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評銜時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評銜時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評銜時

文: 鞏崇吉

來源:讀史閱世(dushi828) 轉載請註明作者 出處與來源

哭,是因過分哀痛或情緒激動而流淚的生理現象。古人云:「有聲有淚謂之哭,有聲無淚謂之嚎,有淚無聲謂之泣。」看來,芸芸眾生之哭,當有真偽雅俗之分,哭之原因與結果更是千差萬別。

戰國時期,「申包胥哭秦庭」以至淚血交流,借得秦師救楚,遏止了伍子胥所率吳兵的凌厲攻勢,實現了「君能滅楚,我必興楚」的重諾。可謂「一哭可以興邦」、「一慟可以復國」。三閭大夫屈原,「哀民生之多艱」,汩羅江畔長歌當哭,留下《離騷》、《橘頌》等千古絕唱。「劉備哭江山」婦孺皆知。這位劉皇叔憑著兩行眼淚借取荊州重鎮,卻把擔保人魯肅「忽悠」得兩頭受氣。

「三顧茅廬」時,一句「先生不出,奈蒼生何?」說得聲淚俱下,「南陽卧龍」立馬心軟,收拾行李跟先主上路。下江東迎娶孫權之妹,幾番哭求吳國太垂憐庇護,竟能棲身虎穴化險為夷,娶回個如花似玉的孫夫人,使周瑜的「美人計」弄假成真。曹操之哭則盡顯「奸雄」本色,夜間殺了好心為他掖被的小侍,次日卻來個「貓哭耗子」,詐稱「夢中殺人」。偏偏那位恃才傲物的楊修還要湊熱鬧,撫屍哭曰:「非丞相在夢中,爾在夢中也。」一語點破曹公隱私,惹下後來的殺身之禍。《諸葛亮弔孝》則是另一番情景,「相逢一哭泯恩仇」,驅散「三氣周瑜」的陰影,軟化了本欲加害於他的江東將士之心,鞏固了岌岌可危的孫劉聯盟。以上是雄主賢良「經典之哭」。

處於社會底層的庶民百姓,也不乏驚天動地之哭。「孟姜女哭長城」,哭的不僅是生死絕戀和個人命運,更是天下兆民對暴秦虐政的血淚控訴!負冤而死的弱女子竇娥,臨刑前哭訴三大誓願:六月飛雪、血濺白練、楚州大害三年,後一一應驗,可謂驚天地泣鬼神!瞎子阿炳一曲《二泉映月》如泣如訴,怒號人間不平,每一個音符都浸滿斑斑血淚。

曹雪芹稱《紅樓夢》「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道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部顛峰之作原來是「哭」出來的,書中真諦原來浸泡在淚水裡!多愁善感的「林妹妹」,淚腺尤其充盈,《黛玉葬花》哭聲甚哀:「爾今死去儂收葬,他年葬儂知是誰?」錦衣玉食的外表難掩寄人籬下的凄苦!

哭,也有技能高下之別。南北朝時,南齊孝武帝劉駿寵愛的殷貴妃死了,劉駿令群臣到墓前「獻哭」,優者重賞。朝臣劉德願失聲大慟,「哭技」超群,孝武帝當即擢升他為豫州刺史。君主開「賽哭」之先河,朝臣以哭驟獲顯貴,君臣惺惺相惜,一幕鬧劇獨步天下。哭,也是有「個性」的。「墨翟悲絲染」,哭的是風俗教化不可不慎;「楊朱哭歧路」,哭的是歧路多岔前途未卜;「阮籍哭窮途」,哭的是生不逢時命運多舛。莊子喪妻「鼓盆而歌」,可謂驚世駭俗的「另類哭法」,如同「莊周夢蝶」與「蝶夢莊周」一般輪迴轉化莫測高深。

世人之哭,往往帶有時代和歷史的烙印。《蝶戀花·答李淑一》詞曰:「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如椽大筆勾勒出革命勝利、萬眾喜極而泣的場面。1955年解放軍首次授銜,有人為軍階高下錙銖必較,以至痛哭流涕。

主席譏之曰:「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評銜時。」戰爭年代出生入死不掉一滴淚的猛將,卻為「幾杠幾星」犯暈,「兩個務必」的告誡充耳不聞,歷史的現象發人深思。時下假冒偽劣盛行,喪事「代哭」漸成時尚。「哭靈」主角多為俊俏小旦,三尺白綾抹額,一襲素服裹身,哭得字正腔圓、合轍押韻,省卻了孝子賢孫多少眼淚!更有甚者,非親非故卻涕泗交流勝似骨肉。某顯官之母去世,有位「遠客」上罷「乾禮」,撲倒靈前嚎淘大哭,誰也勸不住。那顯官實在看不下去,走到靈前朝「遠客」屁股上踢了一腳,輕聲喝道:「起來!你那事我答應辦就是。」哭者聞言,像拉開關一般立馬止住哭聲。借死者亡靈哭自己的事,實乃一大發明。

報端時有「公僕」落馬、鐵窗痛哭的報道。即便是真誠懺悔之哭,幾滴眼淚又怎能洗涮深重的罪孽!借債還錢本是古今通則,而今「討薪」卻成了一種職業,漫漫討薪路上幾多欲哭無淚的弱者,討不回養家糊口的血汗錢事小,動不動被暴打致傷、致殘、致死,這些不是新聞的新聞,飽含多少家庭錐心泣血之哭!

喜怒哀樂,人之常情;過哀當哭,喜極而泣;堂堂正正,哭之何礙?但時逢盛世,理當匡正「哭風」。掃除空穴來風的「作秀哭」,減免不該發生的「悲冤哭」,如此,則於構建和諧社會不無裨益!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 的精彩文章:

3分鐘帶你理清近代史的千頭萬緒!
噴人技術哪家強,出門請找女作家
基督教世界和伊斯蘭世界可能真的是被一顆流石拯救的
她一生「操縱」6位皇帝 三次親政 不知道把武則天甩了幾條街

TAG:讀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他的資歷堪比上將, 但是在評銜時被人定爲大校, 毛主席聽後說到他最少應該也是個少將
論打仗才能他連將軍都評不上,不過他憑藉這個才能1955年評銜時當了大將。
本可評上元帥大將,但是他們七人最終放棄評銜,胸襟廣闊
他負責評銜工作,把侄子軍銜壓低,自己卻封元帥
毛主席在1955年評銜時想起他淚如雨下,究竟是誰
他一生無子女,建國後負責評銜,卻壓低侄子軍銜自己當元帥
長征時中彈,彈片留存體內整整63年,錯過評銜,卻成了國家主席!
他是一代抗日名將,曾有「盤腸大戰」壯舉,建國後憾未參加評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