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從文物看魏晉南北朝民族關係與佛教文化

從文物看魏晉南北朝民族關係與佛教文化

從文物看魏晉南北朝


民族關係與佛教文化


宋紫玥陳依依姜雅捷指導教師:曲現龍

魏晉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稱三國兩晉十六國南北朝。?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由於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使這一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受到特別嚴重的影響。由於五胡亂華導致的民族融合,佛教傳入中國,都使中國文化變得更加豐富,更具包容性。

從文物看魏晉南北朝民族關係與佛教文化



民族關係

陶侍從俑


陶侍從俑頭戴束髮小冠,身穿寬袖袴褶裝,這是與兩漢時期截然不同的服裝樣式,特別是寬大的袴裝是我們在兩漢服裝中所看不到的,這就是北朝時期流行的袴褶裝。

從文物看魏晉南北朝民族關係與佛教文化



從「上衣下裳」到「上衣下袴」

上衣下袴來源於北方游牧民族。北朝時期的袴褶裝已然不是北方民族原有的袴褶裝了,它的袖口和袴口更加寬大,這種寬袖袴褶裝主要是受東晉末年南方流行的褒衣博帶的影響。南北朝時期,北方在實力和軍事上都勝於南方,但北朝統治者卻一直將南方漢文化視為中國文化正統,服裝風格也向中原地區的傳統習慣靠攏。

從文物看魏晉南北朝民族關係與佛教文化



男性服飾的變化

從文物看魏晉南北朝民族關係與佛教文化


南北服飾文化的融合


新形式的袴褶裝逐漸成為流行趨勢,最終登上大雅之堂,一度成為北魏時期的朝服。秦漢以來流行的「上衣下裳」逐漸向「上衣下袴」轉變。袴褶裝既保持了其原有行動便利的特點,又適應中原人民勞動的需要和傳統服飾的習慣,這種變化是在南北文化的碰撞與交流中形成的,是南北服飾文化互相融合的結晶,是各民族服裝取長補短、相互融合的具體表現。


彩繪陶文武官俑

1977年,陝西漢中崔家營村發現了一座西魏時期的墓葬,墓中出土的陶俑形態頎長,頭戴小冠,上衣下褲。手呈捧物狀。據專家考證,這類陶俑只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漢水流域。其中戴小冠的陶俑應是漢族人或漢化的少數民族形象,梳椎髻的陶俑應為山南豪族軍隊中少數民族吏員的形象。

從文物看魏晉南北朝民族關係與佛教文化



「不南不北」的漢中


漢中地區陶俑既有漢人的服飾,又有少數民族的裝扮,這種現象是漢中地區的歷史發展產生的。漢中地區位於漢水上游,北有秦嶺,南有米倉山、大巴山,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理區域。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這裡既被北方人看成南方,又被南方人看成北方。十六國時期,苻統一北方後帶領氐族佔據漢中地區。南北朝後期,西魏的實際統治者宇文泰從南朝梁手中奪取了漢中地區。


魏晉南北朝400年間,漢中地區多次更換政治主人,不僅生活著漢人、還有為數眾多的氐人、羌人以及廣義的「蠻」人。在漫長的動蕩歲月里,漢中地區的文化也在多元文化因素的交錯影響中形成了「不南不北」、「多民族融合」的地方特色。


甘肅莫高窟西魏壁畫


壁畫中禪修人像即坐在一張椅子之上,此椅有四足,後有高靠背,兩旁有扶手,可以說這是中國最早的椅子影像。

從文物看魏晉南北朝民族關係與佛教文化



高足坐具


中國古代人們「席地而坐」。坐姿是膝蓋並緊,臀部坐在腳跟上,腳背貼地,雙手放在膝蓋上,目視前方。到南北朝,供垂足高坐的坐具已開始出現,雲岡石窟的思維菩薩就是坐在束腰高凳之上。


由於漢末以後中西文化交流頻繁,「胡床、胡坐」(摺疊凳)和佛教徒垂腳坐「小床」(凳子前身)在漢人生活中傳播;魏晉南北朝時期,國內各民族大融合,少數民族箕坐也對漢人產生了影響,加之跪坐的禮節觀念逐漸淡薄,坐姿隨心。同時袴褶裝的傳播對漢人坐姿的改變也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即由秦漢時期漢人的跪坐禮俗逐漸改變為垂腳高坐。

從文物看魏晉南北朝民族關係與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


犍陀羅藝術對中國佛教藝術的影響


菩薩像面容呈橢圓形﹐眉目端莊﹐鼻樑高而長﹐臉部有鬍鬚,頭髮呈波浪形並有頂髻﹐身披希臘式大褂﹐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

從文物看魏晉南北朝民族關係與佛教文化



魏晉南北朝時,來自於古印度的犍陀羅藝術隨著佛教的東傳而逐漸在當時中國的西域和內地傳播開來。犍陀羅藝術主要由往來於絲綢之路間的中外使節、僧人、手工藝術匠人和商旅從印度,通過西域于闐、龜北地區,而後再經過河西走廊傳到內地的。犍陀羅藝術特徵是印度佛教造像的典型特徵,發源於古希臘時期對人體健壯體格的審美標準。


佛教的中國本土化

從文物看魏晉南北朝民族關係與佛教文化



魏晉南北朝時,漢族文化中的飾物出現在雕像藝術中,如代表中國文化色彩的鋪首和龍的形象。北齊釋迦佛立像碑中的蟠螭紋就是一種漢族傳統裝飾紋樣,螭是漢族傳說中的一種沒有角的龍。這種佛教中國本土化還出現在佛像群體的結構上,由印度的「獨思式」轉變成了中國的「等級秩序型」。


在敦煌莫高窟259窟中的佛像,出現了利用漢代陰線條表現細部的方式和東漢末年的表現細部的起伏線條共同組成,這是在佛像技法上的改變。它同時包含了印度犍陀羅藝術和笈多佛教藝術的精髓,也體現出中國傳統特有的雕像陰刻手法的線條文化藝術。


佛像服飾造型上,除了利用印度犍陀羅形式的服飾造型通肩式袈裟和袒肩式袈裟兩種方式外,為了表現自己的民族特色,加入了中國服飾特有的民族樣式,採用了袒佛像右臂但外衣半披的樣式。

從文物看魏晉南北朝民族關係與佛教文化



釋迦坐像


洞窟正中的釋迦坐像,保存完好,兩肩寬厚,面形豐圓,薄唇高鼻,神情肅穆。背光的火焰紋和坐佛、飛天等浮雕十分華美,把主佛襯托得雄渾大氣,是雲岡石窟中的代表作品。大佛全身比例適稱,造型手法簡練概括,他寬闊的身軀給人以穩健之感。他微微前傾的身軀和稜角分明的嘴角,彷彿在向眾生宣講著佛教的真話,他那細細的彎眉和微啟的雙目,使人感到慈祥為懷的氣度。

從文物看魏晉南北朝民族關係與佛教文化



「秀骨清像」


雲岡晚期石窟的造像已基本上採用了當時流行的"秀骨清像"式的中原風格,佛、菩薩的表情神態,比以前更生動活潑,富有人間生活氣息,飛天的形象更加瀟洒飄逸,正是佛教藝術中國化、世俗化的結果。


「秀骨清像」一詞最早出現在張懷灌對南朝畫家陸探微的評論中:「陸公參靈酌妙,動與神會,筆跡勁利,如刀錐焉。秀骨清像,似覺生動,令人慷懊然若對神明。」後人又在此基礎上發展,形成「秀骨清像」的畫風。秀骨清像崇尚膚色白晰,體形清瘦文弱,帶有女性化陰柔美和病態之容。人物造型上簡單質樸,充滿飄逸豪邁的藝術特質。


魏晉南北朝作為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最痛苦的時代,卻是精神上最自由、最富有智慧的時代。玄學在魏晉時期興起,對當時的人們的心態和文化生活有巨大的影響,人們開始鄙棄仕途,重視學問追求精神自由。秀骨清像的佛像塑造的消瘦的身材、不可言說的笑容,洒脫的氣度完全是當時士族審美的體現,講求氣韻生動。

從文物看魏晉南北朝民族關係與佛教文化



參考文獻


中國國家博物館編《文物里的古代中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曲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老曲講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隋朝林邑(南蠻)民族的列傳
南韓教授:韓民族哺育了黃河文明,要將「拔河」申請文化遺產
西南民族傳統文化的變遷,分析
渝東南生態民族旅遊文化節在彭水開幕
中國香道文化|沉香文化是中華民族千年文化傳統
淺析「中華許氏文化」在「中華民族文化」或「中華氏族文化」中之「共享性」
「中華民族文化大系」叢書:烏蘇里漁歌——赫哲族
「中華民族文化大系」叢書:玉龍彩雲——納西族
魏德東:尊重佛教文化是促進民族團結的根本之道
契丹民族與中原民族的文化碰撞與融合 文
馮雙白:文化傳統是民族文藝作品的「魂」
「中華民族文化大系」叢書:瓊島守望者——黎族
「中華民族文化大系叢書」:雪域之光——藏族
詳解中國古代各朝代游牧民族的變遷史和文化起源
美文心語:中華民族永不改變的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瑰寶——印章賞析
「中華民族文化大系」叢書:瀾滄笙歌——拉祜族
「中華民族文化大系」叢書:天之驕子——蒙古族
俄羅斯民族文物國博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