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明上河圖》距今近千年,無法超越的曠世之作!

《清明上河圖》距今近千年,無法超越的曠世之作!



《清明上河圖》距今近千年,無法超越的曠世之作!


故宮「石渠寶笈」特展轟動京城


2015年10月11日,是《清明上河圖》展出的最後一天,從早8點起,武英殿外的隊伍就未曾變短過,直到12日凌晨1點半,最後一批觀眾入殿參觀。


「能看一眼《清明上河圖》的真跡,是一輩子的回憶,等多久都值得。」隊伍中,一名青年對著手機那頭的朋友說。武英殿門口,一名白髮老者看著蜿蜒長隊,面露笑容。他說,要是修畫的老師傅們看到這樣的場景,肯定跟他一樣高興。

《清明上河圖》距今近千年,無法超越的曠世之作!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名畫。真跡在問世後的800多年裡,一直是帝王權貴爭相收藏、巧取豪奪的目標,幾度神秘失傳。它曾五次進入宮廷,四次被盜出宮,最後被發現回到故宮時已「傷痕纍纍」。每一件名作的重生,背後都隱藏著一段傳奇。


1973年,歷經滄桑、明顯受損的《清明上河圖》被送到紫禁城裡的「文物醫院」。修復廠里的老師傅們徹夜討論,決定「修舊如舊」,保留這幅傳世絕品的原貌。由徐建華的師傅楊文斌先生擔任主修。


真跡回歸,十年一現

《清明上河圖》是張擇端在宋徽宗朝任翰林畫院待詔時所作。這幅歌頌太平盛世的歷史長卷完成後,張擇端將它呈給了宋徽宗。宋徽宗歡喜不已奉其為「神畫」,用他著名的「瘦金體」書法親筆在圖上題寫了「清明上河圖」五個字,並鈐上了雙龍小印。


此後的800多年裡,《清明上河圖》輾轉飄零,幾經戰火。它曾五次進入宮廷,又四次被盜出宮。最後由末代皇溥儀偷運出宮,輾轉流落在民間。


如今,在真跡回歸64年後,故宮舉辦的 「石渠寶笈」特展轟動京城。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在故宮門外,從每天凌晨四五點,一直排隊到凌晨。他們願意在武英殿外等待6到10個小時,只為一睹《清明上河圖》的真容。


這是《清明上河圖》10年來首次全卷展出。每天有將近8000觀眾看到這幅古畫。

《清明上河圖》距今近千年,無法超越的曠世之作!


故宮裡公開展出的文物,很多都在受損後經過修復才能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清明上河圖》便是其中之一。看著武英殿外排著曲折的長隊,修復者之一的徐建華有感而發:「要是老師傅們看到這一天,肯定也非常高興。」


修復波折,一擱十年


徐建華所說的老師傅們,是當年書畫鑒定、裝裱方面的權威。「傷痕纍纍」的《清明上河圖》能容貌再現,全憑這些老師傅的精湛手藝。

如今,當這幅古老的畫卷再次在面前展開,大到浩蕩的河流,雄偉的城樓,小到市招上的文字,舟車上的人物,全卷渾然一體,看不出一點破損和修復的痕迹。


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著名書畫鑒定專家楊新回憶,《清明上河圖》在50年代回歸故宮時,故宮裡也是斷垣殘壁,廢池喬木,要修復的建築、文物眾多。為修復這些珍品,1953年,故宮博物院招納全國的文物修復高手。

《清明上河圖》距今近千年,無法超越的曠世之作!



徐建華在故宮博物院修復古書畫


一時間,裝裱名家雲集紫禁城,將整舊如舊的蘇裱,整舊如新的揚裱,一脈相承的京裱,全部納入修復廠。徐建華的師兄張金英回憶,1958年之後的一兩年里,許多來自全國各地,操著各種方言的裱畫師傅們走進了故宮。


隨後,對《清明上河圖》的修復也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楊新記得,故宮對《清明上河圖》的修復很慎重,特別召集了書畫鑒定、裝裱方面的權威,徐邦達、劉九庵、楊文斌等人一起商量,決定了「修舊如舊」的原則。


論證完成後,《清明上河圖》的修復工作本可以開始。但始料不及的是,紅牆內一心搶救國寶的老師傅們未能躲過「文革」的風暴。張金英跟著師傅楊文彬下放到湖北幹校,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清明上河圖》的修復被擱置。

《清明上河圖》距今近千年,無法超越的曠世之作!



故宮醫生修復古書畫


直到1972年,下放的師傅們陸續回到故宮。文物新一輪的搶修又在故宮西北角的這個修復廠開始了。


這回,《清明上河圖》被第一個捧到了老師傅們面前。已過耳順之年、正值技藝巔峰的楊文斌,被指定為《清明上河圖》的主修人。作為楊文斌的徒弟,徐建華和師兄張金英也得以參與部分工作。


張金英回憶,按照傳統每一次書畫送修時都會帶一張修復單,上面標明畫的現狀和修復要求。《清明上河圖》送來的時候,也一樣有一張修復單,上面特彆強調《清明上河圖》很珍貴,因此在修復它的時候,一定要保證畫的原貌。


但時過境遷,如何才能讓近千年前的珍畫恢復如初?


師傅不愛說話。徐建華記得,當師傅被委任主修《清明上河圖》時,什麼都沒說,只是默默注視著這幅名畫,一根接一根地抽煙,要麼就是抱著茶杯一杯接一杯地喝水。


這不是一般的畫作,它也曾在明代經歷過一次修補,而這一次的修復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清明上河圖》距今近千年,無法超越的曠世之作!



敬業至老,再傳600年


「石渠寶笈」特展結束,《清明上河圖》等珍品又被細心收起,送至地庫保存。回首往事,他開始學藝,正是從跟著師傅修《清明上河圖》開始的。


如今,徐建華是裱畫室里資格最老的師傅,徒弟們也常聽他念叨這一句,我們是文物的醫生,就是一塊衛生紙拿過來我們也得給裱好嘍。


5年前他到了退休的年齡,現在還每天坐公交來到裱畫室。他說,古書畫有時壽,手藝也有,所以格外珍惜還能為故宮修復出力的時光,希望能多帶幾個徒弟,把故宮的文物再往下傳600年!

《清明上河圖》距今近千年,無法超越的曠世之作!



來源:網路


編輯:收藏歲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董交流交易鑒賞 的精彩文章:

民窯瓷器 PK 官窯瓷器 誰更勝一籌?
天吶!這些石頭全都成精了!

TAG:古董交流交易鑒賞 |

您可能感興趣

近年發現的7具古代女屍:五官清晰,皮膚彈性,末圖距今四千年
世界上最早的茶,距今二千多年,孫儷也動心了!
罕見的淮南蟲化石,距今至少8億年,最後一張是海藻?
薩達姆距今去世10年,而如今為何美國卻腸子都悔青了?
十四張罕見晚清老照片,再現距今140餘年前民生,看著讓人心酸
盤點即將迎來40歲的女星,湯唯李孝利,《色戒》距今已過去十年
距今千年的古琴,依然動聽
歷史上的堯舜禹距今有多少年
千島湖下「神秘水下古城」,赤壁之戰時建造,淹沒距今不到60年
漢末最詭異的墓穴,距今1800年,至今無人敢盜
上古時期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上古皇帝有什麼記載?
這些珍貴的老照片距今140年,展現超乎想像的真實清朝
上古時期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
月餅原來起源於這個開國皇帝,距今也沒幾百年歷史
世界上最古老的針 由人骨製成,距今大約有5萬年曆史!
日本人意外發現距今六千多年的文明,乃華夏文明最根源的始祖
距今140年的真實清朝,完全超乎你的想像
晚清歷史舊照片,再現距今100多年前的民生百態
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在日本,它距今約有一千二百餘年的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