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32位中國現當代作家談讀書,句句讓人醍醐灌頂!

32位中國現當代作家談讀書,句句讓人醍醐灌頂!








讀得很快,而不記住。書要都叫我記住,還要書幹嘛?書應該記住自己。對我,最討厭的發問是,那個典故是哪兒?那句話是怎麼來著?我永遠不回答這樣的考問,即使我記得。我不讀自己的書,不願談論自己的書。


老舍《讀書》



「讀書要有選擇,這是第一點,去粗取精;第二點由博返約,首先讀歷史,其次讀文學;第三點是厚今博古。怎樣讀書?首先應讀書的序例,即序文和凡例;其次要摘要作筆記;第三是應考慮試著批眉;另外要寫讀書報告,如果你作了筆記,又作了批眉以後,讀書報告就很好寫了。好的讀書報告簡直就是一篇好的學術論文。」


王力《談談怎樣讀書》




「讀書的短處是不能專心和不能動筆。」


蔡元培《我的讀書經驗》



「中國有三種人,即書獃子是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工人、農人、苦力、夥計是做死工,做工死;少爺、小姐、太太、老爺是享死福,享福死。」


陶行知《讀書與用書》




「讀書的功用,讀書是求知識,知識就是權力。讀書的方法是,第一為精,第二為博。讀書的目標應該為: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

胡適《讀書》




「那時候我以為手裡沒有多少錢,便想到把這兩位詩人拿去拍賣。」


郭沫若《賣書》



「真的自學,是由於向上心驅使我在兩個問題上追求不已,一人生問題,二社會問題,亦可雲中國問題。」


梁漱溟《自學與讀書》




「書是前人經驗的賬薄。」


孫伏園《讀書與求學》








「讀書有三種態度,一是絕對信從,二是批判的態度,一種是隨隨便的態度,從書上學到什麼,用來裝點自己。」


葉聖陶《讀書》




「書即是人,人亦即是書。」


郁達夫《買書者言》




「自由的讀書,這種讀書,所以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養性靈。讀書讀出味來,語言自然有味,語言有味,做出文章亦必有味。學問思想胚胎滋長出來。讀書必以氣質相近,而凡人讀書必找一位同調的先賢,一位氣質與你相近的作家,作為老師。」


林語堂《論讀書》




「讀書並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選得精,讀得徹底,與其讀十部無關輕重的書,不如以讀十部書的時間和精力去讀一部真正值得讀的書,與其十部書都只能泛覽一遍,不如取一部書精讀十遍。「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朱光潛《談讀書》




「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那些寫得朦朦朧朧的、堆砌了許多華麗的詞句,無病而吟、自作多情的風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從腦中抹去,但是那些滿帶著真情實感,十分質樸淺顯的篇章,哪怕只有幾百字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動神移,不能自己!」


冰心《憶讀書》




「人不讀書,則塵俗生其問,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


梁實秋《漫談讀書》




「黃金散盡為收書,滿架琳琅百不如。在該文中他還說:「我每月差不多把十分之七的收入送到了當地的舊書鋪子或國外的一些書店裡去。」


鍾敬文《談買書》








「真正的愛書家和藏書家,他必定是一個在廣闊的人生道上嘗遍了哀樂,而後才走入這種狹隘的嗜好以求慰藉的人。」


葉靈鳳《讀書隨筆》




「無論幹什麼工作,全憑著一點鍥而不捨的精神,拚命追求的勁頭。讀書,研究學問,從事文藝創作,都少不了這點精神和幹勁,否則就無所成,或不能大成。古往今來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學者、文學家,幾乎無一例外。」


臧克家《讀書學習的零星感想》




「讀書吧,從書里找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東西吧。……富有真理的書是萬應的鑰匙,什麼幸福的門用它都可以打開。」


吳伯蕭《書》




「我的讀書方法是什麼呢?我的第一個讀書方法,是養成讀書的習慣,養成讀書的興趣和嗜好。讀書的真正的最後的目的,還是在生活的實踐。」


廖沫沙《我的讀書方法》




「書是我青春期的戀人,中年的知己,暮年的伴侶,有了它,我就不再愁寂寞,不再怕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它使我成為精神世界的富翁。」


柯靈《書的抒情》




「我的精神支柱就是書本。」


孫犁《書的夢》




「革命書籍——它是我新生命的起源。」


楊沫《我和書籍》








「假若這個世界上沒有書,會是一種什麼樣子呢?精神失去了陽光,思想無法傳播,知識不能保存,語言失去意義,人們的生活殘缺不全,生命將變得無法忍受……」


蔣子龍《書的征服》




「讀書,寫書;寫書,讀書;與書共生,是我的幸福,也是我的宿命。」


劉心武《與書共生》




「我是在非文學的時代發現文學的真正價值,這就是拿著生命做抵押,絕對沒有功利地去為整整一個時代的人們建立心靈的檔案。」


馮驥才《一部書的緣起》




「而知識,來源於對生活的細緻觀察,來源於實踐;知識也來源於書本。……倒不是書本能告訴我怎樣寫下去,而是書本能激發我的想像,啟發我的思路,叩動我的心扉,而這一切,對寫作本身都是極有益處的。」


葉辛《我的書籍》




「好讀書必有好讀書的好,譬如能識天地之大,能曉人生之難,有自知之明,有預料之先,不為苦而悲,不受寵而歡,寂寞時不寂寞,孤單時不孤單,所以絕權欲、棄浮華,瀟洒達觀,於囂煩塵世而自尊自重自強自立不卑不亢不俗不諂。」


賈平凹《好讀書》




「讀書是對人的經驗的壯大;讀書還還會有助於你創造經驗;讀書也是一種宗教;讀書是一切,讀就是一切。」


曹文軒《閑話讀書》




「孫中山曾極坦然地說,他平生有兩大愛,一是書,二是女人。人類最好的情感享受,其實就在書和女人之中。或者說,書與愛人給人以相通的生命感受。……讀書不是救世者,卻是一個亮麗的標本,足以證明,人是惟一在肉體之外能獨立出精神生命的動物物種。」


凹凸《讀書的生命感受》




摘自丨《談讀書》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台文學選讀 的精彩文章:

武俠小說作家溫瑞安:試劍山莊
林志穎:紅了,我慢慢失去了自己的生活
古龍:不是不能
張德芬:愉悅地等待

TAG:港台文學選讀 |

您可能感興趣

跟年輕人談讀書寫作
老舍:談讀書
87歲談讀書,一個讀書人畢生經驗的總結(珍藏)
馮友蘭談讀書,絕對值得一看
【心籟之音】談讀書
也談讀書無用論
俯仰終宇宙——我談讀書(2)
胡適談讀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