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中醫治肺脹效果不輸抗生素,施今墨經典醫案一則

中醫治肺脹效果不輸抗生素,施今墨經典醫案一則

中醫治肺脹效果不輸抗生素,施今墨經典醫案一則(本文來自於中醫智庫APP,了解更多中醫經典醫案,讀中醫古籍古方,學習中醫養生,請下載中醫智庫APP)

導讀:肺脹(大葉性肺炎),現代醫學以抗生素治之,其效頗速,中醫治之療效亦高。施師每以表裡雙清為法,使邪有出路,再加瀉白散、葶藶大棗湯及旋覆代赭湯等,使肺氣得降,氣逆脹滿咳喘,逐歩解除,療效顯著,值得借鑒。
中醫治肺脹效果不輸抗生素,施今墨經典醫案一則初診

班xx,女,50歲,出診。

高熱四日,咳嗽喘息胸脅均痛,痰不易出,痰色如鐵鏽。經西醫診為大葉性肺炎,囑住院醫治,患者不願入院,要服中藥治療。初診時體溫39.6℃,兩顴赤,呼吸急促,痰鳴漉漉,咳嗽頻頻。

舌苔白,中間黃垢膩,脈滑數,沉取弱。

【辨證立法】:風邪外束,內熱熾盛。氣逆喘滿,是屬肺脹。熱迫血滲,痰如鐵鏽。氣滯橫逆,胸脅疼痛。急擬麻杏石甘湯合瀉白散,葶藶大棗湯主治,表裡雙清,瀉肺氣之脹滿。

【處方】:鮮葦根30克,炙前胡5克,葶藶子(大紅棗5枚去核同布包)3克,鮮茅根30克,炙白前5克,半夏曲6克,炙麻黃1.5克 ,炒杏仁6克 ,生石膏(打、先煎)15克,炙陳皮5克,冬瓜子(打)15克, 旋覆花(代赭石12克同布包)6克,炙蘇子5克,苦桔梗5克,鮮杷葉12克,地骨皮6克 ,西洋參(另燉服)10克,鮮桑皮5克,炙甘草3克

二診

服二劑痰色變淡,胸脅疼痛減輕,體溫38.4℃,咳喘如舊。

友情提示:年輕人經常熬夜加班,一定要注意身體健康;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中醫智庫」,讀中醫古籍---看名家議案----學中醫養生---享健康體魄。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有三法,治療肺脹效果好
得了「肺脹」胸中脹悶氣短而喘,裴正學的「四二平」治療效果極佳
張宇慶:皂莢丸治療肺脹
冉潔:肺脹、溫膽湯、濕溫病診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