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跟年輕人談讀書寫作

跟年輕人談讀書寫作

日前,應約同一批年輕人,主要是我所在內地單位「讀書會」的成員,就讀書和寫作問題進行過一次座談,各有所獲。


我經常寫點東西,包括為一些中央和地方報刊寫些短文,還出版過幾本書,並在準備讓另一本已經基本就緒的新書問梓,因此幾年前被吸納為「外交筆會」的成員,也為此被選擇為此次座談會講者的成因。


我寫東西,或者修改他人寫出來的東西,曾經是工作的需要,是完成任務,但近十幾年寫東西則主要是閑來無事,用寫作消磨時間,也從中尋找快樂。老伴於去年初離世前曾卧床數年,我在日常侍候她的期間,經常坐在另室的電腦前寫點什麼;在她離我而去後,一人獨處,有更多的時間需要打發,給我用於寫點東西的時間就更多。當然,我也不排除從屬的外交筆會提倡的「存史、資政、育人」的宗旨。

在座談會上,我通過我自己的經歷,談到了從讀初中開始養成的讀書閱報習慣以及自己意識到的必要性。我告訴他們,我的桌上、床頭,甚至常坐處的地板上,到處有書,隨手可以拈來。幾十年來,我堅持有選擇地讀書閱報以及其他文字材料,家中曾經有過千餘冊藏書(後被我捐贈給我就讀的中學圖書館),我都曾讀過,有的從頭至尾仔細閱讀,有的僅僅簡單翻閱,從中獲取知識,藉以指導工作,以及體會人生,真的是受益匪淺。談及的個人經歷和故事,引發了他們的多次會心笑聲。我在想,這種情緒該是我的認識和體會得到了他們廣泛認可的反映。


關於寫作,我向年輕人談到的認識和體會主要有:寫作並非難事,出版著作也不是高不可攀,重要的是要有決心和準備;寫東西必定要有「故事」,沒有故事形成不了著作,但寫與外交有關的文章,一定不能編造「故事」,不能悅己害人;要面對國家、面對社會,體現立場和價值觀,給社會以正能量;要有一定的語言和文字功底,這可以通過廣泛閱讀和苦練獲得;符合邏輯,簡短扼要,給人以可讀性和非無病呻吟的感覺,讓讀者從中獲得愉悅、知識、經驗和啟示。 我還特彆強調了寫作中的感情問題,因為沒有真實的感情融合,不大可能寫出動人的作品。


會上,我還提出了關於是不是應該確立「外交文學」的問題,並談了個人的想法。我認為,與外交有關的作品逐漸被社會接受和認可,甚至成為諸多出版部門的「搶手貨」,不無其道理。這類作品在體例上並無特殊,該屬於「紀實文學」,或者「散文」等文學大類,但內容、行文和文字都要求不同。至於外交文書,那更是有自己的格式、方式、規律。因此,我一直認為,與外交有關的文字,完全可以形成為文學創作中自成體系的一個分類,作為「拋磚引玉」,我希望喜愛讀書和寫作的人能夠對此予以認真考慮。我發現,我的建議引起了與會年輕人的注意和興趣,讓我感到興奮。


座談會延續了將近兩個小時,當中包括了我同年輕人就讀書和寫作問題的互動,由於雙方都很專註,時間過得確實很快,可以用「不知不覺」來形容。

最後,我對在場的年輕人說,個人體會,一家之言,有用的各取所需,無用的穿耳而過吧。但於個人而言,在耄耋之年有如此機會,與年輕人共同度過了一段非常愉快的時間,確讓我感到愉快,感到年輕了不少。這不是客套話,也不是妄言,而確確實實是我當時心境的反映。文/徐貽聰


(責編:tibet)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西藏網 的精彩文章:

李庚即將開啟歐洲巡展
泰國民眾慶祝九皇齋節
齊開義書畫展國慶節期間在濟寧市博物館展出
美國兩城市命名「郎朗日」
英國:30歲人群財富十年來減半 多數人買不起房

TAG:中國西藏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老舍:談讀書
32位中國現當代作家談讀書,句句讓人醍醐灌頂!
也談讀書無用論
87歲談讀書,一個讀書人畢生經驗的總結(珍藏)
【心籟之音】談讀書
胡適談讀書方法
馮友蘭談讀書,絕對值得一看
俯仰終宇宙——我談讀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