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寫作薦讀:漂浮即興曲
漂浮即興曲
作者:須彌
「……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會產生可能的擬真效果,一切都可以遊戲,在沒有上帝的情況下去辨認自己的同類……我們處在一種靈活和彎曲的世界中,這個世界不再有沒影線。」
——讓?鮑德里亞
「……對於這個末日之人而言,他無非是個完全的蝸居者,在其誇大狂症的驅使下,不是去再次造訪,而是更像是去複核其狹小的領地。在一種流動的瘋狂中,加速的移動甚至不再是一種出行,而是一種類似於電波的顫動,而這種電波傳遞著遠程透視的感受……」
——保羅?維利里奧
「……現實被炸飛了……界限無存……指涉與參照也在崩塌之中……大地四處漂浮著事件的屍骸、面孔的殘餘和名詞的幻肢……似乎一切都呈現出了一種沒有邊界的懸浮狀……」
「……無處不是熒幕……無處不是仙境……各種被展示或生成的浮動的彌散的自戀的驚異的吞噬的消解的圖像自行佔據了日常和顱內運作中心……」
「……上帝被捕獲。哦,電子上帝……什麼被植入了,視頻白,星點亂墜……眩暈之渦反覆穿過無形的針眼……你說:盈餘的時間已被代碼的晶元接管……哦,漂浮起來……腦神經遠程受迫。眼角膜正在逃亡……分離。游移。彌散。虛空……另一種未來……」
「……正在到來的夜幕……我們的腦細胞已被掃碼或鎖定……手機或電視屏幕及其圖像騰空了周邊的一切,專伺我們的睡眠……(我們每天在屏幕前入睡,又醒於屏幕之中)……(手與眼的當代境況:手機在召喚)……在數碼時代的睡眠中,我們並沒有墜落並安歇於黑夜無意向性的湖面,而是懸浮在電光攪動的意識餘波之中……」
「……數碼性的你……」
「他吞下了攝像頭的無形藥丸。這藥丸成為一個最大的夢魘……他浮晃,他噁心,他不停地在空氣中抓癢……新聞報道說,最近總是有人陷入一種被監控器捕獲的失調狀態之中……」
「吃下霾,吞下另一種鬥爭/浮嘔啊,這變異的政治喉嚨和幽靈感……」
「……這呼吸變異症,甚是曖昧……你說你患有它,但好像並不反感……不過它又扭曲了其他器官,或聯合了其他超現實主義病症……(身體被推入潰敗與懸浮的境地)……(在白晝這個點上,浮現出起義之痕)……你說這是一種隱匿的政治行動…… 」
「……我們目睹了……這個世界有史以來……最難以名狀的瘋狂:……遍地開花的震驚與災難……無所不在的漂浮與失控……就像被植入了至高的幻覺晶元……」
「……信息過量。符號漂移。現實與文本,搖擺不已……我不是我,還有另一個我。一個青年的夢,沒有開端,如截取出來的河段……無差別。雙重主體和記憶。神迷。失重。眩暈。掉魂。離心。無意義…… 」
「……語言藝術的幻象……幻象的異軌迴路……異軌迴路的過量力比多……過量力比多構建起的存在時空……它們製造出一種被大槍打爆了頭所產生的巔峰快感……快感延宕、醉裂、逃逸、幻疊……詞語一步步卸下慾望的屍體,從靈魂根源處步入死亡的曖昧地帶……」
「……在小說中,我叫漂浮人。我從語言的廢墟中抬起頭,揭開日常的符咒,走入時間的地層……『對我來說,這世界的本質是漂浮』……我的腦洞,我的存在,一切的一切,都匯聚於這漂浮的遊戲……麵包、文字、送葬者、貓、彼岸、噪音、引力……它們將我托起……『我漂浮,故我在』……」
「(一種對話)A:……這文本歧異叢生,彌布著反覆裂碎、彌散、延變的語句……似乎漂浮著無盡的迷霧之隙……超鏈式漂移,充盈著無盡的契機和動量……
B:用句子將固有的一切拉下神龕。」
「(另一種對話)A:我墜入愛河了,我身心沉浸了……這是一種虛擬之愛,一種所謂的畸形之戀在新技術時代的變種……
B:……人機之戀?抑或是人偶戀?……這愛戀,或許是一種未來式、超越式……你看過電影《Her》了沒?還有《空氣人偶》……」
「……愛的漂浮性……這在遠古的詩篇中已有所預示的圖景……正在被激活……它種下了新的倫理基因和力比多藥引……哦,我的電子愛人……漂浮與幻想,多麼偉大……充上氣和電,你就成了愛……對,數碼之愛……」
「……宅,被構建成一門虛擬或漂浮的詩學。它指向或勾連著我們當下這個微妙而驚異的生存系統……」
「……這遊戲真叫人瘋狂……現實世界的重量被一一拆解……虛擬人生的大戲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但你說虛擬與現實之間的紐帶並沒有被切斷,反而架設了一條相互切入、甚至回返的渠路……這或許更讓人沉浸其中……一道道身影深陷於這虛擬代碼介入現實的張力世界之中……無法自拔……」
「……我們被架空了……身體約等於空白,但並無消失感……誰在叫我們?沒有人,也沒有我們…… 無聲、無名、無命……現實與虛擬,相互消耗,猶如角力於夢境中……四周儘是一些似曾相識卻又頗為陌異的浮物……」
「……自我在離散化的意志空間中反覆漂浮……」
「……聲像的有絲分裂……分歧而撕裂……它們分旋出遊絲鉤,扣住神經的末梢,來回晃動……(沙漠,面紗,陵墓,深淵,反光鏡,靈魂出竅)……(微粒的流動,驅動身軀的疊合和延變)……(幽靈投入知覺的黏稠狀態之中)……在場的魔幻感,亦搖曳其中…………」
「……電子屏幕:一門無所不覆的新神學……它誘惑我們,規導我們……反與不反,都成了不可迴避的日常……鄰居已不是想像端……生活虛實交互,沒有什麼可抗議的……」
「……都是些鬼,帶著來自子宮和城堡的記憶,沒有睡眠,也不照鏡子……五十五加二,三十八減七,都是心頭肉……我說,從早上到夜晚,從遊戲的沉墜到耳邊的絮叨,為何還是忍不住帶上了那廢棄的面具……無法不從歷史的鏡像中走出來……朝向那神迷的烏托邦……」
「……不一樣的夢,不一樣的漂浮……在這瀰漫著福爾馬林氣味的地方,你的身體激發出一種奇特的懸浮,如同施使了穿牆的法術……空間如此輕盈,像極了沒有閉合的圓……一個身影來來回回穿越於線上線下、各種交互的界面……沒有人提醒你,關於現實與虛擬的界限……」
「……在敘事允諾給你的最後一個安息之所……你漫無目的,喝醉了一般,沉浮於網路浪遊之中……虛擬世界鋪天蓋地的暴風雪語言,將你捲入詞語的奇詭密林……一次次盈餘且無用的迂迴……一次次浪蕩子的超速漂移……」
「……在當下世界,生存界面異常多元,面孔與面孔,寫下並互換存在幻感……無盡的剝奪與抹除的可能性……一切都處於一種無意識的浮游狀態之中……手機廣告代言人說:日常即懸浮……你看,我們似乎已陷於無指涉的符碼、浮動的擬像之中……迷離、失序、空無、死亡……」
「……手不離機……無限浪遊的日常……一道道離奇的、慰藉的、淫邪的、穿越的、庸俗的、厭煩的景觀,浮現於各類社交平台、視頻直播、VR遊戲……新幻魅時代的幽靈們……一起漂浮吧……」
「……對於他來說,女人們漂浮於時尚,這是自然而然的事……『幻覺夫人自始至終都沉醉於它的漩渦之中』……當代的漂浮性,正體現在這時尚的永恆流變之中……『時尚沒有內容,於是它成為人們給予自己的表演,他們所具有的使無意義產生意義這種能力的表演』……他換上另一種表述:女人們正漂浮於玻尿酸、美顏自拍、PS……」
「……這是我們的形象?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們?……『我們在革形象的命』……靠近一點,手把手機舉起來,咔嚓一聲,自拍成功……這個使用了美顏軟體……這個尚未經過PS……還有這個,是使用最流行的數碼軟體跟其他人置換了五官的我們……『我們,哪一個是我們』……我們的面孔,我們的形象,在何處……」
「……這個世界的諸多毛孔都沾上了數碼性……它正一步步侵蝕我們……摧毀並重構……我們的日常……我們的命運……不過,或許它也正在救贖我們……將我們推入夢想烏托邦……」
「……數碼化的現實,掀起了奇詭的風暴……而數碼時代的書寫,則如同孫悟空的金箍棒,同樣無法無天……」
「……他瘋了,他反覆在操練一門獨異的語言……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比天馬行空還要天馬行空……自打娘胎里出來以後,他就對語言表現出了一種驚人的自覺……『我生來就是為了創造顛覆性的寫作語言』……『更自由地組合詞語』的可能性……他的書寫語言如同經過PS、經過虛擬之網的過濾與編織……最近他甚至悟創出一種怪裡怪氣的語言——漢語、粵語、閩南方言、日語、阿拉伯語、英語、葡萄牙語等雜交成一團的雲語。對,他命名它為:雲語。」
「……這低沉的天氣讓人耽於浮想……你起初在只是畫布上畫了一個圓弧,仿如雲端之跡……不知何時,房間與街道的不確定邊界,晃動了畫上之物,於是,外星人臨於筆下……這浮想的方式,如同窗外的雨,說下就下,沒有任何預兆……他有著這房間的輪廓、斑影,以及貓的耳朵,你說:鬼魂……」
「鬼魂與神靈:一種考古學上的浮幻感。」
「……在我夢想的深根處,它們猶如衛星,相互環繞,來回運轉:身體輕移,攜著巫術的秘密,穿梭於美麗的烏托邦;詞語懸浮,孤獨的文本之翅,越過重重的桎梏,朝向空無……」
「……詞語泡沫……如魂閃般,在陽光下,浮動……多麼無與倫比……詞語是空洞,漂浮於網路的不可能性之中……這機器里的鬼魂……有人說:原創性已死……任何一個都不比另一個更有意義……」
「……句式改變,動搖了日子的政權……激進的日常宣告開啟……身體—機器,摧毀了某種自然的詛咒,開始與虛擬共同生活……空氣中浮動著大量的新辭彙……而這虛實交互的懸浮機制,誕生於一種新的生存形式……」
「……上癮。末日幽靈。身體,被掏空。……內爆。潛意識。代碼之仙境。……第二人生。全息疊換。潛能,無限……」
「……(另一種對話)上帝說:打開另一扇存在之門。
仿生人說:在一之外……」
「……我們的城市歷經了多重災變,除人之外的動物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軟體體生物……(在讀這部小說時,我感到一種很濃的浮幻感和虛戲感……現在依然有殘留)……在這人類最後的邊緣之地……人的恐懼感前所未有的強烈……(後來,我還意識到,與電子寵物為伴,已結成一張新的倫理學困擾之網)……」
「……在數字技術籠罩下的世界中,如何認識你自己?這句古希臘神廟上所刻的箴言依舊散發著巨大的光芒……向天空敞開,呢喃於媒介的深淵處……一種數碼性的當代目光,被帶出……它聚集於我們內在自我的太陽及我們的限度和可能性之上……觀照我們存在於世的位置……漂浮中的奠基性……」
「……最新的數碼技術把我們帶到另一個空間……蒙太奇式的快速轉移,像是受到了另一個上帝的感召……是的,異托邦,換了個上帝……我們置身於另一座新奇的城市,在那華麗而炫酷又空虛的氛圍中……開始另一人生……」
「……在致幻的夜裡,我遇見它,一個似乎是軟體體的小動物,從未見過的一種物種……它沒有說話,只是安靜地看著我……數秒之後,它躍向黑夜的深處……這一圖景成為現實了嗎?……它們從科幻世界中,來到我們的當下……幻大的我,會不會也是一個軟體體?……還有寫下該文本的作者……」
「……在無法逃離的生存遊戲中,大腦被無限開發,打開了一個個未來空間和生存圖景……(古老的意識形態碎片攪拌著科幻的生態氛圍,切入我們的神經膜)……周遭的生物看上去沒什麼不一樣,但全是義體人或基因變異者……(我們對自我和存在的焦灼,既涉奇又幻滅)……第三隻眼和嫁接的系統都潛隱在看不見的另一端……」
「……我們不可避免地一頭扎入數碼時間的漂浮之中,就像被架空了一樣,雙手在空氣中機械地擺動著,沒有目標,沒有真相……沒有可感的未來……」
「一生的終極形式:我約等於漂浮。」
「……無盡的夜晚……邏輯的弦在四散,煙霧與酒氣,撞擊懸浮的故事,你的和我的,年輕人走入歷史的眩暈中心……隨處可見的代碼空間,圖像催眠,打開一個又一個無限疊合與兼容的劇本……」
「……力比多、虛擬、絕望、影像、思索、代碼、放縱、屏幕、麻醉劑……在鏡頭裡、在回聲中、在錄音棚里、在互聯網上,盡情地生活吧、革命吧、醉生夢死吧……」
「……無休止的哈欠或晃腦袋……久久徘徊的咳嗽或敲門聲……迷離的災異雲氛……一切都充滿了倦氣……此刻在遠程的事件和圖像中,此刻在你的呼吸中……或懸浮著,或灌注一股力,猶如夢境一般。」
「……注射器下的幻覺,以回聲的方式,給了這個秩序崩塌、人心惶惶的世界致命的一擊……時空在打轉,毫無方位感,你在頭頂看著你……什麼在坍塌?時間碎裂,你聽見了……那神聖的光芒不知從何處傾灑了進來……無限的空間不斷打開,你赤裸前行……」
「……這是喪與懸浮的一代……似乎有一種喪的機制在運作……那些對當下感到窒息和無助,對未來感到恐懼和憂慮的青年或孩子們,藉助致幻葯和興奮劑,將自己投入過度的自我消耗之中……墜入深度恍惚和瘋狂漂浮之中……作為一種反抗,一種逃離……希望的烏托邦既存在,又不存在……現實也一樣……」
「……虛無的我們:漂浮的大腦……遠古幻城,或近體圖景,都已耗盡了自身的存在感……先前的、未來的、消失的、復活的……『一個個他時空,疊合之無止境』……這不可抑制的書寫:迷狂、出離、魂降……」
「……光電般的體驗。旅行的當代性……肉身仿如坐化,進入另一個時空……直接運轉於腦平面上的步伐和視網膜,完成了願想中的旅行,你說近乎完美……對於這來說,身已不是限,景也不在僅局限於自然或真實……科技的介面,使旅行抵達一種無界之可能……」
「……漂浮不是飛,而是一種垂飛狀態……與前飛不同,垂飛的『垂』,納入了一種敞開的情狀:在朝向飛的目光中,旋入一個驚異的地帶……與飛齊妙,超速於日常……包羅萬象……」
「……當我們醒來,日常形狀將我們托起……口腔、腸胃、窗戶、水杯、鞋口、挎包……它們浮現,又迅即被吞噬……(漂浮物……從另一個門……閃現)……大腦和技術的巨大裝置,將我們推入了迷離之境……(知覺和事件的分子運動被放大)……我們開始,懸浮於抹除了顏貌的無形海浪中……」
「……一個怪異的聲音從一隻漂浮的黑球中漂浮至你的耳邊,你從睡夢中醒來,一抬頭就受到了驚嚇……這漂浮的球幕,偶爾也會傳來一個人的影像,比如你正思念的父母親,或你的愛人,並很快旋入模糊狀……這科幻的現實物,如同身上的一個器官……它性情多變,來去自如……」
「……在這夢幻的塞壬之歌中,我們浮動,迷失……然後逃離,甚至分裂成一絲絲精細、微小的聲線,繼續漂浮於自己的神經末梢中……而關於歷史的隱喻……無跡可尋。」
「……記不清了。一陣昏沉的哈氣聲從頭頂垂下,或是從夢中溜出,這世界就變成了這樣……人間的幽靈劇場,開始閃動迷離的鬼臉——遠古的漂浮物……沒有人說話……失去名字的,正在漂浮於遊戲,奧德賽或彌賽亞……這漂泊的考古學……」
「……懸浮:科幻與考古的共同命運之一……」
「……混淆在不斷發生……遠與近,虛與實,快與慢,過去與未來,界限無存……知覺義肢的誕生和衍進,催生了這一切……周邊的一切都在高速運轉,時空邊界曖昧不明……晃動的主體,也無法附著於空虛之上……當代的眩暈感,如同一隻巨獸……我們已經看見:世界正在加速、加速、加速……」
「……一切都在以加速度的方式在運轉……符號帝國,在不斷更新換代的移光燈中,疊影重重,反複製造距離的眩暈織體……當代色情在圖像上的再現或生成,已成摧枯拉朽之勢,並不如謎……而戰爭卻在更隱秘的地方,以更驚異的方式打響……災異隱在,人民快速漂移……」
「……災難的漂浮性……」
「……恐怖與災難的喪心病狂,由圖像快速傳播,或進一步摧毀……死亡與祭奠的遠程現場……這既習以為常又異常陌生……它們造就一種超越時空的晃蕩:另一個懸浮世界……」
「……對於他來說,影像是過剩的……電子媒介的過度繁殖,成了一種預感……他不想說,這或許衝擊了權力的隱性機制……並使之潰散、延宕……因為,這同時也將人們拖入了眩暈與虛無之中……」
「……另一套器官體系過於強大。/重影、熒光幕、虛擬的溺水者。」
「……手機成了我們的致眩器官……它的智能化將我們拖入過量的資訊、知識、社交、遊戲所激起的眩暈和漂浮之中……(在潛能的激發和擴展之外,囚禁也被灌入了)……它舞動著權威主義的影子……這至高的快感,這惶惑的現實……」
「……現實已不再是原先的現實,它插滿了科技的管道……圖像疊化,身影彌散……正如藝術家所說:圖像已構成某種現實,而不是讓人去聯想現實……它們的疊合,成了最大的現實……」
「……任何走偏的慾望,或變移的智力……在虛擬世界中都可投射和實現……你足不出戶,在你的臉上,映射著一個個洞的符號……『我與虛擬共同生活。』……你甚至沒有任何實在的思欲……你漂浮無根……」
「……在後人類的語境中,主體變異,時間錯位……你不再是你,時刻面臨著消解的危機……過去、現在與未來,在圖像中揉成了一團……解體的在解體,進化的在進化,生成的在生成……世界圖式未明,消散於沒有落地的懸浮之中……」
「(一種對話)A:誰在引領誰?誰將改變這個世界?
B:你們已成為網中之物,變異正在發生……
C:這可以是一種延展,甚至反撲……不過,也可能是一種奴役……我們將被領向何處?」
「這是在哪兒?現在是什麼時候?我們是誰?」
「……客體消失了,鏡像消失了,他者消失了,手機消失了,時間消失了,誘惑消失了,回憶消失了,真實消失了,幻覺消失了,母體消失了,毀滅消失了,消失消失了。」
「(一種對話)A:無邊的電子屏幕:我們最大的現實……
B:手機已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人間食糧,我們日夜不停地吃它。」
「我們的現實正在一步步被剝奪……太恍惚了。一個人的記憶,在變薄,幾乎像紙片一樣了……我們找不到焦點。經驗與慾望,正在潰散,乃至變異……身體的形狀和自我認知也在發生變化……大數據伺服器,已開始捕捉我們的行蹤……」
「……歡迎來到未來!一道道自動門逐一打開,他被領入了羽毛漂浮的地帶……關於這,他疑慮甚多,憂心忡忡……(在『未來的廢墟』上,卻依然漂浮著『過去的孤兒』)……人類的命運,一幕幕,在他的腦海里划過……」
「……他在尋思:如何找回記憶?存在一種記憶嗎?……他又想起晶元,那曾被他拒絕、拋棄過的一種可能性……這個他,是生活在另一個平行世界中的他……另一個他,正在享受懸浮的技術,以及記憶……」
「……我們漂浮在細碎的噪音之中,如同天幕與屏色的膩軌……轉向灰階模式,慾望消減,這黑暗而蒼涼的夢……死亡的漣漪……微光偶現(這個囚地),我們等待(另個星球),無盡的可能……」
「……當下的視聽,已陷於合成之謎……你遊動於噪音與熒光及浮線的互應之軌中……什麼時候開始有了一種被監視器、電音、虛擬遊戲捕獲的感覺,又開始有了砸毀它們的衝動……它們合成了一種效果,一種新表達……新的可能性…… 」
「……無論如何也記不起它的來歷:一張顯示為拍攝於2016年3月28日的照片,照片上幾個人正穿行於城市大街……然而,這一天我似乎沒有出門,什麼時候拍下了它?而且,照片上的人又都是誰?……它們人臉模糊,像是鏡頭晃動過大,失去了焦點,又像是經過了PS……如同被捲入了漩渦……它似乎只是為了驗證當代世界的速度體驗……事件、生態、記憶都被旋入一個平面、一個點……我們感知它,拍下它,眩暈,不定……我們丟失了面孔……」
「……多個版本的我,漂浮於存在空間的多個界面,不管其背後是哪一套意識形態軟體在運作……命運似乎都是一樣的。」
「……我們的思想漂浮於投擲出去的新媒體骰子之中……波濤起伏,火焰躍動,存在的知覺,穿行於虛幻與擬境……書上說:這也是言說與書寫的處境……」
「……上帝死了嗎?歷史終結了嗎?在終結之後,一切都還在向前漂著……政治、經濟、身體、慾望、藝術、危機都在漫無目的地懸漂著……不再有事件,沒有救贖了……死亡的彼岸,無盡的旅程……沒有終結的終結……」
「……在時間的坍塌中,思想的出發點是否發生了變化?……我們的思想,懸浮於驚人的漩渦中,但似乎仍在朝向一種偶性與確性的平衡……哪怕是漂浮的思考,也致力於從漂浮中綻出,錨定於某個界面……」
「……無限衍生的電子媒介嵌入了我們的日常……一本顛覆之書…… 感知延伸……交流模式被替代……新的言說語境被創造出來……表述被纏上了幻感……此情境中的主體,開始變得模糊、不定、自指、虛幻……」
「……人與詞的形象在一個鏡頭內快速摺疊,似乎跌入了宇宙的黑洞,無限穿越……它們植入了一種蒙太奇,從內部開始,閃過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平行世界……一個軀體和語言的烏托邦……」
「……非人的懸浮感,外域的消盡感:它來自『大外部』,一個不為我們而存在的世界……它荒涼、高冷、無光亮,一個陌生的星球,一個極限之地……(虛擬的盡頭,或許已人工構建了它的存在)……(或許,這是宇宙的另一可能性)……穿過這蟲洞……在某種存在的意識眩暈中,我們感知到了它……這非人世界的內在暗流,波及我們,其帶來的感知裂隙,吞噬著我們……如浮屍,飄浮、顫動、蠕移……」
「……變幻不定的生存空間。後人類的浮夜……一個個快速形成,又迅即消失的小世界……沉迷與驚亂的人與非人……」
註:
本文圖片皆來自互聯網
本文發表於《延河》2016年11期零度寫作
TAG:延河雜誌 |
※繪畫|漂浮 居民
※繪畫 漂浮 居民
※酷炫科幻的漂浮霓虹文字製作
※創意"浮游「照!零重力漂浮
※四方框框|危險版漂浮攝影作品~「失重系列」
※梁云:漂浮的雲
※你想做太空中一顆自由漂浮的行星嗎?
※其實手機就能造出「懸空漂浮」的照片
※眾籌排行榜:像死海中的漂流者那樣,享受漂浮的樂趣
※你見過漂浮在空中的唱片嗎?
※冥王星表面高清圖像傳回:漂浮水冰似蝸牛爬行
※教你如何拍懸浮,漂浮人像攝影大揭秘,太神奇啦!
※平面漂浮:打字機俯卧撐
※正在環遊世界的漂浮雕塑讓我們重新反思難民問題
※漂浮,領先一步
※「不死漂浮」,何必跨洋去以色列?咱大中國也可以!
※攝影師拍出漂浮照片,唯美夢幻
※玉帝傳·地中海漂浮
※海中漂浮的幽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