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到2020年,整個地球生命力恐下降67%

到2020年,整個地球生命力恐下降67%

撰文 視覺 徐茂祝統籌何海寧


全球地球生命力指數顯示,從1970年到2012年,脊椎動物種群數量整體下降了58%。其中,陸地物種種群數量整體下降38%。淡水物種種群數量整體下降81%,海洋物種種群數量整體下降36%。按現有趨勢,數學模型推測,到2020年,整個地球生命力指數下降將會達到67%。


10月27日,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布了《地球生命力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2016》),描述了人類在歷史長河中第一次過度開發地球資源的過程,突出了改變社會能源和糧食體系的必要性。

《報告2016》由WWF聯合28個外部機構共同編寫,數據來源於權威機構或通過同行評議的科學期刊,如聯合國糧農組織、倫敦動物協會、《Science》等。數據截止時間為2012年,WWF中國辦公室項目執行總監李琳解釋,和往期報告一樣,因為涉及數據的公正性和可獲得性,全球層面上可信度比較高的數據有四年的滯後。


野生動物正前所未有地消失


地球生命力指數(LPI)通過收集各種脊椎動物物種種群數據來衡量生物多樣性,並計算一段時間內種群數量的平均值變化,提供地球的生態狀況重要指標。覆蓋世界各地的3706個脊椎動物(哺乳類、鳥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物種的14152個受監測的種群。

到2020年,整個地球生命力恐下降67%


地球生命指數1970年至2012年間下降58%(範圍:48%—66%)。


數據顯示,LPI年平均降幅達到2%,且這一降速沒有任何放緩的跡象。與上一期《報告2014》的LPI相比,本期下降了6%。「主要的損失來自淡水物種。」李琳介紹,因為水體的季節變化、跨境分布等複雜性,淡水動物的管理往往是分裂的,相應指數下降最快,面臨的威脅在研究物種中也最大。


海洋物種地球生命力指數顯示,自1970年至2012年,種群數量整體下降36%。

到2020年,整個地球生命力恐下降67%


從趨勢圖上來看,海洋生物物種在1980年代的下降以後便趨平了。「但這是一種比較瀕危的趨於平穩。」李琳介紹,已經有大量的海洋物種都被過渡捕撈了。


《報告2016》分析,海洋生物最大的威脅是過度開發,水生生物和陸地物種中棲息地喪失和退化是最大的問題。此外還有污染、入侵物種和疾病、氣候變化等威脅。


「棲息地仍然在喪失,物種仍然在減少,而且會持續減少。」聯合國環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劃主任劉健說,《生物多樣性公約》有20個愛知目標,總目標是在2020年以前把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和棲息地喪失的趨勢遏制住,在剩下的四年實現這個目標,「我打一個特別特別大的問號。」


實際上,地球生命力指數是有望恢復的。往期生命力報告中,熊貓、豬獾、亞洲象、麋鹿四個物種指數下降以後都出現了反彈。「9月份,科學家們認為熊貓從瀕危變成易危,是因為中國投入了三十多年的熊貓保護,雖然沒有完全安全,但這樣一個降級反映了這種保護是有成果的。」李琳舉例說明。

人類足跡的負擔


人類活動改變了地球系統的功能方式,科學家據此建立了九個地球的限度基礎。如果越過這些限度,會給我們賴以生存的資源環境帶來不可逆的變化。目前的分析表明,人類已經打破了其中四個地球界限:氣候變化、生物圈的完整性、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和土地變遷。

到2020年,整個地球生命力恐下降67%


地球界限:綠區是安全運行空間(在限度範圍內),黃色代表不確定性區域,破壞地球系統穩定性的風險增加;而紅色是高風險區域,將地球系統推出了穩定的全新世般的狀態。地球的限度本身位於粗線圓內側(Steffen 等,2015 年)。


《報告2016》指出「地球界限」的變化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個限度的改變會在其他限度類別中被放大。如果僅通過新技術和減排來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應對氣候變化,忽視土地系統的變化、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及其他子系統在生物圈完整性中的作用,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2012年,人類消耗了相當於地球生物承載力1.6倍的自然資源和服務。「管理自然資本像管理你自己的銀行帳戶一樣。」李琳解釋,我們現在不但沒有累積利息留給後代,反而過度消耗吃掉了本金,是對後代的不公平,「地球要花1.6年來再生我們在1年內需要的資源,這樣是不永續的。」


同代之間也存在這種不公平,不同收入國家對地球使用的生態足跡存在差異。「如果所有人都像美國人一樣的生活消費方式,我們沒有那麼多可以承受的。」

到2020年,整個地球生命力恐下降67%



1961,1985和2012年高、中及低收入國家人均生態足跡。


生態足跡指滿足人類對自然需求的、能夠持續地提供資源或消納廢物(目前只是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的、具有生物生產力的地域空間。例如,碳足跡指對作為除海洋之外的長期吸收碳的主要生態系統森林的需求。此外,還有五類需求納入考慮範圍:耕地、草地、漁業、林地、建設用地生態足跡。

到2020年,整個地球生命力恐下降67%



全球生態足跡構成及地球的生物承載力:1961 年-2012 年碳足跡是人類生態足跡的主要構成要素(佔比從1961 年的43 % 在到2012 年的60 %)。綠色線條代表地球的資源和生態服務能力(即生物承載力),隨著農業生產力等的提高,該綠色線條呈小幅上行趨勢。數據單位為全球公頃(gha)。


過去四十年的數據中,出現過少數全球生態足跡總量減少的情況,但並非得益於環保方面國際政策。時間點上對應著幾次大的經濟危機,如1973年的石油危機,1980-1982年和2008-2009年間發生在美國和許多組織國家嚴重的經濟衰退。因此,生態足跡總量稍微減少之後又迅速攀升。


複雜世界的解決之道


「食物的生產對農業的需求,農業需求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這是一個我們認為應該關注的問題。」李琳提到了報告中關於食物的部分,這是WWF在最新一輪的戰略調整中將關注的問題,也是「事件—模式—系統性結構—心智模式」這一路徑解決問題的探索。


我們現在所有的食物中的75%只來自12個植物物種和5個動物物種,《報告2016》中給出數據:1%的大型農場擁有大概65%的土地,全球四個大型貿易和加工經銷商控制約90%的農產品,一些農產品往往都是在超市,約80%的農產品都在超市裡頭進行生產流通。


「這是一個非常集中化的過程。」李琳分析到,背後涉及制度性封鎖、技術壟斷、農業稅、農業研究等多種問題。「農業研究往往以產量為最大,而不是尋找最佳方案,生態系統承載力如何?怎樣對環境友好?」隨之而來的是食品導致的身體狀況的改變、營養不均衡等問題。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新的地質時代,即人類世。在人類世,人類取代了自然力,成為了地球變化的主要驅動力。然而,人類仍有機會,把對地球那無度且不持續的單方面剝削關係轉變為與地球相互依存的和諧關係。」WWF全球總幹事Marco Lambertini說。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篇一綠 的精彩文章:

看荷蘭設計師如何玩轉「霧霾凈化塔」,火拚帝都霧霾

TAG:千篇一綠 |

您可能感興趣

樹木在地球存活3億7000萬年?不愧地表最強生命力擁有者
進化,地球的生命力量 10:42生命的力量Ⅱ1-6
進化,地球的生命力量 18:02生命的力量Ⅱ1-2
AK47生命力過於旺盛,已造1.5億支,俄軍至今不想淘汰
江太公曰:慾望、生命力和創造000199
20世紀80年代初健美操以其強大的生命力風靡世界
輕森系的唯美,充滿生命力——萬象春天150㎡現代簡約
「108拜日式」第十七圈 我感到身體里愛的生命力
2017中國印刷電商生命力調研
秦時明月因血厚而生命力強的三位高手,一高手更是接下1460次攻擊
30個生命力頑強的植物!
生命力再頑強的蟑螂,也逃不出這個小黑屋,讓你搞定家裡辦公室10000隻蟑螂!
買的20盆多肉都死了,在買10盆,我相信多肉的生命力!
建築與自然的完美融合,設計更有生命力環球設計1379期
Versace2017春夏高定 綻放自由的生命力
它竟有如此超強的生命力,從13米高處跳下毫髮無損
一個生命力頑強的手槍——M1911 原勃朗寧 手槍美圖大全
傳統生命力有多強?巴黎的溫州人社區復活了49年以前幾乎所有!
盤點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的10大佼佼者,第一名怎麼都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