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唯一批量生產的衝鋒槍,共製造兩萬多支
日本的戰術級步兵部隊作戰,基本上是三大武器,即三八大蓋、歪把子機槍和擲彈筒。其實日本在二戰中有量產的衝鋒槍,但只有一種,它便是本圖集的主角,百式衝鋒槍。
有趣的是,這種衝鋒槍問世之後,感興趣的反倒不是步兵部隊,而是騎兵部隊。當時,日本使用的四四式騎槍火力不足,需要更強火力的武器來補充到部隊之中。後來,傘兵部隊也投入了資金。
百式衝鋒槍的前端安裝了刺刀。實際上,從現代的角度來看,在自動火器參戰的環境下,拼刺刀的意義已經很小。而百式衝鋒槍還是安裝有刺刀,以便於進行白刃戰。
圖為百式衝鋒槍的槍口特寫,這種衝鋒槍是在1939年設計定型的。早在20世紀20年代,日本就引進了MP-18衝鋒槍和湯姆遜衝鋒槍,並逐步開始研製國產衝鋒槍,但進度比較緩慢。
後來,日本又引進M-34衝鋒槍和福爾馬衝鋒槍,將其同國產衝鋒槍進行對比。1940年的時候,國產衝鋒槍正式被採納,定名為百式機關短槍。按照約定俗成的稱呼,一般將其稱為百式衝鋒槍。
有的百式衝鋒槍可以對槍托進行摺疊。總體上看,百式衝鋒槍在許多地方都留有MP-18衝鋒槍的影子。而且有趣的是,日本人為了防止子彈浪費,還加裝了降低射速的零件。
日本陸軍高層非常反感百式衝鋒槍,他們認為,如果一顆子彈就能消滅對手,那麼又何必發射一堆子彈呢?再則,百式衝鋒槍的成本是三八式步槍的3倍,這也讓日本陸軍對它望而卻步。
所以,即便是在1940年就被軍方採納,在1943年以前,百式衝鋒槍並沒有進入大批量的生產。二戰期間,百式衝鋒槍總共生產了2.7萬支左右。
百式衝鋒槍的重量為4.4千克,全長約90厘米,射速為330發/分,其有效射程為150米左右,最大射程600米。供彈方式為30發彈匣。
批量生產之後,百式衝鋒槍開始下發,但也只是到軍官和軍曹手中有,再則就是騎兵部隊和傘兵部隊有批量裝備。日軍還是信奉著老思想,認為百式衝鋒槍不適合步兵部隊,更熱衷於以往的兵器配置。
同一時期,美軍的湯姆遜衝鋒槍已經生產了150萬支,而蘇聯的波波沙則生產了600萬支。就是日軍送再多的人去板載,這一對比,它面臨的命運還是輸,更不要提盟軍在兵力和其他裝備上的優勢。
在沖繩戰役期間,日軍發動義號作戰,期間大量裝備百式衝鋒槍的傘兵部隊成功癱瘓美軍機場三天,此戰被當作日本成功進行特種作戰的典範。
一支用於展示的百式衝鋒槍。該衝鋒槍是日本二戰期間唯一量產的衝鋒槍,在百式之前,還有兩種試製型衝鋒槍,其樣子簡直丑到爆,以後有機會詳細說說它們。
百式衝鋒槍不受待見和產量少的還有一個因素在於,同當時第一梯隊的工業大國相比,日本的工業能力有限,根本無法保障大批量的衝鋒槍使用。
不得不說,就憑藉著三八大蓋、擲彈筒和歪靶子的班排火力,在略為古老的重火力支援下,打垮了亞洲許多國家甚至是英軍的不少部隊,前期的日軍還是很厲害的。但日本畢竟是小國,越到後面,物資和武器越差,兵員也跟不上,本來是條小蛇,但想吞巨象,結果最後被揍得鼻青臉腫。
※蘇聯反坦克手榴彈簡單便宜,用它的士兵必是勇士
※全球第一種無托自動步槍,外形醜陋生產不到60支
TAG:雲上的空母 |
※窮瘋了才造的一款衝鋒槍 中國曾大批量製造
※日本將研製「隱身」戰鬥機,竟首飛兩年後就批量生產?
※一組戰鬥種族批量生產AK47的現場照
※航母下水後4萬噸級兩棲艦又批量開造 挑戰美軍這一核心戰鬥力
※中國近十年以來唯一大批量裝備於部隊的一種戰鬥手槍!
※殲20列裝後開始大批量生產,中國有了這黑科技,能年產四個飛行團
※中國已啟動第三條殲20戰機生產線,批量生產殲20吊打F35
※全球第一種批量生產型衝鋒手槍:毛瑟M712速射型手槍圖集
※美國首種批量生產的氫彈,威力是「小男孩」一千倍
※它是一款德國自己研製的一款衝鋒槍,卻在全國各地批量生產
※中國殲31戰機開始批量生產,將打破中國的戰機製造記錄
※殲20列裝開始大批量生產 中國靠一科技能年產四個團
※有了這架大飛機 中國另一款新機型也可以大批量生產了
※原來大多數共享單車都是從這裡批量生產出來的
※磨劍十年揮劍一天!中國最新款戰機批量生產令美日徹底崩潰!
※日本戰敗後,我國大批量的漢奸都去了哪裡,下場有多慘?
※這款武器開始大批量地生產,美國多年的艱苦付出終於有回報了
※這項重大突破不僅可以批量製造百架殲20,且下一代科幻戰機不遠了
※中國殲20戰機要批量生產了:但有個人最痛恨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