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石器時代到20世紀刀劍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從石器時代到20世紀刀劍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石器時代

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居住在歐洲的原始人類,就學會了將石塊打製成鋒利的短刀或者匕首的技術。而這些石質的短刀和匕首,便是後來歐洲刀劍的雛形。

從石器時代到20世紀刀劍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而真正的刀劍的出現,與金屬的使用密切相關。 在新時期時代晚期,也就是公元前4000年左右,在歐洲的一些地區,開始出現了少量紅銅製作的工具。

所謂的紅銅,其實就是純銅。相對與堅硬但易碎的石器,紅銅具有延展性好的特點,可以按照使用者的需要,製作成各種形狀。

但是由於紅銅的質地太過柔軟,且熔點較高(攝氏1000度),所以並沒有動搖石器的地位。

不過,紅銅的發現使人類意識到,除了石材,在自然界中還有金屬的存在,這就為後來青銅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青銅時代

大約在公元前3200年,青銅的冶煉與加工技術,由兩河流域傳入了位於亞歐交界處的小亞細亞地區(今土耳其西部的安納托利亞地區),開啟了歐洲的青銅時代。

所謂的青銅,其實是一種銅與鉛或錫的合金。與紅銅相比,青銅具有強度高,延展性好,熔點低(攝氏800度)等特性。青銅的普及和使用,使真正意義上的歐洲刀劍正式登上歷史舞台。

在土耳其Arslantepe地區,出土了歐洲已知的最古老的青銅劍。

從石器時代到20世紀刀劍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Arslantepe青銅劍」由含錫量在10%左右的青銅一體鑄造而成。因為這種這種比例的青銅,較為柔軟,更適宜加工。為了防止在使用中變形,「Arslantepe短劍」被製作成寬闊的柳葉形,並且長度也被控制在30——60厘米以內,是名副其實的「短劍」。

愛琴文明

隨著人口的遷移與貿易的發展,青銅的製作技術由小亞細亞傳入愛琴海地區,這促使了愛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前1100年)的興起。

在愛琴文明時期,青銅的冶煉與加工技術獲得進一步發展。當時的工匠,為了提高青銅劍的強度,開始採用鍛打工藝,並且在刀劍的外形設計上也做了改進,這就是把劍的中間加厚、突起,兩側形成斜角邊緣。強度的增加,使得當時的青銅劍長度增加到了60-100厘米。

在對愛琴文明遺址的考古發掘中,出土了大量形制不一的青銅劍。其中,最為普遍的一類被稱為「A型劍」。

從石器時代到20世紀刀劍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A型劍」出現於公元前1700年左右,這種劍在外形上繼承了Arslantepe青銅劍」的柳葉形劍身與粗大的劍首。但是整體線條更為修長優雅,並且在劍體中央出現了突出的加強筋。

除此之外,「A型青銅劍」的劍柄為單獨鑄造,並用青銅鉚釘固定在劍刃下端。其圓柱形的握把,要比Arslantepe青銅劍更適合抓握。

「A型青銅劍」是愛琴文明刀劍製作工藝的巔峰,這種劍不僅影響了當時歐洲其他地區的青銅劍樣式,也成為了鐵器時代古希臘與羅馬短劍造型的基礎。

鐵器時代

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歐洲進入鐵器時代。

相對於儲藏量較為稀少的銅礦,鐵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極廣,是地殼的主要組成元素之一。但是純粹的鐵礦,在自然界中幾乎不存在,並且鐵礦石的熔點很高(攝氏1538度),不易還原。所以在鐵器時代早期,青銅仍然是製作刀劍的主要材料。

古希臘時代

在公元前八世紀,在希臘半島與愛情海地區出現了輝煌的希臘文明。

在上一期文章中,我們已經知道,在古希臘時代,出現了裝備了盔甲與盾牌的重裝步兵。在戰鬥時,重裝步兵會集結密集的步兵方陣,對敵人發動衝擊。

雖然在傳統的認知中,刀劍的長度越長,攻擊範圍越大,殺傷力就越強。但是在重裝步兵組成的密集方陣中,活動空間非常狹小,所以尺寸較長的刀劍不僅不能有效地殺傷敵人,還會成為使用者的累贅。

為了適應重步兵方陣的這一特點,古希臘人通常都使用尺寸在60厘米以下的刀劍。

古希臘時代的短劍被稱作「Xiphos」。

Xiphos的長度通常在30——60厘米左右。它在外形上繼承了愛琴文明時期「A型青銅劍」的柳葉狀劍刃和鉚接式劍柄。為了方便刺擊,其劍身被製作的更為修長和尖銳,並且還出現了可以保護手指的長條形護手。

除 Xiphos之外,希臘步兵還使用一種被稱為的「Kopis」的短刀。

Kopis是由祭祀時宰殺牲畜的屠刀變化而來,它誇張的反曲形刀刃,使得刀的整體重心靠前,可以增加劈砍的威力。而短刀特殊的「G」型刀柄,將使用者的手指包裹其中,以防止被敵人砍傷。

從石器時代到20世紀刀劍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上圖的瓶畫中表現了,希臘重裝步兵與波斯士兵戰鬥的場面。在單兵戰鬥中,由於活動空間的寬裕,大開大合的kopis顯然要比xiphos更具優勢。

古羅馬時代

在古羅馬時代,熟鐵取代了青銅,成為製作兵器的主要材料。

熟鐵的學名叫做低碳鋼,是一種含碳量在0.07%以下的碳鐵合金。與青銅相比,熟鐵的硬度雖然高不了多少,但是由於產量更大,所以價格要低廉許多。

羅馬軍團的主要戰鬥單位,仍然是披甲持盾的重裝步兵,他們都裝備有國家統一製作的鐵質短劍「Gladius」。

從石器時代到20世紀刀劍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Gladius是一種步兵使用的短劍,它由熟鐵鍛打而成,全長在50厘米左右。與優雅纖細的希臘短劍相比,Gladius的劍身主體呈寬闊的長方形,到了劍尖處則收尾為尖銳的三角。這樣種設計,既適合穿刺,也適合劈砍。

Gladius的劍柄大多由橡木製成,並在握把處刻出凹槽以增加摩擦力。而劍柄末尾的圓球,則起到了平衡重心的作用。

而作為羅馬軍團中的輔助兵種的騎兵,則使用一種名為「Spatha」的長劍。

從石器時代到20世紀刀劍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Spatha 的外形與Gladius基本相似,但是長度增加到80-100厘米,適合騎兵在馬上攻擊對手。

到了4世紀以後,spatha逐漸取代了Gladius,成為羅馬士兵所使用的制式長劍。不僅如此,羅馬的帝王也開始將spatha作為一種身份與權力的象徵。

從石器時代到20世紀刀劍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上圖為公元4世紀的羅馬帝王雕塑,這四位皇帝所佩戴的spatha長劍的劍首被製作成象徵羅馬帝國的鷹頭狀。

中世紀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在日耳曼蠻族的入侵下宣告覆亡,歐洲進入中世紀。

在中世紀早期,日耳曼蠻族國家的士兵大多缺乏軍事訓練,他們不會像古希臘和羅馬人那樣以方陣形式戰鬥,而更傾向於依靠個人蠻力取勝。日耳曼人所使用的長劍,是由羅馬時代的spatha演變而來,但是這種劍的劍身更為寬闊厚重,更是適合大力劈砍,而非穿刺。

不過由於中世紀早期的生產力十分低下,根本無法大規模造劍。所以在當時,只有少數貴族可以佩劍,而大多數普通士兵,只能使用長矛,斧頭等廉價兵器。

到了8世紀,身披重甲的騎士取代步兵,成為戰場上的中堅力量。

從石器時代到20世紀刀劍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自古以來,作為攻擊兵器的劍與作為防禦兵器的盾,都是搭配使用的。而在馬上作戰的騎士,為了控制馬匹,不得不用持盾的左手握住韁繩。這使得騎士在面對來右側的攻擊時,很難及時舉盾格擋。

為了滿足馬上作戰的需要,在十一世紀時,居住在法國北部地區的諾曼人,在原有的日耳曼長劍的基礎上,發明了「諾曼劍」。

從石器時代到20世紀刀劍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諾曼劍的最大特點,在於其修長的十字型護手。這種護手可以像盾牌一樣,格擋住敵人砍來的兵器,從而使騎士的手臂與一側身軀免受傷害。除此之外,為了方便在顛簸的馬背上使用,諾曼劍的劍身要比日耳曼長劍更加修長與輕薄,而在劍身上所開的凹槽,則有著加固的作用。

由於諾曼劍的形制非常完善,所以在各國的騎士中廣為使用,並一直使用到了十五世紀。

15世紀中葉——17世紀

十五世紀中葉,全身板甲的出現,使得盾牌不在成為騎士的必需品,這使得騎士的雙手解放出來,這導致了雙手劍的流行。

雙手劍最早出現於德國地區,這種劍具有方便雙手使用的加長的劍柄與更為誇張的十字護手,總長度在110-130厘米左右。

在使用雙手劍劈砍時所造成的巨大衝擊力,即使不能直接砍開板甲,也足以震傷穿甲者的骨骼和內臟。

此外,當時還出現了一種叫做「Estoc」的match專用破match甲劍。

Ectoc的長度在100厘米左右,它外形類似一條修長的尖錐,這種劍可以穿過盔甲的縫隙,直接刺穿人體。

雖然Ectoc的劍身靈巧銳利,但卻非常容易折斷,難以在混戰中發揮作用,所以在當時並沒有普及開來。

16-17世紀

而在真實的戰場上,火器的大規模使用,使鎧甲逐漸簡化,由全身防禦向集中防禦重要部位發展。並且為了使用火槍,當時的甲胄大多都沒有手甲。

為了保護手指,一種具有奇特護手的籠形柄長劍應運而生。

籠形柄長劍的護手有數根彎曲的鐵條焊接而成,形狀如同花籃。但是因為這種籠型護手只能被單手抓握,所以當時的劍身又縮短回了中世紀時期的90厘米左右。

除了籠型柄長劍,當時還出現了一種樣式更為輕盈優雅的「刺劍」

刺劍的劍身與Estoc一樣被製作成尖錐形,但是下端加裝了籠型護手。這種劍雖然並不適合在戰場使用,但是由於其樣式優雅,所以被上流社會廣為喜愛,成為當時貴族平時的防身兵器與服裝佩飾的一部分。

到了17世紀末,刺劍逐漸發展成了所謂的「小劍」。

與刺劍相比,小劍的尺寸縮減到了80厘米-90厘米。並且護手也由籠形簡化為小巧的盤形。

由於小劍經常在室內比武中使用,所以也被成為「室內劍」。

18世紀末——19世紀

到了十八世紀末以後,隨著歐洲國家對亞洲的殖民,原產於中東以及亞洲地區的馬刀傳入歐洲,成為當時騎兵的制式兵器。

所謂的馬刀,是一種寬背薄刃的彎刀。它的刀身比較沉重,這樣有利於增大砍劈的力度。馬刀的刀柄一般都略向刀刃方向彎曲,這樣帶弧度的刀柄更利於使用者抓握,不易脫手。

20世紀

在一戰以後,歐洲的騎兵逐漸消亡,冷兵器也隨之退出了戰場。不過擊劍卻被作為一種優雅的競技項目被保留下來。通過擊劍運動,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到冷兵器時代人類力與智的較量。

從石器時代到20世紀刀劍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網路轉載

→ 歡迎對刀劍等冷兵器感興趣的朋友加龍泉師傅私人微信:lqbjjs

→歡迎想要了解更多冷兵器知識的朋友,關注微信冷兵器第一自媒體號:中華冷兵器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冷兵器 的精彩文章:

看外國人是如何評價中國冷兵器的?
中國古代軍事裝備還原(部分)
全國罕見兵器收藏——「十八般」兵器齊了
鋒芒被隱藏在手杖里——令人防不勝防的偽裝型兵器杖刀

TAG:中華冷兵器 |

您可能感興趣

20世紀80年代的奇葩髮型:洗剪吹原來是這樣來的……
上個世紀70、80年代紅極一時的霹靂舞,你還記得嗎
冷兵器時代,中世紀的遺產——手半劍
日新月異!NBA半個世紀以來發生的變化!從球場到更衣室都在發生巨變!
上世紀30年代時髦的油頭又開始風靡了 時尚總在輪迴
在冷兵器時代,近代棱堡跟中世紀城堡到底誰更強?
看大片|跨世紀,帶你回到時尚圈的黃金時代
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到底是什麼模樣?
生於17世紀的動物,竟然還在世,還抓了28隻?
上世紀90年代的經典——腳蹬褲!今季又流行了,你敢穿嗎?
17世紀歐洲超驚悚的開刀術,慶幸自己沒生活在那個時代啊
20 世紀百年攝影經典,你最愛哪些?
中世紀的那群「海上戰狼」,如何創造了 300 年的維京時代?
上世紀80年代初發生的真實靈異事件:江蘇起屍案
上世紀60,70年代老房子,那時出生的你還有感覺嗎,說說看
上世紀70年代的泰國街頭,那時還沒有紅燈區
老照片:19世紀70年代的北京城竟然這般模樣
2017年最時尚的 6 種髮型,還有 1 種竟然流行了半個世紀
50年偷齡的世紀珠寶女神偷,偷寶石不是為了錢,竟然為了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