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英國前首相、美國前財長等政經巨擘匯聚,你有什麼想問的?

英國前首相、美國前財長等政經巨擘匯聚,你有什麼想問的?

2016年11月17日-18日,《財經》年會將再度盛大開啟。年會期間,將有兩場不容錯過的重量級對話——17日英國前首相布朗對話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央行金融所前所長姚余棟;18日美國前財長薩默斯對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副總裁朱民,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原副董事長、總經理高西慶。六位政經巨擘將就世界未來的經濟走向進行討論和預測,並對中國如何妥善應對更加複雜的國際環境給出自己的答案。

英國前首相、美國前財長等政經巨擘匯聚,你有什麼想問的?


戈登?布朗:全球化自身有弊端

英國前首相、美國前財長等政經巨擘匯聚,你有什麼想問的?



戈登?布朗(資料圖)

【人物簡介】


英國政治家,前首相兼前財政大臣。1951年2月20日生於蘇格蘭的格拉斯哥。


布朗1968年加入英國工黨,1982年獲得愛丁堡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99年9月11日起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臨時委員會主席。2001年6月8日連任英國財政大臣。托尼?布萊爾於2007年6月27日正式向英國女王遞交辭呈辭去英國首相職務,布朗接任,入住唐寧街10號。北京時間2010年5月12日凌晨,布朗宣布將立即向英國女王提出辭職,保守黨和自由民主黨組建聯合政府、卡梅倫出任新首相,結束了他3年的執政生涯。


【主要觀點】


布朗成為財政大臣之後,協助布萊爾打造了「新工黨」,全力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1997年讓英格蘭銀行擁有了獨立決定利率的權力,英國經濟實現了低通脹、低失業率、低利率和高增長的奇蹟。在經濟領域的才華得到公認,一直有著很好的口碑。他出人意料地賦予英格蘭銀行(The Bank of England)獨立制定利息基本利率(Base rate of interest)的權力和責任,從而使其控制貨幣政策。

他對英國經濟所做出了兩大傑出貢獻。首先,他給予英國中央銀行「獨立操作」的許可權;其次,沒有加入歐洲單一貨幣體系。


給予英國中央銀行「獨立操作」的許可權措施於1997年實施以來,英格蘭銀行的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在控制通貨膨脹方面非常成功。過去10年里,英國的零售物價指數是2.6%;早前10年,零售物價指數是4.6%;再早前10年,這個指數高達9.5%。時間序列已經明示了英國經濟的進步。這樣的進步,終止了高昂且不穩定的通貨膨脹及其附帶的巨大社會成本。高額通脹的強大破壞力,既阻礙長期商業規劃與投資,也增加商業風險以及借貸成本,而成功地遏制高額通貨膨脹,將有助於構建一個更加穩定的市場經濟。


不加入歐洲單一貨幣體系,布朗的決策標準是經濟因素,而不是政治目的。他的決策顯然是正確的,使英國的通貨膨脹率低於其他國家。在財政政策方面,上述決策同樣給予英國更大的自主權。戈登?布朗頒行的兩項財政政策與歐洲貨幣區的「穩定增長公約 (SGP)」只有細微差別,但是微小的政策差別卻引發顯著不同的實踐效果。


做為經濟學專家,戈登?布朗是經濟全球化的推崇者,但他毫不諱言全球化的弊端。他指出全球化促使人們合作,因為人們無法獨自應對全球的金融風暴和環境變化,但是全球化也促使人們自然而然產生這樣的反應——歸屬感。


戈登?布朗的政策:宏觀經濟上的穩定,以及一系列微觀經濟措施的頒行,比如給予就業者的稅收減免,促成了英國經濟比較充分就業的局面。

布朗政府陷入下台危機《經濟學家》(The Economist)雜誌曾評論說,他可能成為令人失望的首相,也可能受人愛戴。不幸的是,他是前者。自就任首相以來,他在經濟方面的表現已有所改善。在倫敦召開20國會議,英國率先採取銀行救市和有效預算刺激(與保守黨的建議形成鮮明對比),就此他理應得到讚揚。然而,他最近的經濟管理政策被視為自私自利,最近的預算依賴於過於樂觀的增長預報和含糊承諾——對富人增加徵稅額會彌補財政差異。布朗爭辯說某種形式的下滑是無法避免的:任何掌權長達12年的政黨都會變得懶惰、謊話連篇。他堅稱國家需要實用主義,有時會以此來領導,但他上任時許多明顯的缺點也很引人注目:部落制、拒絕承認錯誤、有些優柔寡斷還有控制狂。短短几個月中,他似乎實現了「Not Flash, just Gordon」的承諾,但後來面對選舉時他不知所措,而且當面對保守黨民調票數飛漲時,他可笑地給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解釋——他是為國家而退出的。從此,布朗的首相生涯就被兩大事件控制著:經濟危機和「騙補門」。如何根據前者判斷他,首先取決於人們認為他對英國的危機負有多大責任。布朗把責任歸咎於全球經濟危機,但他任大臣時對公共金融的魯莽也嚴重傷害了英國,但他仍然不認為自己應對此事負責。


勞倫斯?薩默斯:應該剝奪美聯儲「獨立性」

英國前首相、美國前財長等政經巨擘匯聚,你有什麼想問的?


勞倫斯?薩默斯(資料圖)


【人物簡介】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在柯林頓時期擔任第71任美國財政部部長。因為研究宏觀經濟的成就而獲得約翰?貝茨?克拉克獎。


生於1954年11月30日。1983年,28歲的薩默斯成為哈佛歷史上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1987年,他是首位社會科學家從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奪得沃特曼獎。


1993年,他進入財政部,擔任負責國際事務的副部長。因在經濟學界的傑出表現獲得美國約翰?貝茨?克拉克獎章。他還是第一個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艾倫?沃特曼獎的社會科學家。薩默斯還是美國計量經濟學學會會員和美國藝術科學學會成員。


2006年6月,他離開了哈佛,由前大學校長德萊克?伯暫時代替並且接受邀請返回到大學擔任教授。他辭去哈佛大學校長職務,成為卓越人士聯席會議成員,負責監察聯合國貿易及發展委員會工作。另外,依照2006年10月19日的宣布,他成為了D. E. Shaw & Co 的一個兼職總經理。


2008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薩默斯擔任奧巴馬競選班子的經濟顧問。美國當選總統奧巴馬11月24日正式提名曾出任柯林頓政府財政部長和哈佛大學校長的勞倫斯?薩默斯為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


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當地時間2012年2月15日正式宣布,自己五年任期即將屆滿,會在6月30日卸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擬提名前白宮首席經濟顧問薩默斯繼任世行行長一職,曾執教哈佛大學的薩默斯已向白宮表達了執掌世行的興趣。


【主要觀點】


薩默斯與伯南克的觀點分歧:


伯南克認為,金融危機後美國經濟的疲軟是因為「暫時的逆風」,並認為,「暫時的逆風」已逐漸消散,美國經濟正重新走上正軌。」但薩默斯認為,「美國經濟增長陷入長期停滯」,美國必須增加基礎設施建設以支撐需求。


此外,他們的分歧還體現在對於政府干預的看法上,伯南克說,「永久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是不可能的,因為政府不能無限期地擴大其債務。」 而薩默斯顯然比伯南克更有信心,他認為「伯南克大大低估了可行的財政政策的空間。」他支持美國政府大幅舉債,進行基礎設施的投資。


與耶倫的觀點分歧:


薩默斯的理論挑戰著美聯儲主席耶倫的政策。美聯儲一直以來的政策措施都是針對於「經濟周期」的管理,即經濟產出圍繞一個假想的長期上行趨勢的波動。而薩默斯質疑經濟周期是否真的存在,他認為當產出下降之後,永遠無法回到原有的軌道上。生產能力遭到持久的損傷,部分原因是下崗工人會失去技能。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要竭盡全力避免經濟衰退。薩默斯認為,美國未來3年出現衰退的幾率「大大高於50%」。然而,耶倫並不為之所動,她堅持認為局面正在恢復正常,雖然速度有點慢。耶倫的政策方法是更加務實、精準的,既不具有預見性,也不具承諾性。就像一個人在走夜路,但手電筒的光只照著腳前那一點。


2012年4月30日,薩默斯認為,歐洲經濟依然接近危險邊緣,歐洲的經濟政策制定者誤判了「病情」,導致應對歐債危機的戰略性大方向選擇錯誤。


薩默斯在2013年就對世界經濟發出了「長期停滯」的警告。當時,薩默斯的觀點曾引起經濟學界的一番討論。「現在,這聽起來可能很瘋狂,我也不一定正確。」他表示,「在未來一些年,我們可能真的需要思考如何管理這樣一種經濟狀況,即零水平的名義利率成了一個長期性、系統性的經濟策略,制約著經濟持繼發展的潛力。」薩默斯認為,現今世界經濟失衡現象非常嚴重,央行採用零利率甚至是負利率政策仍然無法刺激經濟增長。而且這種狀況會持續很多年,不是經濟學家認為的短暫時間。而事實上,世界經濟的發展態勢卻越來越在驗證薩默斯的這一理論,經濟停滯持續時間越長,越像是長期性而不是周期性。


薩默斯認為,世界經濟增長的車輪正陷入一個大坑,這是由於需求的長期不足以及儲蓄增多、投資不足而造成的。他認為,隨著人口老齡化,美國和其他工業化國家傾向於增加儲蓄。同時,日益加劇的貧富分化現象使得全球收入更多落入富人的腰包,他們花不完而存起來,但是將這些儲蓄轉化為投資的動力不夠。同時,新經濟帶來的輕資產現象也是世界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的原因。


《財經》年會2017:預測與戰略


2016年全球進入政治經濟多重風險疊加爆發期,英國脫歐、美國大選、恐怖襲擊、南海對峙、匯率動蕩、復甦乏力,各種結構風險凸顯,政經決策面臨考驗。隨著新興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分化顯現,全球經濟增長動力看似匱乏,新平庸和新困惑成為全球性的發展問題,然新平衡正成為新需要。


中國經濟在加速探底後初顯回升跡象,供給側改革進入深水區,結構性矛盾和改革壓力凸顯。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各項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地,均關係中國經濟「穩增長、調結構、去產能」的實際效果。中國繼續推進「一帶一路」戰略落實,試圖通過倡導包容發展理念,優化「全球化」觀念,為經濟全球化新時代提供新範式。


尋求新變化,布局新增長,發力新業態,探索經濟新模式,中國在充滿複雜和矛盾的過程中前行。隨著人工智慧和產業浪潮興起,金融改革創新不破不立,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正在展開,科技創新帶動的經濟發展新動能進一步顯現的同時,政府職能轉型、稅制改革逐步落實、國企改革深入推進、創業創新實質性突破,經濟市場化步伐的加快,都面臨其深刻的挑戰和機遇。與此同時,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金融監管走向深入,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在更複雜的任務導向中謀求新的平衡。理性告訴我們:新產業和新業態在規模和模式上還不足以對沖經濟下行現象,當下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即尋求增長動力,任重道遠!


展望2017年,中國如何妥善應對更加複雜的國際環境,如何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如何推進依法治國方略落實,如何在社會保障和公民權益保護等方面更有作為,你們最想聽他們就什麼問題給出答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 的精彩文章:

白宮前幕僚談美國新總統:美聯儲的未來
特朗普自比里根?相差甚遠

TAG:財經 |

您可能感興趣

美國前財長呼籲英國留在歐盟
為什麼德國和美國都在弱化學前教育?
天壤之別:中國和美國對待聯合國維和為何差距這麼大
孫中山有美國國籍,還是奧巴馬的學長,這是真的嗎?
中國將在美國大選前建設黃岩島?真相是…
建國前的中國有多美?美國飛虎隊拍攝的老照片告訴你
英國為什麼總是那麼聽美國的話?
一個美國、俄羅斯都在爭的國家,他是如何獨立的?
美國的富裕在哪裡?
想像中的美國與真實的美國
美國高考和中國有什麼不一樣?
《美國隊長3》隱藏的真相!
中國爸和美國爹的區別,中國爸和中國媽集體沉默了!
美國的國獸是野牛!那咱中國的應該是啥?
中國造的這艘船連美國盟友都求著借 是前蘇聯永遠的痛
注意!在美國買房前必問的七大問題!
美國網友總結:什麼事在美國可以做,但在中國就不能做?
他對中國做了一件事,被評為美國史上最偉大的國務卿
美國為什麼關注中國的「去產能」
看看中國富二代在美國有多「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