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立冬宜養

立冬宜養

立冬宜養 點擊播放 GIF/69K



《禮記·月令》中有講: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立冬宜養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勿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 ,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冬三月,此謂閉藏。」


這句說的便是通常陽曆11月5號立冬、到來年的2月4、5號立春中間這三個月,是冬三月。


冬,終也。一年中春天是開始生髮之季,夏天浮長,達到四季中的高點,秋天是沉降、萬物收斂的季節。冬天是則草木凋零、萬物生命現象潛藏的季節。

立冬宜養


「水冰地坼,勿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自然界中的陽氣深藏而陰寒之氣旺盛,顯現出風寒凜冽,水結冰,地凍裂的景象。


而人為了適應這個環境,就要適量減少活動,避免擾動 在冬天的時候 我們體內那僅存的陽氣。


「早卧晚起,以待日光」


中醫認為,入冬以後,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是養生非常重要的一點。應當早睡晚起,入睡的時間在晚九點到十點間是最好的,因此時入睡可以養人體陽氣。

起床時間適宜太陽升起後,這時人體陽氣迅速上升,此時起床則頭腦清醒,方可避免寒氣入侵。

立冬宜養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 ,無泄皮膚,使氣亟奪。」

意思是應當使自己的情緒平和,保持平靜,切莫過喜過悲。還應當躲避寒氣注意保暖,避免過多出汗,以免陽氣散失。


「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以上這些,則是適應冬季『藏』氣特點的養生方法和原則。這乃是順應冬氣、養護人體閉藏機能的法則。若違反了這個法則,便容易傷害腎臟,因為冬『藏』是春『生』的基礎。


如果冬天沒有很好地養『藏』,到了春天,萬物生髮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不能自然地生髮,便容易導致各種狀況出現。


所以入了冬後,我們可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順應天時,合理的調整作息時間,以「冬 藏」的養生法則健康的度過。


Get冬三月養生小技能:


√ 適度運動,建議站樁、打坐。不宜出汗、大汗,損陽。


√ 飲食宜酸,利於藏,忌辣。


√ 多曬太陽。中午曬背部,下午曬腹部,助於通任督脈。


√ 可艾灸,灸關元,臍下三寸,小腸之原穴。同時注意保暖,防止風邪侵入。艾灸後,通過幾分鐘輕輕拍打或按摩來封穴。


本文來自慧宇老師於【巫娜古琴傳習】全國學員群內的分享以及學員們在群內的互動。

立冬宜養



慧宇老師


王慧宇,自幼接觸中國傳統文化。在河南先鋒國學院學習國學四年,後師從巫娜老師修習古琴至今。

立冬宜養 點擊播放 GIF/80K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巫娜古琴 的精彩文章:

溪山琴況之「古」
精神分析與古琴
巫娜:古琴帶給了我整個的生活
巫娜:告別喧囂
古琴傳習 《琴道》導讀

TAG:巫娜古琴 |

您可能感興趣

專家:立夏養生宜養心戒怒
立夏宜養心,多進稀食 能
秋冬宜養花卉——金邊瑞香
立春後養生宜養肝,衣食住行皆有關
秋季養生宜養肺臟
秋冬室內宜養植物巧選擇!讓你擁抱綠色生活
夏季宜養心,多喝這幾種養生茶,舒心一夏
小暑節氣宜養心防燥 黃鱔食補勝人蔘
秋季養生宜養肺臟 適度秋凍可防陽氣外泄
立春宜養肝!早春多吃這三寶,新年不受疾病擾
孕婦不宜養的六類花草
秋季葯食養生法:秋宜養陰,慎防津氣耗散;防燥護陰,養肺為先
夏季宜養心,心臟病患者喝喝這幾種養生茶
春季養生宜養肝 謹記肝臟排毒時間
春節養花有講究,這些綠植不宜養在室內
養花知識:植物風水室內適宜養的7種轉運植物
秋季宜養肺,冬來不生病
小暑時節宜養陽,三招教你安然度小暑
立秋到,宜養生!不同體質的人養生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