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這個瑞士人,想在中國解決空氣污染問題

這個瑞士人,想在中國解決空氣污染問題

原標題:這個瑞士人,想在中國解決空氣污染問題 | 100 個創業者

這個瑞士人,想在中國解決空氣污染問題


他叫李牧(Liam Bates),現在在中國做空氣檢測儀。


這兩年開公司,他反而度過了 28 歲的人生中最規律的一段時間。創業以前,他太會玩兒了:


李牧是瑞士人,從小在阿爾卑斯山下長大,因為痴迷少林寺武功,16 歲放暑假時,跑來中國拜師學藝;此後每年有空都會回一次中國。

這個瑞士人,想在中國解決空氣污染問題


大學的暑假,他在地圖上圈出了安徽省上最小的兩個縣城名 —— 愛民和雲樂,就直奔那兒而去,整整兩個月里,帶著睡袋在當地村民二層樓的水泥地上打地鋪。


旅行結束後,又和朋友騎著摩托車一路從拉薩狂奔到上海,拍攝了紀錄片《Ten Thousand Miles》,路上遭遇黑社會搶劫,被卡車撞摔斷了腿;腿傷沒痊癒,拄著拐杖就去參加了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漢語橋」,拿了第一。

這個瑞士人,想在中國解決空氣污染問題


因為在比賽里講的冒險經歷,他接到旅遊衛視「有多遠,走多遠」欄目組的邀請,去探訪中國的鄉村、南美的原始部落,周遊了大半個世界,寫了一本中文書《「玩」兒才是正經事》。

這個瑞士人,想在中國解決空氣污染問題



現在,李牧在北京二環的胡同里租了套四合院,管理著一個十幾人的小團隊,做一切與空氣質量有關的產品:空氣凈化器、空氣質量檢測儀……跟中國硬體創業者一樣,李牧每天上班得思考產品設計,跑工廠,鋪貨。

這個瑞士人,想在中國解決空氣污染問題


儘管最近已經很少再去走南闖北,但李牧覺得現在做的事情和之前玩兒了命的冒險一樣,本質上也是在挑戰自己,探索未知,同時還很有意義。


他挺滿意現在公司的情況,十幾個人的團隊,遵循著自然成長的狀態和正確的邏輯行事——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先靠賣產品賺點錢,保證公司活下去,然後再擴大規模。


他不太能理解最近幾年,中國突然興起的「創業潮」,不願意把自己定義為「創業者」,不在乎所謂的競品,對於創業的理解也有點非主流。

因為家人而創業,順便去看看中國的工廠


兩年前,李牧現在的妻子從加拿大搬來中國,因為北京糟糕的空氣質量複發了哮喘病。

這個瑞士人,想在中國解決空氣污染問題



李牧和現在的妻子


李牧覺得決定買空氣凈化器。於是他從朋友那兒借來了當時市面上主流的空氣凈化器,飛利浦、Blueair、IQair,把家裡變成了一個小型的測試實驗室,挨個檢測它們的空氣凈化效果。最後,李牧得出的結論是:這些外國大品牌的空氣凈化器既貴,效果也不太好。


「其實問題很簡單,因為那些東西設計不適合中國市場和環境,無論是風量還是其他。這種產品其實並不複雜,就是一個電機加濾網,但是它們選用的濾網和電機可能沒有達到一個特別好的效果,其實你稍微調整一下這些東西,效果就會很好了。」


從沒接觸過產品和技術的李牧突然對做一款凈化效果好、又賣得便宜的空氣凈化器產生了興趣,就像之前對武術、對中文、對冒險產生興趣一樣。不過,李牧還夾帶了一層私心,就是藉此機會去看看中國的工廠。

這個瑞士人,想在中國解決空氣污染問題



李牧和他的團隊


「我特別想去看中國的工廠,中國是所謂世界的工廠,但是我從沒去過,我覺得這是我對中國認識缺少的一塊兒,所以理論上如果我想做一個中國的專家,我應該懂這個,應該知道生產是怎麼一回事兒。」


他找到了大學在中國上海交大交換時認識的哥們,決定親自去中國工廠學學怎麼製造空氣凈化器。在此之前,他們對製造空氣凈化器一無所知,為了能順利地了解到情況,還編了一個跨國企業來中國考察的「故事」。


李牧和朋友列了 10 家最想合作的工廠名單,按照合作意願的高低依次排序,從最下面的那家工廠開始聯繫,為了學到完整的生產流程、又不至於被人識破,他們是這麼乾的:


「比如,我們過去說我們是個什麼跨國公司,我瑞士人、我朋友中國人,我們就跨國了。(笑)然後我們和他們說公司還有個同事負責產品,他在美國出差,所以很抱歉,我們兩個都不是很懂這個生產,你看能不能跟我們講一下這個產品設計生產的流程大概是什麼樣子的。」


這個「故事」聽起來合情合理,於是第一家工廠大概告訴了李牧生產先要設計,然後需要設計模具,模具的生產大概需要 60 天等。接著他們就帶著獲得的信息繼續找第二家工廠套話。


「然後我們到那個倒數第二名的工廠,還是那一套,我們有個同事在美國負責產品,然後我們不是很懂,然後我們知道設計之後一般是模具,生產大概要 60 天,就把第一家學到的和他說一遍,基本就是談了這麼四五家後,你就懂了。」

這個瑞士人,想在中國解決空氣污染問題



公司最早的產品——空氣凈化器


公司最早的一款空氣凈化器 OxyBox 就是李牧和合伙人一起這麼學會製造的。李牧他還有一套「兩個月學習理論」。


「我們大學讀的那些專業,其實也沒花多長時間學的,大一根本就是在玩兒嘛,所以我覺得你算一周 80 小時,什麼領域的知識差不多兩個月就能完全搞懂了,哪怕是物理學。」


空氣質量的檢測儀器倒是賣得更好


不過,李牧做的空氣凈化器並沒有在國內賣得很好,用來跟空氣凈化器配套的檢測儀「鐳豆」倒是紅了。

這個瑞士人,想在中國解決空氣污染問題



空氣質量檢測儀—— 鐳豆


這個Wi-Fi聯網的空氣檢測儀有一個 LED 屏幕,可以放在任何地方,檢測空氣中的顆粒物情況。鐳豆好看的外觀設計和 300 多元定價也讓它在市場上更受歡迎一點,產品上市兩年以來,鐳豆已經成了李牧的公司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之所以叫「鐳豆」,是因為檢測儀的原理在於發射激光。激光打到顆粒物上,會產生散射、通過散射的角度、強度再來分析顆粒物的特性。分析顆粒特性需要依靠標定值,這是一套參照系。


「標定特別重要,標定錯了整個數字就全錯了,現在很多產品在國內的標定都是瞎弄的。中國每個地方的標定都可能是不同的,北京和廣州的主要污染顆粒物就可能完全不同,如果完全採用一套參照系會出現數值不準確的問題。」

這個瑞士人,想在中國解決空氣污染問題



可以在手機上查看鐳豆的檢測數字


為了保證標定準確,李牧團隊在全球主要城市都放置了採樣儀。


「我們先通過物聯網分析這個檢測儀在哪兒,上海、北京、紐約……然後我們在全球各個地方不停採樣,上海是這樣一個標定參數,只要它聯網就會把這些參數輸過去,我們在全球第一家去做這個事兒。」


他理解的公司是什麼?


採訪過程中,當被問到「商業模式」的問題,李牧表情有些無奈,他覺得大家對這件事兒有些誤解,因為:


「產品形態和商業模式都不是最重要的,什麼 2B 2C 2G 2F,什麼 2P2,我覺得很多公司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你的公司為什麼存在?這才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如果回答不上來,那你的公司就不應該存在。你說我的公司存在只是為了開發什麼app,這個我覺得很虛的。可能我的想法比較極端吧(笑)。」

這個瑞士人,想在中國解決空氣污染問題



李牧說團隊現在有一半都是外國人


對於李牧來說,公司存在的「意義」好像更重要一些,而他對「意義」界定不止於做幾款硬體產品,他想解決更大的問題——全球環境污染。


「假設我們賣出 1 萬台鐳豆當中,有 7000 個用戶都聯網了,那也是遠超過政府監測點的數字。」 他們決定把這部分數據利用起來,做成可視化的空氣質量地圖。再通過技術團隊的演算法,由家庭中的空氣質量推算出室外空氣質量指數。

這個瑞士人,想在中國解決空氣污染問題



李牧在電腦上給我演示了團隊現在已經做出來的空氣質量圖。


「這是北京實時空氣質量的地圖,我們可以去分析北京任何一個地點的空氣質量是怎樣的,而不是環保局提供的兩小時前農展館的數字,現在通過這個技術可以看到這個四合院一分鐘前的空氣,它的意義在於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污染源。」


不過,這樣方法也存在一些限制。比如數據的多少依賴於鐳豆賣出的數量,從聯網數據來看,中國、印度地區的發達城市鐳豆數量明顯更加密集。團隊通過衛星圖、和氣象模型來補足鐳豆不足地區的數據值,希望未來能準確分析出污染源來自哪個具體位置。


這事情肯定是很困難的,環境問題從來不只是污染源在哪裡而已,政府政策,背後的利益鏈條等等技術之外的因素,未來也可能成為李牧和他的團隊要面對的問題。


他生長在一個全家都很能折騰的環境中


他說,這種勇氣最早源自於他的爸爸媽媽。


李牧的爸媽在上世紀 90 年代時,就騎著自行車從香港到了北京。

這個瑞士人,想在中國解決空氣污染問題



李牧說媽媽對他影響很大。她 20 多歲的時候離開美國,在法國一個人獨自生存,做過售貨員、翻譯、服務員、記者後來成為了一名自由職業作者。在十歲那年,媽媽從美國給李牧帶了一份小禮物,是美國印第安人的捕夢網,掛在他的房間里,並且和他說 「一定要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我前幾天和我媽媽打電話,她說她最近對紅酒很感興趣,就一直在學習,現在她已經算得上是很專業的品酒師了,我覺得我媽媽真的挺厲害的。」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李牧的好奇心、求知慾和勇氣都被保護得很好。臨走前,李牧給我分享了他們公司印在筆記本上的一句話,Life is either a daring adventure or nothing。


他好像一直都是這麼做的。


Q= Qdaily


A= 李牧


Q: 你高中就開過一家公司,當時是怎麼回事兒?


A:當時開的那家公司是想幫助外國人來中國學武術,因為當時我發現我到這兒很困難的,比如我上什麼網站,一個武術學校全是中文啊,也沒有人可以幫你。然後唯一幾家能夠做這些事兒的那幾家公司利潤都特別高,有一些武館其實很便宜嘛,就是你一個月花一兩百塊就能每天都學,但是他們(經過中介公司推薦)可能就會從好幾百變成好幾千。然後我就去做了一個線上的平台,網站,大家可以去選擇課程啊,想學什麼,我的合伙人在中國,他來幫忙安排這個,主要是面向歐美。


Q:你從小就這麼愛折騰嗎?


A:對,你說的這個很對(笑),我從小就特別愛折騰,然後做個什麼事兒,一定是有點難受才行,因為經歷過那種痛苦你才會有那種快樂或者享受的過程,包括創業我為什麼喜歡,就是因為特別苦,特別難受。我覺得就相當於跑馬拉松啊或者體育一樣,你不想跑,但是你會一直堅持(並在這樣的受苦中找到成就感),我覺得其實很像的。


基本上如果大家都去做一件事情,那我是不會喜歡的,那時候大家玩遊戲啊,我從小就接觸到很多電腦的東西,十歲十一歲大家都在玩遊戲嘛,當時我覺得玩遊戲打遊戲也還行,但是如果能自己做遊戲那就很酷了。所以,我就開始學代碼和編程,然後自己去寫一些遊戲,做了幾個遊戲,自己覺得還挺好的,然後嘗試去賣給我的朋友,當時我做了一個光碟,每個光碟五美元,後來沒人買,因為其實那個遊戲很一般嘛,大家就覺得不值。後來,我就想,他們不買那世界上應該有人想買吧,我就自己做了網站,把遊戲的圖啊都放那兒,可以付費下載。那時候很逗,剛開始有Paypal,國內支付寶什麼的也不存在,所以我還要做一個網站收陌生人的信用卡賬號,12 歲的孩子哪兒有信用卡,所以我老借我爸媽的信用卡來收錢。


Q:你怎麼定義「成功」?


A:無論你對成功的定義是什麼,但是你要做一個成功的人,你必須是一個不一樣的人,與眾不同的人,這樣你才能很突出,像英文裡面解釋得很清楚,基本上可以理解為優秀,就是Outstanding,但Outstanding如果你分析,就是 Stand out,就是突出不同和優秀,所以你怎麼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就是兩條路,大部分人說看能不能做到 No·1,但我覺得你要和一堆人競爭做第一,是很難的。另一種是你去和別人做完全不一樣的事兒,這樣就沒有競爭了,你很容易就與眾不同了。


題圖來自李牧博客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等待網約車具體政策落實期間,滴滴都做了什麼?
Google要在英國建總部大樓,這事兒終於確定下來了
這些設計,看起來都挺好吃
拜財政崩潰和火山爆發所賜,冰島已成超級熱門旅遊地
這群人想「用科技傳遞情感」,於是把自己的主業變成了做藝術裝置

TAG:好奇心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個瑞士人,想在中國解決空氣污染問題 | 100 個創業者
中國蹲廁的靈感,解決美國人拉屎問題,順便讓他們賺了幾億
為何說這問題一解決,就能治好中國的心臟病?
美俄死活都沒想到中國真的解決了這個難題,國人激動地潸然淚下
中國距頂尖航空強國還有多遠?美稱不解決這問題沒戲
這個國家要為難中國,?這個朋友挺身而出解決了很多問題
這些國家都期盼著中國吃貨幫他們解決生態問題,尤其是美國跪求
只要解決這個問題,中國將會無比強大!
美國若想解決這一事,只有聽中國的話,撤除薩德才會有用
中國蹲廁的靈感,解決美國人拉屎問題,順便讓他們賺了幾億……
印度人愛露天如廁之謎:大自然中解決問題很爽
梁浩瀚:做一個解決問題,而不是解釋世界的人
媒體:俄軍看似強大卻有一個很致命的缺陷!想解決最後還得靠中國
中國戰機這問題的解決,俄羅斯哭了不能向我國出口了
英國大選提前到底是幹嘛?看完這個能解決你所有疑惑
為何中國發動機問題遲遲不能解決?美專家一席話讓國人徹底沉默了
非洲人的這些小「創造」,有的解決了他們的大問題
俄軍看似強大卻有一個很致命的缺陷!唯有中國能解決
如果我們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那麼我國空軍水平就永遠趕不上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