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愛情悲劇: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
在中國古代,絕大多數人沒有自己配偶的決定權,甚至於結婚當晚才第一次見面。偶有自由戀愛的青年男女,大多為社會所不為,也上演了一出出人間慘劇。
金章宗泰和(1201-1208)年間,河北大名府一對青年男女彼此相愛,卻遭到了家人的反對。經過一番抗爭,二人憤而投河殉情自盡。
後來,在他們投河的地方,當年的荷花全都並蒂開放,一時間轟動鄉里。元好問聽說這個故事後,感慨不已,於是填了一首詞。
《摸魚兒》
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雙花脈脈嬌相向,只是舊家兒女。天已許。甚不教、白頭生死鴛鴦浦?夕陽無語。算謝客煙中,湘妃江上,未是斷腸處。
香奩夢,好在靈芝瑞露。人間俯仰今古。海枯石爛情緣在,幽恨不埋黃土。相思樹,流年度,無端又被西風誤。蘭舟少住。怕載酒重來,紅衣半落,狼藉卧風雨。
元好問是金朝百餘年間最為傑出的詩人,被譽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經過他的創作後,這個愛情故事也得以天下皆知。
這首詞寫愛情悲劇,以情見長,情之真,意之切,純情流露。不僅體現了元好問獨特的藝術魅力,也彰顯了元好問充滿人性關懷的價值觀。
上片寫蓮花並蒂的奇觀,由此揭開故事的源頭。「問蓮根」三句,起首一個「問」字引起人們的注意。「絲」諧「思」,意為為情而殉身的青年男女,沉於荷塘,仍藕接絲連。
「蓮心」實指人心,相愛卻只能同死,其冤其恨,可想而知。這樣的起句,表現元好問聞聽此事後,按捺不住內心的情感,要尋問,要責問,要斥問,為什麼竟發生如此之事?
「天已許」兩句,更表現元好問憤怒的心情。他們的愛情感動得連蒼天都允許了,讓他們化作並蒂蓮,生死相依,為什麼仍有人不讓他們偕老白頭?
「夕陽無語」四句,面對元好問義正言辭的責問,沒有人能回答,只見夕陽也在沉思。面對此情此景,就算是謝靈運所寫的傷感之詞,娥皇、女英這樣投江自殉的悲劇,都趕不上這青年男女殉情給人們帶來的哀傷。
「謝客」指謝靈運,善寫傷感之詞,造傷感之境。「湘妃」,傳說中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後舜南巡死於途中,二妃尋而不得,遂投湘水而死,後世稱她們為湘妃。
下片更是大讚這對青年男女的愛情精神。「香奩夢」兩句引用小序中韓偓《香奩集》自序語,用靈芝、瑞露這樣的仙物來映襯他們愛情的純潔神聖。
「人間」後三句,嘆惜這樣的愛情卻在俯仰之間,成為陳跡。但接下來的「海枯石爛情緣在,幽恨不埋黃土。」卻盛讚他們愛情的堅貞,任憑海枯石爛金不損。
「相思樹」等三句更確切地表明元好問的進步立場。雖然這對青年男女的愛情被頑固西風(指頑固守舊的封建勢力)所誤,但他們的愛情卻長存人間。
進而又有下面「蘭舟少住」等四句。元好問心緒難寧,專意乘舟前往,憑弔這對青年男女用生命結成的並蒂蓮花。
元好問也深深的知道,頑固的舊勢力不會善罷甘休,若不及時憑弔,恐怕以後再來,就會「紅衣半落」,甚至於「狼藉卧風雨」了。
其實,在中國歷代都有歌頌愛情自由的篇章,從最早的《詩經》,一直到近現代,呼喊了2000多年,但依然沒能阻止悲劇的一再上演,可悲可嘆!
※十人十首《臨江仙》,豪放與婉約誰更勝一籌?
※讀書真的有用嗎?我很認真的回答了
TAG:沉香藝文志 |
※都知心有靈犀一點通,有多少人知道這背後的愛情故事?
※關於愛情的冷知識,你有了解過多少呢?
※愛情里最忌諱的幾件事,你知道多少?
※什麼是愛情?你到底愛他有多深?
※愛情故事:你是誰心中的那幅畫?
※關於愛情,這幾句話有沒有戳到你的內心?
※倪妮躺槍上熱搜?有事業有愛情的喵總不知過得有多好!
※愛久見人心 才是愛情的唯一真諦
※互相崇拜的愛情有多酸爽?
※睡出來的愛情才是真的愛情嗎?是的!
※感動!好久沒有見過這麼純粹的愛情了!
※真正的愛情叫人歡愉,如果你覺得痛苦,一定是出了錯
※戀愛我談過,但愛情是什麼?
※十二星座不為人知的戀愛原則,這是你一直堅持愛情的觀點嗎?
※這樣的愛情,你有過嗎?
※戀愛中的你愛情心機有多重?
※如何判斷你是真的在愛一個人,還是愛上了愛情?
※好的愛情,是和用心待你的人一起蹣跚到老
※愛情,甜到心裡,苦到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