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舉薦過很多賢能官員,但是有一個人,他看走了眼
狄仁傑是武則天時期的良臣和賢輔。在理政做事、為國效勞的同時,狄仁傑非常注重後繼人才的考察和選撥,先後舉薦了張柬之、桓彥范、敬暉、姚崇、李楷固等數十位官員,他們品操高尚,忠貞廉潔,精明幹練,並能繼承狄仁傑遺志,堪當重任。因知人之明,狄仁傑也贏得了「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的美譽。
然而,在舉薦的眾多官員中,有一個人狄仁傑就看走了眼,此人名叫竇懷貞。
竇懷貞出身外戚,其高祖父竇毅是太穆皇后(高祖李淵之妻)的父親,父親竇德玄在高宗李治時官至宰相。出生於這麼一個顯赫富貴的家族,年輕時的竇懷貞沒有像同族子弟那樣聲色犬馬,而是非常克制自斂,修身養性,生活簡樸。聖歷年間(698年—700年),竇懷貞出任清河縣令,政績顯著,有賢能的美名。
狄仁傑拜相後,經過考察,認為竇懷貞人品、才幹都出類拔萃,便向武則天舉薦,竇懷貞得到提拔,歷任越州都督、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均以清廉幹練著稱。
知人知面不知心,有的人是會變的,竇懷貞就是一個十足的變色龍。武則天退位後,中宗李顯復辟,韋後、安樂公主幹政,武三思擅權,神龍革命的功臣遭到了殺戮和排擠,朝政大亂。此時,竇懷貞思想滑坡,想到了獻媚、投機和鑽營。
為了升遷,竇懷貞拋棄了先前的品操,辜負了狄仁傑的厚望,對韋後等人「每諂順委曲取容」。韋後的父親名叫韋玄貞,為了避諱,竇懷貞主動改名竇從一,表示從一而終,死心塌地追隨和效忠於韋後。韋後的野心很大,想做武則天第二,需要一批像竇懷貞這樣有一定聲望的死黨,二人同流合污。不久,竇懷貞就升為御史大夫。官職雖然升了,但竇懷貞的名聲壞了,「自是名稱日損」。
為了籠絡竇懷貞,韋後還使出了「美人計」。景龍二年(708年)十二月丁巳,也就是當年除夕之夜,中宗、韋後舉辦了一場層次非常高的辭舊迎新宴會,「中書、門下與學士、諸王、駙馬入閣守歲,設庭燎,置酒,奏樂」,竇懷貞也被邀請參加。喝到興頭上時,中宗對竇懷貞說,聽說你的妻子亡故了,你至今沒有再娶,我很為你著急,「今夕歲除,為卿成禮」,正好給你撮合一門親事。
韋後提供的美人,不是金枝玉葉,不是名門閨秀,不是妙齡女郎,而是自己小時候的乳母王氏。王氏不是漢人,而是蠻婢,年輕時有一定的姿貌,但此時年齡很大。當時,中宗五十三歲,韋後與之相當,其乳母王氏約七十歲左右,而竇懷貞不過四十歲的光景。竇懷貞不明就裡,連連磕頭,「內侍引燭籠、步障、金縷羅扇自西廊而上,扇後有人衣禮衣,花釵,令與從一(懷貞)對坐」。等儀式結束後,王氏撤掉擋在臉上的扇子,竇懷貞才看到王氏那張蒼老的臉。
再怎麼著,這也是皇帝親自做的媒,再者王氏已被封為莒國夫人,有封邑,有地位,又是韋後身邊多年的老人,竇懷貞毫無畏難之色,歡歡喜喜地跟王氏入了洞房。有了這門奇葩親事,竇懷貞搖身一變,成了中宗、韋後的親戚,不論是入朝覲見還是奏疏上表,其口中、筆下必以「國夫」自居,且「欣然有自負之色」。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一個人無恥到這種程度,也算是登峰造極了。
腳踏兩隻船,是小人的慣用伎倆。在跟韋後結親聯姻的同時,竇懷貞還私下裡跟太平公主打得火熱。景龍四年(710年)六月,中宗駕崩,韋後臨朝攝政,立李重茂為少帝。不久,臨淄郡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發動政變,誅殺韋後、安樂公主、上官婉兒及諸韋子弟,逼少帝讓位,立相王李旦為帝,是為睿宗。韋氏集團被滅後,竇懷貞再現小人本色,立馬「手斬其妻」,恢復原名,宣布跟韋後沒有任何關係。後在太平公主的舉薦下,竇懷貞竟然當上了宰相,封魏國公。
有了新靠山,竇懷貞極力獻媚,「每退朝,必詣太平公主第」。同韋後一樣,太平公主也是個野心家,也想效仿生母武則天當女皇。為了達到政治目的,太平公主與太子李隆基明爭暗鬥,睿宗沒辦法,只好禪位於李隆基。不久,太平公主又要求睿宗廢掉李隆基。遭到拒絕後,太平公主聯合竇懷貞等親信於先天二年(712年)密謀造反,結果被李隆基擊潰。當時,在太上皇帝李旦頒布的《誅竇懷貞等大赦誥》,「……姦宄潛謀,蕭牆作釁。逆賊竇懷貞……咸以庸微,謬承恩幸,未申毫髮之效,遂興梟獍之心」,將竇懷貞定為「姦宄」和「逆賊」。
大勢已去,走投無路的竇懷貞「懼罪,投水而死」,躲進山溝里的太平公主也被抓,賜死家中。太平公主一死,天下真的太平了;竇懷貞一死,小人也銷聲匿跡了。為了警示世人,李隆基下令毀掉竇懷貞的屍體,讓其萬劫不復,「戮其屍,改姓曰毒」。當年,狄仁傑舉薦的官員幾乎都做過宰相,但那是靠真本事上位的;竇懷貞雖然也做過宰相,但他出賣的是身體和靈魂。竇懷貞從一個口碑極佳的清廉君子,淪落為無恥下流的奸佞小人,這是狄仁傑所沒有預見到的。(劉秉光)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一首宮廷艷曲,使武則天成為武媚娘,並助其當上了皇后
※以父子相殘、手足相殘著稱的野蠻王朝
※報應不爽:他出賣皇帝當上了皇帝,卻被太監出賣
※書生誤國: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狀元皇帝
※北魏冊封皇后必走的一道奇特程序
TAG:劉秉光 |
※這個帝國的統治者人人賢能,卻被老百姓痛恨討厭!
※自比「薺菜」,他是一代賢能宦官,還是帝王皮條客?
※魏忠賢能夠呼風喚雨人稱九千歲,原來都是因為她
※孔子是不是聖人,賢能政治更適合中國?
※瓦崗四十六友,賢能之士大有人在,為何讓一介莽夫程咬金當皇帝?
※堯作為遠古時代有名的帝王,是很賢能的
※一種最恐怖的刑罰,是凌遲騎木驢升級版,只有魏忠賢能施此法
※周恩來的賢能引來殺身之禍司機被收買,因身邊能人無數行刺失敗
※千古帝范,在位70年,禪位於賢能,傳言被囚禁致死,真相如何?
※皇帝問:你兒子賢能嗎?宰相心知不好,計上心來:不賢!轉危為安
※春秋戰國時期的魏國,錯過了多少賢能之才?
※唐太宗那麼喜歡賢能的四子李泰,為何最後卻立懦弱的李治做太子?
※賢能的乾隆為何深寵大貪官和珅?其實原因有三
※落下千古罵名的賢能宰相
※不是酒池肉林大淫魔!紂王其實超賢能,政策領先千年
※《新婚日記》具惠善:我放屁的聲音只有安宰賢能聽到
※貝淡寧:賢能政治能有效規避選舉民主的主要缺陷
※TWICE招認特殊癖好 多賢能睡掉一天
※貝淡寧教授講解 「賢能政治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