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漢傳僧衣——僧衣東漸有新創

漢傳僧衣——僧衣東漸有新創

2015-10-30


中國民族報

漢傳僧衣——僧衣東漸有新創


三衣就是佛家對僧眾們穿著衣服的戒律規定,就是說每位僧眾最多只能擁有三件衣服。所以,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說:「沙門法服,惟有三衣。」但是,正像剛才說到的,三衣是佛祖釋迦牟尼根據印度特有的亞熱帶氣候,親自試穿以後而制定的。對於印度佛家僧眾來說比較適合。可是,佛教傳入了中國之後,這種服制規定就不太適應了。比如在中國北方的冬季,氣候寒冷,出家人即使把三衣統統穿上,也難以禦寒過冬。另外,在印度佛教的古代法會上,僧眾穿衣還要遵守佛制,偏袒右肩露出肩膀來,也就不會被禮儀之邦的中國佛家所接受。於是,佛教在傳入中國以後,僧眾們就根據本土情況,改制或創製了一些新的僧衣,其中包括偏衫、方袍、直裰、僧帶、僧帽、僧鞋等等。


打破三衣制的偏衫


中國佛家創製的僧衣,即有印度佛教的原意,又反映了中國特色的,首先應該說是偏衫。偏衫,雙名褊衫包括有兩肩雙袖,但是在穿著的時候,卻如同袈裟一樣開脊接領,斜披於左肩,袒露右臂,因此有「偏衫」之名,也有稱「一肩衣」的。據說,偏衫始出於北魏時期。如贊寧在《僧史略·服裝法式》中記述:「後魏宮中人見僧自恣,偏袒右肩,乃施一肩衣,號日偏衫,全其兩肩衿袖,失祗支之體,自魏始也。」宋元明時期的戲文小說,對僧眾穿著偏衫的情況有較多的描寫,反映了當時的衣著習俗。如《兩遊記》中描述道:「那眾和尚,真箇齊齊整整,擺班出門迎接,有的披了袈裟,有的著了偏衫。」

偏衫的製作材料一般為布、紗、綿等等。如《姑妄言》寫道:「好一個和尚,只見他:雙眉劍掃,兩眼波橫,腰挎戒刀,足穿芒履,身帔(披)七幅布偏衫」,這個和尚穿的是布制偏衫。又如《綠野仙蹤》上說:「五~卜歲的一個和尚,但見:毗盧帽半新半舊,紗偏衫不長不短」,這個和尚穿的就是紗偏衫了。而在不知作者為何人的《後西遊記》中又寫道:「唐半偈看那點石和尚怎生打扮:毗盧帽方方綉佛,綿偏衫縫縫垂珠」,這個和尚穿的又是綿偏衫了。可見,經中國佛家改制的偏衫,在製作材料上並無過多的講究,只要是布紗綿類即可。


具有民族服飾特點的直裰


除偏衫之外,中國的佛家還根據自己民族的服飾,在僧衣中創製了「直裰」。直裰,也寫作「直掇」。直裰其實就是中國傳統的對襟大褂,式樣為斜領大袖,顏色以黑、白、十黃色為主,它的背面分成左右兩個衣片,中間一道直線縫合。正面對襟大袖,衣緣四周鑲以黑邊,穿時兩臂可以對插納入袖內。直裰一般用麻布、棉布做成,講究些的也可用素紗及素絹等衣料。


直裰是中國的佛家僧眾們在沒有什麼宗教活動時,平常休閑生活中所常穿的衣服,人們在佛教寺院中看到那些和尚們所穿的衣服,多是直裰。明代的蓮池大師就曾在《沙彌律儀要略》中告誡剛入佛門的沙彌,穿著直裰要注意整齊潔凈,比如在入廁前要「於竹竿上掛直裰,折令齊整」。《水滸傳》里描述的僧眾們,平時也是穿這種服裝。如第四回就是這樣描述魯智深所穿衣飾的:「智深穿了皂布直裰,系了鴉青絛,換了僧鞋,大踏步走出山門來。」這裡魯智深穿的就是黑布做的直裰;在第一一五同又寫道:「那寶光和尚怎生結束?但見:穿一領烈火猩紅直裰,系一條虎筋打就圓絛……」這裡寶光和尚穿的就是火一樣鮮紅的直裰了。


直裰這種服飾早在宋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因為它寬大舒適,除了佛家僧眾以外,道士和文人也常穿著,所以宋代把直裰叫作「道袍」或者「直縫」。例如,宋趙彥衛在《雲麓漫鈔》中就說:「古之中衣,即今僧寺行者直裰。」蘇轍寫的《答孔平仲惠蕉布詩》也有描述:「更得雙蕉縫直裰,都人渾作道人看。」可知在當時的文人士大夫中,許多人也是很喜歡穿直裰的,只不過在老百姓眼中看來,穿這種服裝總還是有點像僧眾或道人。到了元明時期,直裰就成了百姓們的平常穿著,它被去掉了佛家色彩而稱「直身」了,縫做的形制也有所變異,通常用紗毅、綾羅、綢緞及苧麻織物製成,大襟交領,下長過膝,多用於士庶男予。例如,《儒林外史》中寫道:「忽見樓梯上又走上兩個戴方巾的秀才來。前面的一個穿一件繭綢直裰,胸前油了一塊,後面一個穿一件元色直裰,兩個袖子破得晃晃蕩盪的,走了上來。」小說中的這兩個文人都穿著直裰,可見這種衣服在當時已是很通行的了。

絲絲不入扣的僧帶


僧帶是佛家僧眾們用來緊束衣袍的帶子。在佛家的生活用具中,僧帶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腰帶,一種是禪帶。


僧眾們的腰帶是有講究的,僧裝的特點是全身無一紐扣,惟以腰帶系裹,所以說是「絲絲不入扣」。腰帶多為布制,也有絲綢的。


但也有皮革製成的腰帶。2001年3月13曰在杭州雷峰塔地宮中,取出了包括蓮花座青銅佛像和可能裝有佛螺髻發的鐵函在內的59件珍貴文物,還出_十了一塊厚l0公分左右的銅質方型腰帶扣、一些殘破的皮革製品和橢圓形的鏤空青銅片,考古專家們最終確定這些文物應該是一條帶有裝飾物的吳越國皮質腰帶。


還有一種特殊的僧帶,也是皮革製成,被稱為禪帶。禪帶是一種幫助僧眾們在坐禪時不致昏沉的器具。《釋氏要覽》中說,「禪帶,此坐禪資具也。經云:用韋(熟皮)為之。廣一尺,長八尺,頭有鉤,從後轉向前,拘兩膝令不動故。為乍習坐禪易倦,用此檢身助力,故名善助。用罷,屏處藏之。」

形狀色彩各異的僧帽


關於僧帽,在《濟公全傳》中有一段專說濟公破僧帽的故事,讀來還是蠻有趣的:有一位老仙翁和濟顛鬥法,他用葫蘆裝了濟顛,要用火化他。幾位弟子替濟顛求饒,老仙翁剛要往外放濟顛,只見濟顛和尚又打外面「踢踏踢踏」進來了。眾人一瞧,也都愣了。老仙翁「呵」了一聲,說:「顛僧,我將你裝在葫蘆之內,你怎麼會跑出來了?」和尚說:「我在裡邊悶得很,故此擠了出來。」老仙翁一瞧,葫蘆蓋蓋著,他怎麼會擠出來呢?葫蘆還覺著很沉重,老仙翁掀開蓋往外一倒,「叭噠」倒出來,原來是和尚那一頂破僧帽。老仙翁說:「原來是這一頂破僧帽。」和尚說:「你別瞧不起這頂破僧帽,你還經不住我這頂帽予一打呢。」老仙翁一想:「我仰觀知天文,俯察知地理,我怕他這僧帽?」想罷,說:「和尚,你這帽子有多大來歷?」和尚說:「倒沒有什麼來歷,有點厲害。」老仙翁說:「我卻不信,你把帽子的厲害,拿出來我瞧瞧。」和尚說:「可以。」立刻把帽子往上一攝,口念六字真言,老仙翁一瞧。這帽子起在半懸空,霞光萬道,瑞氣千條,金光繚繞,猶如一座泰山,照老仙翁壓下來。老仙翁一看,暗說:「不好」,心中一動,「這個和尚必有點來歷,也許是故意戲耍我。」和尚這帽子要真打下來,得把老仙翁打去五百年的道行。濟公想,平日和老仙翁無冤無仇,又知道老仙翁素常是好人,故此不忍傷他,用手一指,把帽了收回去。


濟公的破僧帽,就是佛教出家人所戴的僧帽。根據《四分律》記載,佛陀允許比丘們在天氣寒冷、頭部覺涼或頭痛的時候,以毳或劫貝作裹頭。除此之外,是禁止比丘裹頭的。這種僧帽,也叫頭巾,又稱頭袖、僧帽、禪巾、菩薩巾。據《景德傳燈錄》卷十七山光仁條記載,頭巾的大小約長一尺五寸。《釋氏要覽》送終篇「頭巾」條下記載,頭巾全長五尺三寸,前面長二尺八寸,背後長二:尺五寸。在日本佛教界,自古就使用頭巾,相傳桓武天皇曾贈縹帽給台密的最澄大師,故冠帽之習始白天台,其後廣行於真言、凈土諸宗之間。


僧帽的形狀有許多種,如瓢帽、毗盧帽、僧伽帽、三布帽及一盞燈等。明代黃一正寫了一本書叫作《事物紺珠》,裡面說:「毗羅帽、寶公帽、僧伽帽、山子帽、班哦吒帽、瓢帽、六和中、頂包,八者皆釋冠也。」寶公帽也就是志公帽。相傳我國南朝蕭齊時代,和尚寶志始冠布帽,後世遂稱「志公帽」,廣用於禪林。毗盧帽用於比較莊重的場合與人士。有金頂、六角,有的還有提花圖案。《西遊記》中說,三藏法師身上穿一領錦襇異寶佛袈裟,頭戴金頂毗盧帽。梁垌生《冰川天女傳》中,德魯奇頭上戴的就是六角的毗盧帽。日本金田一探案《獄門島》中有一個千光寺的和尚,他的頭上戴著一頂有提花圖案的毗盧帽。瓢帽也流行於市井人士中。《醒世姻緣傳》:白姑子次早起來,凈洗了面,細細的搽了粉,用靛花擦了頭,綿胭脂擦了嘴,戴了一頂青緯羅瓢帽。同書第十六回還說,胡旦戴了一頂纓紗瓢帽。

戴僧帽的主要目的是禦寒,因此在各種佛教活動中或禮佛拜師的時候,應注意禮節,脫帽而行。《大比丘三千威儀》中說:「不得著帽為佛作禮」,又說,在入室禮師之際,應當脫帽等禮節。


由佛教信眾們捐贈的僧鞋


無論是常人或者僧人,穿鞋子自然是不可少的。僧眾們所穿的鞋子,有橙黃色的,也有黑、灰、土三種顏色的,製作僧鞋的材料,一般為布料,也有用皮革製成的。如《水滸傳》中寶光和尚的裝束就是,「穿一領烈火猩紅直裰,系一條虎勇打就圓口,掛一串七寶瓔珞數珠,著一雙九環鹿皮僧鞋」。


僧鞋的來路主要是由佛教信眾所敬捐。《水滸傳》寫道:「趙員外取出銀兩,教人買辦物料;一面在寺里做僧鞋,僧衣……」《西遊記》里也有記述:「我明日假裝一病,只說先年曾許舍百雙僧鞋,來你寺中還願。」這些捐贈的僧鞋,住寺的僧眾們可以從寺內領到。遊方僧人在一個寺院中掛單長達三個月的,也可以領到善男信女捐贈的僧袍僧鞋。在一些地方,還有通過為寺院內的高僧捐僧鞋,而為小兒消災祛病的習俗。北京有稱小孩「跳牆」的佛教儀式:富有的人家,領小孩到廟裡認師父,須事前給小孩剃頭洗澡,從頭上到腳下,換一套僧裝,還要送廟裡和師父許多禮物。其中,必須要給師父定做一雙僧鞋,將小孩的一小撮頭髮納入鞋底。請一至三堂大供(如蜜供、套餅、面鮮、鮮果之類),封上若干「香資」(現金)作為奉獻。

漢傳僧衣——僧衣東漸有新創



用途廣泛但持律嚴謹的手巾


手巾是比丘十八物之一,又稱拭手巾、凈巾,即拭手及臉的布巾等。手巾的用途有多種,用法也有嚴格規定,在許多佛教書籍如《沙彌十戒法》、《大比丘三千威儀》等當中都有記述。如說,「當用手巾有五事:一者當拭上下頭;二者當用一頭拭手,以一頭拭面之;三者不得持拭鼻.四者以用拭膩污當即浣之;五者不得拭身體,若澡浴各當自有巾。若著僧伽梨時,持手巾有五事:一者不得使巾頭垂見,二者不得持白巾,三者當敗色令黑,四者不得拭面,五者飯當用覆膝上,飯已當下去。」


手巾在僧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常用之物。比如,在就餐前後,手巾就用於保持就餐時和餐後缽具的衛生清凈。《沙彌十戒法》中說:「拭缽有五事。二者當持凈手巾著膝上。……五者缽已燥,即當持凈手巾並覆。」又如,在僧人坐禪修行時,手巾也是有用的。《敕修百丈清規》中說:「聖僧侍者,牽堂內手巾轆轤,驚酣眠者。」另外,在僧人的個人修行坐禪時,也可用於治嗔恚。《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說:「一生嗔恚,將墮入毒蛇猛獸道中。須待周身冷透、神識完全脫離,用熱手巾搭肋膝等處,即可轉軟更衣。」再如,在與其他僧人和世俗人士交往時,手巾也常常可以派上用場。佛家弟子服侍自己的師父,為師父準備好各種生活物品,其中就包括準備手巾等項。《沙彌戒法》中說:佛家弟子在與師父出行時,有四件事情是必須要做的,第四件就是為師父準備好澡豆、手巾等。另外,手巾還有保持禮節的作用,如在泰國,女士要想將東西奉給僧人,應該托男士轉交為宜。如果不得不親手送贈,那麼僧人就會張開一塊黃袍或手巾,承接該女士交來的東西,因為僧人是不允許碰觸女性的。


手巾因用途的不同,其種類也有多種。《善見律毗婆娑》中說:「手巾畜二。」《毗尼母經》說,巾有三種,即凈體巾、凈面巾、凈眼巾。《四分律行事鈔》列舉有拭身巾、拭手巾及拭面巾三種。在中國,手巾自古就被僧眾們使用,後來在禪林中,還用來備於僧堂、浴室、後架等處,供大眾使用。如《敕修百丈清規》在「知浴條」中說:「鋪設浴室,掛手巾,出面盆、拖鞋、腳布。」


在佛家的修行生活中,別看手巾之類的東西不是什麼高妙之物,但它還有著某種教學的作用。高僧窺基在解說「四重二諦」時,就用手巾來喻說「世俗諦」。他說,世俗諦應作「隱顯諦」。隱是「隱覆空(真)理」,顯是「有相顯現」,如同把手巾結紮作兔子等物,本來的手巾的相狀掩覆,而兔子的相貌顯現。在這裡,有無不虛,即稱為諦。他的意思是說,手巾是原來原樣的東西,但它一用來編結成小兔予,外相就變了。但不管它怎麼變,原樣的東西和變化了的東西,都展示出同一種本質性的東西。


手巾的來源大多也是由信眾們捐贈的。比如,據說唐開元末年,有一次唐玄宗夢見有人對他說:「請你拿著手巾五百條,袈裟五百領,到迴向寺里去布施」,唐玄宗醒後不敢怠慢,急忙派人將手巾、袈裟等等如數去給僧眾們布施。

漢傳僧衣——僧衣東漸有新創



主編:許興旺責編:李鵬臻編輯:趙黛莫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非物質文化遺產 的精彩文章:

漢藏合一的精品:熱貢藝術
鼓是怎樣成為佛教法器的?
一隻上等木碗等於10頭氂牛?
老工匠揭秘塑制「肉身佛」3個步驟:需封缸數年
佛教法器中「木魚」

TAG:佛教非物質文化遺產 |

您可能感興趣

佛學常識:僧衣顏色演變史 袈裟只賜予高僧嗎
泰國4歲萌萌小僧人 不愛玩具愛僧衣
王菲出街穿衣笑死人,穿一身僧衣裝不能忍,褲子都能裝兩個人了
漂亮的緬甸女尼,粉色僧衣更顯得她們楚楚動人
遇見穿僧衣的師父,請你雙手合十
謝霆鋒穿僧衣現身欲出家?首飾暴露了真享!王菲張柏芝再搶也沒用
關於僧衣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三)
為防趕盡殺絕,朱元璋是否真在奉先殿為朱允炆預留了度牒和僧衣?
80歲老和尚5歲開悟禮佛,割肉喂母,一件僧衣縫縫補補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