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佛學研究不僅僅是青燈古卷:數字時代下的佛教研究新趨勢

佛學研究不僅僅是青燈古卷:數字時代下的佛教研究新趨勢

近日, 由浙江大學佛教資源與研究中心、哈佛大學內亞與阿爾泰研究系、哈佛大學南亞學系和哈佛燕京學社聯合主辦的「佛教研究新趨勢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杭州隆重舉行。日本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校長落合俊典、台灣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杭州佛學院常務副院長剛曉法師、哈佛大學南亞系系主任Parimal Patil、萊頓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司空竺、漢堡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多吉旺秋等來自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餘位學者出席了此次會議。



佛學研究不僅僅是青燈古卷:數字時代下的佛教研究新趨勢


浙江大學副校長、佛教資源與研究中心理事長羅衛東為開幕式致辭。


浙江大學副校長、佛教資源與研究中心理事長羅衛東在開幕式致辭中說到,古典文獻學一直以來都是浙江大學的優勢學科,目前浙大在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宗教學領域都有所投入和布局。他還指出,佛教作為一種宗教信仰,在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等方面有著深遠影響,佛教方面的研究對理解中國自身的文化和傳統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此次研討會是浙大佛教資源與研究中心今年3月成立後迎來的首次國際會議。該中心是國內首家集佛教資源的保存整合與學術研究為一體的機構,致力於保存和共享佛教資源,發展並深化佛教研究,其中佛教數字資源整合開發是一項重要的長期工作。「中心」成立之初就與哈佛大學、國際文獻保護基金會簽約聯合創建並運營大型綜合性佛教專業資料庫——「佛教通用數字檔案館」(Buddhist Universal Digital Archive,簡稱「BUDA」)。


佛教資源的數字化無疑是當前佛教研究領域最為顯著的新趨勢之一,也是此次研討會一大議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和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新研究方法正在令佛教研究發生深刻轉型,這已成為學者們的共識。具體而言,提供搜索功能的梵文、中文、藏文電子佛典使得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對佛教社會史和歷史地理學領域進行比較研究成為可能。新技術還帶來了眾多令人興奮的可能性,例如研究者們得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傳承的各個層次,從而幫助釐清圍繞文本傳承階段與思想發展歷程的一系列問題。會議的另外三項議題分別是佛教多語種文獻的合作研究、佛教哲學思想的跨區域研究以及佛教研究的未來發展。

斎藤明:現代佛教研究需要可靠的數字化平台



佛學研究不僅僅是青燈古卷:數字時代下的佛教研究新趨勢


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教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斎藤明作主旨演講。



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教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斎藤明在主旨演講中指出,當前佛教研究者需要克服兩大困難,第一是語言障礙,因為佛教文獻涉及梵文、藏文、中文等多種語言,二手研究資料中更是包含英語、法語、德語、日語、中文等各國文字;第二是信息取得,對於研究者而言,能夠方便地獲得需要的研究資料至關重要。

斎藤教授將佛教研究的材料分為研究(Research)和資源(Resourse)兩大類:研究材料包括校勘本、翻譯、文章、書籍等,佛教資源則有寫本、碑文、繪畫、雕塑等,這些材料有著紙質與數字化的不同形式。他簡要介紹了CBETA、SAT、開放式語文學項目、當代佛教期刊資料庫、佛教影像資料庫等佛典數字化研究平台。這些平台的出現為梵、藏、漢等各語種佛教文本研究、佛教哲學研究、佛教解經學研究等眾多領域的新成果提供了幫助。


他進一步指出,數字化時代的大趨勢決定了現代佛教研究對數字化平台的依賴,穩定可靠的數字化平台對於佛教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相比於開啟一個全新平台,固有平台的延續、維護與不斷發展反而需要更多的努力與投入,這需要一代代學者的不斷努力。


釋惠敏、洪振洲:佛學研究新趨勢——整合協作與量化分析



佛學研究不僅僅是青燈古卷:數字時代下的佛教研究新趨勢


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分享佛教文獻電子化經驗。


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副教授洪振洲共同做了題為「新世代佛學研究數位資源發展趨勢:整合協作與量化分析」的報告。惠敏法師自1998年起擔任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CBETA)主任委員,還參與了「數位博物館計劃:玄奘西域行」、「中國佛教寺廟志數位典藏」等項目,20年來在佛教文獻電子化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


惠敏法師認為,在Web2.0時代的互動性與分享性資訊環境下,合作建構包含梵、巴、漢、藏等佛典語言和英日德法等現代語言的「佛典平行語料庫」是未來一項重要的工作目標。而發展新世代佛學數位研究資源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要在「整合協作」中達成跨界合作與專業分工、多人共享與版本管理這兩大目標,需要善用現有的相關資源和經驗,並經常關注「數字人文」的發展。


洪振洲指出,由CBETA編纂的佛教藏經內容是目前佛典文獻方面最重要的電子資源之一,目前已經完成了1億6千萬字的藏經內容數字化。如此體量的數字化文本不僅能夠幫助研究者迅速找到某一個語句在典籍中的位置,節省查找資料的時間,還讓他們得以採用統計學方法或人工智慧演算法找到傳統文本批評方法下難以發現的隱藏趨向和範式。為此,他的研究團隊目前正在建設基於CBETA佛典文獻的數位整合研究平台,並嘗試在其中加入多種量化研究功能以方便相關研究的展開。

羅柏松:佛教研究需要國際化合作



佛學研究不僅僅是青燈古卷:數字時代下的佛教研究新趨勢


哈佛大學教授羅柏松。



哈佛大學羅柏松教授在演講中檢討了「辟支佛」一詞在印度、中國乃至日本佛教中的含義、語境以及背後所體現的文化流變。他認為如《大智度論》所言,「辟支佛」的含義分為緣覺與獨覺兩種,歷史上的不同文獻一直在試圖調和這兩種含義,但並未成功。通過對「辟支佛」一詞的深入分析,說明了佛教許多重要概念及理論在國際範圍內存在著模糊性的問題,從而突出了國際化合作在佛教研究中的重要性。而佛教研究與計算機等科學技術的結合,將會為國際化合作創造一個新的平台,有利於佛教概念與理論的明晰化。


此次研討會上與數字化相關的報告還包括:東京大學下田正弘的「佛教研究之數字人文使命旨在開發數字時代藝術人文研究的全部潛力」,人文情報學研究所永崎研宣的「SAT資料庫的技術層面:鏈接文本與圖像」,北京大學王頌的「晚清民國時代的佛教影像——利用網路資料庫進行的圖像學研究」等等。


浙大佛教資源與研究中心主任何歡歡在會議總結中表示,佛教研究要與時代相結合,不但要在思想理論層面進行,更需要在研究方式上進行創新,這次會議不僅使各國學者看到佛教研究新趨勢的前景,更增加了學者們國際化合作的信心。(文/ 朱凡,澎湃新聞記者)


轉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螢火蟲之墓》導演高畑勛解讀宋徽宗《桃鳩圖》
朝鮮文人對話清代江南士子:誰更思念明朝?
烏鎮戲劇節成了現實版《西部世界》?
海德格爾與妻書:我親愛的小心肝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學佛,只能青燈古卷嗎?
古卷青燈外,不為人知的學僧生活!
寺廟究竟隱藏著多大的力量,為何迷途的人都長伴青燈古佛
她是耶魯大學博士畢業的中國高材生,妥妥的社會精英,如今卻為何性命堪憂,常伴青燈古佛!
她是耶魯大學博士畢業的中國高材生,妥妥的社會精英,如今卻為何性命堪憂,常伴青燈古佛?!
抱歉,出家人並不就是在深山老林中、青燈古佛前念佛打坐
只恨生前未積緣,古佛青燈度流年
「獨卧青燈古佛旁」才是惜春最理想的結局
獨卧青燈古佛旁的「狠心人」
水滸中的他一生俠肝義膽,無兒無女,青燈古佛伴一生
青燈有味似舊時
出家後,就可以在深山老林中、青燈古佛前,寂靜清修?抱歉,你想的太多了……
那一世,你為古剎,我為青燈
出家後,就可以在深山老林中、青燈古佛前,寂靜清修?你想的太簡單了……
智善只恨自己前世未積緣,今生只好青燈古佛度流年?
結婚四個月後就成了寡婦,助幼弟稱帝後,青燈古佛
佛經:蓮開三世,青燈伴我
請為我們漫漫的人生旅途,留下一盞青燈吧!
青燈黃卷讀隋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