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一生的情感寄託 明代藩王朱柏的武當情緣

一生的情感寄託 明代藩王朱柏的武當情緣

一生的情感寄託 明代藩王朱柏的武當情緣



十萬大獎虛位以待!

聞君心系道教,天下為懷,妙筆生花,倚馬可待,特此徵文之帖,附以厚金,面呈於君,君素達雅,必不令我徒勞而返也。


明朝初年,有一位文武雙全的藩王與武當山有千絲萬縷的瓜葛,他就是湘獻王朱柏。


文/溫明


明朝在朱元璋於南京立真武神廟後,規定藩王離京到封地之前都到真武神廟祭拜,確立了真武信仰。明永樂帝朱棣在大興武當後也專門頒發了一道聖旨,允許和鼓勵各地藩王、官紳及黎民百姓修理武當山宮觀。其實,在朱元璋和朱棣之間的建文年間,就有一位文武雙全的藩王與武當山有千絲萬縷的瓜葛,他就是湘王朱柏

一生的情感寄託 明代藩王朱柏的武當情緣



武當山(資料圖)


湘獻王朱柏生平事略


湘王朱柏是朱元璋第十二個兒子,洪武十八年(1385年)就藩荊州府。建文元年(1399年),被人告發謀反遭致朝廷派員訊問,朱柏因恐懼而自焚。建文帝給了個惡謚號,曰戾,認為朱柏是個乖戾之人。朱柏沒有後代,藩王的封號也就到此為止了。朱棣登基後,為朱柏平反昭雪,改謚號為獻。按照謚法:聰明睿智,響惠內德曰獻。

明朝第一才子解縉曾為朱柏撰寫《湘獻王神道碑》,我們可以藉此得知他的生平和特點。

一生的情感寄託 明代藩王朱柏的武當情緣



湘獻王朱柏墓(資料圖)


朱柏天生好學,讀書刻苦,頗具文采

朱柏小時候表現出良好的天賦,長大後很聰明,他手不釋卷,讀書經常到深夜還不睡覺,屋內器具上到處刻著發憤讀書的名言警句。而且注重思考,他對生死、宇宙、人生都有一套獨特的看法。


朱柏的詩歌豐腴清麗,飄飄然有出塵之想。可能是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他對武當山情有獨鍾,也有這種情愫。他的文章做得好,古人云:其文亦燦乎理順,造次輒成。


朱柏不僅自己文章做得好,還是文化工程組織者和管理者。他利用藩王得天獨厚的政治優勢和財力雄厚的條件,開景玄閣,招攬四方賢達,編輯圖書,可惜沒有完成,但主要材料已經寫就,稍加整理即可成文出書。


朱柏為人平和,風度翩翩,具有儒生氣象

一生的情感寄託 明代藩王朱柏的武當情緣



風度翩翩的貴公子(資料圖)


朱柏為人平和,風度翩翩,儼然貴公子和儒生氣象。史書記載:其平居被服儒素,望之玉山晴霞,即之春風麗日。聽其言,淡而不厭,和鑾佩玉,從容合度自然,足以廉頑起懦,不自覺其入人之深也。


與就是說,朱柏平時穿著讀書人的服裝,遠處看就像玉山晴天的霞光,在一起相處如沐春風,像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裡一樣。聽朱柏講話,淡淡的,不做奇談怪論,從容,合乎法度,自然而不做作,可以讓貪婪的人變得知足,膽小的人變得有擔當。可知,朱柏是一個嚴守禮法的貴族公子。


朱柏武藝高超,關心百姓疾苦,安撫士紳


朱柏不是一個文弱書生,而是一員儒將。他膂力過人,搭弓射箭、刀槊上馬,奮捷如飛。論古兵制,前人成敗,出人意表。

一生的情感寄託 明代藩王朱柏的武當情緣



朱柏還是一員儒將(資料圖)


讀者諸君讀到這裡,可能心裡在想,紙上談兵誰不會?不著急,我們來看看朱柏在戰爭中的實際表現如何。朱柏駐地荊州,離湖南常德不遠。有一股武裝從常德起兵,進展到荊州虎渡。朱柏認為敵人氣焰正盛,必須迎頭痛擊,不能讓他們跑了,如果跑到長城以外,後患無窮。於是朱柏調兵遣將,打敗了這股武裝的先鋒部隊,隨後下令追擊敗兵。這股武裝被多次擊敗後,士氣和實力都大為降低,到延安時,被明朝軍隊徹底殲滅。


朱元璋對朱柏的表現非常滿意,這次平叛,朱柏首先挫敗了叛軍的銳氣,算無遺策,終成大功一件,朱元璋特地把朱柏召到南京慰勞嘉獎一番。


古人曾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時值建國初期,國家還不太平。大災兵亂之後必有疫情發生,朱柏就命令手下準備棺槨和藥餌,施捨與軍民貧乏者。


朱柏善書,起筆走筆皆合法度


朱柏的書法深得晉人精思,起筆走筆合乎規矩法度。朱元璋每有需要題款的場合,都喜歡讓朱柏代勞。


朱柏在其父朱元璋執政期間,過了一段舒心快意的歡樂時光。他到武當山朝拜玄天上帝、題寫詩詞也是在這段時間。


湘王朱柏與武當山


湘王朱柏與武當山,既有賦詩之雅興,又有投放金龍等實際行動,現依次敘述如下。


朱柏為武當賦詩


朱柏曾分別為張三丰、真武神、王休休道長題寫詩詞,茲錄如下:

一生的情感寄託 明代藩王朱柏的武當情緣



張三丰神像(資料圖)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柏拜謁武當山,尋張三丰不得,感慨之餘寫下《贊張真仙詩》:


「張玄玄,愛神仙。朝飲九渡之清流,暮宿南岩之紫煙。好山劫來知幾載,不與景物同推遷。我向空山尋不見,徒凄然!孤廬空寂大松里,獨有老彌松下眠。」


朱柏說,張三丰是一位渴望成為神仙的高道,清晨在九渡澗(就是現在武當山逍遙谷這一帶)飲清流,晚上住在南岩的紫煙里。對於這句詩,我們不能從字面上理解。飲清流住紫煙,是表示不同凡響,不流於世俗,是神仙逍遙自在,隱居于山林的意思。武當山經歷了人事滄桑,景色幾度變換,依然保持者他的神秘與高潔,讓善男信女肅然起敬。我朱柏到處尋覓不到張神仙,心裡悵惘之至。空蕩蕩的屋宇,高大的松樹,只有一隻年齡較大的獼猴呼呼大睡。朱柏不由的悲從中來,嘆息人生苦短,對世事難料產生了迷惘的情緒和審美感覺。


其次是直接讚美真武大帝的青詞:


皇皇上帝,一氣分形。


虛危鍾秀,坎離余精。


功高眾聖,德輔九清。


小臣兒昧,罔敢為名。


這是在明朝皇室將真武神奉作大明朝保護神,武當山成為明朝廷的皇室家廟的歷史背景下,所作一首讚美詩。


「一氣分形」講的是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三」的關於宇宙演化的哲理,是對人生,世界本源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北斗七星中的「鬥牛女虛危室璧」七個星辰構成的龜蛇合體的形狀,象徵著玄武神,真武神,玄天上帝。「坎離」是八卦中的專業術語,是水火二者在方位上的代稱。武當山地處南方,象徵著火,必須用水神,真武神來鎮壓著,才能達到水火既濟的效果。水火既濟,陰陽平衡,天下方能太平。所以武當山又名太和山。

一生的情感寄託 明代藩王朱柏的武當情緣



武當真武大帝神像(資料圖)


最後,朱柏還為王休休道長題寫詩詞《賜洞微觀妙照鍊師王休休游武當》。因字數較多,我們現僅擇其要者如下:


我生肅好方外之高情,遐追子晉懷蓬瀛。


三山遼邈不可及,亘古仙者傳其名。


金銀台觀煙霞外,琪花珠樹森交晶。


紅霞白日春常在,巨鰲不動天風升。


鍊師自是三山客,貌奇心古丰儀清。


這一段起首講我朱柏喜歡和方外之人交往,嚮往神仙一樣的生活。三山離我有些遠,唯有近處的武當山一直相傳是一座仙山。金銀裝飾的宮殿在飄飄的紫煙霞光中,鬱鬱蔥蔥的樹木和五彩斑斕的鮮花漫山遍野。紅霞白日春常在,任憑天風不斷地升起,武當山就像一個巨大的鰲穩穩的一動不動。王鍊師是世外高道,相貌清奇古道熱腸風姿不俗。


在武當山投放金龍玉簡玉璧


近年來,在武當山紫霄宮前面的禹跡橋下發掘出了朱柏投放的金龍玉簡玉璧等,據專家分析,這是朱柏在建文削藩的高壓政策下,為了求得朝廷放他一馬和排遣內心的恐懼而向真武神禱告的無奈之舉。

一生的情感寄託 明代藩王朱柏的武當情緣



金龍玉簡玉璧(資料圖)


朱柏在荊州做藩王的愉快時光並不長久,他的侄兒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後,陸陸續續削藩,這引起了朱柏的疑慮和恐懼,他準備在荊州建一座道觀,把玄天上帝請到他的身邊,以慰藉他憂慮不安的內心。為此,信奉道教上清派的他特地到武當山開建靈壇,做了五晝夜的道場,祈求道教尊神為他消災賜福,准許他在江陵修建仿武當山金殿的太暉觀,祈禱神靈,「濟生度死」,「乞消罪錄,上名九天」,也就是說,他認為自己處境不妙,不知道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得罪了朝廷和皇帝,懇請天上的神仙替他悄悄地把罪過抹掉,朱柏的虔誠供奉神仙的心跡可以昭見日月。

一生的情感寄託 明代藩王朱柏的武當情緣



太暉觀(資料圖)


我以前看歷史書,很同情建文帝,認為他懦弱才有亡國的下場。看來不完全是這麼回事,絕對的權力若使用不當會害人哪!萬般恐懼的湘王朱柏,在國家機器和建文帝朱允炆麵前只有死路一條,他選擇了闔門自焚。(編輯:若水)

一生的情感寄託 明代藩王朱柏的武當情緣



(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溫明,騰訊道學專欄作家。)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打破主觀束縛 解脫自我清靜心靈
道醫養生日記:認識睡眠,看古人是怎樣睡覺的
只有修行 才能徹底跳出三界
第三十四回迎四皓張良回京
皇宮真傳驅邪化劫 預知時至駕鶴西歸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張三丰真是武當武術的鼻祖嗎?
武當派泰斗張三丰:他身上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
武當山與明朝是什麼關係?為何真武大帝原型是朱棣?
武當鼻祖張三丰的真實身份
張三丰最厲害一門武功,為什麼沒傳給武當七俠、張無忌?
張三丰是如何當上武當派的祖師爺的?全靠兩個皇帝的推崇
張三丰當初所創立的武當派,就是在武當山之上的?
明成祖朱棣是武當山真武大帝下凡?
動靜皆宜,陰陽合一:剪影中的武當山之美
揭秘:武當三豐派傳人陳師行,當代輕功第一人
從宋青書之死看武當內鬥之酷烈:其實他死於張三丰的布局
張三丰傳奇:朱元璋為何將目光投向武當山?
武當 武當輕功之
這才是真功夫!圖解武當功夫傳人蔡召武的武當劍法!
長得像毛筆 武當山居然有如此神奇的植物
武當樃梅
宅心仁厚 身懷絕技——武當隱士張松溪
一葉知秋,武當山紅葉獨特在哪裡?
武當之美迷倒眾生 看看修山大臣眼中的武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