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節,一個被遺忘的神秘節日
下元節,一個被遺忘的神秘節日
2016年11月14日(農曆十月十五)
說起下元節,想必很多小夥伴們會比較陌生,它似乎已被遺忘,遠沒有上元節、中元節,鬼節……這些節日能讓大家耳熟能詳。那麼,根據中國的傳統習慣,既然有上元節、中元節,那麼自然也會有下元節的。
何謂「下元節」?它與上元節、中元節又有什麼區別呢?那麼,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說說中國的古老傳統節日:「下元節」。
農曆十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節日「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下元」、「下元誕」、「下元水官節」。
根據中國的曆法,農曆在十月十五,也是一年中最後一個月亮節,在這個月圓的時候,人們要進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動。
節日來歷
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
道教認為產生天地萬物的三個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稱「官」。在道教神系中,有幾位出現時間比三清尊神還早,且神階很高的尊神,天、地、水三官就是其中之一,其是道教最早敬奉的神靈,亦稱「三官大帝」,「三元大帝」,「三官帝君」。
一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元節時,三官下界巡遊,履行職務。
下元節是是「水官大帝」禹的生日。相傳水官大帝禹會在這天下凡為民解厄。在下元節這天,人們會準備祭祀水官大帝,因此,下元節也叫「消災日」。
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的區別
上元節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上元佳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
中國傳統的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是幾項重要的元宵節民間習俗。
中元節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
農曆七月十五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在南方,亦稱「鬼節」。也有說法中元節是在農曆七月十四。
節日這天,人們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在封建時代,地方官府還命令寺廟的和尚道士設孤魂道場,以祭奠陣亡的軍士,中元節時,人們要焚燒大量的紙錢。
它的另一叫法即盂蘭盆節,是佛教的叫法。
下元節
下元節為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下元誕」、「下元水官節」。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
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
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祭祀祖先。
民間習俗
舊時俗諺云:「十月半,牽礱糰子齋三官」。以前道教徒在這一日還在家門外豎天桿,桿上掛黃旗,旗上寫著「天地水府」、「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消災降福」等字樣。
下元這一天,村民們在家中做糍粑並贈送親友,蒸麻腐包子等,也是以前農村孩子最高興的日子,可以吃到很多祭祀之後稱為「福余」果品食品。
下元節也有其獨特的節令食品,以北京為例,過下元節時,家家戶戶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紅小豆做的「豆沙餡兒」。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這種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子」,在幾百年前的明代,早已是孟冬十月的節令食品了。
修齋設醮
下元日也是道教齋法中規定的修齋日期之一。道教認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災、拔苦、謝罪、求仙、延壽、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齋。修齋的方法大致分兩類:一類略有三種,一設供齋。即設壇供齋蘸神,藉以求福免災。
享祭祖先
隨著日月的流逝,下元節在民間逐步演化為多備豐盛菜肴,享祭祖先亡靈,祈求福祿禎祥的傳統祭祀節日。
一般來講,對祖先的祭祀方法是宗廟,國家有宗廟,民間各有祖先堂、家廟,通過祭祀,祈求福祿禎祥。
祈願神靈
從祭祀內容與對象的演變來看,下元節又融進了許多農業生產中的祭祀風俗,使其又成為一個祭祀神靈、祈鑲災邪、祈求豐收的農祀節日。福建省莆田一帶,下元這天傍晚,各家各戶都要在田頭祭水神,祈求在乾燥的冬季莊稼地滋潤,農作物平安過冬。祭祀時,擺上齋品,將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虔誠。
客家民間
在閩西客家地區,下元節也稱為「完冬節」,農家打糍粑做米果,煮芋子包,做豆腐,美餐一番,俗稱「做完冬」。也有些鄉村打醮祀神,請親友看戲,捉傀儡。
客家農村有句俗話:「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燒。」下元節這一天,有些地方有做糍粑等食俗。取上等糯谷,最好是殼薄質軟的紅谷糯,經加工成白凈的糯米。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進木甑里蒸糯米飯,放進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因此,客家人叫「打糍粑」。
編者按
這些民間傳統也許是基於最初那些美好的願望:那就是對生命歷程中持久的困境與苦厄的消除、化解。
對於民間傳統中,一些紀念活動顯然具有些積極的意義,延續下來可以成為人們感受傳統文化的一種方式。下元節來自道教,其實對當今的國人來說,這一天倒是可以讓我們近距離了解並感受一下我國這些古老的傳統文化。
圖文來源網路
優優 編輯
※拔罐,來自東方的"神術"!
※暗含著什麼玄機?
※芒種民俗與養生,你知道多少?
TAG:品藏天下 |
※被遺忘的節日 下元節
※暈菜!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都是啥?
※不應該被中國人遺忘的下元節
※今天是下元節,下元節的那些民俗事兒你還知道嗎?
※下元節最初並非民俗節日 農家「齋三官」求風調雨順
※下元節 解厄日 恭賀下元五炁解厄水官聖誕
※天師府將於下元節舉辦丙申年正一派海外授籙活動
※下元節謝太歲 祈福延生福瑞臻
※下元節:天地水府風調順,消災降福國民安
※廣州純陽觀下元節法會預告
※藥王廟下元節水官大帝祈福轉運消災,增補財庫解厄大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