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冷兵器時代,近代棱堡跟中世紀城堡到底誰更強?

在冷兵器時代,近代棱堡跟中世紀城堡到底誰更強?

城堡是中世紀的象徵,棱堡則是文藝復興的產物,火藥武器的發明和運用,原有的城堡防禦體系被更為先進的棱堡式要塞、或者更為形象的說法——星型要塞所取代。誠然,棱堡——星形要塞取代城堡體系,是軍事技術史上的進步,有些人會覺得,若是如此,棱堡——星形要塞如果提前500年出現,不是可以直接替代城堡體系了么?那當然不可能的,棱堡——星形要塞的成功,同樣是依託火藥武器的成功而存在的,脫離、或者無視棱堡——星形要塞防禦體系,是攻守雙方同時使用火藥武器,或者說較為成熟的前裝黑火藥滑膛火槍、火炮這個前提,這樣架空下的棱堡式要塞體系,在冷兵器時代,是完全不如城堡的。

英國德文郡公園的女王堡(Queens Sconce)。構築於英國內戰期間,為土木工事

沒有火炮,就沒有棱堡。為防止被炮火毀傷,和安放大中型火炮,低矮和厚重的台牆是必要的。但低矮和厚重的台牆,相對於高大的城牆,更加容易的翻越。相當數量的棱堡——星型要塞,在無阻礙的情況下,普通人可以不藉助工具而徒手攀援和穿越;而高大陡峭的城堡城牆,在不藉助工具、或者只有簡單工具的情況下,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攀爬是要冒著生命危險,或者根本無能為力的。

1869年倒幕戰爭中幕府軍修築的星形要塞四棱郭,斜坡土堤高僅三米。刨除壕溝0.9米深度,高出地表部分僅有2.1米

即便最早期的土丘—外庭式城堡,2~3人高的垂直結構的外圍木柵,普通人已經難以徒手翻越,而城堡的核心塔樓,對於普通人而言,則顯得更加高不可攀。

相對於棱堡——星型要塞,上圖中的土丘——外庭式城堡,關上大門後,即便完全不設防,對於普通人已經難以徒手攀越外牆,更勿論攀爬上塔樓頂層

其實文藝復興時代的棱堡——星形要塞,並不特意要求工事本身能良好阻礙攻城方攀援,而是可以充分發揮火炮威力作為目標所設計的——用火力拒止攻城方接近,而非依靠牆壁本身。因此在文藝復興後的歐洲要塞攻防戰上,設計繁複的幾何形星形要塞,通過設計規劃火力互相掩護,通常能良好的應對敵人的進攻。然而如果攻城方下定決心,在曠日持久的炮擊和土工作業後,繁複的星形要塞哪怕失去了一個角的形狀,所面臨的也只剩投降或者被投降的選擇。在要塞失去火力之後,低矮的台牆和斜堤使敵方可以輕易跨越,寬闊的台牆面在給守方火炮良好的發射平台的同時,意味著攻城方登上檯面後,可以相對於狹窄的城牆,同時展開更多的兵力。對於通常處於數量或戰力或火力劣勢,才需要依託工事來平衡敵我差距的守城方而言,敵人能夠同時在攻擊面上展開的兵力越多,守方劣勢就越明顯。

從上圖棱堡——星形要塞的規劃設計可以看出,所謂無死角的火力交叉,是構建在要塞形狀設計本身上的。棱堡相對於城牆或者塔樓,應對火炮轟擊的能力有所提高,然而但並不代表其遭受攻擊後就是無損的。攻城方通過集中攻擊一個方向,擊毀或者爆破掉其中一個角,整個交叉火力設計就會出現死角,這在火器時代通常要付出重大傷亡才能做到。然而在冷兵器時代,弓弩不可能做到火炮才能夠完成的事情。所以文藝復興時代的棱堡——星形要塞體系,想要在冷兵器時代達到其火器時代的地位和成就,如同妄圖弓弩有火炮一樣威力一樣,那是不可能的。

當阿努爾?達爾德雷看到命運之神對他微笑時,他便在一片窪地的中央壘起了一個異常高的土台,人們稱之為城堡。——《貝蘭特?達爾德雷家族編年史》1060年。

這個是早期城堡修築的神話或者家族傳說,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個關鍵字和城堡掛鉤——「異常高」。隨著技術的進步,土台迅速被石構的主塔所替代,巨大高聳的石頭塔樓,在大為提高了居住地的防禦力的同時,宣告著領主的威嚴和財力。到了1230年,攀比的巨大塔樓達到了頂峰,歐洲最高的城堡主塔古西主塔建立——這座巨大的塔樓高53米,直徑32米。

這座以巨大塔樓為核心構築的城堡,以當時的遠程武器性能,基本已經將攻城方的弓箭手,排除該方向的作戰序列之外。即便使用投石機,擊毀這種巨型塔樓也是難以完成的任務。城堡的設計在繼續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領主們財力的充沛,純粹作為軍事和政治象徵意味濃厚的大型主塔,開始向居住性方向改良。到了14世紀,我們傳統意義上的中世紀城堡設計建造才真正基本完成。1295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在威爾士建造的博馬里斯城堡作為據點,雖然這座城堡在1320年因為英國資金不足而停建,但是依舊成為後來很多中世紀城堡的典範。

上圖是博馬里斯城堡的外圍城牆內側照片,可以看到城牆薄而陡,且在牆內側開有弓箭手所用的射擊孔,進一步削薄了牆體,城牆頂部極為狹窄。這是基於冷兵器時代直射武器無法有效威脅石構牆體,以及投石機曲射攻擊範圍有限的情況下,所規劃設計的城堡樣式。

由上圖可知冷兵器時代的攻城方式,面對單憑人力難以逾越的高牆,巨大的攻城塔是其中一種經常使用的作戰方式,巨大的塔樓頂著守方的弓箭前進,高於城牆的塔樓上層用弓箭居高臨下壓制守方,以便攻城士兵突上城牆。如若冷兵器時代使用低矮的棱堡——星形要塞體系,攻城方只要簡單堆出幾個幾米土山,就可以壓制通常也不過只有幾米的高台牆上的守方士兵。

事實上,棱堡——星形要塞並不是突兀的就替代了城堡防禦體系。從1400年開始,一些為弓箭準備的箭孔就變成了為火槍準備的槍眼,火藥武器在給攻城方提供了新的攻擊方式的同時,同樣也給守城方提供了新的防禦武器。新式城堡開始建立,塔樓變得更巨大,以便安放火炮,出現了穹窖模式的炮塔、炮樓乃至炮台。此時的早期歐洲那些看起來口徑巨大的射石炮,實際上並不能擊毀塔樓牆壁。現代復原測試下的彈重高達160kg的大型射石炮,在實彈射擊中並不能擊穿超過1米厚的石構城牆。這代表在火器時代早期,攻城武器體形龐大、威力有限,發射頻率極為低下——戰時一天之內通常只能射擊一到兩次。在這種情況下,城堡依舊有著旺盛的生命力,下圖是西班牙人在15世紀末修築的科卡堡,高聳的城堡牆壁上可以清晰的看見火炮、火槍射擊孔。

棱堡——星形要塞出現前的城堡出現了炮塔,然而城堡構造本身技術上的缺陷,使得高初速的長身管火炮大量出現後迅速被淘汰。中世紀城堡本身巨大而陡峭的城牆是良好的轟擊目標,且中世紀建材中的灰漿質量大多數並不合格,只是單純的石灰摻水混砂石,現代復原實測特維利城堡石灰砂漿,其斷裂應力值僅有區區1.5MPa,甚至不如夯土所用石灰、沙、粘土三組分三合土的2.0MPa。這種質量的城堡牆體,對抗冷兵器尚且遊刃有餘,在16世紀日益發展的長身管重型攻城火炮的威力之下,已然超出其抵抗能力。

這是1388年建造的德倫克爾堡塔樓、城牆及其附屬廊橋,這種單薄的牆體雖然可以有效抵禦冷兵器時代的敵人,但是已經無法承受新式火炮的襲擊。當建築技術進步之後,重新再次使用穹窖模式構築的近代要塞,也極為迅速的替代了棱堡——星形要塞。軍事技術的進步是相輔相成的,脫離實際的架空腦補並不可取。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梁小天,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更多精彩的冷兵器內容請關注冷兵器研究所微信公眾號:lbqyj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武裝到手指的中世紀防具:沙漏式板甲護手
帶你們看看最近火遍戰術狗朋友圈的指尖陀螺究竟是什麼
斧頭與鞘的絕對魅力
鎧甲中最容易被忽略的護鼻,竟也是最不可缺的?
千萬無辜女性命喪刑場,揭秘歐洲獵巫運動始末

TAG:冷兵器研究所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未來5年必將迎接新時代,眾多城市雄起,你的家鄉在這裡嗎?
夢幻城堡,熱武器時代
王凱,你的時代到了
回到城央心,用一場穿越時間的「復古音樂趴」致敬那些年霸都的黃金時代!
海賊王舊時代強者被淘汰後,這四個新人王象徵了新世代的崛起!
後小白鞋時代,下一個霸佔街頭時尚的是誰?
漫威超級英雄二代時代即將來臨,他們會超越前代英雄嗎嗎?
從年少輕狂到睿智老成,矽谷大佬們步入「中年時代」
在「看臉」的時代
四巨頭時代,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
唐朝的影響那麼大?中國古代最後一個四夷賓服的時代
華為的崛起是英雄造就時代,時代造就英雄呢?網友:從來都只有時代造就英雄
在上個冰河時代,蒙古戈壁沙漠的冰川實際上縮小了
大佬們的年輕時代,董明珠長這樣!
從年少輕狂到睿智老成,矽谷大佬正步入「中年時代」
90年代那個不缺絕色、女神輩出的時代,邱淑貞到底哪裡好看?
那個時代中國海軍最強大的軍艦,竟還不是當時世界一流水準?
鐵器時代·漢代崖墓
長城腳下來了一群時代青年
從傳統時代到互聯網時代:時代拋棄你時,從不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