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走進英國中學課堂

走進英國中學課堂

走進英國中學課堂



英國的中學擁有一流的教學設施,電腦房的每台計算機都和網際網路相連,且速度極快,伺服器上還有20多套各門學科的光碟資料共享,可以隨時查閱。機械技術課上配有車床、沖床和大批工具,這樣學生可以就地取材,馬上製作自己需要的模板、框架。學校經費充足,公立學校的經費直接從所屬社區的稅收中提取。

英國的中學也是以3年為界:前3年需要學習所有的課程加兩門外語,從第4學年起可以放棄一部分學科,選定3門作為主修,且主修課範圍不受限制,連語數外都可以不選。主修課在最後一年要參加GCSE考試,成績按A、B、C、D給出。這類似於我國的高中畢業考試,壓力遠小於高考。如果對自己要求高一點,可以參加GCE考試,這項考試是以最高的A級標準命題的。但因為大學入學需要面試或是自己聯繫,所以無論是GCSE還是GCE,它們的成績僅作為一項參考依據,並不能最終決定你到底進哪所大學。


必修課的減少直接分散了學生,使得每個教室都成了「小班教學」。人數一般是十幾個,最多也就二十幾個。有一個俄語班甚至只有4個學生!


英國的中學課堂強調動手能力、應用能力、創造能力和探索能力。


英國的物理課會有保證不低於1/3的課時被用來做實驗,嚴格體現了「實驗引導理論」的理念,而我們的實驗課佔總課時的比重大概只有1/10左右。化學課也是如此。英國學生做實驗時雖然對細節不太注意(曾經發生過燒穿天花板之類的事故),但對於將會影響實驗結果的關鍵步驟還是很嚴謹的。確實,很難想像對於物理這樣靠實驗發展起來的學科,不做實驗的學生會有什麼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又比如數學,在英國,除了我們學的數學外(他們稱作puremaths,理論數學),還有應用數學(practicalmaths)。理論數學的課本很簡單,只有指數、對數、數列和微積分5章,而平面幾何、立體幾何、解析幾何根本就沒出現在課本中,可能在初中就一帶而過,估計內容也很淺顯。數學的精華,則盡在應用數學中。對於這樣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他們認為教會學生如何應用尤其重要。因此應用數學被專門列為一項課程,其意義不言而喻。


語文課也傾向於應用,主要任務是閱讀文學著作(主要是莎士比亞的著作),作業也是熟讀作品,上課時由教師對前一天布置閱讀的那一段進行提問。教室里沒有講台,師生十多個人坐成一圈,更像是在進行一場討論。教師提的問題大多只是針對作品本身的事實性問題,很少在生詞或是寫作手法上大做文章。除了這樣的上課討論外,教師還會要求學生寫一篇讀書報告,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培養和提高學生從所給材料中提取、處理信息的能力。


學校對學生創造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視。筆者聽過一堂初中的電學課,講的是脈衝,開始一聽還吃了一驚,初中就學脈衝?其實實驗的器材很簡單,由底板和即插即用的零件組成,簡直跟「百拼電子世界」一樣。做實驗實際上就是組裝零件,找到哪幾個量對脈衝的頻率有影響。主要的裝置已經做在一塊塑料板下面,只要拿來用就行了。這樣的方式,乍看可能是忽略了基礎的原理教學,但細細體會,還是有其考慮的。既然脈衝已經發明,大量的生產和組裝在高科技時代僅僅是「勞動密集型工業」。學會脈衝的原理並不難,難的是如何把它應用於生產中。所以學校要培養的就是學生利用現有零件,發明出新儀器的創造力。


筆者看見一台濕度探測儀,可以用來檢測花園裡是否需要澆水,可誰又能想到,這樣的儀器,竟是出自一位初一學生之手!高年級學生的作品就更令人驚嘆了。不光是作品,每人還附上了厚厚的一大本課題報告。比如在一台飛機旅客人數統計器的報告中,先是講自己想到這個問題的由來,再是查資料得出的有關背景知識,接著是自己嘗試過的幾種原始模型,然後解釋設計意圖,最後是成品的性能介紹。像這樣的作品很多,有「人腦測速器」「剎車安全檢測裝置」「調音盒」……每一樣作品都像是真正的科學課題。


【圖文素材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遼寧小記者 的精彩文章:

TAG:遼寧小記者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走進美國大學校園
走進英國最美插畫
中西合璧-太極拳走進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課堂
科學健身中國行講座走進長治五中
厲害了!「漢語橋」英國校長走進禮嘉中學跳禮儀操學茶藝
博愛縣國學文化進企業——走進新世紀!
青島:網路安全教育走進中小學課堂
石家莊市槐北路小學學區國醫中隊五四青年節走進中醫學院
中國「企業進校園」第三站活動走進哈薩克國立技術大學
中國詩詞學會走進靜寧蘋果園採風、採摘進行中
中國海派木偶戲走進歐盟學校(圖)
VR眼鏡走進北京小學課堂 學生教室內「翱翔」太空
安華學校走進中國影視大樂園
新疆之旅——走進天堂
走進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
走進美國 醉鄉
李陽「瘋狂英語」走進株洲景炎中學
走進英國貴族學校:溫切斯特公學
海內外易學同道與時俱進:走進海峽兩岸共襄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