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明朝最後的脊樑,他曾兩蹶名王,使天下震驚,他是誰?

大明朝最後的脊樑,他曾兩蹶名王,使天下震驚,他是誰?

南明是明朝的延續,從南明弘光登基到永曆帝被殺,期間一共十八年,南明的君民一直在為反清復明做著最後的努力,也曾一度取得短暫的勝利,但無奈是強弩之末、垂死掙扎罷了。

而在南明永曆帝時期,有一個人被視為是大明朝最後的脊樑,他曾兩蹶名王,使天下震驚,世人皆稱他是一條有骨氣的漢子,他就是李定國。

大明朝最後的脊樑,他曾兩蹶名王,使天下震驚,他是誰?

1630年,張獻忠在陝北發動起義時,將年僅十歲的李定國收為養子,在此後的五年,李定國一直陪著張獻忠轉戰南北,在多次戰役之中,李定國殺敵無數,屢建奇功,很受張獻忠的信任。

永曆元年,李定國和孫可望等人稱王,他就是其中的安西王。永曆二年,李定國平定雲南,並團結少數民族建立西南的抗清根據地。在永曆三年的時候,李定國謁見永曆帝,並制定「扶明逐清」之約,李定國受封西寧王。

大明朝最後的脊樑,他曾兩蹶名王,使天下震驚,他是誰?

永曆五年,李定國迎永曆帝進入貴州。李定國率兵出征,最終破桂林戰衡州,逼得定南王自焚,擊殺瑾親王,兩蹶名王一舉成名,幾乎收復湖南。但是由於李定國在朝中聲望越來越高,遭到孫可望的嫉妒,為了大局,李定國只好退入雲南、廣西繼續堅持反清鬥爭。

而後,李定國與鄭成功相約會師廣東,企圖拿下廣東。但是鄭成功卻派兵西進,耽誤和李定國的約定,最終導致李定國孤軍奮戰,最終兵敗而歸。李定國對鄭成功延誤大事十分失望。

大明朝最後的脊樑,他曾兩蹶名王,使天下震驚,他是誰?

此後南明已經進入末路,孫可望降清,將軍情盡告清軍。永曆十二年,吳三桂進軍雲南,永曆帝倉皇逃往緬甸。雖然李定國曾經多次想入緬甸接回永曆帝,但是都沒有成功。最終緬甸還是把永曆帝交給了吳三桂,吳三桂對朱由榔父子主張就地處決,最終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

得知永曆帝慘死,李定國悲痛大哭,他自知復國無望,愧對天下,從此病倒了。但是李定國臨死都對自己的兒子和部下叮囑,「寧死荒郊,勿降也!」最終這支最後的明軍都沒有降清,而是退到了中緬邊界,也就是今日的「果敢」。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雲歷史 的精彩文章:

乾隆對他超乎尋常的寵愛,是愛屋及烏還是因為他是私生子?
不爭不搶反成利器,劉恆登基為帝這女人功不可沒
誰說帝王都薄情,他的後宮只有一人,連死都依依相隨

TAG:風雲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明末悲情英雄,他曾經兩蹶名王,天下震動,吳三桂忌憚不已
明末第一名將,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有小尉遲之稱!
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明末名氣遠超鄭成功,卻無人識
大明戰神:兩蹶名王,收復漢家半壁河山,可惜獨木難支
兩蹶名王,抗清救國---南明晉王李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