我們和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做一個對比,或許就能更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美國向西。為了維護在西太平洋地區的主導地位,美國開始增兵,準備將海軍力量的60%部署在這一地區。在南海問題上,美國更是藉機激化衝突,藉以鞏固它在這一地區的軍事存在。

中國向東。中企走進美國「後院」,輸送的是發展的動力。中企的發展計劃符合地區各國民眾的願望和各國政府的首要執政目標。以發展求共贏,這就是中企最大的軟實力。


2010年,上海建工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發展遇到挫折。因為換屆,新政府要查原政府的賬,已簽訂的5座警察局改建項目合同全部被對方單方面毀約,原因是他們懷疑,「一個中國企業怎麼能拿到這麼多項目?一定是跟上屆政府有利益關聯」。


「賬是清楚的,願意查就去查吧。」上海建工總經理張慶找來厚厚的新政府預算全文,和幾名項目經理一起將其譯出,認真分析。他們敏銳地捕捉到一個重要信息:新政府計劃改善現有的兒童醫療狀況。於是,張慶和他的團隊做出一個建設「高標準兒童醫院」的方案,受到特多政府高度肯定。


中企為拉美地區帶去的不僅有資金,還有最先進的技術。巴西幅員遼闊,要把北部亞馬孫河流域的大規模水電輸送到南部和東南部,距離最遠可達3000多公里。巴西電力監管部門決定運用輸送容量大、距離長、損耗小的特高壓技術,打造一條穩固、快速的「高速公路」,而這樣的電力「高速公路」目前只有中國有。2014年7月,國家電網公司與巴西國家電力公司簽署「美麗山特高壓直流輸電項目」合作協議。建成後,巴西將擁有美洲第一條世界上最先進的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在發展中尋找機會,在發展中尋求共贏,這是中企能在美國後院站住腳的最根本原因。


中企走出去,普遍面臨三大問題,一是環保,二是搬遷,三是勞工。筆者曾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採訪中國醫療隊,當時的隊長、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專家賈旺談到他對共同發展的理解時說,「我們努力過上了好日子,也一定會幫助朋友過上同樣的好日子」。這是中企軟實力建設最基本的東西,也是與西方當年對殖民地國家掠奪的本質區別,更是中國能在世界舞台中央站得住的根本所在。

亞馬孫雨林西部邊緣有個石油小城,叫拉戈阿格里奧。1970年,美國公司在這裡打出了厄瓜多的第一口油井,環境問題從此如影隨形,一場環保索賠官司持續20多年現在仍未完結。幾年前,中石油和中石化聯合組建的安第斯公司進入這一地區開採,井區靠近亞馬孫雨林中的國家公園。西方媒體常派記者去那一帶採訪,死盯中國公司的一舉一動。


怎麼辦?安第斯公司創立了極其嚴格的環保培訓標準,對所有員工進行從不間斷的培訓和演練。公司還在開採技術上進行創新。北部油區看似不大,地下管道卻伸得很遠,上面看就一個井架,地下管道可以伸到幾千米之外,形成了地上一小塊,地下一大片,有效地保護了環境。


筆者兩次去中鋁在秘魯的特羅莫喬銅礦。西方公司在那裡開採了上百年,礦山下面的幾個湖是深藍色的,在陽光照射下非常漂亮。但實際上,那是當年開礦的廢水污染了湖水。中鋁買下這個礦後建了一座水處理廠,把所有礦山,包括不是中企的礦山排出的污水統統引到那裡去做凈化處理。


還有更難的。中鋁要擴大銅礦,就得把原住民搬走,很多人多年來一直在礦山工作。中鋁就在旁邊海拔低一些的地方買了一片地,為這些搬遷戶重建了一座新城。這是從未有過的事情,當地的電視台去了,美國的電視台去了,歐美的學者還將此作為外資在發展中國家礦業領域投資的典型案例來研究。秘魯國會通過了一項決議,把原來的老鎮從地圖上抹去,重新標註了新鎮。

在西方媒體的報道中,位於南美的首鋼秘魯公司(以下簡稱首鋼秘鐵)總是與接連不斷的罷工相伴。然而,一家中企能在地球另一端的秘魯運行24年,本身就足以說明問題。當年這裡是一個只有百人的漁村,現在成長為萬人小城,來這裡打工的外地人就有四五千。秘魯官方數據顯示,1993-2014年間,公司給地方百姓的福利投入累計達8000多萬美元,這些年繳納的稅款更要遠多於這個數額。


有沒有罷工?有,每年都有。但罷工多與秘魯的勞工法和工會力量強大相關,包括秘魯本土企業在內的所有企業都面臨這個問題。經過多年探索,首鋼秘鐵形成了一整套應對罷工的機制,還培養出自己的談判人員,已能夠確保企業比較順利地度過罷工期。這既是中企管理的進步,也是軟實力的提升。


微 評


中企在加勒比海和南美地區的發展充滿艱辛,未來仍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但是,中企進入這一地區卻有著極為特殊的歷史意義。這不僅因為這裡是美國的後院,還因為這裡是西方全球殖民擴張首先「吞併」的地區。


500年過去了,西方大國的崛起給拉丁美洲留下刻骨銘心的慘痛經歷,偉大的拉美文明成為歐洲列強的犧牲品。殖民者用慘無人道的手段掠走了黃金、白銀、銅錫、石油、蔗糖、橡膠、棉花、咖啡……將病菌、貧窮和戰亂留給了這個傷痕纍纍的大陸。烏拉圭作家愛德華多·加萊亞諾曾這樣寫道,「拉丁美洲是一個血管被切開的地區。自從發現美洲大陸至今,這個地區的一切先是被轉化為歐洲資本,而後又轉化為美國資本,並在遙遠的權力中心積累」。


西方殖民者對拉美的殘酷掠奪,已被寫入各國的歷史教科書中。長期以來,正是諸如此類的殖民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對大國崛起歷史邏輯的認知,制約著人們對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理解。今天的中國企業,開始用走向拉美、走向世界的理念與實踐,向世界講述一個個不同於以往的大國崛起故事。(作者為《環球時報》高級顧問)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閩南網 的精彩文章:

沒招了?美媒稱美國已將制裁俄羅斯的可能性用盡
全景掃描泉州千手千眼觀音 守護門60年才開一次
中國科幻片離美劇《西部世界》有多遠?
日本宇都宮市發生連環爆炸 前自衛隊員自焚身亡
香菇!為兒女減60公斤 英國媽媽因擔心孩子受到嘲笑

TAG:閩南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外媒稱美在南海鬧事 中國就去美國後院
中國大量軍火出口南美:外媒稱美在南海鬧事 中國就去美國後院
因這一南美國家大量採購 中俄軍機出現在了美國後院
中國在美國後院找到一群最可靠的朋友:全套中國裝備的美洲解放軍
中國不知不覺已做了這些事:俄稱美在南海鬧事中國就去美國後院
俄羅斯要在美國後院搞事情:在這國建立衛星站全面監視老美
美國總在中國家門口栽刺,中國是時候到美國後院種花了!
這一大國被美欺負向中國求助,中國這一招讓美國後院著火
美國阻止全世界和中國合作這類技術,如今我們把裝備賣到美國後院
中國在美國後院最信任的兄弟:全部都用中國裝備!號稱美洲解放軍
圍魏救趙?普京在美國後院回擊美軍空襲,讓美國人坐立不安
普京捲土重來在尼加拉瓜建衛星站:挺進美國後院為全面監視美國
美國後院的「痛」:委內瑞拉給美國的困擾不亞於噁心我們的越南
美國後院又起火,這個國家下周開始棄美從中
中國在美國後院又添一位可靠新朋友:把我們最好的武器全都賣給他
剛剛與中國建交的巴拿馬,竟是美國後院?快來了解下該國歷史!
中國武器出現到美國後院,一軍隊被人稱為美洲解放軍
中國武器亮相美國後院 竟成這個國家軍隊主力
美國後院的一條運河,日本人也想挖,最後讓中國人承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