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最近,A君看了一部很有意思的劇,因為看完會忍不住分享給身邊很多女性朋友,而無獨有偶,我同時收到了幾個朋友的安利。


這部劇叫《荼蘼》,有點小眾,因為是一部台灣愛情迷你劇,在內地幾乎沒有任何宣傳,但仍靠著口口相傳的口碑,被越來越多人熟知。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所以這部劇的魅力到底在哪?


要說這部劇,可能不得不提一下編劇。這部被稱作近年來最有質感的台劇,編劇是徐譽庭,徐譽庭這個名字你可能覺得有點陌生,但你對她的另一部作品《我可能不會愛你》絕對不會陌生。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如果說《我可能不會愛你》是一部立意和偶像劇元素融合得極好的台劇,那麼《荼蘼》可能門檻就會比較高一點。比較偏向慢慢講好一個平凡人的故事,雖沒有太強的偶像劇主角光環和元素,但這絕對是一部誠意十足並進到了現代女性心坎里的劇。鏡頭表現好,人物豐滿,立意佳,值得花時間去慢慢品味。


故事講述了楊丞琳飾演的女主角鄭如微在獲得了外派去上海工作的機會後,面臨了兩個選擇:


planA:去上海追求自己希望的「稍微不那麼平凡」的生活


planB:留在台灣陪伴父親病倒的男朋友

而整部劇,用了平行時空的形式,在planA和planB兩種不同選擇的生活間跳轉。


這也是我覺得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同時演繹了兩種不同選擇後截然不同的人生,對比著看,感觸非常多。除了形式新穎,這部劇的很多優點都使得我非常想把這部劇推薦給大家。


1.用鏡頭去講故事,用演技來說感情


電影和電視劇在我的認知中,都是影像的藝術。語言和音樂可使其錦上添花,增強感染力和優化觀感,但絕不會是拯救影像做得不好的工具。


即使《荼蘼》不是影像這方面做得最好的,但也會是滿意的。在planA和planB兩種不同人生的跳轉中,《荼蘼》沒有出現任何的旁白和字幕來做過渡,而是巧妙地運用某一階段情感的告一段落,通過某個相同場景的重合來實現跳轉。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整體讓人覺得非常流暢,既不會有覺得這個故事戛然而止的突兀,也不會有場景突然轉變的違和。


而這部總共六集的迷你劇,在最後兩集,更是把敘述的藝術表現得淋漓盡致,用倒敘呼應前面留下的所有線索。而且在前四集一直是女主如微的視角,在最後兩集的倒敘中,終於有了男主湯有彥的視角,而劇情也在這個時候開始反轉。之前一直被罵了四集的渣男主湯有彥,從他的視角去看,似乎能多了幾分理解,好像也沒那麼壞。


而最後planA和planB的兩個如微相遇,對話,到互相祝福,更是把主題升華到了自我選擇的高度。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而另一方面——選角。《荼蘼》也做得很好,大家的演技都在線。你再不用根據人設和劇情去推測判斷主演這時候的面無表情和波瀾不驚的眼神到底是什麼意思,是悲傷卻在拚命隱忍呢還是就是沒演技,也不用忍受一些粉絲強行「詮釋」演技。看《荼蘼》,我只用跟著主角的情緒起伏而起伏,不會齣戲,真正去享受一部劇想傳達的情感。


對於主演楊丞琳,儘管她本人有很多「爭議」,但是我還是建議,不管你對她是喜歡還是厭惡,都試著客觀去評價她在這部劇的表現,不要因為個人喜惡而錯過一部好劇。


如果說《我可能不會愛你》是林依晨的轉身,那楊丞琳的轉身,就是《荼蘼》。


2.愛情和戀人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才是生活常態。


《荼蘼》中關於愛情的描寫,沒有試圖去給一個定義,沒有強行灌雞湯,而是把愛情的好與壞,全部展示給你看。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在青春片泛濫的這幾年,每個人都在吐槽那些套路有多俗爛,其實我是想為《匆匆那年》說一句話的。


《匆匆那年》也是因為墮胎情節被打成了走套路的青春爛片一行。但是我覺得裡面有一個設定其實是非常還原青春現狀的。那就是,男主不一定會專情,愛情可能脆弱地不堪一擊。


《荼蘼》也是如此,它赤裸地表現了現實中大部分愛情的現狀。沒有美化,也沒有給人各種太過美好的希望。它很誠實地給大家展示了一句在網上流傳多年的雞湯:


「當一個男生說愛你的時候,他是真心做的承諾,可當他失信時,他是真的做不到了」


能夠誠實去直面愛情殘酷和現實的劇很少,看太多演繹愛情的殺手只是情敵、背叛、父母反對和誤會,偶爾來一點大實話,讓我們清晰,愛情的破滅更多時候是兩人的追求不同,需求不同,溝通不足,更多時候是死於柴米油鹽磨掉激情和感恩,只剩下油膩的生活和埋怨,每一個環節不對,都能殺死愛情。情比金堅,有時候,也比紙薄。


劇中的雞湯擔當,總經理容亦超和張姐更是貢獻了不少戳心的金句: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所以對於世上本就是不同個體的每個人,愛情究竟是什麼,誰也不知道。


《荼蘼》之於人物,我覺得表現得最好的,恰好是被詬病最多的男主角,男主角彷彿是很多年輕男孩的縮影,可愛,有時候也讓你失望,傷心和委屈。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男主的演技被從頭嘲到腳,也許我也是被太多爛劇電到神經麻木,反而覺得男主稍微有點太過吃力和用力的演繹把這個讓人既愛又恨的男孩塑造得很好。


很多年輕女孩子反映在男主湯有彥身上看到了自己男朋友抑或前男友的身影,這也正是劇組成功的證明吧,也許年輕不懂愛的我們都是這樣,相愛時天不怕地不怕,也真的付出過真心,以為為對方付出全部或者一味接受對方的付出就是愛,卻不懂愛的沉重,不懂愛是對等,是先愛自己。在自己不夠強大,承受不起對方的人生和付出時,愛情也開始消逝,放棄責任則成了負心,承擔責任卻變成了一個屋檐下的「恩重如山」。


男主湯有彥承擔了這個有血有肉的縮影角色,很好得傳達給我們一個真理,對於人物,沒有所謂的洗白一說,因為人無完人。而在一段關係中,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因為關係是互相作用的。


3.看似客觀的選擇題,其實早就給出了答案


planA還是planB,劇中是想表現無論選擇哪一個都會得到和失去一些東西。


planB得到愛情、孩子,失去那個能讓生活稍微不那麼平凡的機會。


planA得到事業和自己夢想的生活,失去了最初真摯的愛情。


而最後的結局,編輯像是想要傳達給我們,無論是哪種選擇,只要勇敢向前,都能有好的結局。所以《荼蘼》結局是典型的happy ending,planB最後也還是得到了事業,planA也還是有總經理的愛情。


看似公平,其實一點都不對等。


planB中投入家庭生活的女主角鄭如微,真的平凡得找不到一點亮點了。


被家庭綁住,沒有自由空閑的時間,而那些付出和犧牲,並沒有得到感恩和理解,甚至被當做理所當然,還被埋怨做得不夠好。


當年說只喜歡平凡的自己,不喜歡女強人的那個他,在你終變得平凡再無翻身之地時,眼睛卻開始看著別人,看著一個你曾夢想成為,並且本可能成為的女強人的背影,眼神發亮。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這糟糕的planB一如那焦掉的魚的背面。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雖然最後圓回來了,planB湯有彥其實對如微還是好的,會記得五周年紀念日,訂一間最貴的房間紀念。會記得你老是忘記帶傘,一路找來載你回去,一家人在吵鬧中也有平凡的幸福,也有再找回自己的可能,但是彈幕里大家都還是說不能接受,總覺得還是有哪裡不對。


而planA呢,失去了曾經真摯的愛情,離開了故鄉,遇上一段不完滿的新戀情。卻得到了夢想的生活,到一個新的地方,走過阮玲玉、張愛玲走過的街道,擁有自己夢想的東西,成為想要成為的樣子,不斷遇到新的人。愛情,在自己變得更好後,似乎更容易到來了。這樣比起來,對失去的,似乎也沒那麼難過了呢。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雖然如微後來經歷了很多變故,後悔了當初的選擇,但是在追尋過去錯過的原因後,也釋懷了。不過總覺得這一段處理有一點遺憾,感覺是強行讓planA的如微不幸福。


對比之下,問題就比較容易看出來,這道選擇題從來就不對等。


當planB已經降到了planC,小孩的意外出生,如微放棄工作開始,就一直跑偏了,一直妥協讓步了。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生活不似電視劇,也許planA的生活沒有那麼如意,而planB的生活也未必會如此糟糕。但身邊的女性看完,相信都會認同,planB的矛盾越來越尖銳,是現今社會不能逃避的常態,planA的確有更多可能性。


這並不是一道愛情和自我之間的選擇題。


它只關乎自我。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生活也不全如電視劇,選擇了planA就會失去愛情,歸根結底,只是那份你視如珍寶的愛情,脆弱到經不起一點距離和時間。


而你丟掉的夢想和自我,卻是選擇了妥協和放棄後,很難再找回來的。


雖然最後為了說明只要不要放棄自我,無論planA還是planB,都能幸福,讓planB的如微重新工作找回自我了。


但現實卻鮮少如此。


因為這個社會還未真正對女性實現平等,現實社會不斷逼女性做選擇,扼殺很多的可能性,生了孩子誰照顧,理所當然是女性。家裡需要一個人照顧老人,誰放棄工作?理所當然也會是女性。還有更多大家都明白的歧視我們就姑且不討論了。


很多人會說,你收穫了愛情、孩子、家庭,還不用工作,這還不夠嗎?


卻沒有人關心過,當我們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能在這世界靠自己能力生活下去的驕傲,失去了社會地位,失去了夢想,我們還好嗎。


逼很多女性做了並不想要的選擇的社會,又有給予重新開始的機會嗎。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我們生活在這樣的世界,planB更像是一場大賭博,把賭注壓在另一個人身上。而planA,更像是一場拼搏,麵包,愛情,我都想要。


如果能先看答案再選擇就好了,可是我們不能。


無論是planABCD都好,希望你們都不要丟掉自己那個,想稍微不那麼平凡的希望。



就算不愛楊丞琳,我可能不會愛你編劇新作也值得一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差不多小姐 的精彩文章:

劉愷威出軌與否重要嗎?柳岩和張倫碩的話才說明問題
好暖!每年的這一天,胡歌都會發微博給她慶祝生日!
號稱最強女主的錦繡未央真值得唐嫣演技大爆發嗎?
今天不止是光棍節剁手節還是他們的生日和結婚紀念日

TAG:差不多小姐 |

您可能感興趣

不得不佩服編劇啊,這些奇葩的台詞都能想到,簡直能把人笑死
除了金恩淑,這些編劇也都很有才華,也許你叫不上名字,但總有一部作品是你喜歡又熟知的!
這種台詞都能寫得出來?編劇你覺得我們都是智障嗎
這些電視劇畫面真的不明覺厲,編劇你的良心真的不會痛嗎
我和編劇老李不得不說的那些事兒
都知道她是作家,沒想到她還是編劇
依萍看了想跳河:你們編劇能不能先去職場體驗一下啊!
編劇,這樣寫台詞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讓你們感受一下編劇的想像能力
真正會搞事的編劇,純愛劇也能寫到三觀盡毀……
主創為排片集體下跪,編劇卻說,愛看看不看滾,我自己爽就夠了
明星們最想討好的竟是美劇編劇?一季寫死上千人,看誰不爽讓誰掛
為什麼愛豆們在歷史劇中都這這麼快就掛了!編劇讓他們多活幾集不好嗎?
這些侮辱智商的台詞,看一次笑一次!編劇你過來我保證不打你
相比編劇,秋瓷炫可能更清楚什麼是「回家的誘惑」
你是一邊罵編劇不值錢又舔著臉要段子的偽商人嗎?
新垣結衣找不到工作,二宮和也沒錢買房,松本潤淪為長期備胎……我已經忍不住要給編劇寄刀片了!
這些台詞真的是侮辱觀眾的智商,編劇你真的不是在搞笑嗎?
有些劇明明編劇都放飛自我了,但就是少女心忍不住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