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洋風雲(四):是否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北洋風雲(四):是否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段祺瑞和黎元洪的再一次衝突,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14年。交戰的雙方是以英、法、俄羅斯為主的協約國和以德國、奧匈帝國為主的同盟國。

北洋風雲(四):是否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爆發後,中國一直保持中立。


以退為進 段祺瑞促成對德絕交


但隨著大戰的殘酷性持久性超出各方預期,隨著最主要的中立國美國在1917年2月宣布取消中立,對德絕交,情況就起了變化。

根據美國駐中國公使芮恩施的回憶,1917年2月4日是個星期天,他外出訪友,下午回到公使館看到美國國務院的電報,得知美國宣布對德國絕交。當晚他就先後拜訪了黎元洪和段祺瑞。黎元洪剛聽到消息時,對美國與德國絕交的舉措頗為吃驚,並對美國希望中國跟進的建議表示了憂慮。而段祺瑞剛開始則表露出了不太願意與德國絕交的想法。因為在中國政府看來,「近幾年來,德國一直慎重對待中國,若突然與之絕交,看起來象一種背信棄義的行為。」


不過,段祺瑞對這個事情非常重視,表示會繼續研究此事。第二天中午再次約見了芮恩施,並和他一起對著地圖分析了歐洲戰局。2月8日,在段祺瑞的主持下,國務院開了整整一下午的討論會,會後,由外交部伍朝樞電話通知芮恩施,內閣已經決定先對德國表示抗議,並將在抗議無效的情況下對德國絕交。


但是,黎元洪大總統對此有不同的想法。


2月26日,黎元洪召集了段祺瑞、徐世昌、梁啟超等到總統府開會。儘管黎元洪並不同意絕交,他最後還是表示:「處責任內閣制度之下,只需閣議決定,國會同意,余個人之意見可以犧牲」。


3月3日,段祺瑞主持國務院會議,通過了對德絕交案。第二天上午,段率領全部內閣成員到總統府,請總統府在提交國會的對德絕交案咨文上蓋章。黎元洪突然反悔了,拒絕蓋章。

經激烈爭吵,誰都沒有說服誰。當天下午,段祺瑞宣布辭職,並坐火車專列去了天津。內閣其他成員表示要與總理同進退,紛紛提出辭呈。


段祺瑞的辭職,其實正中黎元洪下懷。據美國公使芮恩施回憶,這段時間黎元洪曾和他說過:「我不信任他(指段祺瑞),他企圖不讓我掌握實權」。可見,儘管黎元洪對外一再稱現在是責任內閣制度,但他其實是不甘心做一個沒有決策權的掛名總統的。


但是,儘管黎元洪有意乘趁機換掉強勢的段祺瑞,卻尷尬地發現,有聲望的政壇大佬中,並沒有人願意接替段祺瑞的上崗。而北洋另一位大佬,分量與段祺瑞相當的副總統馮國璋,則宣稱:「此時能收拾局勢者,除段祺瑞外,別無他人。」北洋系的各省督軍們也接連發來電報,要求大總統挽留段祺瑞。


各方壓力下,黎元洪只堅持了兩天就被迫妥協了。3月6日,他請馮國璋前往天津請段祺瑞回來複職,並被迫答應了段祺瑞趁機提出的條件:外交方針以國務會議為準;凡國務會議通過的決議,總統一一照準;行政電報、公文,總統一一蓋章。


這第二回合的府院之爭,段祺瑞以退為進,贏得了勝利。

國會眾議院3月10日,參議院3月11日分別通過了對德絕交案。3月14日,大總統黎元洪發布公告,宣布自即日起,中國與德國「斷絕現有之外交關係」。


與德國絕交後,馬上就面臨是否對德宣戰的問題了。


多數人反對的對德宣戰計劃


1917年4月6日,美國對德宣戰。中國是否跟進呢?

英法美日等國是很希望中國參戰的。慘烈的戰爭進行三年後,無論是戰場上挖戰壕、抬擔架,還是後方修路架橋,軍需物資生產等,都急需大量人手。儘管中國窮,軍隊戰鬥力也弱,但中國是人口大國,有眾多廉價的勞動力。


早在一年前的1916年,法國英國就已經開始在中國招募勞工了。他們開給中國勞工的月薪是22元,按照歐洲的標準來說,是非常低的。但當時中國國內,1塊錢就可以買30斤大米,巡警的工資也不過10元左右,22元對於農民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如果中國正式參戰,在中國政府的配合下,招勞工自然更方便一些。而如果戰爭繼續膠著下去,人口眾多的中國還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兵源。


而在中國國內,關於是否參戰,則各有各的想法。


段祺瑞的算盤


段祺瑞在考慮是否對德絕交的時候,其實已經同時在想對德宣戰的問題了。綜合各方意見後,他是堅定地主張對德宣戰的。據日本人西原龜三回憶,段祺瑞認為即便德國實力暫時佔優,也不可能攻下英國,戰爭必將膠著。而在美國對德宣戰後,勝利的天平無疑會偏向英法美這邊。


當然,作為一個積貧積弱的大國領導人,段祺瑞考慮更多的,是借歐洲強國希望中國參戰這個機會,為中國以及他領導的政府撈取一些實在的好處。


第一、八國聯軍進京後清政府被迫答應的庚子賠款中,對德國的賠款佔了20.02%,對德宣戰後,這筆錢就不用還了。並且,德國在中國的財產,還可以就勢沒收。


第二、英法美日那邊,通過外交人員向段祺瑞政府暗示,如果中國參戰,欠他們的庚子賠款,可以暫緩賠付,並且將允許中國提高進口關稅。


第三、急缺錢的段祺瑞政府,正在秘密和日本談判借款,而日本政府則急切希望拉中國加入一戰。


多數人的擔憂


黎元洪剛開始反對與德國絕交,現在更反對加入協約國對德宣戰。黎元洪反對參戰的理由很有代表性。他最擔心的一點就是,英法美日固然很厲害,但一定能戰勝強大的德國嗎?如果德國贏了,和德國為敵的中國,會遭受什麼樣的懲罰?


中國自清末起,軍隊系統主要是向德國學習的。袁世凱小站練兵,就是以德國軍製為藍本搞的。中國的軍人,特別北洋系,都崇拜德國。所以,黎元洪代表了多數人的想法:交戰雙方我們都惹不起,保持中立就好了。即便與德國絕交了,也只是個形式,只要不宣戰,就不算撕破臉。


國民黨的小秘密


北洋系最大的對手國民黨,同樣反對參戰。除了不願意得罪德國外,他們還有個特別的原因。德國人為了阻止中國參戰,向國民黨領袖孫中山行賄了100萬馬克。


德國方面為了阻止中國參戰費勁心思。他們先找了段祺瑞,承諾給段個人一筆巨款,遭到了拒絕。後來,他們找了一些國會議員,據說給了每人2000元讓他們在國會反對參戰。而收受賄賂最多的,則是國民黨領袖孫中山。孫中山這位終身革命家正籌沒錢幹革命呢,德國人找上門來後,他滿口答應通過議會或者武裝起義在內的各種方式推翻段祺瑞政府。根據德國方面解密的檔案,德國一共出了200萬馬克。不過,國民黨方面的檔案記載,孫中山收到的是100萬馬克。這少了的100萬哪裡去了,史學家們一直沒有找到答案。


據當時的國會議員鍾伯毅回憶,段祺瑞堅決主張參戰後,本來意見並不統一的國民黨議員們一致反對參戰。這裡面,和這100萬馬克可能不無關係。


孫中山反對參戰的公開理由是說中國民智未開,宣戰會引起盲目排外,造成另一次義和拳之亂。這個推論似乎有點邏輯混亂。


北洋系的反對


北洋軍閥們本來是段祺瑞的主要後盾,但在是否對德宣戰這個問題上,他們站在了黎元洪這邊。他們除了不願意和德國為敵外,還擔心自己的部隊被徵調上戰場,到異國他鄉去打不能為個人帶來直接好處的戰爭。


段祺瑞最信任的心腹徐樹錚,更是極力反對參戰。徐樹錚雖曾在日本留學四年,卻一直親德反日。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剛打響的時候,就曾和段祺瑞另一親信靳雲鵬說,日本絕非中國的朋友,它不會讓中國富強;將來真正能做中國朋友的,只有美國和德國。當面進言無效後,徐樹錚曾寫了七封長信勸阻段祺瑞對德宣戰。


當然,段祺瑞也有支持者。他最主要的盟友,是梁啟超。梁啟超是國會重要派別研究系的領袖,更是當時全國最知名的知識分子。用現在的話說,是北洋時期頭號「公知」(公共知識分子)。梁啟超支持參戰的主要考慮是中國可以藉此主動融入國際社會,加入西方主流國家陣營。但作為一介書生和國會少數派領袖,梁啟超對政府決策的影響力有限。


總的說來,段祺瑞對德的宣戰的主張,遭到了全國多數政治力量的反對。但段祺瑞以固執著稱,他鐵了心要乾的事情,沒有人能勸阻得了。


根據臨時約法,要經過內閣會議形成議案,總統蓋章,國會表決通過和總統發布公告這四個步驟,中國政府才能對德國宣戰。鑒於黎大總統已經承諾尊重內閣和議會的決定,現在的關鍵就是要內閣和國會同意了。


在多數人反對的情況下,段祺瑞有辦法讓內閣和議會通過對德宣戰案嗎?黎元洪真的會信守承諾不干涉內閣決策嗎?


曉明原創《北洋風雲》,持續更新中。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明說史 的精彩文章:

北洋風雲(三)段祺瑞組了一個古今中外難得一見的內閣
最新發現:運動的7大神奇好處
同治陝甘回亂 那一場死亡2000萬人的民族大屠殺
神秘的復活節島 失落的瑪雅文明 不幸的人類故事
記住張謇:他創辦了27家企業,370多所學校,養活了數百萬人,他壯志未酬

TAG:曉明說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劉青雲、古天樂、張晉、林家棟四大男神首聚頭,是否值得一看?
奇趣大世界:中國陸軍是否世界最強?
海賊超新星VS海軍超新星,路飛是否能戰勝三位海軍超新星
第四期入選作品:王雙發《我是否是一隻追花的蝴蝶(外二首)》
「網路四大名著」的兩個版本你是否知悉,第三版評選火熱進行中
NASA揭秘——「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中的星球是否真實存在?
亞洲第一大城市,是否使用我國這個城市的古稱呢?
三星堆罕見瑰寶六大千古之謎,追問是否外星文明
朝鮮是否會用第六次核試驗,毀掉文在寅的讓韓國偉大?
徐靜波:上海大江戶溫泉是否山寨了日本?疑點都在這裡
十二星座中責任感最強的五大星座,是否有你?
「秦時明月」劍譜排名第五的幹將莫邪,劍主是否擁有第五的實力?
海賊王:四皇大媽海賊團是否遠強於白鬍子海賊團?
十二星座你是否在意門第?
李雲天塔羅風水牌:一個人是否靠譜的四大特徵
在三國志中,張遼是否比關羽更勝一籌?
直擊三星堆罕見瑰寶、發掘現場:六大千古之謎,追問是否外星文明
倒退三百年的清朝是否可以和歐陸的霸主們一戰?
最新看點:中國遼寧號航母高清大圖預覽!是否讓你眼前一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