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台兒庄大捷背後的那些事兒!

台兒庄大捷背後的那些事兒!


台兒庄大捷背後的那些事兒!



1938年初台兒庄戰役是中國抗日正面戰場取得的一場重大勝利。中方指揮官是李宗仁,參戰的部隊則是地方雜牌軍,裝備低劣,軍事素質低。日軍參戰部隊則是板垣、磯谷兩個最優秀師團,但在李宗仁的指揮和中國軍隊的浴血奮戰下,最終打敗日軍,殲敵1.8萬,史稱台兒庄大捷。

李宗仁率領雜牌軍為何能打敗裝備精良的日軍?這得益於李宗仁過人的指揮能力,特別是強烈的愛國精神和高超的協調溝通能力。



台兒庄大捷背後的那些事兒!



一、坦誠相見說服龐炳勛為國奮戰

龐炳勛極圓滑,善於保護自己,是典型的「不倒翁」,但是李宗仁察言觀色中發現龐炳勛不失為一位愛國誠實軍人。


便與之推心置腹:「我們年屆50歲,能為國戰死沙場,算死得其所。」龐炳勛極為感動,接下來又為他補充槍支、彈藥,並建議蔣介石批准龐部擴編為一個軍。



台兒庄大捷背後的那些事兒!



1938年2月,日軍圍攻臨沂,戰鬥異常激烈,龐炳勛面對日軍板垣師團毫不畏懼,日軍雖反覆衝殺數晝夜也不能向前半步。此戰粉碎了板桓、磯谷兩師團會師台兒庄的計劃,為後來殲滅磯谷師團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曉以國家名族大義規勸張自忠急援臨沂


張自忠與龐炳勛過去同屬西北軍,但是結怨甚深。在中原大戰時蔣介石暗中收買龐炳勛,導致張自忠腹背受敵,張自忠一直視龐炳勛仇敵。



台兒庄大捷背後的那些事兒!



當日軍精銳部隊板垣師團向臨沂縣城龐炳勛猛攻時,龐炳勛雖誓死防守,但實力終究懸殊太大漸敢不支。

李宗仁親自對張自忠曉以民族大義:「龐炳勛浴血奮戰乃屬雪國恥、報國讎,希望張將軍不計前嫌前去增援。」


一番話令張自忠十分感動,當即率全軍北上臨沂,兩軍內外夾攻,勢不可擋,將日軍打得落花流水,徹底粉碎了日軍板垣、磯古兩師團擬在台兒庄匯師的計劃。



台兒庄大捷背後的那些事兒!


三、收留弱旅激發鬥志強阻日軍


川軍鄧錫侯部原駐川西成都,裝備低劣,槍械多半是土造,戰鬥力低下。整編後成了沒要人的孤兒,李宗仁毫不猶豫予以收留。


川軍的勇敢源於李宗仁的激發!


在滕縣之戰中,李宗仁命川軍師長王銘章死守,王銘章親臨街頭指揮不幸中彈犧牲。師長犧牲後餘下部隊仍堅持巷戰直到與日軍同歸於盡。滕縣一役斃傷日軍4000餘人,延緩了敵軍南侵,為後來湯恩伯、孫連仲部趕到參戰贏得了時間。



台兒庄大捷背後的那些事兒!



四、嚴令湯恩伯軍團出擊


湯恩伯何許人也?蔣介石嫡系,平時惟蔣是從,根本不把李宗仁放在眼裡。但是在國難當頭之際,李宗仁高舉軍法處置的鍘刀,嚴令湯恩伯軍團迅速南下。


李宗仁警告湯恩伯:「軍令如山,如再不聽軍令,錯過戰機,即按韓復榘的前例嚴辦。」意思是要處決湯恩伯。



台兒庄大捷背後的那些事兒!



湯恩伯不敢以身試法,帶領部隊趕到台兒庄後迅速將日軍包圍,很快殲滅了日軍磯谷第10師團主力,致使日軍徹底喪失反攻能力。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天是明天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沒入黨的紅色娘子軍戰士,102歲成年齡最大新黨員
毛主席井岡山最信賴他,設計過軍旗,從不計較官大小
他是紅軍大救星,曾救毛主席三次,沒讓陳賡截肢
毛主席贊他「呂端大事不糊塗」,他是怎麼做的?

TAG:今天是明天的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打一場壯烈的台兒庄戰役:美國人鏡頭下的台兒庄大捷!
曾毀於日軍炮火的台兒庄如今是什麼樣子的?
台兒庄大戰,心情沉重的李宗仁後來踏實了,只因戰士喊了一句話!
台兒庄戰役,你知道的只是勝利與榮耀,卻忽略了還有這些感人故事
台兒庄血戰前,張自忠為了什麼事情,把全軍將士的屁股都扒光了
台兒庄古城,一個來了不想走的地方,約嗎?
抗戰中的台兒庄,若沒聽周恩來的一個建議,肯定又是一個大敗!
台兒庄大戰最強音:誰再說放棄台兒庄,格殺勿論
血戰二十餘天,台兒庄大捷
台兒庄大戰前夕,莊子一夜之間成了一座空城
血色春天裡的慘勝:意想不到台兒庄大戰勝利背後的慘烈與艱難
血戰台兒庄,李宗仁自私地撒了一個謊,湯恩伯卻背了幾十年罵名
台兒庄大捷幕後:周恩來竟教白崇禧如何打仗
台兒庄戰役為什麼能贏?
台兒庄戰役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幕後英雄是誰?
台兒庄戰役,日本絞盡腦汁竊聽中國步話機,卻因說的是方言,一個字也聽不懂
台兒庄大捷竟讓中國軍隊輕敵,險些釀成徐州會戰慘敗?
為了台兒庄戰役的勝利,他從棺材裡爬出來打鬼子
早離開,這位縣長不能死,但是沒有他可能沒有台兒庄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