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明皇身邊的大太監高力士最後的結局怎麼樣了

唐明皇身邊的大太監高力士最後的結局怎麼樣了

唐明皇身邊的大太監高力士最後的結局怎麼樣了

文/歷史崔

上一集歷史崔講了,安祿山從年少到成名的故事,因為父母結婚幾年都不懷孕,母親虔誠的進入大雪山,祈求雪山的保佑,在半路,有了外遇,回來就懷上了安祿山。

那座大雪山,在突厥國內,非常有名,是代表戰神的聖山,高大挺拔,遠遠望去,很容易和男人的陽具,聯繫起來,雪山也被賦予了更多地神秘色彩。

童年的安祿山,過得不幸福,父親死了,母親改嫁,還被養父虐待。

為了每天能吃上羊肉,安祿山從蒙古包里跑了,在幽州的一個小鎮,生活了20年,學會了六個國家的語言,替人翻譯,賺錢養家,直到遇見剛上任的幽州節度使張守珪。

安祿山,聰明、有悟性,更有股隨時都能殺人的氣勢,同時也會四面玲瓏,人際關係處理的很好。

在隨後張守珪的腐敗被曝光後,安祿山本人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甚至陞官,坐上了營州都督,平盧的軍區司令。

能平步青雲,除了因為軍功,在吐蕃、突厥以及契丹的戰爭中,表現不錯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上頭有人。

作為安祿山保護傘的,是在唐玄宗時期,非常有名的一個組織,叫宮闈局,裡面都是掌權的大太監,今天歷史崔要講的人物,就是裡面名氣最大的一個,高力士。

聊下面的話題前,先熟悉下前面的章節:

1、突厥人安祿山為什麼能當上大唐的節度使

2、李仁,武則天時唐朝宗室的黑暗歲月

3、能打仗的楊思勖,形象正面的好太監

公元713年,太平公主和皇帝李隆基的衝突白熱化了,兩人都希望掌握主動權,為此,太平公主聯絡兩位羽林軍總管,常元楷和李慈,還有宰相竇懷貞、蕭至忠、岑羲(讀 cen xi)帶著大批城管,準備對李隆基發動突襲。

唐明皇身邊的大太監高力士最後的結局怎麼樣了

在行動之前的一個夜晚,宰相魏知古秘密進入皇宮,剛登基沒滿一年的李隆基獲得情報後,決定先發制人,斬殺羽林軍將帥,奪取兵權。

這場政變,太平公主擁有強大的實力,卻輸的莫名其妙,跟著她混飯吃的高級官員,倒下了一大批,而一些出身不大好的下層官吏,迎來了升官發財的好機會,尤其是李隆基的太監們。

其中最特殊的,就是高力士。

高力士,原本是武則天的人,原名叫馮元一,老家在嶺南,來自嶺南地區的第一家族,巾幗英雄冼夫人,就是他的祖先。

這種大家族,在社會動蕩時期,很容易成為皇帝的目標,公元698年到公元700年,流放人員在嶺南,發生暴動,馮家被捲入風暴之中,事後,男丁全部被殺,女人被賣身,成為奴隸。

高力士,不,應該是馮元一,這時候的他還只有十歲出頭。

朝廷負責平叛的,是在嶺南生活了三十年的李仁,唐太宗的孫子,喜歡給武則天送禮,看到馮元一長的眉清目秀,就給他收拾收拾,送進了皇宮。

在十歲之前,馮元一是大少爺,從來沒有伺候過別人,一夜之間,父親、母親,所有的家人,都不見了,只剩下了他一個人。

在一個陌生的地方,需要起早貪黑的伺候別人,如果活干不好,還會被打,甚至飯都沒得吃。

第一次找工作的富二代馮元一,被炒了魷魚,丟掉了為武則天服務的金飯碗。

沒了工作,生活一下陷入了困難,可能是當時的傳統,小太監在皇宮中,被淘汰下來後,會有一些好心的大太監收養,一來為自己的晚年,找個依靠,如果之後能出人頭地,自己的下半生,還能享受一下。

收養馮元一的大太監,叫高延福。

這個高延福是武三思推薦給武則天的,一定程度上,算是武則天和武三思之間,負責傳遞消息的中間人,現在身份不一樣了,有乾兒子可以替自己跑腿了。

唐明皇身邊的大太監高力士最後的結局怎麼樣了

在高延福膝下,馮元一正式改名為,高力士。

失業青年高力士,第二次上崗,經驗上,已經算是老員工了,高延福對這個乾兒子,很照顧,不再讓他做苦力,只需要負責一件事,送信,把來自武則天的旨意,原原本本的下達給武三思。

幹這種事,簡單,跑跑腿就行,要求只有一個,嘴巴要嚴,和其他任何人,都不能說。

經歷了家庭巨變,還有第一次失業,十來歲的高力士,忽然長大了,變得沉默寡言,話說的少了,人卻更機靈了,信使的工作,幹了一年,跳槽了。

因為表現出色,武三思向武則天,推薦了他,於是高力士重新回到了皇帝的身邊。

公元705年的神龍革命,武則天下台,李顯成了新皇帝,高力士第二次失業。

李顯的媳婦,就是韋後,和丈夫遠離人煙,兩個人相依為命了15年,現在重回皇宮,韋後希望找回存在感,太子李重俊成了受氣包,到哪都被打壓,結果太子帶著一批人,衝進了皇宮。

不僅把武三思殺了,還差點要了皇帝和皇后的命。

為了杜絕這種危險的殺人遊戲,韋後和李顯商量後決定,把京城所有的王子,都送出去,去外地找份差事,安穩的過日子。

這次大規模的工作調動,高力士實現了再就業,李隆基找到了他,希望他為自己幹活。

公元708年的高力士,在京城,已經待了十年了,十年的工作經歷,悟到的工作經驗,只有兩條:忠誠、低調。

高力士的人生哲學,對於積極造反的李隆基來說,正是他所需要的,兩人合作,斬殺了唐中宗的媳婦韋後,打敗了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還有老爹李旦。

公元713年,從事秘密工作的高力士,獲得了和楊思勖一樣的職位,右監門衛將軍。

這一年,李隆基請來了姚崇,作為中書令,領導政事堂,姚崇提出的第一個建議,就是禁止太監干政。

唐明皇身邊的大太監高力士最後的結局怎麼樣了

李隆基聽了嗎?聽了。

因為開始於神龍革命的長安,八年時間,經歷了四次武裝衝突,中央領導忙著拚命,下面打工的,肯定也沒心思幹活,經濟、軍事,所有的方面,和武則天時代相比,都出現了明顯的倒退。

再這樣下去,國家會亂的,李隆基也是個有雄心的領導。

李隆基精力旺盛,原本每天都有批不完的奏摺,但是依靠四大宰相,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國家走上了正規,老百姓的幸福指數上升,急需皇帝處理的事,就少了。

不用上班,公司也能正常運轉,李隆基就把剩餘的精力,用在了其他地方,比如女人。

對比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李隆基的這個唐玄宗,媳婦是最多的,最著名的,是楊玉環,其他還有武惠妃、趙麗妃、梅妃等等,都是當時特別漂亮的女人。

除了這些,李隆基還新開了一個部門,叫花鳥使,幹嘛的呢,專門去民間,搜羅大美女的,比如梅妃,就是太監們看上後,獻給皇帝的,楊玉環長的漂亮,也是太監們給皇帝提的醒。

有那麼多的女人,需要皇帝一個人伺候,工作上的這些事,當然沒有時間參與,於是,李隆基把批改奏摺的工作,交給了高力士,整理之後,再向自己彙報,同時設立宮闈局。

這個宮闈局,算是大太監的集中地,楊思勖、高力士,還有牛仙童,都是這裡面的老大,他們需要處理的很多事情,包括監軍、出使,甚至給後宮發工資,都需要參與。

應該說,李隆基時期的太監們,素質都很高,比如楊思勖,打仗厲害,平定叛亂,功勞很大;

黎敬仁和林招隱,是負責對外訪問的,有點類似外交大臣;

還有一個尹鳳祥,掌管的,是長安城內的書院。

當然,最大牌的,還是高力士,全國各地的奏摺,都得由他過目,為皇帝精選後,選出重要的幾篇,口述給皇帝聽,其他的,自己拿主意。

唐明皇身邊的大太監高力士最後的結局怎麼樣了

史書記載,這一時期的太監們,權力很大,監軍可以直接左右節度使的軍事部署,張守珪要賄賂宦官,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賄賂,仗打不成,有功勞,還是別人的。

在長安,京城內,所謂的豪宅,有一半,是在宮闈局的太監們名下。

這段時期,高力士的地位很高,太子見了,要叫哥,其餘李隆基的孫子們見了呢,要叫阿翁,就是爺爺的意思,到了駙馬這一級,也就不避諱了,直接叫爺爺。

太監們有錢有地位了,曾經失去的東西,當然都要補齊,高力士沒有丁丁,但老婆還是要娶的,還要是個好人家。

河北人呂玄晤在京城做官,級別不高,但是女兒長得漂亮,有人就給高力士做媒,娶了人家姑娘,事後呂玄晤出了京,做上了一方的封疆大吏。

太監們參與中央決策的次數太多,對整個官僚體系的破壞,就越大。

認真做官的,要升職,越來越難,想要辦事的,必須先賄賂宦官,於是高情商的李林甫、安祿山這些人,仕途越來越順利。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李隆基逃出長安,跑到了四川的成都,而太子李亨往北跑,去了寧夏,找到回紇,結成戰略同盟,反攻安祿山。

在寧夏,全國的勤王軍,都來了,加上參戰的回紇騎兵,李亨的實力一下就強盛了起來,隨後宣布自立,成為大唐新的皇帝,而李隆基則成了太上皇。

李亨的皇帝生涯,是在安史之亂中度過的,除了戰爭需要操心,和父親的權力爭鬥,也耗費了他的大部分精力。

公元757年,李隆基返回長安,曾經在李隆基手下打過工的大臣們,和新皇帝手下的將領們,起了衝突,當老大的日子,指手畫腳,總是舒服的。

唐明皇身邊的大太監高力士最後的結局怎麼樣了

爭鬥的結果,大臣們被流放,包括高力士,去了湖南。

公元762年,李隆基在傷心和抑鬱中,死了,同一年,因為沒有處理好內部矛盾,唐肅宗李亨也死了。

一下死了兩皇帝,新皇帝是李亨的長子李豫,高力士作為流放人員,被准許回家養老,不用坐牢了。

在回家的路上,高力士,忽然對未來產生了恐懼。

或許是對老領導的懷念,高力士成了唐明皇唯一殉葬的大臣,也在762年,去世了。

-------------完---------------

謝謝轉載、分享

【中國歷史名人】系頭條號簽約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名人 的精彩文章:

外甥賀蘭敏之為什麼自毀前程也要反對武則天
唐玄奘取西經,何止十萬八千里
李治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親姐姐和叔叔,送上了斷頭台

TAG:中國歷史名人 |

您可能感興趣

慈禧太后身邊的三大太監,誰的下場較好
原來他才是曹操身邊最得力的謀士!
為什麼在皇帝身邊伺候的多是太監,而不是宮女?太監有三大優勢
慈禧好「冰戲」,害慘了身邊的太監和嬪妃們
清朝滅亡之後,皇帝身邊的太監們,最後都去哪了?
為什麼皇帝身邊多是太監而不是宮女?太監有一優勢
慈禧身邊太監李蓮英的豪華墳墓:數不盡的財寶與沒有屍身的頭顱
皇帝身邊貼身伺候的都是太監,是有什麼隱情嗎
在你身邊的,才是最好的
賈母身邊第一得力大丫頭與大老爺賈赦之間的較量,到底誰贏了?
嘉靖皇帝身邊的道士藍神仙,抓鬼並不是其最大的本事!
慈禧身邊最有骨氣的一個大太監,不是李蓮英,而是他
菩薩身邊的高手:它只是一隻老龜,力氣卻遠遠大於孫悟空
慈禧身邊總離不開各種太監:這個老太監的貢獻大過李蓮英等人
慈禧身邊那些狗仗人勢的太監們!
在一群全明星身邊打球,麥基的長處被最大化發揮了
毛主席身邊最神秘的高手,讓戴笠都不寒而慄
慈禧身邊的三大太監,最後一位得以善終活到了新中國
古代皇帝身邊為什麼沒有女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