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製造拖累經濟增長,突圍之戰從何破冰?

中國製造拖累經濟增長,突圍之戰從何破冰?

作者|趙偉、葉如禎,長江證券宏觀固定收益團隊研究員


來源|長江宏觀固益公號


2010年前後,我國的工業化率達到頂峰,隨後開始一路下滑。2011年以後,製造業投資增速、主要融資渠道中新增融資規模增速及佔比等多項指標,均出現趨勢下滑跡象。製造業景氣度的下滑已成為壓制經濟增長和投資增速的重要掣肘。

本篇報告將從結構角度、國別經驗比較,深入挖掘製造業景氣下行背後的驅動因素,在尋找製造業成功走出困境的路徑的同時,指出未來的轉型升級方向及可能蘊藏的投資機遇。


傳統製造業的沒落拖累宏觀經濟景氣下行


1. 投資結構巨大變遷,傳統行業拖累投資增速


2003年以來,製造業投資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設備製造業已經取代加工冶煉業成為製造業投資第一大行業。從製造業分大類來看,設備製造業投資呈現逐年穩步擴張態勢,消費製造業投資佔比先降後升,加工冶煉製造業是三大類中收縮最為明顯的行業。

中國製造拖累經濟增長,突圍之戰從何破冰?



從細分子行業來看,高端製造類與生活消費製造類行業投資佔比顯著提升,而傳統製造業投資佔比快速下滑。在設備製造業中,專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投資佔比提升顯著。消費製造業中,農副食品加工業、紡織服裝、醫藥製造業等佔比提升最為顯著。


2. 製造業投資順周期性,受債務負擔壓制


製造業投資以民間投資為主導的特性決定了製造業投資的經濟性要求會高於其他行業,因此經濟預期和企業盈利是影響製造業投資最為重要的變數。

比如,經濟預期方面,企業家投資意願與他對當前及未來經濟形勢判斷緊密相關;盈利方面,由於自籌資金是製造業投資的最主要資金來源(比重接近90%),因此企業本身盈利狀況將直接影響它未來的投資意願。

中國製造拖累經濟增長,突圍之戰從何破冰?



比較各製造業行業的投資增速和槓桿率(資產負債率)數據,我們發現,槓桿率與投資增速之間有著較為明顯的負相關關係,表現為兩個方面:


一是,從時間序列來看,2009年之後資產負債率的提高一般都伴隨著投資的增速的下滑。這一特徵在上游採掘業表現得更為顯著.

二是,從行業比較來看,加工冶煉類行業的特點多為高槓桿率、低投資增速,而消費製造類行業普遍呈現出低槓桿率和高投資增速特點。


如何走出困境?落後過剩產能必須出清


從日韓的產能去化經驗來看,市場本身無法出清「高負債高就業」類行業,產能成功去化的核心在政府出清意願上。對於中國來說,為了儘快實現製造業轉型升級,政府需要對部分「高負債高就業」類過剩行業進行強制出清,但該政策帶來的社會負面影響和風險相對較大。在社會穩定和產業轉型之間,政府需要有所平衡。


1. 日本出清次序:先下游設備製造,再上游採掘,後中遊冶煉

日本去產能的起點始於1990年國內金融泡沫破裂,在之後的兩輪去產能過程中,行業去化特點和政府行為有著較大差異:


第一輪去產能階段(1990-1994年)。在金融泡沫破裂衝擊下,由於日本大部分輕工業行業以輕資產類中小企業為主,在過剩產能出清路徑中,它們首先被「市場」去化。與輕工業行業完全相反,為了避免債務惡化導致銀行系統性風險發生,日本政府對由重資產類企業主導的重工業行業進行了兜底(包括繼續給予信貸支持等)。重工業行業的去化失敗使得大批的「殭屍企業」隨之產生。


第二輪去產能階段(1998-2002年)。大批的重資產類「殭屍企業」使得日本銀行壞賬率不斷上升,並造成經濟增長停滯不前。藉助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外生衝擊,日本政府下定決心對它們進行強制去化。該輪重工業行業去化活動以1998年的「經濟結構改革行動計劃」 政策為標誌。

中國製造拖累經濟增長,突圍之戰從何破冰?



綜合來看,日本行業去產能次序整體表現為:


產能增速見頂次序為,先下游設備製造業,再中遊冶煉加工業;


產能增速見底(出清)的次序為,先下游設備製造、再上游採掘,最後中遊冶煉加工業;


2. 韓國出清次序:先下游設備製造,再上游採掘,後中遊冶煉


與日本的不同在於,韓國政府早在1987年經濟增速仍處高位時,開始主動引導過剩行業去產能。與日本相同的是,在第一輪去產能過程中,由大財閥企業主導的重資產行業未能有效去化,在第二輪去產能過程中,藉助亞洲金融危機的外部衝擊,韓國政府決意主動推進重資產行業的去化。


韓國兩輪去產能階段的特點如下:


第一輪去產能階段(1987-1993年)。韓國政府主動引導製造業進行轉型升級,但並未出台指導性的去產能政策。由於韓國製造業的行業集中度非常高,大財閥、重資產類企業主導了大部分行業,行業過剩產能去化進度有限。


第二輪去產能階段(1999-2002年)。第一輪去產能的相對失敗使得銀行系統在不斷累積系統性風險,疊加經濟增速大幅下滑,韓國政府有著強烈的去化動機。藉助亞洲金融危機的外部衝擊,以韓國當時第二大財閥——大宇集團破產為標誌,韓國政府開始強力推進過剩產能出清。隨後,55家企業被強令退出市場,16家財閥走上破產、重組之路。

中國製造拖累經濟增長,突圍之戰從何破冰?



與日本類似,韓國去產能次序整體表現為:


產能增速見頂次序為先下游設備製造業,再中遊冶煉加工業。


產能增速見底(出清)的次序為,先下游設備製造、再上游採掘,最後中遊冶煉加工業;


3. 中國可能的落後產能出清次序和路徑選擇


參照日韓的發展經驗,政府意願是決定產能去化成功的核心。在衡量中國政府的去化意願前,我們首先基於債務和就業兩個維度,對當前中國製造業各行業的「去化風險」進行排序。


參照日韓的去化經驗,「對高負債高就業」行業強制去化的社會影響和風險較高。比如,在日本(1998-2002年)和韓國(1999-2002年)各自去產能的第二階段,由於政府對「高負債高就業」類行業進行強制去化,日本和韓國均出現了銀行壞賬率和社會失業率大幅飆升的現象

中國製造拖累經濟增長,突圍之戰從何破冰?



對中國來說,如果政府首先對「高負債高就業」類行業(比如,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等)進行強制去化,這將有效彌補市場趨勢去化的不足、顯著加快製造業整體過剩產能的出清,但該舉動的社會風險和影響相對較大。


如果政府強制去化的意願較弱,在市場趨勢主導下,「高負債高就業」類行業很可能無法及時、有效去化,這將拉長製造業整體的出清時間,不利於製造業轉型升級。


在強制出清政策下,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社會負面影響和風險,政府需要出台多類政策以控制失業和壞賬。


重塑輝煌,向高端製造轉型、升級


全球金融危機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世界主要國家搶佔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戰略,而《中國製造2025》奠定了中國未來高端製造的十大發展方向。


1. 高端製造業的全景梳理,及產業政策發力重點

中國製造拖累經濟增長,突圍之戰從何破冰?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以及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產業被列為我國十大戰略新興產業


我國戰略新興產業處於發展初期,為了在短期內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實現產業發展目標,必須藉助政府的產業政策推力。根據不同的政策類別,政府的新興產業政策主要分為戰略規劃類、政策支持類和具體措施類政策。


2. 美國高端製造業的發展趨勢、重點行業及經驗

中國製造拖累經濟增長,突圍之戰從何破冰?



根據各國已經公布和正在實施的發展計劃,全球有中國、美國、歐盟、日本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都在競相發展高端製造業,具體產業則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質能以及高端裝備製造業等領域。


雖然我國高端製造業發展迅速,但由於經濟起步較晚,在高端製造業方面與發達國家還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來看,主要高端製造業領域仍是美歐等發達國家佔據主導地位,特別是未來發展前景廣闊的3D列印技術、機器人以及高端裝備製造業等領域。


在大力發展我國高端製造業的同時,我們可以借鑒美國高端製造業的發展經驗。美國製造業長期佔據全球領先地位,回顧其百年發展歷史,它有著3個顯著基本特徵:


一是,製造業增加值規模世界最大。


二是,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以技術創新為根本動力。


三是,每個時代都擁有一批世界級的領導性公司。

中國製造拖累經濟增長,突圍之戰從何破冰?



2009年12月,美國總統辦公室發布《美國重振製造業框架》(「A Framework for Revitalizing American Manufacturing」),明確指出製造業是美國經濟的核心,奧巴馬政府從7個層面著力,為重振美國製造業提供政策支持,從而讓美國「抓住未來的製造業機會」,具體政策包括:


為美國製造業工人提供學習機會,幫助其獲得高生產率所需的技能


加大對技術創新及其商業應用的投資


為商業投資提供一個穩定、有效的資本市場


幫助社區和工人實現轉型


投資建設先進的運輸設施


確保市場准入


改善總體營商環境,尤其改善製造業營商環境


3. 中國邁向高端製造之設備製造業


工業4.0革命的到來有望引領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快速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主要包括集成電路及專用設備、信息通信設備、操作系統與工業軟體以及智能製造核心信息設備等。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獲得了迅速發展,美國、德國、日本等國紛紛出台了促進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規劃,以求佔領信息技術產業的制高點。


高檔數控機床行業發展平穩,機器人行業未來有望加速發展。我國高檔數控機床市場規模較大,國際市場佔有率高,未來有望平穩增長。雖然我國機器人市場的整體規模較小,競爭力較弱,但是增長速度卻非常高。根據政策規劃,從2015年至2020年,機器人產業的年均複合增速將達到71.8%,其市場規模在2020年將達到1482億元,約為2015年的15倍。

中國製造拖累經濟增長,突圍之戰從何破冰?



政策支持下,航空航天設備業未來市場規模有望大幅擴張。由於航空航天設備製造業對國民經濟的拉動力非常強,政府對此非常重視,其市場前景非常廣闊。目前來看,我國已有北京、上海、天津等9個省市建立航空航天產業基地。根據政策規劃,到2020年我國航空航天裝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萬億,到2025年進一步增加到4.9萬億,期間的年均複合增速將達到21.68%。


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製造業發展增速有望大幅提高。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雖然規模較小,但未來發展速度較快。近年來隨著我國逐步提高對高端製造業的支持力度,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在我國迎來了快速發展期,目前已經形成了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中部以及海南等五大產業基地。


受新型基建投資拉動,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業發展潛力巨大。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是新興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規模大,未來增速高。隨著我國結構的變化,基建投資的結構也在發生巨大變化,統基建的投資佔比不斷下降,新型基建投資佔比穩步上升。在新型基建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與其聯繫緊密的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有望步入大跨步發展期。


環境保護要求趨緊下,新能源汽車行業將進入快速發展期。受益於日漸增加的環境保護要求,新能源汽車製造業將進入快速發展的蜜月期。隨著國家逐漸加大對環境保護的要求,新能源汽車行業獲得了快速發展的機遇。從世界範圍內來看,我國頒布的有關新能源汽車的政策相對較多,顯示出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重視。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戰略官 的精彩文章:

中國戰略思想史:孔子為什麼能被稱為大戰略家?中國戰略思想史第八課
俄羅斯亞太經濟戰略:莫斯科和北京的角度
中國戰略思想史:春秋霸政時期的戰略思想中國戰略思想史第五課
彭博董事長高逸雅:對中國下一個十年經濟前景充滿期待

TAG:首席戰略官 |

您可能感興趣

印經濟飛速增長,已超越中國,卻被現實迎頭痛擊!
中國經濟艱難轉型之路,一大痛點如何解決?
國際油價下跌,這國經濟大幅下滑,經濟成長恐怕要腰斬了!
印度經濟增速雖然下滑 卻仍跑贏中國!
比數據更重要的,是背後的轉變!它將使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之源!
為何日本的經濟能在二戰之後迅速崛起呢?
冷戰結束後,俄羅斯經濟一度經濟崩潰,卻被印度趁火打劫
二戰德國失敗是因為經濟實力被摧毀,中國如何保持戰時經濟發展?
韓國兩大經濟領域又遭摧毀式衝擊,這就是得罪中國的下場!
中國經濟增長勢頭強勁,美國卻表現出一定衰退
經濟增速崩落,超越中國的「印度夢」會被後院的火烤糊么?
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國內形勢迫在眉睫,經濟風暴可能再度來襲
印度經濟連續暴跌,國際資本陷入生死大逃亡!
美國又來褥羊毛了!突然橫空的一刀讓印度經濟臨近崩潰!
震驚:中國經濟將被徹底改變,國家要有大動作了!!
兩岸市值十年變化,新經濟崛起,舊經濟衰落?
突然炮轟中國,經濟戰一觸即發!
英國脫歐為何對美國經濟石油軍事衝擊如此之大?
我國一鄰國依靠中國,經濟發展非常迅速,現在卻瀕臨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