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八成日本人對華無好感?帶政治色彩的調查別有用心

八成日本人對華無好感?帶政治色彩的調查別有用心

  近日,日經中文網有篇名為「這是我們留在中國的理由」的報道,其中提到據日本內閣府調查,超過80%的日本人表示「對中國沒有好感」,是有史以來情況最差的一次。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選擇遠離中國。但也有一批日本人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執意投身中國。選擇留在中國的日本人自然有他們自己的各種各樣的理由,然而,日本民眾對中國的感情真的有這麼糟糕嗎?



八成日本人對華無好感?帶政治色彩的調查別有用心


  日本街道上隨處可見中國元素。日本內閣府每隔一兩年都要進行關於外交方面的輿論調查,抽取一定人數,調查民眾對一些國家所抱有的感情和認識。今年內閣府所發表的外交輿論調查表明:對中國沒有親近感的日本人比例達到了83.2%,比上次2014年10月的調查增加了0.1,又創新高。雖然通過2014年11月的中日首腦會談,中日關係看起來有改善的跡象,但從輿論調查的數字上看,民間感情似乎並沒有得到改觀。


  日本人愛讀中國古典


  筆者曾就日本民眾對華好感度調查結果徵求日本友人意見,有人說:「這只能反映中日關係的一小部分現象吧,如果把輿論調查的項目分得細一些,換一種形式提問,比如對中國文化、中國人的親近感如何,那麼可能結果大不一樣。」


  這話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在日本人中進行對中國古典文化是否有親近感的調查,那麼百分比的數字應是相當高的。當今的日本人不僅把《三國》讀透,還熱衷把《孫子兵法》用於商業活動。有日本媒體人士曾告訴筆者,人生所有的答案在司馬遷的《史記》里都能找到。從某種意義上說,有些日本人活用中國古典可能已經超過了部分中國人。

  帶有政治色彩的調查


  日本的外交輿論調查,一般是內閣府在全國抽取3000名成年男女作為調查對象進行面談,做出有效回答的人數約佔50%。也許從人數上說並不足以代表所有日本人的想法。


  耐人尋味的是,雖然在今年的調查中有85.7%的受訪者認為中日關係不好,但是73.3%的受訪者認為今後兩國關係的發展很重要,大大超過認為中日關係不重要的人的比例(22.5%)。而且認為中日關係重要的人多是20-40歲年齡層。這是一個很關鍵的信息,但是多數媒體都忽略不計了。


  多數日本媒體只是著眼於「日本人對中國感情惡化」,分析原因則是簡單地歸結為中國在外交、經濟、軍事等領域的一些行為。中國的漁船進入東海捕魚撈珊瑚,中國的海監船進入釣魚島周邊海域巡邏,中國在南海建機場……日本媒體渲染成中國馬上就要入侵日本的氛圍。可以說,內閣府的輿論調查得出的結論不免帶有「政治概念」的色彩,多少體現了日本政府的意志。政府把「民眾對華感情不好」作為一種口實。安倍政權炮製安保法案,最大的理由就是要防禦來自「鄰居大國」的威脅。


  五味雜陳的對華感情

  中日關係有多個層面,體現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個體交往等方面,日本人對華感情是複雜的,不是簡單地可以用一個「好感度」來概括的。


  筆者在日常與日本人的接觸中,感受到的是日本人對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佩服抑或不服、嫉妒,對中國強大可能導致威脅日本生存發展的擔憂,對中國古典文化的崇拜,對中國廣袤天地的驚嘆,對一些不守規矩的來日中國遊客的鄙視,當然還有對中國遊客在日本爆買的感謝……


  今年5月15日,《朝日新聞》在不起眼處登了一則豆腐塊消息,說的是4月中旬熊本地震後許多中國人主動到北京的日本駐華大使館為熊本災區捐款,到5月12為止捐款數額達到4280萬日元。



八成日本人對華無好感?帶政治色彩的調查別有用心


  朝日新聞關於熊本地震後中國人捐款的報道。為此筆者在SNS社交媒體上發了幾句評論:中國網民雖不時在網路上說日本的壞話,但是對日本有好感的中國人不在少數,所以日本人最好從更寬闊的視野來觀察中國和中國人。雖然捐款的數額不是很大,但是來自民間的善意是彌足珍貴的。


  不曾想幾句議論引來四百多位日本朋友點贊,被多方轉發,專門介紹中國信息的日本網站Record china還做了介紹。很多日本朋友表示很受感動,感謝中國人的好意。可惜,這樣真正體現中日民間友好正能量的事被多數中日兩國媒體忽略了。日本人對於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是非常在意的;對於他人給自己的好處,是銘記在心的。


  「中日老百姓沒有對峙的理由」


  進入21世紀,世界各國民眾之間的交往急速增加,這種往來完全跨越了種族和國籍。國際化時代對普通人來說得到的最大福利是可以和許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直接接觸。

  中日作為一衣帶水的鄰國,人員往來越來越便利,每天都有大量的航班連接中日城市。據日本外務省2015年的統計數據,生活在中國的日本人人數為13萬多人,僅次於美國。近年來,到中國留學的日本人在逐年增加,2012年起,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日本人首選的留學之地。


  不管政治風雲如何變幻,中日經濟交往的密切程度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不少日本商界人士常來往於中日之間。他們親身體驗中國,所以能夠不時地提出一些善意的批評。比如,曾有因為工作關係常去上海的日本人告訴筆者:經常乘坐東方航空的飛機從東京到上海,在飛機的廣播里,只聽到中文和英語,機上一半左右的乘客是日本人,每天都有這麼多日本人去來往於中日之間,飛機上為何不說日語呢?到了酒店,服務員首先跟我們說英語。這只能說明中國不重視日本。



八成日本人對華無好感?帶政治色彩的調查別有用心



  即使日本人對中國的好感度很低,但他們中的不少人心底仍覺得中日關係很重要,而且依然認真學中文。由此可見,認真的日本人多麼期盼在中國被重視,多麼希望在中國人眼中留下對日本人的好印象。筆者常在SNS網站上交流的一群日本人異口同聲地表示:中日民間友好很重要,中日老百姓沒有對峙的理由,中日關係看起來不妙,那只是中日兩國政府之間時常因兩國利益問題在碰撞。


  回到文章開頭輿論調查的結果,其實我們對於日本官方色彩的輿論調查結果不必憤然。可以這麼總結:即使日本人對中國的好感度很低,但他們中的不少人心底仍覺得中日關係很重要,而且依然認真學中文,因為他們深切地明白,中國所走的每一步可能都給日本帶來影響。至於中日兩國的網路上都有一些人以謾罵、嘲諷對方國家為樂事,那只能說是對自身沒有自信,且對他人很無知的表現。


  (作者是旅日媒體人)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殖民北美洲:美國北部的兩重面孔
武康路:電影內外的老上海傳奇
小熊維尼90歲慶生,迎來新朋友企鵝的加入
真實的「加勒比海盜」:是民間英雄還是暴虐的亡命之徒?
國王的「奶牛」:中世紀猶太人在英國的身世沉浮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調查:你跟和自己相似的角色更有共鳴嗎
日本社會調查結果:男人最喜歡的七大制服系列,有沒有你的菜?
央視調查:這些防晒霜有過敏風險,已有人滿臉紅疙瘩!
無厘頭調查:男性基佬是如何看待體毛的
據調查:八成日本人對未來感覺悲觀,老齡化是硬傷!
「調查」放療安全由這群人把關,而隊伍現狀讓人心焦……
養寵物更容易泡妹泡漢子么?他們做了個調查,這結果,有點心痛……
有能力但是持假文憑的下屬用不用?調查數據驚呆了
娜美在別人心目中是什麼形象?她做了個調查報告,最滿意尾田答案
還有哪些好男人?日媒調查「最想跟他結婚的角色」
日媒調查稱三成男性希望和動漫角色結婚,你的本命又是哪個?
日網調查:最適合短髮的女藝人,看看有你喜歡的愛醬嗎?
「中國人工作有多努力?」調查結果絕對超乎你的想像
壹心理調查:你心中壹心理是什麼模樣?
中國自來水裡竟有「致癌物」?這項調查真的太讓人震驚了!
最新調查:我們買車的八大心理!相信很多人,都會有的!
無厘頭調查:美國人最怕什麼
調查:想NTR別人的黃毛心裡都怎麼想
調查一下,這樣質量的電腦畫,做成連環漫畫有人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