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葉匡政:馬莉的詩人肖像畫

葉匡政:馬莉的詩人肖像畫

馬莉畫的第一幅詩人肖像,是梁小斌。那時,她剛嘗試畫人物,畫幅很小。隱約記得,我與梁小斌一同看到了那幅油畫。梁小斌很開心,說像,說畫出了自己的執拗。過了些時日,我看到了馬莉畫筆下的我,同樣驚喜。我的固執,我的懷疑,我那時與生活的緊張感,都被敏感的馬莉捕捉到了。



葉匡政:馬莉的詩人肖像畫


馬莉詩人肖像畫:梁小斌(點擊查看馬莉詩人肖像畫圖集)


我從沒穿過紫色的衣服,但在她的畫中,我就應該這麼穿。而且,會永遠穿下去。那是2009年9月,馬莉已畫了二十多幅詩人肖像畫,她雄心勃勃,說要畫一百幅詩人肖像,迎接新詩百年。


轉眼7年過去,馬莉做到了。她用了8年時間,畫了102幅詩人肖像。


第一次有畫家將油畫筆伸向中國現代詩人這個群體。馬莉本身是一個詩人,藝術的完成依賴感受,這些肖像畫,不僅有畫家的感受,還滲透了一個詩人對另一個詩人的感受與發現。它的構圖,它的色彩,都帶有一個詩人的理想與性情。

詩人群體,對這個物質化的世界來說,必然顯得遙遠而神秘。藝術本應捕捉一個時代的不可見、不在場之物,畫出你不知道的世界。對馬莉來說,她的畫也是在為這個時代尋找恰當的形象與隱喻。


她繪畫的過程,也是詩人對另一個詩人的評論過程。她像是從畫布中,向你傾倒出一個詩人的內在世界。詩人的精神,也是這個世界的現實之一。這是另一種現實,任何悲傷、失敗與受難,在詩人充滿良知的凝視中都不會落空。這種現實,意味著記憶的蘇醒與歷史的復活。馬莉用極簡的色塊與筆觸、略為誇張的造型,構築了一個詩人向世界開放的視覺系統。每一個詩人都生動而傳神。包括那些逝者,也在我們面前鮮活起來。


被馬莉畫過的詩人是幸福的。這一百多幅詩人肖像畫,將成為這個時代珍貴的視覺記憶。


馬莉的畫筆和觀念,也沒有被美術史或匠人技法損壞過。詩人原本就期望自己回到一個原初世界,不相信通行的規則與觀念。馬莉帶著詩人的天真,就這麼拿起畫筆,沒有任何重負,只想用線條、色塊,表述自己對生命和世界最奇異的體驗。從她情感飽滿而恣肆的畫作中,我們可體會到她繪畫時的那種迫不及待,那種發自心底的渴望。馬莉的畫,就像一朵朵怒放的鮮花,似乎沒有明確的目的,卻花香瀰漫,有無限的指向性,把你的感知帶向一個更為闊大、深遠的空間。


花開時,不會考慮觀眾,不會考慮姿態,不會考慮時機。她就那麼驕傲地開了。

無論她的抽象畫,還是詩人肖像畫,每一幅都像是對自己內心的一次探險,每一次都期望找到更深的視角。她的畫,就像她的詩一樣純粹,不是簡單地描摹實物,不是單一地勾勒情感,而像在描繪自己精神的形狀、自己思想的本質。


我看她的畫,總會感受到一種強烈的運動感。馬莉一直在尋找。她畫的是精神發現的過程,而非靜止的影像。這使她的畫始終處在一種互動的關係中:點線面的互動、虛與實的互動、結構與形態的互動、記憶與實景的互動、觀看與被看的互動、色彩與造型的互動。這其中,遍布了馬莉獨有的密碼。


我們需要的只是端一把椅子,在她的畫前坐下來,靜靜地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周末 的精彩文章:

美國總統發家史
經濟學家怎麼看劉慈欣的《贍養人類》?
張鐵志:鮑勃·迪倫與崔健從不直白地談論愛情和政治
西川:鮑勃·迪倫不寫遠方,而是直接處理問題
古代儒生怎樣開展自我批評:功過不可相抵

TAG:南方周末 |

您可能感興趣

晚唐詩人李商隱和杜牧的詩歌,能否與李白杜甫爭鋒
「流浪詩人」李白和「田園詩人」杜甫
蔡義江:詩人曹雪芹
揭秘:玉真公主與詩人王維和李白的關係?
《張好好詩》:唐代詩人、書法家杜牧的僅存墨跡
馮至:紀念偉大的詩人杜甫
女詩人黃卓黔:珠簾捲蘆葦
藍藍:我和烏干達女詩人互譯詩歌
葉夫根尼·葉夫圖申科:俄羅斯詩人巨星
劉慈欣最愛的「詩人」:雷·布拉德伯里
【鄉土詩人】相思楓葉丹
漫畫《梨花之下李白杜甫物語》 看日本遣唐使眼中的唐代詩人
讀初唐傑出詩人王勃:《滕王閣序》才華橫溢,《山中》簡潔大氣
竺可楨:唐宋大詩人詩中的物候
歷代造反詩人座次表,劉邦、黃巢、朱元璋誰是一哥?
天津書畫家、詩人——王逸夫
威寧青年詩人 趙永富的詩
唐代大詩人杜牧絕世墨跡,詩書俱妙
黑龍江詩人王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