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的由來,現在已經很難考證出來,「它」的源頭似乎是出自於宋人話本《五代史平話》,將「它」發揚光大的卻是由羅貫中編撰的一本非知名著作《殘唐五代史演義》。

後來以此為名的,倒是不少,其中知名的大致有以下幾例:

一、《說唐》中靠山王楊林的十三個義子,被稱作為「十三太保」,其中除秦瓊比較靠譜外,其他也就只能呵呵了;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二、近代著名將領馮玉祥曾經將所屬西北軍手下的十三個軍官稱作為「十三太保」,其中不乏後來的知名人物,如韓復榘、孫良誠、孫連仲、石友三、劉汝明;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三、國民黨的中華民族復興社(即「藍衣社」)的十三位骨幹成員,被蔣介石「欽定」為十三太保,我們所熟知的戴笠、胡宗南也是其中成員之一;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四、支持袁世凱當皇帝的十三人,也叫做是籌安會六君子及七凶的無所謂的「十三太保」。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仿效版本的原型,就是廣為流傳的原版「十三太保」,特指的唐末風雲人物李克用的十三個乾兒子(兒子也在內)。

李克用是唐末的知名牛人,沙陀族人,生前曾被李唐王朝封為晉王,兒子李存勖建立後唐後,又追尊他為後唐太祖。他的軍隊作戰很是勇猛,他將往來的精英人物聚集在手下,大多收養為義子,對外號稱「義兒」軍,不知「十三太保」是否源自於此。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相關史書上其實是沒有「十三太保」的說法的,李克用的乾兒子也不只是只有十三個,「十三太保」可能是由其手下幾個知名的將領(包括親兒子、乾兒子及其他將領)演變而來。

《殘唐五代史演義》里的十三太保,分別叫做李嗣源、李嗣昭、李存勖、李存直、李存江、李存海、李存龍、李存虎、李存豹、李存受、康君立、李存信、李存孝。

這個說法,是「典型性的小說家言」,其中有些人並沒有在史書上出現過,有些也不是李克用的乾兒子。

現在網路上比較流行的說法: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三太保李存勖、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進、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李存審、十太保李存賢、十一太保史敬思、十二太保康君立、十三太保李存孝。

這個排名也是不怎麼立得住腳的,別說是從年齡上排,還是從加入李克用集團的時間來看,或者是從官位的高低來說,都是很混亂而沒有任何邏輯性可尋的,更何況其中有些人根本沒獲得過「太保」職位,有些人根本不是李克用的乾兒子,有些人的身份存在著多個疑點。

還是比較著《新五代史》中的《義兒傳》,來看下這「十三太保」的歷史原型。

一、李嗣源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李嗣源的的確確是李克用的養子,但也的的確確是沒有被列入《義兒傳》的,因為地,他後來是做了後唐的皇帝的。

李嗣源先前跟隨李克用四處征戰,戰場上的表現十分優異,實在是朱溫所建立的後梁的大敵。李嗣源在協助李存勖打敗契丹,生俘燕王,攻滅後梁,建立後唐的過程中,也是立下了不小的功績。

李存勖後來在兵變中被殺,李嗣源乘機入洛陽,受群臣擁戴,之後被立為皇帝,史書上稱其為「明宗。」李嗣源以養子的身份登基,卻是被自己的養子發動政變奪了帝位,最終含恨而死。

李嗣源曾經有過「檢校太保」的官職,又是李克用的養子,雖然後來做了皇帝,又沒入《義兒傳》,被列入「十三太保」,還是情有可原的。

二、李嗣昭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李嗣昭,本來姓韓,最初改名李進通,出身於普通百姓人家,李克用把他收做義子後,又讓弟弟李克柔收他為養子。

李嗣昭經常跟隨李克用四處打仗,雖然長得矮小,卻是「膽勇過人」(史書語)。李嗣昭在李存勖手下時表現也不錯,常常奮勇在前,打了不少勝仗,唯一忌諱的對手也就只有後梁太祖朱溫。

正是應驗了那句「將軍百戰死」,李嗣昭後來在與鎮州軍隊交手時因中箭而死,較為神奇的是,他被射中頭後並沒有當場就死,還從頭上拔下箭枝射死了一人,之後回到軍營才死。

李嗣昭是被列入《義兒傳》的,也曾被授予過「檢校太保」的職位,因而列入「十三太保」名至實歸。

三、李存勖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李存勖是李克用的長子,後唐政權的建立者,後被稱作後唐庄宗。

李克用死之前,曾經派發給李存勖三支箭,讓他完成自己未能做到的三個心愿:一是攻克劉仁恭;二是打擊契丹;三滅掉朱溫。

這三件事,李存勖最終都勝利完成了,他先是打敗了朱溫親率大軍,接著攻破燕地,生擒了劉仁恭,後來又大敗契丹軍隊,讓耶律阿保機鬧了灰頭土臉,他後來還攻滅後梁,基本上統了一北方。

成功之後,李存勖就墮落了,因為寵幸伶人,重用宦官,搞得整個後唐烏煙瘴氣,最終引起兵變而被殺。

做為李克用的嫡親兒子的李存勖當然是沒有被列入《義兒傳》的,也沒有做過檢校太保,按其經歷來看,卻是勉強可以被稱作為李克用所屬的「十三太保」的。

四、李存信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李存信,原本是姓張,是回鶻人,李克用的義子,他擅長騎射,又精通各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

李存信曾經跟著李克用打過黃巢,因表現突出,在軍中的升遷很快,他曾經也有過兩次大敗,因而受到李克用的斥責,至此之後,李存信再也不復當年勇,屢次稱病,直到四十一歲那年真的病死。

李存信是入了《義兒傳》的,卻不曾擔任過「檢校太保」職位,以史實而論,列入「十三太保」並不違合。

五、李存進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李存進,原來是叫做孫重進,李克用的養子,為人做事很有法度。

他也跟隨李克用打過黃巢,李克用任命他為義兒軍使,後來跟著李存勖四處作戰,但軍功不怎麼卓著。在征付鎮州的過程中,李存進在交戰中陣亡。

李存進的事迹是被記載在《義兒傳》中的,他同時也被授過「檢校太保」職稱,所以,可以名正言順地列入「十三太保。」

六、李嗣本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李嗣本,原來是姓張的,家裡世代擔任銅冶的鎮將官,史書上評價李嗣本「善戰多謀」,但因性情剛烈型,做事比較急,對於治下的百姓有些苛刻。

他年輕時就跟著李克用了,因多次立下戰功,升遷速度很快,後來做到了代州刺史、雲州防禦使、振武節度使。又後來在契丹軍隊入侵代北,攻打蔚州時,陣亡在戰場上。

李嗣本是在《義兒傳》上有名的,也是有過「檢校太保」職務,因而也不辱沒了「十三太保」的名頭。

七、李嗣恩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李嗣恩,本來姓駱,吐谷渾部族人,李克用的養子,他擅長騎射,作戰十分不要命,一次長矛刺中了嘴後還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大有《三國演義》上夏侯惇拔矢啖睛的風範。

李嗣恩很早時候就跟著李克用了,因戰功而屢屢升遷,最後病逝於太原,被追贈為太尉,算是得了善終。

李嗣恩是《義兒傳》中榜上有名的,但沒有過「太保」相關職位,列入「十三太保」還算是比較靠譜。

八、李存璋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李存璋,字德璜,李克用的養子,曾跟著李克用打黃巢,升任為義兒軍使,性格柔和,對待軍士比較寬容。

李克用死後,儘力輔佐李存勖,多次出外征戰,病死後,被追贈為太尉。

李存璋也是《義兒傳》中的人物,是否有過「太保」職位不詳,被列入「十三太保」也是事出有因。

九、李存審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李存審是被李克用收為養子的,卻又是沒有被列入《義兒傳》的,並不是說他像李嗣源那樣做了皇帝,而是因為他兒子後來又恢復了本姓符,所以也把他叫做符存審,歐陽修編撰《新五代史》,他也是在列傳中保留原本姓氏的人。

李存審的早年經歷很豐富,投靠過好幾個主子,後來才是被李克用收為養子的。李存審深受李克用的信任,參與了諸多重大戰役,在對後梁與契丹的戰爭中有過十分出色的表現,當時的晉軍中,李存審應是功勞最大的將領。他後來病死後還被追封為了秦王。

李存審不入《義兒傳》,卻改變不了他曾經是李克用義子的事實,他也曾經被授予過「檢校太保」,因而被列入「十三太保」也合適。

十、李存賢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李存賢,原先叫做王賢,李克用的養子,年輕時擅長摔跤,常常與具有同樣愛好的李存勖比試,敗多而勝少,偶爾一次勝了,贏得了李存勖給他一個節鎮的承諾。

史書上,相關李存賢的記載並不是很多,幾個事迹也沒什麼可圈可點,可能是「老革命」的緣故,各種待遇比起其他人來總是要好些。李存勖最終履行了當年的承諾,任命了李存賢為盧龍節度使,也就在當年李存賢病逝於幽州,後來被追封為太傅。

李存賢在《義兒傳》中有位置,又曾經是「檢校太保」的擔當,成為「十三太保」之一應該是沒什麼話好說的。

十一、史敬思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史敬思,其實是李克用的部將,史書上說他作戰比較勇猛,後來因為保護被朱溫突襲的李克用順利撤退而戰亡。

史敬思沒有入《義兒傳》,也沒有得過「太保」相關官職,更不是李克用的養子,把他列入「十三太保」怎麼看都有點湊數的嫌疑。

十二、康君立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康君立是唐末時期邊鎮上的豪強,對李克用有擁立之功,曾為李克用征戰各地,功勞不小,後來因觸怒李克用被毒死。因念及他的功勞,李嗣源上台後,追封他了為太傅。

康君立曾經是被授予過「檢校太保」職位,但他不是李克用的義子,不入《義兒傳》,只能算是李克用手下的知名將領,因而,他被列入「十三太保」確實有點離譜了些。

十三、李存孝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的大半名頭,基本上是因為這位排名十三的太保李存孝的存在而打響的,李存孝實在是一個生猛得不行的人。

還是來看史書上的描述:

「及壯,(李存孝)便騎射,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嘗挫敗;從武皇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存孝每臨大敵,被重鎧橐弓坐槊,僕人以二騎從,陣中易騎,輕捷如飛,獨舞鐵楇,挺身陷陣,萬人辟易,蓋古張遼、甘寧之比也。」

--《舊五代史·唐書列傳五·李存孝傳》

「存孝猨臂善射,身被重鎧,櫜弓坐槊,手舞鐵楇,出入陣中,以兩騎自從,戰酣易騎,上下如飛。」

--《新五代史·義兒傳》

李存孝的能耐實在很大,功勞也很大,因而比較自負,頗有些居功自傲,他與李存信、康君立的關係很差,相互傾軋之中,還是李存孝著了道,並還想起了反抗,後來還是被李克用圍困在了城中。城破被抓後,李存孝的結局很是不好,在被綁縛到太原後就被車裂分屍了。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李克用對他的感情較深,認為是他才能太高而不被諸將相容,康君立後來被毒死,也是因為李克用想起了李存孝的好,找了他對頭的茬的緣故。

以史實而論,史敬思、康君立入選「十三太保」根本就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勾當,以義子身份論,李存勖的加入就有些牽強,以後來的地位而論,李嗣源也只能算勉強過關。

實質上,除此之外,李克用還有不少的義子,可以做為「十三太保」的侯選,只是這些義子們要麼是事迹過少或是沒有個人傳記而被忽略了,比如說下面這幾位。

1、李存顥 2、李存實

這兩位老兄很是不地道,李克用死後,不僅不想著怎麼輔助李存勖,還慫恿著李克用的弟弟李克寧造李存勖的反,結果李克寧、李存顥在李存勖的絕地反擊下被誅殺,李存實也從此在史書上失去蹤影。

3、李存敬

史書上說,李存敬為李克用的「假子」,在平定李克寧的時候露過一小臉,後來不知是什麼原因為李嗣源所殺。

4、李存矩

史書上,只是記載了李存矩死於新州發生的兵變,並提及到他是李存勖眾多弟弟的一個。查看史料,李克用的親兒子中,沒有叫李存矩的,這自然又是一個義子了。

5、李存貞

李存貞記錄在史書上的事迹少得可憐,但可以確定的,李存貞確實是李克用的「兒子」,因為親兒子中沒有李存貞的名號,那也是要被列入進「義子」行列的。

6、李建及

以上幾位,因為名聲不顯或是功績太小,不被歸入「十三太保」還說得過去,李建及的被遺忘那實在是很不應該了。

李建及,原來叫做王建及,投靠李克用後表現很是積極,被李克用收為義子,加入到義兒軍中。

李建及在後唐建立過程中立下功勞不小,李克用的諸多義子中,李建及的個人魅力是最強悍的,不僅在戰場上能夠做到「慷慨不群」、「意氣橫壯」、「雄勇冠絕」,對於手下軍士的掌控,也很有手段,他經常將賞賜分給部下們,自己卻不多留。

也正是因為「太得軍心」怕他增長了野心,李存勖對李建及很是不放心,派了宦官去監督他,還逐步縮減他的權力,最終李建及悶悶不樂而死。

菊花茶,本名鄭良,網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論壇知名歷史作家,資深三國控。曾發表過《華山論劍》、《歷史原來是這樣的》、《三國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禍起蕭牆》等文集。

歷史上的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為什麼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狼文史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美國總統不是鐵飯碗,竟然有兩位美國總統窮死在美國國慶節
舊派武俠小說家中的八大高手,其中一位堪稱奇幻仙俠作品的鼻祖
盤點中國歷史上皇帝身邊的發小和「閨蜜」,其實伴君如伴虎

TAG:夜狼文史工作室 |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上十三太保有多個版本,最出名的是李氏十三太保
知道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十三太保」都有那些嗎?
貂蟬與十三太保:他們都有一個乾爹
唐末五代時興認跟兒子,李克用與十三太保的太保們都有誰
李克用的十三太保中最小的是 第十三位義子李存孝
五代十國最強悍的三名武將,第一名被稱之為「十三太保」
唐朝十三太保之一,經十餘次五馬分屍不死,最後用了一狠招!
十三太保你怎麼知道的?看看都看過那些與十三太保有關的影視作品
靠山王楊林真有其人嗎?歷史上又有哪些十三太保呢?
十三太保中唯一一個女人,滿臉的傷疤隱藏了什麼心酸秘密
黃埔軍校的四巨頭、三傑、四凶、五虎將、八大金剛、十三太保、一百零八將都是哪些人
袁大頭收藏中的「十三太保」
水滸傳田虎麾下的十三太保,田彪第六,喬道清居首
蔣介石最寵信的十三太保之首 竟是至死也未被曝光的中共地下黨?
五馬分屍的「楚霸王李存孝」:以十三太保殺退幾萬敵軍數十里
傳奇的李克用手下十三太保,有人五馬分屍而不死,有人成開國皇帝
畫江湖之不良人通文館被忽視的力量,十三太保還有六人沒出場!
十三太保 比蔣介石的早 他排老三毛主席點贊
《上海灘十三太保》武力值排名,劉德華僅排名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