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唯一沒有北京的朝代,那是誰控制北京呢?
唐宋元明清,我們念得朗朗上口,可大家知道嗎,從秦朝到清朝的歷史上,宋朝是唯一不控制北京的朝代。
唐朝與宋朝之間,有個五代十國。938年,五代十國的後晉皇帝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
圖-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包括:幽州(今北京)、順州(今北京順義)、儒州(今北京延慶)、檀州(今北京密雲)、薊州(今天津薊縣)、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間)、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媯州(今河北懷來)、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縣)、應州(今山西應縣)、寰州(今山西朔州東)、朔州(今山西朔州)、雲州(今山西大同)。
圖-燕雲十六州
後來宋朝建立,卻並沒有燕雲十六州,當然不沒有北京。北宋和遼國簽訂城下之盟、屈辱繳納歲幣,被金國劫走徽欽二帝、丟失半壁江山,都是因為它。
燕雲十六州坐落在燕山山脈上,分為以燕京(幽州)為主導的山前七州,和以雲州為重心的山後九州。自古以來,一直是中原王朝抵禦游牧民族南侵的重要防線。
圖-燕雲十六州
山前諸州直面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利於騎兵馳騁的河北平原,山後諸州則應對河谷縱橫、有險可依、不利於騎兵展開的山西盆地。燕京早在戰國時期就是燕國都城,是燕雲十六州當之無愧的核心。
圖-燕山長城
戰國時期,燕國在內蒙古境內修建長城進行防禦。秦國統一天下後,不僅把燕、趙長城連接起來,還在燕山北部修建大量軍事據點作為依靠,因而河北面臨的軍事威脅大減。
東漢光武帝劉秀初期,為集中力量統一天下,放棄了秦長城和燕山北部所有軍事據點。要知道,燕山雖險,還需要外圍據點來支撐。所以防線後撤後,河北壓力劇增,不得已部署重兵來應對北方威脅。
圖-燕山長城
後晉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中原彷彿頭懸利刃,受到嚴重威脅。後周時期,柴榮利用契丹內亂的機會收復燕南三州,他卻突然病倒,被迫撤軍,喪失了收回燕雲的最好機會。
圖-五代十國
北宋建立後,宋太宗兩度北伐,想要收復燕雲故土,卻連遭兩次慘敗,葬送幾十萬精銳軍隊。宋朝從在戰略上由進攻轉為防禦,思想上放棄了收復燕雲十六州。
宋真宗即位後,契丹人建立的遼國南侵,在遼軍鐵騎面前,宋真宗喪膽,一心求和。兩國在澶州城外訂立盟約,以宋朝每年向遼國繳納三十萬歲幣為條件,結束了四十多年的鏖戰。
不過宋朝並未放棄燕雲十六州,他們與女真人南北夾擊遼國。宋徽宗花費百萬金帛,從女真人手裡贖回已成空城的燕京。
圖-北宋
遼國滅亡,女真人的金國建立,燕京暫時回歸,北宋人以為可以高枕無憂了。誰曾想,女真人一南下,燕雲守將不戰而降,燕山防線形同虛設,宋徽宗父子被女真人擄走,北宋滅亡。
圖-南宋
南宋割讓半壁江山、向女真金國稱臣納貢,才在江南苟延殘喘下去。燕雲十六州和北京,更成了南宋可望不可及的疆土。
後來蒙古滅了金國,佔據北京,建立元朝。至於南宋,一直到滅亡,也再沒踏入燕雲十六州一步。
明初,徐達攻克大都,收復了淪陷四百多年的漢家故土,洗刷了宋朝長達百年的恥辱。
※秦漢隋唐宋明,中間有個後周,為宋朝做嫁衣
※從降將到戰神,李世民對他的信任簡直讓人嫉妒
※兩個城市市區相連,你知道幾對呢?
TAG:風長眼量 |
※清朝真實的北京影像,帝都沒有想像的那般華美
※北京紫禁城沒有廁所,古代皇帝妃嬪太監們在哪方便的?
※我們現在有北京,南京,為什麼沒有東京和西京?
※老北京的味道是什麼樣的?只有這些才是屬於老北京的味道
※有北京、南京,那我國歷史上有沒有東京和西京呢?
※明朝沒有火車,是如何做到五天內從山東走到北京的呢?
※我們為何叫文明古國?不是因為北京上海,而是因為這十座古城
※有北京、南京,那我國歷史上有沒有東京、西京呢?
※北京唯一鬧鬼的王府,老北京人都知道,說那裡邪門
※毛澤東剛開始並沒有打算以北京做為首都,那究竟是哪個地方呢?
※同樣作為古代都城, 北京和南京有了, 東京和西京有嗎? 又是哪個城市?
※孩子問:「中國有南京、北京,日本有東京,那麼西京在哪裡呢?」怎麼回答?
※北京真的有「鎖龍井」這個存在嗎?
※誰不是一邊罵著北京 一邊狂吃在北京呢?
※北京故宮為何西北角缺了一塊?有一種說法太邪門,原因至今還是謎
※有北京,南京,為什麼沒有東京和西京?
※這裡是北京最墮落的一條街,不知道的還敢說你是地道的北京人?
※北京,北京,在這兒有太多讓我眷戀的東西
※如何在北京擁有自己的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