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永元器物薄 》漢代的簡書最好

《永元器物薄 》漢代的簡書最好

《永元器物簿》書於東漢永元五年至七年(公元93—95),歷時兩年完成。是隸草向規範的章草突變的標誌性作品。

居延漢簡絕大多數原本都以細麻繩編聯成冊,出土後,因麻繩腐爛斷絕,原有冊書盡成散簡斷片。「永元器物簿」出土時,仍保持原狀,由77枚簡編聯而成,其中2簡無字,乃首批發現居延漢簡一萬餘枚中完整冊書僅存兩種之其一(其二為「永光二年候長鄭赦予寧書」,由3枚簡編聯而成),為整理其它簡冊提供了依據。

《永元器物簿》全冊長91厘米,是目前發現保存編聯最長的簡冊。現藏台灣省「中央研究院」。

▼漢《永元器物薄 》

《永元器物薄 》漢代的簡書最好《永元器物薄 》漢代的簡書最好

《永元器物薄 》漢代的簡書最好

《永元器物薄 》漢代的簡書最好

《永元器物薄 》漢代的簡書最好

《永元器物薄 》漢代的簡書最好

一件珍貴的作品不僅體現在它所表現出來的韻律、精神狀態等藝術內涵上,還表現在精湛的筆法和完美的結體上。

◆在筆法上,《永元器物簿》用筆圓勁秀潤,起筆駿利,行筆果斷毫無遲澀之跡,滿懷胸有成竹之勢。點畫飛動峻拔,運筆如行雲流水,大多筆畫順勢而起而不作藏鋒之態,收筆處已經把筆勢引向了縱勢(如「破」、「張」等字的最後一筆),特別是波磔的筆畫已基本上消失(只有為數不多的捺畫還存在),被縱向的收筆所取代。縱向的筆勢使筆畫與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氣勢貫通。

◆在結字上,此簡多取縱勢,靈活多變,隨體賦形。這使其字勢在以符合人們審美特點的右上方傾斜為主的前提下,不乏平正和右下傾斜等變化態勢,更富於動感。

往期墨池直播匯回顧:

書法屋

一個提供多層次的書法閱讀平台

商業合作或投稿

請發郵件至:289165816@qq.com

轉載:請聯繫後台|微店:點擊後台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日本小野道風書法智證大師謚號勅書
王鐸33歲書法如此蒼茫瀟洒

TAG:書法屋 |

您可能感興趣

漢代篆書的文化精神
漢代竹簡書法精品隸草《神烏傅》
漢代篆書的典型代表《袁安碑》
漢代《馬王堆漢墓簡》
從江西漢代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簡看漢簡書法
古代廁紙大盤點:漢代用竹簡、明代用絲綢、民國最奢華用錢
漢代馬王堆漢簡
漢代隸書《甘陵尚府君殘碑》,精勁典雅,兼具史晨、乙瑛之美
漢代銅鏡銘文中的「我」
張玉: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國漢代文明的故事
劉雄:桶歟?卣歟?一件漢代銅鋞引發的青銅器定名問題
漢代篆書墨跡大觀
摩崖刻石漢代隸書《西狹頌》:結字高古 筆力遒勁
古玩漢代白玉碗品鑒!
漢代書法,精髓在此!
刻在石頭上的漢代奢華生活!——漢畫像石
漢代工匠的隸書足以讓當代書法家臉紅
漢代玉器的線條及微痕特徵淺析!
漢代的 鐵鉤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