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懷印:清代中國不是「帝國」

李懷印:清代中國不是「帝國」


李懷印:清代中國不是「帝國」


李懷印教授



騰訊文化特約記者 陳雪



10月底在北師大舉行的「思想與方法:變動的秩序,交錯的文明:歷史中國的內與外」學術論壇上,歷史「中國」的概念與性質,始終是與會學者的熱議話題。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歷史系教授李懷印,在會議中對「中國是怎樣成為現代國家」這一議題進行了宏觀解讀。李懷印教授曾獲UCLA博士學位,師從黃宗智先生,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有多本中、英文專著流傳於海內外學界。


會後,李懷印教授接受了騰訊文化記者的訪談,對會議中未能充分展開的問題進行了更詳盡的回應。他認為,從人口、領土、主權、政權四個要素入手,通過對國家建構問題進行研究,將有助於宏觀上把握清代以來中國歷史的發展歷程。


以下是訪談全文,文章經李懷印教授審定。


清代中國不具備世界歷史上「帝國」的特徵



騰訊文化:此前於北師大召開學術論壇上,與會學者等多談到了「中國」以及「帝國」的話題,對此您的觀點是?


李懷印:我不同意把清代中國稱為帝國的觀點。


首先,世界歷史上的帝國,有若干明確特徵。


第一,它依靠軍事征服來建立,不斷進行擴張是其根本特點。擴張的動力之一是為了財富。帝國行政體系為戰爭服務,通過對外掠奪支撐戰爭機器。另一個動力則是為了宗教,通過擴張擴大宗教影響力。在帝國的擴張中,上述兩個目的或許只有其一,或許兼而有之。

再看「帝國」的構成。當一個帝國有足夠的資源從事對外擴張時,邊界一直向外延伸。一旦它的資源受到約束,無法再進一步擴張,帝國就開始收縮。所以帝國有本土,有不固定的邊疆。但它沒有邊界,只有不斷延伸或者收縮的邊疆。這是第二個特點。


第三個特點,帝國是從本土向外擴張,人口結構具有多種族或者多族群,多類型語言的特徵。本土與邊疆、殖民地、屬地之間的關係不平等,帝國內部存在上下等級結構。



李懷印:清代中國不是「帝國」


古羅馬帝國


第四個特點,帝國內部治理的目標是榨取資源,主要手段是稅收。近代以前,帝國也好,或者其他前近代國家也好,往往把徵稅權外包給其他商人或者中介,盡量多地榨取資源來支持擴張。


最後一個特點,世界史上任何帝國都是不穩定的,最終結局一定是走向萎縮,走向潰敗,四分五裂。如果以上述特徵來看清代,會發現有實質上的不同。


騰訊文化:但清朝統治的區域的確較其他朝代而言有所擴大,如何看待這種「擴張」行為?


李懷印: 表面上看,滿洲從東北崛起,確實是在一步步擴張:先統一整個東北,再制服內蒙古一帶的部落,打造滿蒙聯盟,進一步南下入關,到17世紀中葉,基本上控制了原先明朝的版圖,這段時間的擴張,可以把它看作是「帝國」的肇建,但這是擴張的第一階段。

需要注意的是,自從1650年代基本上控制了從明朝繼承而來的省份後,一直到1690年代後期,差不多半個世紀內,清王朝並沒有擴大版圖。一直到1690年代,才開始第二階段的擴張,但這一階段的擴張,與世界上其他帝國的擴張相比,有完全不同的目的。


首先,擴張不是為了財富。外蒙古、新疆、西藏,都不能給清王朝帶來任何財富,清王朝在這些地方設立軍政機構後,財政上還要倒貼。



李懷印:清代中國不是「帝國」


清王朝統一全中國前的形勢圖



第二,擴張也不是為了宗教。滿洲貴族當然也有信仰薩滿教的,但從來沒有把自己的宗教對外宣揚。


因此,世界歷史上的帝國擴張的兩個動力,都不能用來描述清王朝的「擴張」。


1690年代以後,清王朝北伐、西征,主要是因為考慮到了地緣戰略。康熙帝親征準噶爾,是防禦性的行為。雍正帝、乾隆帝對西藏、新疆西征,也是為了對付準噶爾,版圖的擴大只是副產品,並非當初出征的目的。所以,不能把這種防禦性的「擴張」跟歐亞大陸其他帝國的對外征服或殖民混為一談。


歐立德在會上不同意我的說法,他認為,觀諸其他帝國歷史,都會找到相似點,標榜「擴張」是安全受到威脅而不得不進行的防禦。所以清朝擴張與其他帝國沒有什麼兩樣,防禦是一種借口。


我認為,歐立德沒有弄清兩個基本問題。一個王朝是不是帝國,要不要擴張,不光看它的說辭,首先要看它的地緣戰略。比如奧斯曼帝國,它的本土是土耳其的安納托利亞半島,巴掌大的一塊地盤,它的周邊有很多強大的對手,要麼擴張,要麼被對手吃掉。但擴張或是收縮,要看資源的抽取能力。奧斯曼帝國內部資源有限,只有靠擴張來支撐。可清王朝周邊沒有任何旗鼓相當的對手,內部資源充沛,所以沒有擴張的動力,地緣戰略決定了它沒有侵略性。


第二是內部治理。其他帝國為了支撐對外的擴張,一定想方設法對內榨取,可清王朝對內治理非常有特色,對邊疆,沒有要求繳納賦稅,即使是內地,稅收與其他王朝相比算是輕徭薄賦,田賦稅率是2%-5%的樣子,相比之下,歐洲的稅率高達百分之一二十。為什麼可以做到輕徭薄賦?因為周邊沒有對手,無需搞軍事革命,因而長期以來缺少對內擴大國家機器、增加榨取資源能力的動力。


騰訊文化:清王朝既然不是「帝國」,它是何種性質的王朝?


李懷印:歐洲歷史上除了帝國之外,還有城邦國家、地方的公國等等,大大小小的不計其數。清王朝跟它們都不一樣。不妨把19世紀以前的清代國家稱作前近代疆域國家。


在中國加入主權國家體系之前,談不上有國際法意義上的主權,但是清王朝已經有明確的、相對比較固定的疆域,跟周邊有些國家要麼簽訂了條約,劃分了邊界,要麼就有卡哨或者駐兵,或者是習慣性疆界。邊界大體上分的比較清楚。


作為一個前近代的疆域國家,清王朝跟歐洲或者非西方國家相比,最有條件從前近代疆域國家向近代主權國家過渡。但它不是帝國,也不是主權國家。



從地緣戰略和內部治理來看,清王朝毫無疑問是中國王朝



騰訊文化:近現代史的書寫不可避免要研究清代的問題,如何看待「新清史」的學術觀點?


李懷印:過去講清史,都覺得清王朝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跟以前的華夏王朝是一脈相承的。但實際上,清代國家跟以前的明代或者其他的華夏王朝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以前的華夏王朝都有一個所謂的華夏中心的概念,認為自己是化內的,這些周邊的非漢人的政權是化外的。


以明代而言,版圖就限於兩京十三省,版圖之內都是化內,長城以外就是化外。清代最大的變化,在於突破了這種以漢人和非漢人來劃分地域的概念。以前非漢人的「化外」邊疆成為版圖的一部分,地緣戰略發生了根本變化,數千年來內地遭受游牧民族入侵威脅的局面不復存在。



李懷印:清代中國不是「帝國」



「新清史」兩個最重要的論點,都有其道理。


第一,就是歐立德講的滿洲特色。他強調滿洲尤其是上層統治者,一直精心維持特權,保留民族的語言、風俗、文化,如騎射傳統等。儘管清朝中央政策是滿、漢平等,一視同仁,但滿、漢之間的差異分明。尤其是清王朝最後十年,慈禧太后去世後,滿漢裂痕逐漸增大,出現所謂皇族內閣,這是我原來在德州大學的同事路康樂所特彆強調的。晚清時期革命黨人動員民眾,主要口號就是仇滿。從基層民眾來講,滿洲已在語言習慣上跟漢人沒多大差別,但上層統治階級,滿漢緊張一直存在。這是歷史事實,只不過歐立德、路康樂等人把它特彆強調了一下。


另一個重要觀點,代表人物是柯嬌燕,主張清王朝不是華夏王朝,清朝統治者的自我定位,不是中原天子,而是統治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語言民眾的普世之君。整個清王朝,是一個內亞帝國。內地僅僅是帝國不同板塊中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和其他板塊不相上下。


我認為,要判斷清王朝是內亞帝國還是中原王朝,不能光看某一個皇帝怎麼講,也不能光看清朝統治者有沒有保持族群特色,應該要看它的自我定位和地緣戰略。


清王朝很清楚,他們的目標就是要取代大明成為中國合法的統治者,整個法統是延續明代來統治中國。再者王朝的版圖是由不同板塊構成的,有內地的十八省,還有滿洲、蒙古、新疆、西藏,這些板塊的重要性不同。



李懷印:清代中國不是「帝國」


乾隆帝朝服像



清廷的法統來自內地和明王朝,財源來自內地。邊疆的重要性在於對內地起到屏障作用。所以清王朝對邊疆的統治,採取的是一種高度實用的方式。而維持滿洲特色、維護特權,與作為一個中原王朝靠內地提供財富、提供統治的合法性,兩者之間並不矛盾。


柯嬌燕又強調清的統治者把自己看作普世之君,不僅是中原的天子。她的研究基本上以乾隆帝為核心,結論主要是從研究乾隆帝的言論中得出。乾隆帝確實是個很特殊的人物,是整個清朝歷史上最為自信的統治者。他可能確實覺得自己所代表的不光是漢人傳統的文化。但是,這也僅僅是發生在乾隆帝一人身上而已。乾隆之前的皇帝,沒有那麼強的自信心,一心想把自己打扮成漢人的天子;乾隆之後清王朝走向下坡路,更談不上要做什麼普世之君了。


總的來說,從其地緣戰略和內部治理特徵來判斷,清王朝毫無疑問是一個華夏王朝、一個中國王朝。



從現代國家的建構理解清代以降的中國歷史



騰訊文化:談及近代中國的歷史書寫,會面對「現代國家」這個概念,對此,有多種多樣的解釋角度和方法,比如工業化、法治、政治參與、國家的控制力、族群關係等等,您如何定義現代國家?


李懷印:我認為,現代國家應該包括四個要素。第一就是領土;第二是人口;第三是主權;第四是政權。現在的問題是,過去的歷史寫作中,雖然將20世紀的中國視做一個現代國家,但實際上只講到了四要素的其中之一,那就是政權。鴉片戰爭以來的起義、革命或者改良的書寫,都是圍繞政權的變動進行。


國外標準教科書對於世界近現代史的書寫,也都是圍繞著戰爭、革命、憲政運動等等展開的。但西方國家的教科書把五六百年以來的革命、戰爭和改良寫完之後,基本可以把其作為現代國家的來源,如國家的領土、人口、族群,主權或是政權交代清楚。我們現在寫狹義的、傳統意義上的近現代史,是從鴉片戰爭以後講起,這150年來的歷史,只能部分的講清楚國家政權的由來。對於目前的研究者而言,對近代中國作為現代國家的「四要素」的由來,或許都不一定能夠真正講清楚。一旦這些問題受到外界質疑,大家都無力回答,或者回答不到位。所以寫中國史,應該改變20世紀初以來照搬或是模仿了西方的歷史書寫方式。


騰訊文化:您談及的西方影響,具體指哪些方面?


李懷印:中國近代史書寫受到歐洲中心歷史書寫的影響或者是誤導,至少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現在講中國近現代史,一般都認為鴉片戰爭以後,歐洲國家和中國交戰之後,才有了近代史。這就講不清楚主權、領土和族群的關係由來。



李懷印:清代中國不是「帝國」


鴉片戰爭海戰油畫。



第二,不管國內還是國外,實際上都嚴重受到了西方歷史書寫中從帝國到民族國家這一歷史書寫範式的影響。


一部西洋史,就是從帝國到民族國家的歷史,所謂的帝國,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傳統的歐亞大陸的帝國,包括古羅馬帝國、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近代的拿破崙帝國、奧匈帝國、沙俄帝國等等。一類是由西方列強在海外建立的殖民帝國,包括早期的葡萄牙、西班牙、後來的英國、法國、德國,殖民地跟母國之間構成帝國的體系。用一個帝國到民族國家的範式來講非西方國家的歷史,有一定的誤導。


第三,寫中國近代史很容易被誤導的地方,就是把民族國家(nation-state)這個概念簡單照搬。民族國家這個概念,它的產生和應用都有特定的歷史、文化和地域背景,一般來講有兩個最核心的含義。第一個,是由共享一個文化傳統或者族群認同這樣的人群所構成的國家。第二個就是,民族國家強調所謂的主權在民,在西方近代國家歷史中,又把它具體化為代議制的國家政權。包括像英國的議會、美國的國會、三權分立等等。


如果拿這些東西來衡量當今的中國,會發現很難符合上述特徵。中國今天最大的特徵是「大」,疆域非常遼闊,既包括了內地的以漢族人口為主要成分的省份,也包括邊疆以非漢族人口為主要成分的自治區或者傳統的邊疆。


這樣一種國家形態,如果照搬西方歷史書寫方式,照搬從帝國到民族國家的規範認識,用它來比附或是衡量近代中國,會存在很多問題。


重新書寫中國近現代史,就是要把過去被誤導的地方給糾正過來,把近代中國的疆域、族群關係和主權加以理清。



近現代史的至少應該提前到清兵入關之後



騰訊文化:通過對現代國家建構的分析,能夠在什麼層面有助於重新理解中國近代史?


李懷印:首先要搞清楚,中國作為一個現代國家,這四個要素從何而來,理解它們的淵源。


第一,疆域。「領土」這個詞是對應主權國家而言,一個國家過渡到主權國家之前,用來描述國境比較合適的詞是「疆域」。光看華夏王朝,明代也好,此前秦漢以後的中原王朝也好,它的版圖80%、90%都基本局限在中原內地。版圖格局出現重大變化的是清代前期,原來許多「化外」地區變成了疆域的一部分。18世紀中葉,清代疆域大體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所謂內地的省份,另外一個就是邊疆的各個藩部。雖然存在兩套管理體制,但它們都已經是國家直接管轄,不存在什麼化內化外之分,與以前的華夏國家相比,這是清代最重大的變化。但內地省份之外的邊疆,如何成為清代版圖的一部分,如何經過民國的繼承,成為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的一部分,這些問題過去講得很少,以至於至少在版圖或者是領土這一部分,作為一個現代國家,「中國」很模糊。


第二,人口或者族群關係。過去,講中國古代史也好,近代史也好,側重點或者95%以上的內容都是內地的歷史。我們常常把清代描述成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官僚制國家。可在此之外,清代還有各個藩部,它們怎麼經營?邊疆如何維持?這個講不清楚的話,如何理解清王朝?這裡,族群關係是一個大問題,但過去大都不在近代史的討論範圍,教科書基本不講。


第三,主權。19世紀之前的清代,不是一個「主權」國家,它跟周邊國家維持的是朝貢關係,如何從前近代王朝國家過渡到主權國家,是一個大問題。



李懷印:清代中國不是「帝國」


總理衙門



1864年總理衙門的創建,是中國向近代主權國家過渡的第一步,一個象徵,這一過渡以犧牲部分主權為前提,慢慢地學習國際法,借鑒國外外交的慣例,再逐漸恢復主權,收復失地。這一任務基本上在民國時期完成。過去講中國近代史,這一整套內容要麼不講,要麼都放在非常次要的地位,結果中國怎樣成為一個主權國家不太清楚。


最後一個要素就是政權。政權是近現代史的核心問題,各種各樣的戰爭、起義、運動、改良等等,無非都是把政權加以顛覆或者改善。經過近百年來國家轉型,中國建立了一個相對集中的權力結構。


現在如果說把中國近代史其中頭兩個字「中國」定義為一個現代國家,就必須要把這四個要素講清楚,相應地,近代史的範圍必須加以拓寬,不能把它簡單地解釋成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反帝反封建的歷史,標準教科書用這個架構來理解政權的由來當然是比較言之有理的,但它沒法說清楚中國作為一個現代國家的疆域、主權和族群關係從何而來。


騰訊文化:具體而言,如何利用領土、主權、族群、人口這四個要素重新書寫中國近現代史?


李懷印:近代史的時間範圍,包括它的分期要重新思考。我認為,中國近代史應該至少提前到清代入關之後。從1644年到1949年,這一歷史時段可以細分為四個時期。


從滿人入主中原,到18世紀50年代,這是近代史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特點是,中國奠定了它今後作為一個現代國家的版圖,基本可以講清楚中國作為一個現代國家領土的來源。


第二階段是從18世紀中葉一直到鴉片戰爭之前,這段時間是清朝作為一個疆域國家的鞏固時期,也是族群關係走向穩定和成型的時期。


第三個階段是晚清,從鴉片戰爭以後一直到清王朝滅亡為止,這是舊有的疆域國家跟其他國家發生碰撞後,被迫納入源自歐洲的、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家體系,一步一步向近代主權國家過渡的過程。中國避免了其他眾多亞非國家所經歷的淪亡危機,關鍵靠地方督撫,但也帶來後患,即中央權力下移。


第四個階段是民國時期。這是克服權力下移,走向高度集權現代國家的關鍵時期,這一過程有三個小的步驟。


第一個步驟是北洋時期,某些軍閥集團,已經把自己打造成區域內部高度集權、統一標準的財政軍事政權,這是一個現代國家的雛形。中國走向現代國家,正是這種自下而上,首先是經過地方上的區域性的財政軍事政權,然後一步一步的相互競爭,走向全國統一。這與歐洲國家形成過程中的後來者,如德國、義大利,走的幾乎是相似的路。


第二步就是從北伐到抗戰時期,在國民政府領導下,權力結構的集中趨勢,開始從局部區域一步步向全國延伸。


最關鍵的第三步,完成這個過程的是共產黨,通過國共內戰,實現了國家的基本統一,解決了晚清以來的權力下移問題。


現在要認識中國近代史,要認識今天「中國」的來源,不能只看鴉片戰爭以後的歷史,必須要放眼更長時段。上述四個階段相互銜接,一環扣一環,缺少任何一環,都不能解決中國作為現代國家四個要素從何而來的問題。但國家轉型的過程至今還遠未完成,今後幾十年,在領土主權、族群認同、權力關係等等方面,還有很多挑戰。一部中國近現代史,還沒有寫完。



本文系騰訊文化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文化 的精彩文章:

普魯斯特,至死仍在修改手稿
《我腦袋裡的怪東西》:獻給現代土耳其的情書
中山藝博會:現代性與民國范兒
只有死亡才能將愛人分開
關於《悲慘世界》——愛、恩典與救贖

TAG:騰訊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明帝國VS清帝國
外國為何普通人認為最偉大的東亞大帝國是蒙古帝國和清帝國?
元朝到底是蒙古帝國,還是中國的朝代?
「中國」何以成為問題?傳統中國是不是帝國?
大宋帝國是中國最驕傲最富裕的年代
帝國興亡——宋帝國
帝國的碰撞:秦帝國與古羅馬帝國誰更強!
一個中國藩屬國,趁著中國有難,獨立稱帝國,還向中國挑釁!
胡爸爸講中國歷史:清—帝國的背影(2)
文史宴:被異族征服是何等凄慘!看看中國滿清和印度莫卧兒帝國
胡爸爸講中國歷史:清—帝國的背影(3)
「日不落帝國」的掌舵者:已去世的英國國王
被人征服是何等凄慘!看看中國滿清和印度莫卧兒帝國|文史宴
「羅馬帝國」城 為何在中國被發現?
中國最具世界影響力的三大帝國:英國王室也是他的後裔
胡爸爸講中國歷史:清—帝國的背影(4)
帝國興亡——隋帝國
為什麼中國古代的大帝國沒有吞併朝鮮,越南這些屬國
蒙古帝國屬於中國還是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