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旅行在路上的人啊!風景是永遠帶不走的,而文化卻能帶回家。要知道,被這片風景孕育滋養出的文化之中也浸潤了風景的影子。緊鄰六朝皇宮龍亭景區的開封文化客廳,是系統展示開封歷史文化的窗口和平台。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大宋王朝崇尚文治,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布衣百姓,無不奉「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為金科玉律。科舉制度的推行、士大夫階層的崛起、朝廷對教育的重視以及圖書印刷業的發達,使得這個時代書香瀰漫。而今,開封將讀書作為城市文化的標籤繼續發揚光大。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開封素有「書畫之鄉」、「宋詞之都」的美譽。開封文化客廳一樓的序廳書畫區分為:「宋韻菊香 春和景明」,「筆端春秋 畫內山河」和"翰墨書香 溢彩流金"三個展區。其中展出了宋徽宗的《穠芳詩帖》、蘇軾的《黃州寒食帖》、米芾的《研山銘》、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趙伯駒的《江上秋色圖》、李公麟的《維摩演教圖卷》、張擇端的《金明池奪標圖頁》等書畫圖片。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開封、西安、敦煌、三亞等33個城市於2015年10月17日在開封成立了「一帶一路」城市旅遊聯盟。期間,聯盟發起城市代表依次在象徵團圓、團結、聯合、合作的大鼓上簽字,以槌擊鼓,寓意聯盟成員城市藉助「一帶一路」這一重要紐帶,共同奏響合作強音,共同譜寫絲路華章。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在文化客廳一樓一側的文創產品展銷區內,琳琅滿目且創意十足的文化創意產品正翹首等待有緣人,「把開封文化帶回家」。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開封府的龍頭鍘變身文具裁紙刀。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大宋好漢共譜一曲水滸傳,竟成當代Q版水壺傳。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開封小吃哪裡去找?美食美景,一圖在手,應有盡有。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萌萌噠包貝款包青天遊盪於靠墊、手袋、馬克杯之上。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文化客廳整體設計展現了古城開封「宋韻彰顯、親切溫潤、外在古典、內在時尚」的人文訴求。一樓大廳樓梯旁的斗拱建築仿照山陝甘會館中的「雞爪牌坊」而建,獨具開封特色。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古都開封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歷史,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夏朝、戰國時期的魏,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和金相繼在此定都。歷史上的開封有著「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作為北宋東京的開封更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文化客廳二樓的展覽則將開封城市的歷史節點一網打盡。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二樓的一處小走廊彙集了眾多開封城裡的老字號。樂仁堂藥房、馬豫興雞鴨、元隆綢緞莊、同和裕銀號、義豐厚棉布......由郭沫若先生親筆提寫的「京古齋」與北京的「榮寶齋」、天津的「 楊柳青」、上海的「 朵雲軒」 杭州的「 西冷印社」等並稱中國書畫經營的八大齋,是商務部註冊的中華老字號之一。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物質意義上的歷史遺迹需要保護,文化層面里的傳統技藝更應得到傳承。在開封文化客廳的三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們將傳統與時尚相融合,用心經營著一份獨有的開封情懷。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朱仙鎮木版年畫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中國木版年畫之鼻祖。它與天津楊柳青、江蘇桃花塢年畫並稱中國三大年畫。古時,每逢過春節家家戶戶都會貼門神,以祈求人壽年豐、吉祥如意、招財進寶、鎮邪除妖。隨著宋代印刷技術的大發展,木版年畫逐漸興盛起來,走進千家萬戶。與其它地方年畫不同的是,朱仙鎮木板年畫採用多色套印,而非填色描繪,其難點更多的在於印刷技法。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汴綉源於「宋代宮廷綉」,亦稱「官綉」,與蘇綉、湘繡、粵綉、蜀綉合稱為中國五大名綉。汴綉繼承和發展了宋代刺繡藝術的特色,以綉工精緻,針法細密,色彩明快,格調高雅而著稱。既長於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又善於山水圖景,刻畫人物形象細緻傳神。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秸稈畫,顧名思義,就是用作物秸稈作為材料製作而成的藝術品。手工把采來的秸稈壓平,再用粘合劑製成粘貼材料,再用製作工具將粘貼材料切割後,粘貼在製作畫面的畫板上,然後用烙鐵在畫面上按所需要求,烙出色彩,最後裝入鏡框即成為工藝裝飾畫。玉米秸稈畫作為民間手工藝人的智慧結晶,將帶有中原地域特色的農業棄物加以利用,化腐朽為神奇。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官窯,居於宋代五大名窯官、汝、哥、定、鈞之首。據文獻記載,北宋末年徽宗時期,在汴京設窯燒造青瓷,稱北宋官窯。宋代官瓷以燒制青釉瓷器著稱於世,不僅重視質地,更追求瓷器的釉色之美。宋代官窯瓷器與宋代審美情趣暗暗相合,雅緻極簡、素麵朝天,既無華美的雕飾,又無艷彩塗繪。同時,器物造型往往帶有雍容典雅的宮廷風格。如今,與現代藝術相結合的大宋官瓷依然秉承了這樣的傳統。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至宋代,點茶法成為時尚。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點茶法是將茶葉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調成糊狀,然後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時用茶筅攪動,茶末上浮,形成粥面。文人墨客大多喜愛蘸取茶膏在粥面上書寫作畫,將點茶鬥茶奉為文人士大夫的交際藝術。

傳承技藝 把文化記憶帶回家



「八荒爭湊,萬國咸通,集四海之奇珍。」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是這樣記述北宋汴京的昔日繁華。如今的開封,從「旅遊帶動」到建設「文化旅遊強市」,再到打造「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正藉助「絲綢之路經濟帶」、「開放創新 轉型升級」等眾多新機遇,書寫開封新時代文化發展的輝煌篇章。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狐旅遊 的精彩文章:

走進享譽天下的「中國客家博物館」
色拉寺:一場別開生面的辯經
浙中第一園,紅樓夢拍攝地
嘆歷史興衰,唐朝建築巨作大明宮
當十二星座碰上了南京美食,擦出了什麼火花?

TAG:搜狐旅遊 |

您可能感興趣

學習非遺技藝 傳承民族文化
傳承歷史文化留住鄉愁記憶
謹記·古人家風十則,中華文化的傳承
「保定·跡藝」非遺民俗文化街 以「記憶」向「技藝」致敬
傳承工匠精神 弘揚傳統文化
寄託佛家信仰,傳承中華文化
建盞傳承精華技法 傳播精髓文化
古人家風,中華文化的傳承!
蘇州非遺傳承人展示蘇綉技藝 傳承非遺文化
「中華文化我傳承」,看咱天津市民對話傳統文化!
解讀姓氏文化 衡陽作家胡秀華撰編文史工具書
一家三代接力傳承北帝古廟文化
傳承家族文化,延續中華民風
融匯南北藝術,吸納中西文化:畫家王藝繼承師輩創新求變
客家圍屋的文化傳說!
縉紳文化和家鄉父老
體驗道家文化 研習傳統工藝
培養良好書寫習慣 傳承中華書法文化
挖掘文化記憶 繁榮竹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