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推翻清王朝的真正幕後功臣竟不是同盟會?

推翻清王朝的真正幕後功臣竟不是同盟會?

辛亥革命的爆發固然是歷史大勢所趨,然而幾個月間清廷二百六十七年的統治便土崩瓦解,卻是大家始料不及的。自古「胡人無百年國運」,清朝卻成為自古唯一一個王朝壽命超過二百年的非漢族王朝,其統治術之高超與統治基礎之深厚可見一斑。三藩叛亂為時八年,勢力遍及十一省;太平天國運動長達十四年,勢力遍及十八省;捻軍起事四年,東西縱橫七省,都未能推翻清朝統治。經歷了如此之多血與火考驗的強大王朝竟然在幾個月間便土崩瓦解,固然原因很多,但洪門在其間起的重大作用卻不可忽視。

推翻清王朝的真正幕後功臣竟不是同盟會?

▲英國畫家仿繪太平天國事件中清軍戰報的《剿滅粵匪圖》

清朝覆滅的秘密則在其滅亡前三十多年的一個詭異事件中便顯現出來了。左宗棠西征時接到了兩江總督的一份協查公文,裡面說有一位「會匪」首領從漢口逃到了西安,要求他緝捕。左宗棠因正忙於西征事宜,便應付了事。忽然有一日,他部下十幾個營的部隊,上萬大軍聚集在一起移動,延綿十餘里。左宗棠以為發生了兵變,卻發現原來他們都是去朝見「龍頭大哥」,而那位大哥只是一位身戴大紅花的普通士兵。後來左宗棠才知道這就是朝廷下令緝捕的那位「會匪」首領,一位哥老會的龍頭。

左宗棠治軍極嚴,其軍隊中依舊出現了強大的哥老會勢力,甚至他認為由四川籍士兵組成的十個營全部都是哥老會成員。從這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哥老會對清軍滲透程度之深。而幾年後發生的一件事更加證明了清廷對哥老會已到了容不得也不得不容的程度。

推翻清王朝的真正幕後功臣竟不是同盟會?

▲民國手抄秘本:哥老會《迎郎君科》

1884年,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出任兩江總督,得到密信告發哥老會預謀不軌。曾國荃得信大驚,派人偵查,發現哥老會勢力甚至已經滲透到總督府衛隊之中。他不動聲色,於一天晚上三更過後,只帶了兩名親信衛士,騎馬出城,賓士二十餘里,到了一座古廟。衛士下馬敲門,門內有人問是誰,衛士以哥老會中的暗語答話。門開了,三人直入,一個衛士大聲叫道:「九大帥到!」那時廟中大院中聚集數百名哥老會眾,正在舉行儀式。眾人見曾國荃三人突然到來,無不驚愕。曾國荃徑直走到案前,拱手為禮,哥老會領袖急忙避座旁立,曾國荃隨即登台坐上座,對他說:「你不是我手下的記名總兵某某嗎?」大漢囁嚅應道:「是。」曾國荃笑道:「你本來就是我標下的舊部,這種大好事,為什麼不告訴我呢?」於是,曾國荃和哥老會眾人歃血為盟,把酒言歡,讓南京城中恢復了太平。

推翻清王朝的真正幕後功臣竟不是同盟會?

天地會在歷史上曾多次發動反清起義,如萬喜提起義、林爽文起義、朱一貴起義、上海小刀會起義、閩南小刀會起義、昇平天國起義、大洪王國起義、大成國起義、清末廣西天地會起義等,但無一不在清軍的鎮壓下以失敗而告終。而真正最後對清朝統治起到傾覆作用的正是對清軍的滲透與控制,其主要操作者則是哥老會。

天地會用來作為聯絡安好的自製錢幣關於哥老會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但是哥老會和天地會之間的密切淵源確實是顯而易見的。其前身為邊錢會,而用銅錢作為聯絡暗號正是南明政權和天地會眾所慣用的。邊錢會最早出現於天地會老巢閩南地區,將一枚銅錢分成兩半,作為信物交給會眾,而將會眾的個人身份寫在一張紅紙上由會首掌管。

推翻清王朝的真正幕後功臣竟不是同盟會?

這種方法後來在沿海的會黨之中流行,並逐步傳入西南地區,和當地的啯嚕相結合形成哥老會。太平天國戰爭爆發後,清軍因八旗綠營均已腐敗不堪,不得不允許地方大員招募鄉勇組軍,最著名的便是曾國藩的湘軍、左宗棠的楚軍和李鴻章的淮軍。大批哥老會成員藉助於招募和降附等手段湧入軍隊。由於清朝財政困難,無力支付湘軍等的龐大軍費,湘軍攻陷天京時已積欠湘軍軍餉近五百萬兩白銀,甚至出現數個月不發餉銀的嚴重局面。

推翻清王朝的真正幕後功臣竟不是同盟會?

而出於滿清統治者對漢人武裝力量尤其是像湘軍這樣的「私兵」的本能猜忌與打壓,大批鄉勇在為清王朝浴血沙場、九死一生後卻大量被遣散、失業。由此造成清軍內部官兵矛盾、滿漢矛盾的全面激化,為哥老會在軍隊和地方中的傳播提供了深厚的土壤。而由於此時的八旗和綠營都已經喪失戰鬥力,當遇到列強入侵、民眾起義、邊地叛亂時,清軍又不得不大量招募鄉勇參戰,大批哥老會成員則趁機以當兵的形式滲透入軍隊。如湘軍鮑超部的霆營哥老會實力之強大,足以發動大規模兵變。哥老會的首領們則「出入營盤,官不敢禁」,哥老會的勢力不僅在曾國藩兄弟的湘軍中廣泛存在,在李鴻章和左宗棠的軍隊中也十分強大,連左宗棠的親兵衛隊中都有數百人參加了哥老會。

推翻清王朝的真正幕後功臣竟不是同盟會?

哥老會在清軍中的廣泛滲透,對於清廷統治起到了致命的威脅。當哥老會首領分子以下級官兵的身份存在時,清軍很多部隊存在著「陰陽臉」狀態,在平時、在白天,哥老會首領們作為士兵或是小頭目恭恭敬敬的伺候官長、甚至跪拜行禮。而到了夜間,尤其是出現變故時,他們便召集部眾在偏僻之處集會,此時他們儼然成了部隊中的真正長官,軍官們反而要跪拜在他們腳下,認打認罰,聽候調遣。而當很多哥老會首領本身便身居高位、掌握軍權時,這支清軍部隊便實際上成了哥老會的武裝。

清廷在查緝軍中哥老會時曾發現了許多哥老會首領擔任千總、都司、知縣、游擊、副將等官職,然而在更高級的提督、總兵中也存在著哥老會成員,只是這些人手握重兵,獨霸一方,清廷即便知曉也不敢公然懲罰罷了。

推翻清王朝的真正幕後功臣竟不是同盟會?

推翻清王朝的真正幕後功臣竟不是同盟會?

▲曾參加太平天國的天地會武裝花旗軍留下的壁畫

當哥老會與清廷矛盾激化或是哥老會大佬們覺得舉大事時機到來時便會發生大規模兵變。如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湘軍鮑超部霆營8000餘人在從江西開赴四川途中,由軍中哥老會首領們策劃在武昌附近的金口發生嘩變,攻入咸寧、轉入江西,又經湖南進入廣東會寧,參加天地會組織的花旗軍。由於一路接納哥老會分子,兵力壯大到二三萬人。霆營兵變之後,各省湘軍中的哥老會紛紛響應,駐防湖北、浙江、安徽的大批湘軍集體暴動,與太平軍殘部聯合,對清廷造成巨大震動。而在繳獲的哥老會花名冊中赫然發現了遍佈於浙江、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江北、安徽各省清軍中的數萬哥老會成員。

推翻清王朝的真正幕後功臣竟不是同盟會?

此後,清軍中不斷發生兵變,遍及甘肅、陝西、貴州等多省,參加者少則數百人,多則數千人乃至數萬人,游擊、都司、參將、副將等各級官員均有參加,軍階最高者甚至已經被保舉為總兵。連續不斷的兵變不斷地動搖著清王朝的根基和對軍隊的掌控權,對清帝國構成了釜底抽薪的威脅。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作者原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也可鎖定我們的微信公眾號:LBQYJS ?長按左邊字母複製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千里奔襲,唐帝國滅亡東突厥的「騎兵閃擊戰」
胡椒瓶手槍,它竟是19世紀美國西部牛仔的首選?
亞歷山大大帝的繼承者:無馬鐙時代的夥伴騎兵
黃巾之亂背後的道教陰謀和疾病暗影

TAG:冷兵器研究所 |

您可能感興趣

如果太平天國推翻了清王朝,後面的中國將會是什麼樣子?
了解袁世凱驚人背景,就知道他推翻清王朝自己當總統,確實不難
清王朝是否屬於正統王朝,乾隆皇帝早就給出了答案,我舉雙手贊同
奕?若當皇帝,清王朝或許走的更遠,只可惜奴性難改
大清王朝是否屬於中原正統王朝,乾隆皇帝早就給出了答案,我舉雙手贊同!
推翻了滿清王朝之後,袁世凱為何要留著溥儀?
清王朝的覆滅是葉赫那拉氏詛咒的靈驗,真相果真如此?
清王朝被推翻後,滿清遺老們陸續建立幾個袖珍小朝廷,結局如何?
他是大清王朝德行最好的皇帝,後世卻罵聲不絕!
歷史經不起重寫,功過自有評說,滿清王朝是否真的不值一提呢?
如果太平軍取代清王朝,那麼結局會怎樣?
大清王朝的滅亡是命中注定?即使慈禧太后也曾準確預言清朝下場!
如果此人不被康熙流放,清王朝不會落後挨打,中國的武器也將領先世界
歷史經不起重寫,功過自有評說,滿清王朝是否真的不值一提?
為何說滿清王朝是亡在乾隆手裡,而不是慈禧,這幾點原因最是關鍵
為何曾國藩不一舉拿下清王朝,自己當皇帝呢?
歷史上真實的鰲拜,對清王朝一直忠心耿耿,又為何被康熙除掉?
大清王朝清始祖是誰?九成瀋陽人不是說錯就是不知道
宮殿趣事兒:當年清王朝覆滅了,宮裡的廚師們是不是就失業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