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跟經方大師胡希恕:學習胃、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經驗!

跟經方大師胡希恕:學習胃、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經驗!

跟經方大師胡希恕:學習胃、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經驗!



小編導讀

胃、十二指腸潰瘍是極為常見的疾病,不少人惹上這個病,不過是因為飲食不節,或是服藥不當導致脾胃受傷,進而導致脾胃功能失調,引發胃、十二指腸潰瘍。胃、十二指腸潰瘍其實相對較易治療,但很多人並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今且看經方大師胡希恕是如何治療此病的!


外寒里虛胃脘痛易攻為補常建中


西醫診斷胃、十二指腸潰瘍,因有X線、內窺鏡等檢查確診,易形成統一認識,但中醫辨證治療,因臨床經驗不同、學術觀點不同等原因,往往出現分歧。例如六十年代曾有一位西學中者,以總結老中醫經驗在雜誌發表論文,說什麼潰瘍病多數是虛寒,治療應用黃芪建中湯,論文一出即受到眾人質疑。說明多數中醫重視辨證論治,並有較高的理論水平。但從雜誌、書籍看,不少人往往忽略外邪與潰瘍病的關係。胡老在臨床研究中注意到這一問題。


例1

王某,男,46歲,病案號181985。


初診日期1965年11月30日:10年多來胃脘疼痛,近來加重,在當地中西醫治療無效,中藥多是溫中理氣、活血祛瘀之品。西藥治療無效,動員其做手術,因懼怕拒絕手術而來京治療。近症:胃脘刺痛,飢餓時明顯,背脊發熱,午後手心發熱,有時燒心,心悸,頭暈,身冷畏寒,汗出惡風,口中和,不思飲,大便微溏,苔白舌尖紅,脈細弦。X線鋇劑造影檢查: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潰瘍面積0.4×0.4cm2。胡老與小建中湯,處方:


桂枝三錢,白芍六錢,生薑三錢,大棗四枚,炙甘草二錢,飴糖一兩半(分沖)。


二診1965年12月3日:疼減,手心發熱亦減,但仍胃脘刺痛,背脊發熱,大便日行一次。上方加炒五靈脂二錢,元胡粉五分(分沖)。


三診1965年12月9日:胃脘痛已不明顯,唯食後心下痞,四肢發涼,夜寐不安。將返東北原籍,改方茯苓飲(茯苓五錢,党參三錢,枳殼三錢,蒼朮三錢,生薑三錢,陳皮一兩,半夏四錢),帶方回家調理。

按:胡老在患者走後講道:當表邪存在時,治療不解表,專溫補或理氣血,造成外邪久不去,且引邪入內,故胃脘痛長期不愈。當治以溫中同時解表,則胃脘痛很快緩解。本患者因有汗出惡風、頭暈心悸等症,即有邪在表,並現表虛證,因為小建中湯的適應證,故服藥三劑即效,服九劑癥狀基本消除。小建中湯乃是桂枝加芍藥再加飴糖而成,桂枝加芍藥湯原治太陽陽明合病的腹滿痛,今加大量甘溫補虛緩急的飴糖,雖仍治胃腹痛,但已易攻為補,治療太陽太陰合病的時腹自痛,故名之為建中。謂之小者,以其來自於桂枝湯,仍兼解外,與專於溫補的大建中湯則比較為小也。


乍看是虛實是實本是瘀血怎溫中


一些人囿於潰瘍病多是虛寒的認識,因此臨床往往不仔細辨證,動輒就與溫中補氣之葯,不見療效則加大藥量,患者難以忍受,不得不換他醫診治,胡老的醫案中就有不少這樣的病例。


例2


張某,男,40歲,病案號178517。

初診日期1965年10月28日:1962年即確診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去年又查出有慢性肝炎,經常疲乏無力,納差,右脅痛,胃脘痛,時有頭暈、吐酸燒心,怕冷,前醫辨證為脾胃虛寒,投與黃芪建中湯加味,服六劑,頭暈加重,每早起右脅痛,胃脘痛更明顯,咽干思飲,大便干,苔白膩浮黃,舌尖有瘀點,脈沉細。胡老認為是少陽陽明合病挾瘀的胃脘及脅痛,為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方證,用藥:


柴胡四錢,枳實三錢,黃芩三錢,半夏三錢,赤芍三錢,桂枝三錢,桃仁三錢,生薑三錢,大棗三枚,大黃二錢。


結果:上藥隔日一劑,服第二劑後胃脘痛已,服九劑後脅痛已,納增,大便如常。


按:本例因有乏力、怕冷、納差等,很易看作虛寒,但如

能仔細辨證,則不難發現,患者有頭暈、脅痛、咽干思飲等,其證當屬:少陽陽明合病。又有頭暈、吐酸、燒心、大便乾等,為氣上逆,胃氣不降。此時應以降為法,用黃芪升提中氣,必然加重氣逆,因此出現頭暈、脅痛、胃脘痛更重。本例還有兩個特點,即一是右脅痛,一是舌尖有瘀點,為有瘀血的特徵,因此,本例證屬少陽陽明合病並挾瘀血,故用大柴胡湯和解少陽陽明,並以桂枝茯苓丸祛除瘀血。其中有半夏、生薑、桂枝、大黃降逆和胃,全方標本兼顧,且方葯對證,故見效迅速。回過頭來再分析患者的乏力、怕冷、納差等,可知並非因虛寒,而是瘀血,氣滯不疏所致,辨證時當有所借鑒。


虛寒見證確實多溫補方葯卻不同


以上所述皆提到誤用溫補,是在強調注意解表(例1)和祛瘀逐實(例2),不是說潰瘍病不用溫補,相反因潰瘍病虛寒證確實多見,用溫補的方法也就很多。但胡老根據患者具體癥狀的不同,辨出不同的方證,而用不同的方葯。常用的方葯有:大建中湯、旋覆代赭湯、黃土湯、吳茱萸湯等。今擇其治驗病例列述於下:


例3


甄某,男,45歲,病案號61442。


初診日期1965年12月9日:1963年曾患胃脘痛,經X線鋇劑檢查確診為胃潰瘍,經治療一度緩解,近一月來又常胃脘痛,飯前明顯,口乾不思飲,時感頭暈、乏力,大便溏黑,潛血強陽性,苔白,脈沉弦細。與黃土湯:


伏龍肝三兩,炮姜三錢,川附子三錢,党參三錢,炒白朮三錢,生地炭八錢,當歸三錢,川芎二錢,白芍四錢,艾葉三錢,生阿膠三錢,炙甘草二錢,黃芩三錢。


結果:上藥服三劑胃脘痛已,六劑潛血轉陰性。


例4


白某,男,32歲,病案號184285。


初診日期1965年12月21日:胃脘痛反覆發作已一年,近一月來加重,食前食後皆痛,常噫氣,嘔吐,心下痞,燒心,時脘腹脹滿,苔白,脈弦細。X線鋇劑檢查確診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下垂。與旋覆代赭湯合茯苓飲加烏貝散:


旋覆花三錢,党參三錢,生薑五錢,代赭石三錢,炙甘草二錢,半夏五錢,大棗四枚,茯苓四錢,白朮三錢,陳皮三錢,枳殼三錢,烏賊骨三錢,川貝二錢。


結果:上藥服三劑胃脘痛減,噫氣、嘔吐減。服六劑胃脘痛已,他症已不明顯。


例5


李某,男,33歲,病案號478529。


初診日期1965年3月16日:於1963年發現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近來常胃脘痛,飢餓時明顯,泛酸,欲嘔,吐白沫,時頭痛,腹脹,苔白根膩,脈弦。與吳茱萸湯合半夏厚朴湯加陳皮:


吳茱萸二錢,党參三錢,生薑三錢,半夏四錢,厚朴三錢,茯苓四錢,蘇子三錢,大棗四枚,陳皮四錢。


二診:3月25日:上藥四劑,胃脘痛、嘔吐白沫、頭痛皆已,泛酸減。唯胃脘尚脹。上方去蘇子,加木香三錢、砂仁二錢,增吳茱萸為三錢。


三診:4月1日:葯後諸症均已。


按:以上是胡老常用的溫中祛寒方葯。除此之外,尚亦常用理中湯、附子理中湯、大建中湯等,這裡不再一一列舉。胡老還常用一些單方、驗方,如在缺醫少葯的農村用熱豆油或花生油治療潰瘍病急性胃脘痛等,但非常強調辨證、辨方證。同是溫中祛寒,例3因有遠血又有口乾、頭暈、乏力等寒熱交錯證,故用附子、白朮、甘草溫中祛寒,且用伏龍肝溫中收斂止血,伍以生地炭、阿膠協力止血,佐以黃芩苦寒清上熱。例4則以中寒停飲、胃氣上逆明顯,故用旋覆代赭湯合茯苓飲,又因燒心明顯,故加烏貝散。而例5雖也是中寒停飲,但表現為飲邪上犯明顯,且腹張滿明顯,故用吳茱萸湯合半夏厚朴湯加陳皮。即溫中祛寒治療潰瘍病、胃脘痛是治療大法,在確定具體方葯時,還要細辨具體方證。


新媒體編輯:王丹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精準解讀:中藥到底該如何運用!
最好的補氣葯,其實都在你身邊!
值得深思:如何走出中醫認知的泥沼?
恍然大悟:原來冠心病還可以這樣治!
尖銳濕疣尷尬難言,中醫自有妙計來解憂!

TAG:悅讀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從小學各式才藝,現在卻非常排斥,如何找回他的學習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