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也談讀書無用論

也談讀書無用論

(本文系千帆育兒網原創,歡迎大家轉載到朋友圈,以及其他公眾號用微信里的轉載功能原樣轉載,但是不免費開放白名單。)

(本文觀點言論僅代表個人)

又和大家討論起「讀書無用論」這個話題。舉例是說公司里,某位讀書少、學歷低的人混到了中層甚至高層,然後留學的海歸也不過在她手下混飯吃,擅長的就是做ppt而已。言辭之間,就是覺得讀書沒用,至少是沒明顯作用。用她自身的情況對比,看上去、聽上去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

一、讀書的目的

1、讀書無用論

的確,記得是80年代,社會結構裂變,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經典代表言論有:造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讀書真的沒用嗎?當然不是!讀書是為了讓我們有更深厚的知識積累,具備強大的思維能力,擁有更多不同做事的方式,讓我們有更充分的準備,面對機遇時有更強大的把握能力。& ]( X& K, { & S9 `

(1)、讀書多,拓寬了一個人的眼界和思維深度;

(2)、學歷高,決定了一個人踏上社會的知識積累起點;) S/ o+ e, }, J# P% B2 l

(3)、讀書時的同學圈,決定了初始人脈資源(家族資源不考慮);9 t2 T! v& [0 n$ [6 G+ U2 X

具備了以上這些,才有更多機會走得更遠,爬得更高。5 i$ l/ h" A$ {0 K

2、什麼是公平的比較5 T1 o2 Q3 {% s

一個人的成功,並不只是由知識積累和學歷層次決定。勤奮度、親和力、號召力、組織能力,甚至機遇,都是組成條件。i# F& U1 j) E2 z. C* ?9 1 D- e

把一個高分低能只會死讀書的博士(智商出類拔萃)和一個勤奮自勉、努力創業(情商出類拔萃)的三校生放在一起比較,極端典型的個案不具備普遍代表性。這樣的比較本來就不公平,從一開始就是悖論,何談結論。- r( `0 B3 r* d$ X

什麼是比較?其他所有變數都相同或盡量接近,再拿需要比較的變數放在一起,這樣的比較試驗才是公平的,有價值,結論才正確,有代表性。如果就讀書到底有沒有用這個問題來進行比較,那首先把讀書(學歷)之外的所有變數(特別是情商)全部設定為同一位置高度。那麼,一切外部因素都相同的前提下,學歷高的人,他的思維能力、知識積累、人脈圈子,都是全方位碾壓低學歷的。& V* z- ^$ @8 W

二、個人成功和團隊成功

[/ a* Y- b: 2 m6 u/ R

1、個人成功3 f9 L" v) q# G9 ]

我們身邊的確有不少人,抓住某些機遇,從某些角度來說是可以算是成功者。比如,80年代敢下海、90年代敢炒股、00年代敢買房……這些人,這些行為,並不一定需要大量的知識積累,只需要眼光、膽量、魄力或執行力。但是,這些抓住市場機遇、時代脈搏而富裕起來的人,如果沒有後期知識積累、視野眼光上的進一步提升,重新落魄下去也是很正常的。勤奮可以讓你開始積累財富,但守衛和擴大財富,必定是需要用知識全面武裝的頭腦的。

9 W1 {* T4 Q% X1 G

2、團隊成功

拿公司招聘來說,500強、四大之類,有學歷和名校的情節;同樣拿擇校來說,上外出來和康外出來的,人家選擇看誰的簡歷?對選擇方來說,無論是公司還是老師,都抱有這樣的想法:在過去求學的一段時間裡,你連讀書這件人生中最簡單的事都做不好,你還能做什麼?也許你有很多優點,情商高、會做人。但是讀書成績差,要麼說明智商餘額不足,或者是刻苦努力的執行力部分有問題。

讀書多,為了讓自己具備更多的基本能力,有更多的選擇權,是為了增加機遇來臨時的把握能力。其他能力相同的前提下,當然是知識多的選擇面更廣闊。成材和成功的概率也會更高。! v" p4 v" C o/ W6 F# y

如果要人為滴把社會劃分為幾個階級,把為人處世的能力劃分幾個層次。那麼,身處低層階級時,靠努力和勤奮可以一定程度改變自己的命運和所處的位置,初步具備了向中產階級層上升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已經身處中產階層的人,光靠努力和勤奮,就不一定具備繼續向上的能力。同處中層階級,具備向上突破的跨國大公司和掙扎在中下層私人小作坊,選擇用人的標準是不一樣的。有知識有能力執行力強的,才具備進入前者選擇視野的資格,後者肯定就會被學歷這層玻璃頂給排除了。因為後者,執行力強,會做事比學歷高知識多更重要,公司還處在勤奮創業的階段,不需要太多消耗腦力的崗位。但是公司發展做大後,制度和管理,就成為一種重要的運營成本之一,靠個人魅力的個人家族管理模式,就會成為發展的阻礙。而優化和降低運營成本的,就必須有專業知識和專業人才的介入,知識的因素就開始起作用了。團隊和合作、部門職能的銜接,對於成功的作用越來越大;而勤奮、努力之類的個人因素,比重會越來越低。當個人奮鬥的作用越來越小,你的知識、頭腦、創新能力等,才是決定你能走向更高位置的決定性因素。這些,是需要知識積累的。4 I$ Q W1 b9 N. I! L7 u% @

三、結束語

$ Q8 B4 H% a

當然,屌絲逆襲,極端個案總是有的。但是,14億人,出了幾個?

不要為自己不努力讀書找借口;不要為自己不努力雞娃找理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帆育兒網 的精彩文章:

被老人吐槽的那些事,搞得我不是親媽一樣!
也談談2017年某校的幼升小策略博弈
幼升小前傳-那些很棒的思維玩具
做個放手的父母,很難么?
智商重要還是勤奮重要?

TAG:千帆育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讀書日談讀書:無用與意義
凈聽 談讀書
談讀書論三觀
蔣孔陽談讀書|讀書聽憑興趣還是需要?讀「活」書還是讀「死」書?
莫言:雜談讀書
我也來談一談讀書(二)——讀哪些書
淺談讀書之樂
「讀書日」里談讀書:有書讀是件幸福事兒
當我談讀書時,我談些什麼
我們來談談讀書方法
培根:談讀書
蒙田談讀書:我這人博覽群書,但是閱後即忘
當全民讀書時,任遊子談談讀書的危害
梁啟超談讀書
專題一:談讀書
當我們談讀書時我們在談什麼?
當閑暇遇見興趣——當我談讀書時,我談些什麼
當我談讀書日時我談些什麼?
蔣孔陽談讀書|讀書人所追求的,就是「覺醒」!
談讀書學習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