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揭開道家丹道養生千古之謎-內經圖解

揭開道家丹道養生千古之謎-內經圖解

揭開道家丹道養生千古之謎-內經圖解



一、關於《內經圖》名稱

《內經圖》之命名,包含著「內丹修鍊」經典之意,為北宗氣功、小周天功法、百日築基之秘要。《內經圖》描繪在人身之內,內煉 "精氣神" 的途徑;以不同的人物進行各式的動作,喻示人身不同部位的奧秘以內煉精氣神而言,及其相互之作用;以流水代表人身 "精氣" 運化之渠道,以 "城門、橋樑、重樓"代表精氣之關竅;內經圖更以精妙詩句,吟詠出修真的重點。修者可以按圖中的提示,以自身實踐驗證,來參悟修真的理法。其要求在氣發丹田,使任督兩脈,連接周流運行,循環不息,以維人體陰陽平衡,使氣經常環繞各大穴道,周流全身,布滿腦、神經、血管、內分泌等各系統,以產生按摩作用。故有袪病強身,延年益壽的效果。


二、道家養生與《內經圖》


道家關於追求健康,延年益壽思想與方法技術,集中表現在:


1、修鍊長生不老丹藥,寄希望服食不老丹藥而成仙,即煉丹派,後稱為外丹;

2、修練內丹,後世發展為靜養功,即將外丹煉製方面的若干學理、學術語引入人體靜養功法之中,或即現時所稱的氣功;


3、五禽戲和太極拳為代表的導引動功。煉丹服食盛行於秦漢魏晉時期,由於引起服食者的廣泛中毒而遭到醫學家、學術界的反對聲討而衰落。靜功的氣功與動功的五禽戲、太極拳等則繼續得到發展和豐富。


《內經圖》代表了道家靜養功思想與技術的真諦,其廋辭、謎詞、隱語在圖示與論述上大量出現,更是道家宋明以來的典型風格。


據分析研究,《內經圖》約彩繪於清初皇宮如意館道家畫師之手,《內經圖》的創意依據,當源於明代氣功學家尹真人佚名弟子於萬曆年間(1573—1619)所撰《性命圭旨》,有人將《內經圖》與《性命圭旨》進行了比較,認為《內經圖》直接繼承了《性命圭旨》反照圖等精美繪圖的謎戲畫風,使靜功小周天法(內丹修鍊)的圖示更隱晦、更形象、更藝術化,使整個人體形象完全隱於一幅「山水風景」之中,從而以謎辭隱語結合精美圖畫,形象化講述了道家「內丹修鍊」的經旨、方法與技術。


所謂內丹:是以人體喻爐鼎,精、氣為藥物,以神運精氣,通過意念修鍊而結丹藥者,即內丹,亦稱聖胎。

所謂小周天:全名為「陰陽循環一小周天」。練功者閉目靜坐,鼻吸清氣,使吸入之氣下降臍下(丹田),過肛門而沿督脈尾閭(下關)上行,經夾脊(中關)至玉枕(上關),到頭頂之百會,入泯丸(上丹田,或以兩眉間為上丹田),順面部至舌與任脈接,至前胸部膻中(中丹田)而下,至下丹田復沿原路循行,即一小周天。練功者可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與疾病決定收氣存想其處,以達到強身卻病、延年益壽的目的。


按道家認為:上中下三丹田,上中下三關打通後,則任、督脈可循環周流,就能達到增強體力、抵抗疾病、延年益壽甚則不老神仙。


三、《內經圖》主要術語簡介


上丹田:為百會所在,亦即泥丸宮、昇陽府、崑崙頂、靈台等,道家所指名稱甚多,可以說是各自命名,眾說紛紜,不過多指腦而言。其中玄關所指在兩目兩眉與額、鼻骨之十字中心處,道家對此也十分重視,認為是入道之門,或泛指氣功基礎,認為是天地靈根,是祖竅、祖氣,至寶至貴。


中丹田:為膻中所在,為自承漿下十二層樓(指喉管)至黃庭(指人體內中虛空竅,或在心之下……),以牛郎代表心為陽,有肝膽脾均各自專職,共同耕種心田,故有「我家專種自家田,可育靈苗活萬年……灌溉須憑上谷泉(指舌頂上顎,所謂白頭老子眉垂地之律液至上鵲橋),有朝一日功行滿,便是蓬萊大羅仙。」

下丹田:即正丹田,在臍下,或有稱之為氣海,藏命之所,以織女代表腎為陰性。


按道家以織女喻腎,為真陰,在卦為坎;以牛郎喻心,為真陽,在卦為離,陰陽合則為真夫妻,陰陽合則生丹藥,所以還有坎離交媾,男女媾精陰陽合而生丹藥之喻。心腎交,水火交,龍虎交之類等等,也都是指練功中之術語。圖中「水火交煉池」即喻心腎相交之處所。


尾閭關:為下關,在人體尾骶骨之末節,或指長強穴之所在,為任脈向督脈過渡之處,亦為任脈之陰與督脈之陽交會之所,《金丹大成集》:「水火之際曰尾閭關。」亦叫虛危穴、尾閭穴,或稱為天人合發之機,子母分胎之路,精氣聚散常在此處,水火發端也在此處,陰陽變化也在此處。道家認為此穴「系人生死岸頭」,仙家稱為生死窟,可見其多麼重要,也是修鍊通關最難處。


夾脊關:即轆轤關,為中關,釋意資料很少,僅知為練功陰陽和合上行的第二關,按《金丹大成集》命名為轆轤關,似有提升上行之喻意。

玉京關:為上關,即玉枕,位在枕骨粗隆上緣。《金丹大成集》:「腦後曰玉枕關」。由此上行則可會於泥丸宮,完成任督二脈通,達到任督二脈循環周流,當然也至關重要。


「鐵牛耕地種金錢」:以鐵牛耕地,比喻修鍊下丹田,精、氣、神三合與通過尾閭關之不易,三合生丹田爐火,即農夫腳下有一鐵爐,爐中火十分盛熾,使水火相濟,水火相交。圖中有丹鼎,爐火正旺,下有男女童子車水,喻促進水火相交,心腎交,陰陽合,坎離交媾而生丹藥之意。此任督交會之處,能否通關是十分關鍵的,故以「鐵牛耕地種金錢……」一段作為比喻。


《內經圖》將中醫學對人體生理、病理認識,對人體心、肝、脾、肺、腎五臟與膽、小腸、大腸、膀胱、胃等六腑,以及任督脈與十二經脈循行的生理功能、解剖關係與相互間關係按道家丹經理論,將人體設計成為一個小天地,並不斷加以神化、神秘化、形象化,不同時期的道師們,以抽象的廋辭、謎詞、隱語各自命名比喻,也可能與道、道家逐漸轉為道教理論相關,從追求健康長壽而妄圖輕身不老神仙有關,或許還因為與道長、道師、道士與道人們不斷使之神秘化以求得歷代最高統治者寵信,求得道家的發展,求得與佛教的爭鬥中立於不敗之地有關。


四、內丹修鍊秘訣


「內經圖」解決的秘訣是關和竅。背後闖三關過九到竅為暗中之竅。一旦氣串動到這些部位時,就要注意了。三關為尾閭關、夾脊關、玉枕關。


尾閭關在脊背的盡頭之處,有七個骨節,七個穴位。們練的就是這七個穴位的通道,其內關通內腎,一男一女。內腎為藏精孵卵之地。上行一條髓道,髓道過去叫河車、黃河,也叫漕渓,上通到泥丸,此陽氣上升之路。直到第七節與內腎相對之處,謂之夾脊關。一旦氣到夾脊關,一旦氣在兩腎中間停留不動,這時要用急火燒。要看看時辰,什麼時候要吸長,什麼時候要呼短,什麼時候腹腔要往裡去,要進風,要想辦法鼓風,現在叫巽風。


夾脊關再往上,上到腦後靈風之穴,就到玉枕關。 煉丹的第一個過程就是將這三關把握住。把握住三關後,才能通過三關到泥九,再往下降,變玉液還丹為金液還丹。


人的前身有三田。上田叫泥丸,也叫華池,第一個華他、上華池,方園一寸二,虛間一穴,乃藏神之所。從眉心往裡,一寸為明堂,二寸為洞房,三寸為泥丸。洞房內坐一位白頭老人把關,看你能不能進去。練到進氣二寸時,人頭上戴一個箍,箍叫羅台,這時人很難受。如果不練功,也不想它,就會功棄重來,沒有了,又下去了。這時一定要把握住玉枕和天目穴兩點力的平衡,即想辦法犁出中田。一定要閉眼做,肝開竅於目,睜眼就是陽神之漏,桌就不能從腎升到肝上來。


眉心往下向口行,有兩穴,是暗竅,就是一個人兩手托住的兩個穴,在齶上,即鼻子上。過去把鼻樑上的兩穴叫金橋,也叫上鵲橋。封上鵲橋必須用鼻夾。舌下兩穴要開開,開開後下通氣管喉嚨喉為十二節,叫重樓,可進食進氣,又可通向胃腸。氣管之下到肺,肺的暗竅比較多。肺竅一般都叫金,液體氣體都從這裡出來,可以出現一些氣體,醫生說還可以出現一點液體。液體怎麼出來的,還沒弄清。


心上有一竅,就是圖上坐的一個小人,小人上有一竅,也是暗竅,名回絳宮,是金公、黃婆約會、龍虎交會的地方。再直下三寸六,叫土釜黃庭宮,為中田,方圓一寸二,是藏炁之所,煉丹之鼎,外與臍門相對,約有三寸六分。故曰天上三寸六,地下三寸六,(這就轉到靈寶畢法上了)自天至地八萬四千里,自心到腎是八寸四分。臍門內有一個生門,內有七竅下通外腎,外腎乃精氣行走之處。這時男女要分開練,女同志沒有外腎,氣門有一竅通到卵巢。男的要提腎,女的要收腹。


臍後腎前有一穴叫炁海(它不是穴位的氣海),方園一寸二,裡面有華池,古人稱為下田,是藏精之所,採藥之處。這裡是爐,爐是倒放的,鼎在上,爐在下,放日:逆行成仙,順行成人。


再往下有兩竅,向上一竅通內腎,向下一竅通尾閭,尾閭的中間為玄關(玄關不是一個竅),此為無中生有之處。玄關也要火燒,火不燒玄關不開,練功練到精滿炁足時它就自然產生一種炁了,玄關自開,就可以煉成金丹三穴。這時要注意流量的變化和下鵲橋的變化。下鵲橋的下竅、整個小腹部叫坎宮:為腎位,外腎外陰而內陽,中藏元氣,為命、鉛、虎、吞穴是也。坤爐就設在臍後尾閭前。下鵲橋尾閭處有幾個穴位,有穀道,是陰竅,是虛的,可以出氣出食的穴位。前面有前陰穴,是內陰外陽。這兩個穴位必須搭通,搭一個橋,就是靠會陰穴。所以告訴大家一定要封住底三陰。底穴封住,人可以養生長壽。


現在練功想辦法做到六根不漏:一、抵住穀道,封住下三陰,即生死之根,叫身根不漏;二、用鼻夾夾住鼻竅,夾住上鵲橋之穴,叫鼻根不漏;三、耳不聽外物,叫耳根不漏;四、吻齒相合,舌頂上齶,舌根不漏;五、閉目,回光返眼,自然不動,眼根不漏;六、一念不生,一意不散,六欲不起,六塵不染,意根不漏,這是最難練的。六根不漏才能採藥、煉丹。煉丹實際上就是一種靜坐。老年人體弱多病,最好不要煉丹。


六根不漏自然有六根震動之景。有人感到震動就屬六根震動之例,有三十六動,三十六個真人,三部八景。六根震動現象摘自「靈寶經」:神主氣,用神控制自己的氣路;氣育神,氣養育著神,氣足了神才能旺,神旺才能自己支配自己真養至神炁真皈大定,混為一體,結成金丹大葯。一震,臍下至外陰上,小腹發熱,會引起全身發燒,震動得厲害。這時一定要封住下三竅,搭住下鵲橋,不使熱感緩解了,一變涼,馬上把意念轉入到舌下兩竅;二震,兩腎燙,急熱,意念要轉到臍下;三震,兩眼內吐光,流淚;四震,耳後生風,要注意兩個的變化,女的注意卵巢的變化,做到雌龍退回陰府;男的注意外腎的變化,做到龜頭回縮,縮到腹腔里去,這時開始練丹;五震,腦中鷲鳴,震動,身體發抖,受不了。這時要運行卯酉周天,高不出心,低過臍下。卯酉周天就是腎、肝、心、胃、肺相轉;六震,鼻根震動,流的不是鼻涕,根似水,要讓它流空,流空以後上鼻夾。上鵲橋有兩穴,要看到鼻孔內的兩穴。六震正符合咱們的練功過程,已經開始有小葯了。


從內經圖裡可以看出一個人有什麼病,練功之前有什麼病,練功之後病情有什麼變化。還可看出一個人練功練到什麼程度,練得好壞。


道家講看問題應當跳出界外,要客觀地對待事物,從旁觀來觀察事物,聰明難,糊塗更難。修鍊內丹功應當難得糊塗,少管閑事,要跳出私利因子,處理好家庭事物,方能練好功。


經絡總則:手之三明,從藏走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到足;足之三明,從足走到腹。 J


此為大周天走向,從藏開始,從肺經~大腸經~胃經~牌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肝經。做功時哪個經絡抖動,哪個經絡就開了,看看與哪個臟腑有關係。第一個開通的都是肺經。


十二經絡轉後一閉死,大周天才算走完,任督二脈才開通,小周天這才開始運行。十二經絡閉死後,練功是熱在轉,將會是另一個景象。


五、內丹修鍊的三個階段


(一)練精化氣(小周天功)


內丹術中認為,人到成年,由於物慾耗損,先天之精已不足,必須用先天元氣溫煦它,使之充實起來,重返先天精氣,這就是煉精化氣的內容和目的。由於這步功法是要使內氣沿督、任二脈的經絡路線在人體內作周流運行,故又稱小周天(這是對鍊氣化神的大周天相對而言的)。


按丹書上說,完成這步功法就可以防病治病。


1、小周天概說


(1)周天與小周天


周天是古代天文學的術語,是觀測者眼睛所看到的天體上的大圓周。這大圓周稱為大圈,又稱黃道。黃道劃為360度,在其兩側的8度內即為黃道帶,布列各星宿,並在其上運行。所以孔穎達《禮記?月令篇疏》中說:「凡二十八宿及諸星,皆循天左行,一日一夜為一周天」。


內丹術中的煉精化氣,即是指內氣的感覺,從下丹田循督脈、任脈回至下丹田作循環走動,在此也借用了這個周天的名詞。正如《天仙正理》上說的:「小周天雲者,言取象於子、丑、寅十二時,如周一日之天地也」。


由於煉精化氣的內氣感覺只走督、任兩脈,而第二階段的鍊氣化神要通達奇經八脈,所以稱前者為小周天,後者為大周天。


(2)任督與奇經八脈


按祖國醫學經絡學說,人身有正經十二條,奇經八條。八條奇經脈就是: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它們與內丹功夫有密切關係,因此明代李時珍著《奇經八脈考》加以論述。他指出:」八脈散在群書者,略而不悉。醫不知此,罔探病機;仙(指長壽者)不知此,難安爐鼎(即不知丹田所在)。時珍不敏,參考諸說,萃集於左,以備仙、醫者簽蹄之用雲。」


至於奇經八脈的重要性,李時珍引託名張紫陽的《八脈經》中的話說:「……凡人有此八脈,俱屬陰神,閉而不開。惟神仙以陽氣沖開,故能得道。「而要打通八脈,首先要打開任、督兩脈。李時珍又指出:「任、督兩脈,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陽火陰符升降之道,坎離水火交媾之鄉……。」俞琰注《參同契》云:「人身血氣,往來循環,晝夜不停,醫書有任、督,人能通此兩脈,則百脈皆通。」《黃庭經》言:「皆在心內運天經,晝夜存之,自長生。天經乃吾身之黃道,呼吸往來於此也。鹿運尾閭,能通督脈,龜納鼻息,能通任脈,故兩脈皆長壽。此數說皆丹家河車妙旨也。」據上所說,黃道、天經、河車都是任督脈這一循環的代名詞;因為人在後天,這條路線中斷了,所以要打通之,以求得長壽。


通了任督脈,其他六脈,乃至十二條正經都能隨之而通。固為根據經絡理淪,任督脈不但與其他各經脈都相溝通,而且「督脈起於會陰,循背行於身之後,為陽脈之總督,故曰陽脈之海,任脈起於會陰,循腹而行於身之前,為陰脈之承任,故曰陰脈之海。」所以任督脈一為統率全身諸陽脈,一為妊養全身之陰脈,都居主導地位。


(3)小周天(子午周天)


宋代肖紫虛《金丹大成集》上說:「問曰:何謂子午?答曰:子午乃天地之中,在天為日月,在人為心腎,在時為子午,在卦為坎離,在方位為南北。」


根據後天八卦圖,子午與坎離相配合,而小周天正是採取坎離(心腎)交媾的方法進行鍛煉,因此小周天也稱子午周天。


2、煉精化氣功法


煉精化氣即小周天的功法,總的稱為「百日築基」。至於具體如何做,一般都是借物比喻,以致聞如射春燈謎,如墜五里霧。但總的來說,可以分為6個步驟,即煉已、調葯、產葯、採藥、封爐、煉藥。其簡要過程是:擺好姿勢,排除雜念,讓形神安靜,集中注意,即為煉己。然後一念歸中,凝神入氣穴,緩緩調息人細,引短令長,以後天呼吸接先天氣穴(丹田),這就是調葯。由於神返身中氣自回,這時散失在外的氣,即得重返於氣穴,而當靜極之時,正有動機,於恍惚杳冥之中,覺丹田氣動,這時是產葯。氣機即已發動,即為先天之精,並將可能變為後天交媾之精,練功者此時運用撮、抵、閉、吸四字訣,以火*金行,就是採藥。繼續用武火烹煉,就是封爐。而後使意氣相依,以意下引至尾閭,由尾閭、夾脊而上泥丸,此時進陽火;再使其由泥丸而前經絳宮復歸於氣穴,行退陰符,這就是借後天呼吸之文火,以烹煉藥物。


所說築基,就是指上述這段功夫,意謂可為後兩段功夫打下基礎。而「百日」者,乃是喻言,只是說這步功夫在整個三步功夫中相對較短而已。下面分述六步功法。


(1)煉己


煉己是內丹術中最基本的要求,最根本的功夫,也是整個大小周天過程中不可須臾棄離的功夫。


「煉」是從內丹術的角度要求排除外界的聯繫與愛好,要一心下苦功夫。按照《周易》十個天干所代表的含意,「己」納離卦,而離卦在人身為心,故「己」即指人心,即念頭。所以清?柳華陽《金仙證論》上說:「己即我心中之念耳。」可見煉已這部功夫,指的就是如何集中注意,排除雜念,所以又稱為修心、煉性。與煉己有關的三個問題如下:


a、煉己與念頭


煉已就是要求排除雜念,把念頭集中在練功上,也叫正念、真意。在程度上來說,真意較正念更為安靜,更為集中。所以內丹術中稱它為「土」,又稱「黃婆」,是媒介。凡建立不起真意者,就難以練功。


練功中的雜念稱為散亂,在丹書中還常用「心猿意馬」來形容。心猿就是心思雜亂,如在跳擲遊戲的猿猴;意馬是說意神不定,猶如狂奔飛馳的野馬。煉己就是要遂步地使心猿歸正,意馬收僵,把雜念控制起來。當然這要有一個鍛煉過程和運用適當的方法。


b、煉已的方法


煉己就是排除雜念,集中注意。而在丹書中一般只強調其重要性,而對如何煉己,大都略而不詳。煉己的關鍵是要排除雜念,因此,就得有一個東西去代替它,否則是不可能的。一般可選用下列方法:


凝神入氣穴。就是注意下丹田。這實際上已是第二步調葯功夫,兩者是可以結合起來的。


寄心於息。就是注意呼吸,或用數息法。


其他權法。所謂權法,就是權宜應用的方法,即臨時措施,如掐指、念字,也可以用一下采外景、存想等法。


c、煉己不純


煉已功夫沒做好,稱之為煉己不純。一般的煉己不純,只是指雜念此起彼伏,排除不了,功夫上沒進步,或者因硬壓念頭,硬驅心猿,反至出現頭痛、頭脹等副作用。而最大的煉己不純,在丹書中稱為「入魔」,這是大偏差,不可忽視。


所謂魔,就是產生幻景。當然,這種魔主要在大周天過程中出現,但在小周天中有時也會出現。魔的情景是多樣化的,實際上並不是遇上了妖魔,是練功者自己平時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甚至期望的事物,到了練功中反映出來;或是在煉己階段,對這些腦中浮泛出來的雜念,沒能排除好,進入了以後的練功階段時,又反映了出來。所謂入魔,就是對這種幻景信以為真,而離開了所要進行的功夫,以致神昏錯亂,躁狂瘋癲。


(2)調葯


葯即精、氣、神;調即調理。這步功夫就是設法得到足夠的藥物,以供冶煉。


以精、氣、神三者來說,是以神來調精、氣而產葯。精滿化氣,氣滿生精,故精與氣是一而二,二而一。因此,調葯的內容,具體來說就是如何使精氣旺盛。如果後天精氣虛耗過度,或年老精衰者,其調葯時間,就要相應延長。


調葯的方法就是凝神入氣穴,即在排除雜念的煉己基礎上,意守氣穴,即下丹田;凝神是指「守已清之心,而入其內者也」。可見凝神是以精神安寧為基礎,入氣穴是它的必然趨勢,凝的時候,只是用意,想在下丹田,以求意到氣到,發生作用。但用意不能重,要若存若亡。


(3)產葯


通過凝神入氣穴的鍛煉,精氣漸漸旺盛,於是產生了小葯(大周天產大葯)。小葯又名真種子。小葯產生時,就是一般所說的活子時、一陽生。這是練功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景象。對此種景象,在丹書中或則略而不詳,或則形容一番,講得清楚的很少。這是因為這種景象難以描述,或則怕說明後易於主觀追求。


產葯的景象一般常用《入葯鏡》中的「先天氣,後天氣,得之者,常似醉。」那段話為基礎來加以描述。有的說是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有的說昏昏默默,如醉如痴。大致情況是;丹田融和,從十指以至全身,酥綿快樂,身自聳直,心自虛靜,四肢似不能自主,杳杳冥冥,恍恍惚惚,似將走泄而並不走泄。接著丹田暖,竅中之氣,自下往複行,行毛際,癢生難禁,光透眼帘,陽物勃舉。


上述產葯景象,在時間上僅是一會兒,並且對這種景象,要如孵雞抱卵那般耐心,等它自己產生。假如主觀想像,強要它發動,即非真機,毫無益處。


(4)採藥


小葯即產,即應及時採藥。但採取之訣,在丹書中也屬不傳範圍。實際上就是丹書中透露的「火*金行」。火是指心,指神,即用意,金是指腎中的精氣。採藥就是要加強意識的作用,使暖氣感覺往下往後行,所謂加強意識的作用,除了可以暫時守泥丸宮外,一般採用撮、抵、閉、吸四字訣,即「撮提穀道(肛門),舌抵上齶,目閉上視,鼻吸莫呼」。與此同時,要加強後天呼吸。為了採藥,必須用武火(深呼吸).這樣「鼓之橐龠,吸以巽風,煅之以猛火,火熾則水沸,水沸則駕河車」,才能采入爐內。


(5)封爐


封爐或封固,正如《玄妙鏡》說的,「葯已歸爐,必要封固,不令外馳也」關於封固之法,仍要按前述之四字訣,也就是繼續火*金行,使之自然上行於督脈。


(6)煉藥


當封固之後,仍然採用「火*金行的方法,續進武火(口吸),使一股暖流,自然走上背部督脈,通過三關,再自崑崙(頭頂)而下,接前面的任脈,用文火(鼻呼)而復歸於下丹田,這就是煉藥。


a、三關


是指督脈路線有三處氣行不易通過的地方。《金丹大成集》上說:「問背後三關。答曰:腦後曰玉枕關,夾脊曰轆轤關,水火之際曰尾閭關。尾閭關位於脊椎骨的最下段,上連骶骨,下端游離,在肛門的後上方,一名骶端、橛骨、窮骨、俗名尾椿,該處有長強穴。夾脊關在背部,仰卧時正常兩肘尖連線的正中處。玉枕關在後頭部、正當仰卧後腦著枕處,在玉枕穴之下,兩側風池穴之間,為最不易通過之處,故又名鐵壁。


在通三關時,有的很順利,有的則會遇到障礙,如在夾脊關遇到障礙,一方面可用意上引:一方面微用提撮肛門法;也可以在練功前先做若干次轉轆轤的動功。在玉枕關遇到障礙,可以閉目上視,用意上行。總之,切勿煩躁欲速。日日行之,功到自成。


b、上下鵲橋


在丹書中認為,人們在出生後,任督兩脈已經中斷,而原兩脈之間銜接的地方,稱之為鵲橋。鵲橋有兩處,即《入葯鏡》中說的「上鵲橋、下鵲橋,上鵲橋在印堂、鼻竅處,一實一虛;下鵲橋在尾閭、穀道處,亦一虛一實。當氣通過上下鵲橋時要防其走漏。上鵲橋的走漏,大都在大周天中。小周天中則可能在下鵲橋走漏,其現象是放矢氣。因此,當精氣通過穀道時,不能放矢氣,要凝一凝,提一提。


c、三丹田


是人體前面任脈路線上的3個部位。上丹田泥丸宮在兩眉之間(一說在頭頂),又名乾頂,天谷、內院等:中丹田絳宮,在兩乳之間,又名黃堂、土府、玄竅等;下丹田氣海,在臍下,又名神爐、天根、土釜等。精氣通過這三處時,一般都無障礙。


這樣精氣(暖流)通過後三關而上行,前三田而下降,其間經過上下鵲橋、崑崙(頭頂)、十二重樓(氣管)、華蓋(肺)、海底(會陰)、穀道,完成一個循環,即煉精化氣一小周天。在煉藥過程中,往往感到口中唾液增多,咽下去時感到清香美味。此即「玉液還丹」,極為丹家所重視,不可唾去。


(二)鍊氣化神(大周天功)


煉精化氣小周天是在築基煉已的基礎上進行的。當神凝氣穴,一陽初動活子時,采小葯通任督,坎離相交,感覺是在極靜的杳冥恍惚狀態中產生的。而鍊氣化神(大周天),則是在掌握煉精化氣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鍊氣化神的大周天火候,使神和氣密切結合,相抱不離,來達到氣化為神的目的。這步功夫完成後,按丹書上說,可以「長壽還童」下面就其與煉精化氣小周天過程不同的幾點,加以敘說。


1.正子時與大葯(六根震動)


煉精化氣講活子時,產小葯後行小周天火候,煉神化氣講正子時,產大葯後行大周天火候。在心息相依,以致相忘,氣息微綿,全身酥鬆柔和的小周天過程中,真氣越來越旺,越積累越多,氣滿丹田。而在這種寧靜的狀態中,靜極復動,而出現六種景象,一般稱為「六根震動」。《仙佛合宗》中描述說。「須和大葯生時,六根先自震動:丹田火熾,兩腎湯煎,眼吐金光,耳後風生;腦後鷲鳴,身涌鼻搐之類,皆得葯之景也。」當以上六種景象出現時,即為正子時,所產之葯稱大葯。


2.上下鵲橋防漏(六根不漏)


當六根震動之象出現,開始鍊氣化神的大周天過程時,就要防止其在上下鵲橋的走漏。在上鵲橋的走漏,即自鼻孔垂下兩條白色粘液般的鼻涕,丹書中稱之為「玉柱雙垂」,這是精氣走失。在下鵲橋的走漏仍是放矢氣現象。丹書中有防止上下鵲橋在內的六根不漏的方法。即用木座抵住穀道,防止放矢氣,使身根不漏;用木夾封牢鼻孔,使鼻根不漏;含兩眼之光,勿令外視,使眼根不漏;凝兩耳之韻,勿令外聽,使耳根不漏;齒唇相合,舌抵上齶,使舌根不漏,雜念不生,思想安靜,使意根不漏。木座狀如饅頭,復以棉絮取軟,但它和木夾都是藉助外力,作用不大。防止上鵲橋走漏的主要措施是平時戒怒,尤其在練功前更要心情愉快。在練功中,當氣到印堂處時,舌尖緊貼上齶,要用意引它下來,避免在鼻部停留。防止下鵲橋走漏,要在穀道處忍一忍,用意引它過去。


3.金液還丹


口中唾液增多,在鍊氣化神過程中被認為是腎中精氣上升的結果。金為水母,腎中有金,故稱金液還丹,是比「玉液還丹」更為重要的東西,要徐徐咽歸下丹田,閉目下送,如內視臟腑。


4.大周天(卯酉周天)


煉精化氣小周天是用後天八卦圖式,已如前述。煉神化氣大周天是用先天八卦圖式。根據先天八卦圖,在南北方位上已是乾坤兩卦,故大周天稱為乾坤交媾。但實際上,道教內丹功夫總是著眼於坎離兩卦,而坎離兩卦在先天八卦圖上已在卯酉的位置上,故大周天又稱為卯酉周天。


5.通八脈


道教內丹功夫認為後天的奇經八脈全部關閉,先通過煉精化氣小周天打通任督脈,然後再打通其他六條經脈,這項要求是在煉神化氣大周天中實現的。但是大周天過程中精氣的通過路線還因人而異,有沿八脈走的,也有隻在其他一二條經脈上走的(如在帶脈上左轉36,右轉36),甚至也有可能沿十二條正經中的某幾條經脈走的,這都算大周天。


6.意守部位


按丹書上說,大周天是應該意守中丹田的,但實際上還是守在下丹田。


(三)煉神化虛


在前兩階段精化氣,氣化神的鍛煉過程中,都是意(即神)在起主導作用。而在第三階段中,由於通過前階段的長期苦練,已形成條件反射,不必用意,一坐就能周天流轉,故稱為還虛。另一層意思是說,通過意守上丹田,把想像中的「嬰兒」在其中加以哺乳、撫養、訓練,以達到「出神」的目的。按丹書上說,完成這步功夫就可以「永無生死」而「成仙」了。但列這步功夫的具體內容,在任何道教丹書中都不記載,也未聞有何師授。而且在如何「成仙」過程中,還有諸如「奪舍」等。


道家


傳承道家思想弘揚道教文化


歡迎添加我的私人號:cangzhuyong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家 的精彩文章:

陰陽五行的基本知識
辟穀養生的方法及原理
打坐是最古老的養生術,可追溯至黃帝時代
老祖宗留下的100個養生秘方,不看別後悔!
道醫養生:病患的根源

TAG:道家 |

您可能感興趣

《七寶美髯丹方》,千古道家秘方,養腎長壽
丹道修行的四個千古秘訣
千古內丹謎,一朝揭奧秘
宋衛國律師:《道德經直解》探解千古之謎
揭開埃及豔后青春不老千古之謎!
成吉思汗陵墓在張家口宣化?揭秘七大千古謎團
千古道教奇人之白玉蟾祖師生平略考
揭秘千古道醫謎團,道醫之神!
建文帝失蹤千古之謎終於解開了,一本「家譜」曝光建文帝藏身之所
驚曝!宇宙射線掃描金字塔 千古之謎即將解開
古代女子生娃為什麼要燒開水?千古謎題終於解開
千古之謎 《蘭亭序》
千古家訓,回家教給孩子吧
揭秘埃及豔后青春不老千古之謎!
千古有道 八仙傳奇
中國古代十大未解謎團之千古遺恨《蘭亭序》
獵奇,中國皇家王陵的十大千古謎雲
揭秘古籍善本的千古因緣
千古奇文:十二則名門家訓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