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晚年為何要任性葬送自己畢生心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晚年為何要任性葬送自己畢生心血?

《三國》在大眾的眼球中,都獲得一致好評,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都自己的一段佳話。就比如諸葛亮,政治家、軍事家,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公正、廉明的作風,受到歷代的一致好評。唯一區別:正史,他是人;野史,他是神。魯迅有過這樣的評價:諸葛亮是中國造神運動的結果,也是封建士大夫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題目也說到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其實蜀國迅速衰敗,諸葛亮是有很大關係的,身上的性格特點說明了一切。「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晚年為何要任性葬送自己畢生心血?

諸葛亮本身是文人出身,遇到事情就是「親往密察,以保萬無一失」,全部都是自己親密親為,以致積勞成疾,過早謝世,未能為蜀國建立起一統天下之大業。諸葛亮的去世,蜀國還有幾個人可以獨當重任,費禕、董允、姜維等人只能獨當一面,而不能統馭全局,致使政令、軍令不能統一。其實諸葛亮一早就料到這些問題,在出師表也明確指出:宮中府中,具為一體……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即使劉禪有雄才大略,也無展示之處。更何況,諸葛亮處理朝中事務,劉禪從未聽政,所以諸葛亮走後,劉禪對國家大事一概不知,做不了任何判斷。

當時,廖化為先鋒,可是政治、軍事卻沒有一人。然而諸葛亮重用馬謖,這就是一個明顯的錯誤。馬謖的阻援行動失敗可以說加快了蜀國的滅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晚年為何要任性葬送自己畢生心血?

諸葛亮在治軍方面出類拔萃,但是並沒有更多的領兵大將。諸葛亮知道街亭對蜀軍的重要是生死攸關的,然而選擇了馬謖。諸葛亮雖深知依蜀國的國力無法和魏國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應該以奇兵勝之,但在以後的五次北伐中,仍然以法進兵。而魏國統帥深知蜀軍的弱點,堅守不戰,致使蜀軍雖六出祁山皆無功而返。可見,諸葛亮的軍事指揮才能和魏國同帥司馬懿相差甚遠。「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晚年為何要任性葬送自己畢生心血?

其實六次出師,很難說諸葛亮純粹是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實際上他已經陷進了一個惡性循環:越是出師失敗,越是需要再一次出師證明自己的能力。換句話說,剿滅不了曹魏就說明這是一個錯誤的決策,一再出師還是剿滅不了就說明這個決策錯上加錯。但是諸葛亮還是一意孤行,而他任性的結果就是耗費了西蜀大量的人力物力,直接造成了西蜀的滅亡。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信真的是葬送在蕭何手中的嗎?
為何說二戰時期德日註定失敗,只因他們做了兩件事,葬送了自己前途
關羽「好樣的」!自己葬送了性命,看諸葛亮如何見死不救
失了智!他們曾是足球場上的王者,卻因放縱自己葬送職業生涯!
醉駕何足道,這個帝王敢「醉戰」,活生生葬送自己的國家
關羽「好樣的」自己葬送了性命看諸葛亮如何見死不救
秦始皇一統天下,其子嬰卻葬送天下,他究竟是何人?
男子揚言要葬送一切,到最後連自己也想
苻堅奪人母親,並立為後,卻因為嘴賤,差點葬送了小命
養魚新人不經意間經常犯得錯誤,很可能葬送你的愛魚!
他是曹家的四代忠臣,心腹謀士,為什麼最後曹氏卻葬送他手?
夏季如果你這樣養多肉,就等於是在葬送它們!
這樣做只是葬送愛情,不是挽回愛情
寧願葬送一個王朝也不選擇南遷,這個皇帝是真傻,還是說他有骨氣
李自成做的一個決定,葬送了大順政權,讓滿清撿了便宜!
如果沒有他們,晚清慈禧可能將中國徹底葬送
情侶間最忌諱的四件事,不要白白葬送了愛情
王菲致歉張柏芝,毀了你的家庭也葬送了我的青春,謝霆鋒愛的終究是你!
她,親手葬送了愛人的生命,最後留下一封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