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你看到的並不是「超級月亮」
昨晚,你真看到「超級月亮」了嗎?
社交媒體上早就狂轟濫炸:昨晚的「超級月亮」是68年來最亮的一次,看起來比平時大14%、亮30%,錯過昨晚,要等18年才能再次看到這樣的月亮……是不是很心動?可如果你期待看到攝影作品裡面那種碩大無朋的月亮,那結果肯定是失望的——昨晚的「超級月亮」,其實跟農曆每月十五前後的月亮差別不大。
社交媒體上瘋狂炒作的所謂「超級月亮」,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遊戲: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的軌道呈橢圓形,昨晚月球走到軌道的近地點。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比在遠地點的距離近了14%。一些媒體簡單套用「遠小近大」的原理,把「近了14%」直接偷換成「大了14%」。「亮30%」的說法更搞笑:月亮直徑大了14%,面積就大了30%,於是直接偷換成「亮30%」!
讀過《兩小兒辯日》這篇文章的人都應該知道,「近了14%」跟「大了14%」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簡單轉換。哪怕月亮真大了14%,普通人的肉眼也很難分辨出來。道理很簡單,當基數很小的時候,哪怕有了大幅增長,在肉眼的視野里仍差別不大。亮度就更不能等同於面積了。
炒作「超級月亮」的人只是玩了一個簡單的數字遊戲,在理論上毫不嚴謹,在事實上更缺乏依據。然而,這個噱頭還是騙倒了許多人。社交媒體上,很多人都在轉發這則傳言,而且言語誇張,刻意渲染「大14%、亮30%、68年最亮、18年後才來」這些不科學、不嚴謹、不客觀的數字。一些羅曼蒂克的人躍躍欲試,準備約上心中的那個他或她,一起去共度良辰美景了。
社交媒體上的種種不實傳言動不動就能獲得瘋狂轉發,使許多人深信不疑,從而產生巨大的影響力,說到底還是因為那些瘋狂轉發這則傳言的人,缺乏基本的科學素養和科學常識。「今晚比平時大14%、亮30%」,單是這句話本身就大有問題。作為參照物的「平時」本身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什麼才算「平時」?初一?初十?還是同樣的十五?參照物本身就不明確,大小、亮度如何比較?事實上,在這則傳言里,「平時」是指月球距離地球最遠的時候。拿極值來當均值,製造傳言的人真是可笑。再者,人們憑常識就應該知道,月亮的大小和亮度每月完成一次循環,然後周而復始。月亮總是一點點大起來、亮起來,然後又一點點小下去、暗下去的。前幾天晚上,月亮的狀況大家已經看到,它怎麼可能在昨天晚上,突然就變得龐大而明亮起來呢?
不實的傳聞甚至故意捏造的謠言混淆視聽,是妨礙人們正確認知世界的精神霧霾;轉發的網民缺乏科學思維和獨立判斷能力,聽風就是雨的盲從,則是擴散霧霾、助其蔓延成災的揚風。一個巴掌拍不響,但這「兩個巴掌」一合拍,形形色色、源源不斷的不實傳言甚至謠言就在社交媒體上頻繁爆發、泛濫成災,影響人們對事物的正確認知,損耗大量的社會資源,成為人們精神世界裡的霧霾。
要治理這種精神世界裡的霧霾,當然要治理那些「霧霾的源頭」,就是那些為了騙取點擊量,造成轟動效應,毫無媒體專業操守的炒作者。更重要的是培育民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許多傳言或謠言只要稍具科學常識就可以辨明,有些謠言難以一眼識破,但只要具備敢於懷疑的科學精神,稍加思考、多加追問,就不難找到邏輯破綻。可是我們身邊的不少人卻對傳言毫無免疫力,不加判斷、不加追問就全盤接受。與中國不斷增長的經濟實力相比,國民科學素養提升的速度顯然有些滯後了。
「超級月亮」沒有如期而至,但各色傳言肯定還會不期而至。那些上當的民眾,下次得多長個心眼。(來源:解放日報)
點擊播放 GIF/387K
※寶寶婚變也在詩仙的預測中?
※古代謠言長啥樣
TAG:千龍網新媒介素養學院 |
※關於月亮,你知道的並不多
※直到經歷了那麼多,我們才明白星爺演的並不是喜劇。x
※遙不可及的並非是十年之後,而是今天之前
※午夜車禍,現場卻沒有屍體,原來撞到的並不是人……
※秦時明月風鬍子劍譜名劍顏值比拼,最好看的並不是十大名劍?
※得不到的並不一定是遺憾,有時甚至可能是圓滿
※成都,帶不走的並不只有你——還有這些!
※你長的並不多漂亮,但你笑起來的樣子真美
※你看見的並不一定是真的-《看不見的客人》
※溥儀跑到東北做「偽滿洲國」的皇帝,目的並不是為了復辟,直到晚年溥儀才說出了實情!
※其實一個愛你的女人要的並不多,僅此而已,只是這3個,但是很多男人卻做不到!
※這本書的目的並不是告訴你有怪癖就可以當導演,雖然它看起來的確是
※「愛你變成了害你!」杭州16歲少年去世,得的並不是絕症
※晚安心語:現在的並不是我想要的,但卻是我自找的
※七夕,我笑的並不瀟洒
※人生感悟:遙不可及的並非是十年之後,而是今天之前
※七天六夜的武當之行!你,收穫的並不僅僅只是一套太極拳!
※這種十元錢和你想的並不一樣,有的已經漲到200多元
※這周有一部高分神作,說的並不是《猩球崛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