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史上最全面!日常就餐指南:22條吃飯的黃金原則

史上最全面!日常就餐指南:22條吃飯的黃金原則

吃飯怎麼吃才算是最好的姿態呢?


人們吃飯時身體處於放鬆狀態,很容易含胸駝背。殊不知,這會使食道和胃部受壓,影響消化。此外,在矮桌前吃飯、坐在沙發上以及蹲著吃飯,都會造成腹部受壓,影響消化道的血液循環,久而久之可引發胃病、影響心肺功能。


那麼,吃飯怎麼吃才算是最好的姿態呢?

史上最全面!日常就餐指南:22條吃飯的黃金原則



1吃飯時挺直腰背


人們吃飯時身體處於放鬆狀態,很容易含胸駝背。殊不知,這會使食道和胃部受壓,影響消化。

此外,在矮桌前吃飯、坐在沙發上以及蹲著吃飯,都會造成腹部受壓,影響消化道的血液循環,久而久之可引發胃病、影響心肺功能。正確的進餐姿勢是:挺直腰背,讓胃部不受任何壓迫。


2吃飯時不談掃興的事


俗話說"食不言,寢不語"。吃飯時說話會使咀嚼食物的次數減少、唾液分泌減少,從而影響消化功能。美國一項最新研究則指出,就餐時談討論複雜或令人掃興的問題,會影響人的食慾和消化,可以談論一些簡單愉快的話題。


3飯後半小時再喝茶


飯後不宜立即飲茶,否則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消化。同時,茶中的單寧酸和食物中的蛋白質混合後會產生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質,給胃增加負擔。飯後半小時再喝茶,能起到促進消化吸收,起到殺菌消毒和護齒的作用。

史上最全面!日常就餐指南:22條吃飯的黃金原則



4飯後別馬上用腦


飯後,體內的血液會集中流向消化器官,大腦相對缺血。此時用腦會引起精神緊張、記憶力下降等問題,還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幾率。因此,一定要在飯後休息半小時以上再進入工作狀態。聽聽音樂、散散步都是不錯的選擇。


5多嚼硬的食物

根據年齡不同,可適當補充一些硬的食物,如水果、甘蔗、生黃瓜等。這是因為較硬的食物要費勁去嚼,當咀嚼的次數增多或頻率加快時,大腦的血流量明顯增多,活化了大腦皮層,起到防止大腦老化和預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


6選擇愉快的就餐環境


現代研究認為,不良的情緒變化是癌症的「活化劑」。如果在不愉快的環境中就餐,必然會直接影響脾胃功能,使脾胃運化失調,肝氣不舒,日久就會導致氣滯血淤,給癌症的發生創造條件。


因此要想獲得健康,最好選擇一個安靜愉快的就餐環境。

史上最全面!日常就餐指南:22條吃飯的黃金原則



7不要在餐間多吃零食


一日三餐是我們攝入營養的主渠道,這符合人體消化系統的生理特點。若餐間多吃零食就會影響正餐時攝入食物的數量。有些學生經常在下午放學後購買路邊攤販食物,這些食品不僅營養成分單純,且大多存在食物衛生問題。


8細嚼慢咽


細嚼慢咽有助於消化,專家建議,每吃一口飯就放下筷子,集中注意力在嘴巴的咀嚼上,每一口都要細細地咀嚼30次以上


9早飯吃熱的


清晨,人體內的神經及血管都還處於收縮狀態,此時如果吃冰冷的食品,可能使消化系統發生痙攣。中醫認為,早餐應該吃熱食,保護胃氣。建議早餐選擇熱稀飯、熱麥片、熱豆漿等,再配上包子、麵包等干主食。

史上最全面!日常就餐指南:22條吃飯的黃金原則



10兩餐間隔4—6小時


兩餐間隔太長或太短都會對人體造成影響,太長會引起高度飢餓感,影響勞動和工作效率;間隔時間太短,消化器官得不到適當的休息,影響食慾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裡停留的時間大約是4—5小時,因此,兩餐間隔4—6小時比較合適。


11睡前別再飽餐一頓


臨睡前吃食物,往往會增加胃的負擔,特別是巧克力、咖啡這類刺激性食物,不但刺激你的胃,還會刺激神經中樞,使你晚間處於興奮狀態,難以入眠導致休息不足,早晨起來就會面龐浮腫,神色疲倦。


12先吃愛吃的食物


桌上的菜,肯定有你偏愛的和不喜歡的,此時該先吃哪個?專家提示,先吃自己喜愛的食物,這會讓你在情緒上獲得滿足。愉快的心情能較快地產生飽脹感,避免吃得太多

史上最全面!日常就餐指南:22條吃飯的黃金原則



13晚上別吃冷飲


7點後,人體體液代謝下降,此時吃涼的食物,尤其是冷飲,不易消除疲勞還會影響睡眠。


14骨頭湯加點醋


人體對鈣的吸收利用受到多種因素制約。含鈣豐富的食品有牛奶、雞蛋、骨湯、魚蝦、黃豆等。胃腸道的酸度不足會影響鈣的吸收。因此,烹調食物時適當放些醋。


15特別餓時喝點粥


人在極度飢餓時食慾特彆強,看到什麼都想吃。其實,此刻胃腸消化功能已經受損,如果大吃大喝很容易造成食滯。特別餓時,應少量進一些半流食,如粥、面或米線,然後再慢慢恢復正常飲食。尤其注意,特別餓時別進食牛奶、豆漿、酸奶和白薯,否則可能引起消化問題

史上最全面!日常就餐指南:22條吃飯的黃金原則



16每天吃一次纖維食品


人體攝取了多餘的脂肪和蛋白質,與大腸桿菌作用,會變成有害的腐敗物。纖維質可把它們包圍並排泄掉。因此,每天最好吃一點粗纖維食物,如燕麥、糙米、薏米、紅薯、玉米等。


17飯後甜點要少吃


正餐已獲得了足夠的糖分,如果再吃甜點,人體會吸收多餘的葡萄糖、澱粉。吃過油膩的東西後尤其不要吃甜點。


18少吃鹽


新版美國飲食指南建議,每人每日所攝入的食鹽量應減少至2300毫克(約一茶匙)以內。而那些年齡超過51歲以及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每日所攝入食鹽量應減少至1500毫克以內。

史上最全面!日常就餐指南:22條吃飯的黃金原則



19調味品別濫用


桂皮、小茴香等天然調味品中都或多或少含有黃樟素,它可引起肝癌。多吃不僅會口乾、咽喉痛、精神不振,還容易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和胃脹氣。因此,在烹制食物時不要過度使用。


20吃飯環境要安靜


隨著雜訊增大,受試者感受食物甜味和鹹味的敏感度降低。研究還表明,嘈雜的就餐環境會使人的味覺變遲鈍。專家建議吃飯時不要選擇環境嘈雜的餐館,有輕柔音樂做背景可以讓人吃得更香。


21多吃深色蔬菜


深色蔬菜是指深綠色、紅色、紫紅色的蔬菜。每天應該吃一斤蔬菜,其中深色蔬菜應佔到一半以上,其維生素C含量比淺色的高一倍。舉例來說,深紫色茄子與淺綠色茄子,紫色洋蔥與白色洋蔥,紫甘藍與捲心菜,紫薯與紅薯、白薯,前者的營養價值都顯著高於後者。


22動、植物油混著吃


光吃植物油會促使體內過氧化物增加,加快人衰老,還會影響人體對維生素的吸收,增加乳腺癌、結腸癌發病率。而動物油含有對心血管有益的多烯酸、脂蛋白等。專家提醒,用1份動物油、2份植物油製成混合油,可以取長補短

史上最全面!日常就餐指南:22條吃飯的黃金原則



來源:養生中國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美俄法3名航天員搭乘「聯盟」號火箭進入太空
飛行控制飛行支持團隊為神舟飛船撐起「保護傘」
英媒集體開天窗!為等一個科幻又凄涼的故事……

TAG:環球網 |

您可能感興趣

2017日本最全赏红叶指南!要去看红叶的,再不准备就晚啦~
糖友日常喝茶指南
4大常見茶的最全沖泡指南
哪裡的櫻花最美?|日本全境20大賞櫻名所指南!
最全的針織裙穿搭指南,就讓它來承包2017春天的時髦!
頂級吃貨的國慶假期指南!外灘1-33號餐廳最全盤點!
太空33天不完全指南:一日三餐,有家的「味道」……
2017日本最全賞紅葉指南,帶上這份攻略就GO了!
史上最全《水果食用指南》,99%的人都收藏了!
冬日漢堡大餐指南-這些你都吃過嘛?
秋日喝酒进补指南
吃貨眼中的日本:甜點指南大公開
京都秋季旅遊最全指南:吃喝住行,一日無休!
2016版《膳食指南》吃對一日三餐,想發胖都難!
2017日本最全賞紅葉指南!首輪預測發布!再不準備就晚啦
上海最強一日游指南,抓住2017的尾巴,馬上走起!
2017東京夏日祭指南,這才是對日本旅途最初的期許
史上最全跑鞋指南
《紅樓夢》夏日吃喝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