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長江女神」白鱀豚疑現身 已功能性滅絕近10年

「長江女神」白鱀豚疑現身 已功能性滅絕近10年

「長江女神」白鱀豚疑現身 已功能性滅絕近10年


「長江女神」白鱀豚疑現身 已功能性滅絕近10年


原標題:「長江女神」白鱀豚疑似現身 已「功能性滅絕」9年


有「長江女神」美譽的白鱀豚已經被宣布「功能性滅絕」將近10年,那麼,白鱀豚是否還有個體倖存?這個國慶假期,一支由全國各地誌願者組成的民間考察隊再次聚集,決定在長江展開為期7天的尋找。


昨天,他們有了令人振奮的發現。

10月4日,由民間志願者組成的考察隊報告,在長江安徽蕪湖段發現疑似「長江女神」白鱀豚


據安徽衛視10月5日報道,4日,一隻由民間愛好者組成的考察隊聲稱,他們在長江安徽蕪湖黑沙洲附近的水域看到了疑似白鱀豚。目前,考察隊已經將的發現通報給了位於武漢的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所已經派出科研人員趕赴現場調查。


白鱀豚被譽為「長江女神」,2006年12月,中外科學家在長江進行了40多天的大規模搜尋後,未發現一頭白鱀豚。2007年8月8日,英國《皇家協會生物學快報》期刊據此發表報告,正式公布白鱀豚功能性滅絕。


隨後的多次大規模考察、每年定點監測、數百志願者沿江尋找,白鱀豚卻始終沒有出現在人們的視線里。


這幾年,陸續傳出有人目擊白鱀豚的消息,雖然都缺乏確鑿證據,但卻促使全國各地誌願者攜手合作,展開搜尋白鱀豚的考察,以喚起人們關注長江、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長江有白鱀豚不是沒有可能,期待奇蹟出現!」國際淡水豚類研究專家王丁說。今年9月30日起至10月7日,來自北京、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等地的20名志願者集結安徽安慶,在最有可能發現「長江女神」的江段展開尋找和考察。


10月1日早上,這支考察隊在安慶乘坐4艘漁船兵分兩路駛往江西九江和安徽江段尋找白鱀豚。這也是國內首次由民間人士發起的白鱀豚大型考察活動。


發起人宋奇介紹,此次考察總行程800多公里,將持續至10月7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向考察隊提供了培訓指導,並無償出借一套被動聲吶搜尋設備供考察使用。


據安徽衛視報道,10月4日長江上天氣多雲,能見度很好。上午9點22分,考察隊租用的兩艘漁船從銅陵荻港鎮出發順流而下,當進入到黑沙洲洲頭輔航道一千米時,開在前面、靠東岸行駛的2號船上的考察隊員首先發現左前方兩三百米處有一頭長著尖嘴、全身灰白色的動物躍出水面。


「白鱀豚!」第一個看到的考察隊員劉思洋驚呼起來。

10月4日,由民間志願者組成的考察隊報告,在長江安徽蕪湖段發現疑似「長江女神」白鱀豚。


接著,人們又看到這頭疑似白鱀豚在漁船左側又第二、第三次出水,每次出水間隔距離有二三百米 。它從二號船的左前方向上游逆流而上,瞬間消失在長江的水流中。


考察隊立刻停船,並放下聲吶探測儀,希望能夠記錄下白鱀豚發出的回聲定位信號。


可惜的是,當時沒人能用相機記錄下這一瞬間的有效影像。

科考隊立刻將這一情況上報給了中科院武漢水生所。水生所聞訊後決定派出專業人員加入到這次民間考察中來。下一步科研人員將對聲吶探測儀的數據進行分析。


此外,考察隊在船頭安裝了記錄儀,考察隊員將對錄下的音視頻做仔細研讀。


白鱀豚被譽「長江女神」


白鱀豚是我國長江中下游獨有的古老物種,2500萬年以前就生活在長江,被稱為「活化石」。白鱀豚是跟人一樣用肺呼吸的淡水哺乳類動物,通體雪白,但視聽器官退化,聲吶系統非常靈敏,被譽為「長江女神」,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12種最瀕危物種之一。


50年前,人們還可以在長江看到白鱀豚成群結隊出沒。現在,長江已難覓蹤影。


確認「功能性滅絕」


2007年,英國學術期刊《皇家協會生物學快報》發表了中、美、英、德、瑞士、日6國科學家的「2006長江豚類考察」報告,確認了一個令人遺憾的消息:「長江女神」白鱀豚被認定為功能性滅絕,成為繼20世紀50年代因濫殺濫捕而滅絕的加勒比僧海豹之後,又一種從地球消失的大型水棲哺乳動物。


所謂功能性滅絕,是指雖然理論上仍不排除有少數生物個體存在,但其數量過於稀少,已低於一種生物存在和繁衍的最低限度,最終滅絕只是時間問題。


保護與繁殖均告失敗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教授王丁介紹,1978年中國就開始了白鱀豚保護的系統研究。1986年,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提出了「就地保護」、「遷地保護」、「人工繁殖」三大措施。


1992年,我國在湖北建立了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別是「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長江新螺段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此外還建立了安徽銅陵白鱀豚養護場,實施白鱀豚的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


1980年,漁民捕獲的一頭受傷白鱀豚被送到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人工環境下存活了23年之久,成為世界淡水豚類人工養殖時間最長的之一。


人工繁殖研究的重要成果是「淇淇」。1986年,人們好不容易捕獲一頭雌性白鱀豚,嘗試讓其與「淇淇」交配。這隻白鱀豚當時尚未成熟,就在等待它性成熟期間,它不幸患肺炎死亡。2002年,世界上唯一一頭人工飼養的白鱀豚「淇淇」去世。


滅絕與否言之尚早


白鱀豚是否已經滅絕?王丁教授的回答給大家帶來一線希望:「僅憑這幾次考察的結果並不能下白鱀豚已滅絕的定論,因為首先我們的考察並非24小時不間斷,而是每日8小時工作;其次,我們的考察並沒有覆蓋全部水域;第三,我們的考察採取抽樣法,既然是抽樣,自然不可能看見每一個個體。」


王丁教授表示,判定一個物種功能性滅絕主要看兩個指標:種群稀少,功能喪失,對周圍生態影響微小;數量下降至無法保證種群繁殖的需要。


據他介紹,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標準,一個物種持續50年未發現,才可宣告「滅絕」。白鱀豚在2004年還有被發現的記錄,說它滅絕言之尚早。聯盟還規定,確定一個物種滅絕必須連續考察整個分布區,在該物種一個生命周期內未發現存在才算滅絕。白鱀豚一般可活30年,確認滅絕必須30年內連續對其生存狀況進行考察。


白鱀豚瀕危四大原因


資料顯示,收集到的白鱀豚標本中90%以上的死亡是由於人類活動直接造成的。


首先,酷捕濫撈經常誤殺白鱀豚,或導致白鱀豚食物匱乏。專家說,一方面沿江人口飛速增長,漁民對魚類需求越來越大,以魚為生的白鱀豚能夠得到的食物越來越少。另一方面,漁民捕撈作業對白鱀豚的誤傷屢見不鮮。據不完全統計,由於捕撈作業誤傷死亡的白鱀豚幾乎達到死亡總數的一半。加上一些不法之徒大量使用炸魚、毒魚、電打魚、迷魂陣等有害手段,令白鱀豚的生存雪上加霜。1987年在長江死亡的一頭白鱀豚身上,竟有103處血淋淋的大小傷口。


其次,繁忙的水上交通威脅白鱀豚的安全,航道的日益繁忙使其生活空間越來越小。船舶的噪音污染將白鱀豚的正常生活打亂,干擾了它們的聲吶系統,造成白鱀豚被船舶螺旋槳打死的慘劇。在收集到的死亡白鱀豚標本中,有的頭骨粉碎,有的被攔腰斬斷。


第三,大規模水利工程設施建設日漸壓縮白鱀豚的生存空間,破壞其棲息地,並阻斷其洄遊路線。前些年,湖北洪湖燕窩實施爆破清理航道,將一個擁有4名成員的白鱀豚家庭炸死,其中2頭雌豚已懷孕。


此外,嚴重水污染破壞了白鱀豚的食物資源。王丁說,隨著長江沿江工業的迅速發展和農藥的大量使用,長江水質污染日益嚴重。一項研究表明,白鱀豚體內的有害物質含量比海豚要高得多。


屢有目擊白鱀豚傳聞


安徽銅陵一漁民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曾參加過科研部門組織的白鱀豚考察,因此對白鱀豚特別關注。


據該漁民記錄:2007年8月,銅陵一市民在長江岸邊目擊一神秘水生動物,並攝下影像資料,中國科院水生所專家判斷為白鱀豚,但是這一發現也沒有改變科學界對白鱀豚可能已經滅絕的斷定;


2016年3月18日至23日,8名志願者分乘兩艘漁船在長江銅陵段用目測方法尋找白鱀豚,3月20日有3人在沙洲鄉附近聽到像哨音的聲音,與「淇淇」的叫聲非常相似,3月23日有隊員發現水面掀起一陣水花,漁民根據經驗判斷可能是白鱀豚。


不過遺憾的是,這些目擊記錄都沒有拿到確證。


觀察者網綜合安徽衛視、江西新聞網、楚天都市報報道


責任編輯:王浩成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網 的精彩文章:

心形年輪 時代記憶
獲諾獎法國化學家為分子機器先驅 稱該領域具「無限可能性」
房山石經兩成論及醫藥養生
2016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歷屆化學獎得主一覽
海祭媽祖大典將舉行 海內外信眾齊聚「媽祖故里」湄洲島

TAG:新浪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長江女神"回來了!白鱀豚滅絕10年後重現
姚明女兒未來身高至少1米95?5歲超郭敬明,6歲過潘長江!
60歲潘長江深夜發飆爆粗口 背後真相人神共憤
鬼壓河床?1954年長江曾斷流兩小時
鬼壓河床 1954年長江曾斷流兩小時
長江三角一塊有望出現強勢妖股,凈利潤現已達896%,目標直擊7連板
這條河流只比長江長120千米,水流量卻是長江的7倍!
長江發現兇猛食肉魚 體長2米重達200斤
60歲潘長江費盡心思捧女兒卻捧不紅,女婿卻身價過億!
60歲潘長江近照曝光,費盡心思捧紅女兒,如今女婿身家過億!
1949年,風捲殘雲的戰爭,70萬大軍也守不住長江天險
史上唯一女狀元,18歲守寡,成為東王情人,23歲遇害拋屍長江
痛心!「長江女神」白鰭豚悲劇滅絕
多難興邦 1931年長江水災的黑白記憶
厲害了!湖北35座長江大橋都在這,座座都有不凡身世
95後小伙用1年時間沿長江拍攝,江邊的人生百態讓人觸動
原來《長江七號》的她也是女生,現在長大以後變這樣!
世界第一河,流量相當於長江的10多倍
潘長江女婿身家10億來頭不小 是何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