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金玉良緣:黃金與玉是如何搞在一起的?

金玉良緣:黃金與玉是如何搞在一起的?

金玉良緣:黃金與玉是如何搞在一起的?



秦少游詞云:「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金與玉向來為中國人所珍視,一個金光外顯,一個寶光內斂,它們的結合恰為互補,在奢華與低調,絢爛與平淡中求取平衡。千百年來留存下來的金玉器物無一不在述說著此番「金玉良緣」。

撰文:銳尺


圖片來源:網路


金風玉露一相逢


黃金的歷史幾乎與人類歷史一樣久遠,它就像一條金色的血脈,貫穿整個人類文明發展史。這種不易折損的稀有金屬天然地帶有璀璨絢麗的質地,不管是世界上何種文明,都能對它的珍貴奢華達成共識。

對玉石的長期崇拜則為中華文明所獨有,中國人擁有長達近萬年的用玉史,新石器時代時期,當先民可以打磨工具的時候,這種溫潤而散發著美麗光澤的石頭,就與其他石頭區別開來,被當作祭祀或禮儀用器。文化的層層發展與積澱之後,玉石又被賦予「五德」,君子以佩玉為榮,無故玉不去身。


戰國初期 玉耳金舟 浙江省博物館藏

金玉良緣:黃金與玉是如何搞在一起的?



我們無從揣測,這兩種氣質完全不同的材質是如何結合在了一起,它們一個光芒外露,一個光華內蘊,一個奢華,一個低調,一個絢爛至極,一個又歸於平淡。或許是人的天性中就有好上加好、精益求精的願望,夢想在兩種名貴之物的疊加中達到奢華的頂峰;或許是出於對殘損的玉石的憐惜,讓流動多變的黃金來彌補玉的缺憾......

西漢 金鉤扣玉龍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藏

金玉良緣:黃金與玉是如何搞在一起的?



無論金玉器物如何產生,「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金與玉碰撞出絢麗的火花,創造出一種全新的美。就像人們對黃金與玉石所做的一樣,人們對兩者的結合也逐漸超脫使用與審美,開始賦予其精神、道德、人格與文化。從那些流傳至今的與金玉有關的成語中就可見一斑:金玉滿堂、金相玉質、金科玉律、金枝玉葉......在中國人眼中,金玉器物代表了吉祥的寓意和美好的祝願,它不僅吸收了玉文化中的「德」,而且其絢麗多彩的外表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下,更是蘊含了遠遠超出感官美學的深遠意義。


有眼不識金鑲玉

關於金鑲玉的出現,有這麼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時楚國的和氏璧幾經流轉,到了秦始皇手中。秦始皇命人將其製成玉璽,鐫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刻五龍圖案,視若珍寶。秦滅漢興,劉邦將其作為傳國玉璽,傳至西漢末年,兩歲的孺子嬰即位,藏玉璽於長樂宮。時逢王莽篡位,王莽脅迫孝元皇太后交出玉璽。太后不從,一怒之下擲玉璽於地,摔掉一角。王莽命巧匠以黃金修補,修補後,玉璽更加光彩奪目,被命名為「金鑲玉璽」。傳說這便是「金鑲玉」的由來。


春秋 金鞘玉劍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金玉良緣:黃金與玉是如何搞在一起的?


實際上,金玉結合的器物早已有之,且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異常精美了。諸如陝西韓城出土的一把精雕細鏤的金鞘玉劍,是在祭祀等重要場合使用的一種禮器,為春秋時芮國貴族所有。又比如河南輝縣出土的一個戰國時期包金嵌玉銀帶鉤,以鎏金龍紋作裝飾,精巧細緻,雍容華貴。

金玉良緣:黃金與玉是如何搞在一起的?



戰國 包金嵌玉銀帶鉤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金玉因為稀有,向來是權貴之物。它們為帝王或者王公貴族所把持,是財富也是權力的象徵。金鑲玉璽自然是天子之物,金鞘玉劍亦並非戰場殺敵的兵刃,而是貴重的禮器,而金嵌玉銀帶鉤的龍紋,也隱含著權力的威儀。


古人有諺云:「有眼不識荊山玉。」和氏璧產自荊山,此諺是說美玉藏於石中,並非人人得以辨識,含有眼不識泰山之意。或許是因為嫌「荊山玉」不夠通俗,民間又改之為「有眼不識金鑲玉」。如此一改,倒也說得通,金玉器物,原本就不是尋常人家所有,也不是人人得以一窺,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它為統治階級所壟斷,是階級地位的象徵。


古人以金玉為靈物,認為它們能夠通神,甚至能延續生命。西漢南越王墓中出土的一個承盤高足杯證明了這一點,它由一個青玉杯、一個托架和一個承盤三部分組成,造型呈三龍拱杯之勢,由金、銀、玉、銅、木五種材料作成。秦漢時期的帝王相信飲甘露服丹藥、玉屑可以長生不死,這件承盤高足杯想來就是南越王生前用來承聚甘露的器具。

金玉良緣:黃金與玉是如何搞在一起的?



西漢 承盤高足杯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漢代「視死如生」,在厚葬制度下,更誕生了「金縷玉衣」這種豪奢至極點的金玉器物。據《後漢書?禮儀志》記載,玉衣分金縷、銀縷和銅縷。通常是皇帝死後使用金縷玉衣,諸侯王、列侯使用銀縷玉衣,而大貴人、長公主使用銅縷玉衣。據考證,這種玉衣的製作工藝極為複雜,所耗玉片、金絲之巨暫且不說,玉片之間如何無縫對接,如何做到表面平整,顏色協調,金絲如何纖細如髮,都是對古時工匠的嚴酷考驗。

金玉良緣:黃金與玉是如何搞在一起的?



西漢 金縷玉衣 徐州博物館藏


「有眼不識金鑲玉」,其實怪的不應該是人們視野的狹小,只要看看帝王貴胄們那些令人嘆為觀止的生死用度,無論是用來承聚甘露的高足杯,還是巧奪天工的金縷玉衣,又有哪一件是尋常百姓可以夢見的?


繁開玉葉茂金枝


玉石一旦與黃金結合,似乎也就意味著與其固有的自然樸拙之美分離,畢竟金子的光芒太過閃耀,玉石一旦包容了這種特質,就難免在繁複與絢麗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唐代是金銀器的黃金時代,璀璨的金甌銀碗映射著盛世年華。唐代又是一個開放的時代,彼時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暢通,國外的工藝與器物給了中國的工匠以全新的靈感,金鑲玉紛繁多姿,異彩紛呈,玉石不僅包容了黃金的光芒,也包容進異域的工藝風格。比如長安縣南里王村竇皦墓中出土的唐代金框寶鈿玉帶,玉質瑩潤剔透,精美的掐絲為框,其間鑲嵌各色寶石,金玉珠寶相映生輝,帶有明顯的異域風格。

金玉良緣:黃金與玉是如何搞在一起的?



唐 金框寶鈿玉帶 大唐西市博物館


入宋以後,這種金光外露的風格不符合宋代清新自然、恬靜含蓄的主流審美,彼時的皇室與文人士大夫正著迷於不事雕琢的瓷器,金玉器物也就難以大放異彩。直到明代,鄭和七下西洋之後,海外交流與貿易再度刺激著金與玉的彼此碰撞。在隱隱約約的資本主義萌芽驅動下,金鑲玉愈發商品化與裝飾化,賞玩性十足,工藝也登峰造極。比如一件收藏於南京博物院的金蟬玉葉,金蟬栩栩如生,可以看到嘴巴微張,前足翹起,後足微抬,蟬翼紋理纖毫畢現。玉葉系用新疆和田羊脂白玉精工琢磨而成,葉脈凹凸,惟妙惟肖。

金玉良緣:黃金與玉是如何搞在一起的?



明 金蟬玉葉 南京博物院藏


清代雖然「閉關鎖國」,但中外交流與貿易也沒有完全中斷,西方的文化藝術作品作為有效的傳教工具,隨傳教士的足跡出現在中國各地,廣州「十三行」的碼頭上各國船隻往來如織。這一切讓西方的鑲嵌工藝、金屬珠粒工藝也為中國的工匠所吸收,讓清代的金鑲玉器物呈現出一派纖細、繁縟、俗艷、矯揉造作的藝術風格。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乾隆時期由印度傳入中國的痕都斯坦玉器,玉石本身的滑潤細膩,搭配上繁複層層疊疊的金絲及各色寶石,出落得燦爛華麗,絢麗多姿。

金玉良緣:黃金與玉是如何搞在一起的?



17世紀後半葉 痕都斯坦碧玉金絲盤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金玉良緣:黃金與玉是如何搞在一起的?



清乾隆 和闐白玉錯金嵌寶石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金玉器物每一次走向繁縟之風,幾乎都受到了異域風格的影響,也無一不帶有華麗的氣息,這些都豐富著中國的金玉文化,同時也拓展了我們對於玉的理解:玉不但有寶光內斂的一面,當它與黃金結合,也能流光溢彩,綻放出璀璨的光芒。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地理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這組照片剛發布就收穫了625萬個zan,震撼了國人的心!
北京不只是高樓大廈,還有這些讓人令人咋舌的風景!
為何有些猴類擁有藍色的蛋蛋?
當一個攝影師愛上另一個攝影師,這日子真是讓人羨慕死!
「火星殖民」計劃發布,框哥考慮了一下移民這件事兒……

TAG:國家地理中文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誰道是金玉良緣?我說是金玉「孽」緣!
寶玉為何想到金玉良緣呆了?
《紅樓夢》象徵金玉良緣的金鎖究竟從哪裡來的?
少和這八種人在一起,不管是誰,一定要遠離!(金玉良言)
薛寶釵的金鎖是個贗品,金玉良緣其實是一場騙局
還記得《金玉良緣》里的江曉萱嗎?她現在變這樣啦!
李嘉誠的金玉良言:「我是學佛的,越做慈善 越有錢!」
林黛玉三笑「金玉良緣」,寶玉瀟湘館哭靈,天上人間豈能再聚?
誰說美玉非得真金配?林黛玉用幾朵小花讓金玉良緣不攻自破
紅樓異事:鶯兒點「金玉良緣」,是寶釵預謀?
賈元春當初為何主張金玉良緣?從這幾點看出她更欣賞薛寶釵
隨筆:金玉良緣
賈母不贊成金玉良緣,為何後來又反對寶黛的婚事
最美七夕,送你一段金玉良緣!
《紅樓夢》中,誰是「金玉良緣」最堅定的支持者?
范冰冰這些話可謂「金玉良言」,你知道嗎?
脫髮,大多是脂溢性的,醫生這句金玉良言,你看懂嗎?
感情好轉,遇到金玉良緣的生肖
王夫人為什麼力挺「金玉良緣」而不是「木石前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