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元聞法師:在家人可以公開批評出家人的錯誤嗎?

元聞法師:在家人可以公開批評出家人的錯誤嗎?

元聞法師:在家人可以公開批評出家人的錯誤嗎?



最近,台灣印順法師的問題再次成為熱點,其中不乏在家居士對老法師特別是老法師「大乘非佛說」觀點的批評之聲,於是就有老法師的維護者給這些人扣上「辱罵僧寶」、「謗僧」等帽子;更有極端者,甚至給相關單位寫了告狀信,要藉助外部力量來解決佛教內部本來是法義辨析之事!

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那麼,在家人該如何對待出家人,才能叫如理如法呢?


做為一個比丘身分的出家人,我個人以為,每一個出家人所具有的功德——即僧格——都可分為兩部分:無漏分和有漏分。


何為僧格中的無漏分?無漏分,即一個出家人,剃除鬚髮,身服袈裟的外在形象;這種形象的內涵,象徵諸佛所樹之正法幢,代表三寶,是無漏的、圓滿的、神聖的;他無關此人的道德水準,也無關此人戒、定、慧三學的修行水平。所以世尊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第六卷中強調:

此歸我法剃除鬚髮被赤袈裟出家形相,乃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菩薩大悲神力之所護持。此剃鬚發被赤袈裟出家威儀,是諸賢聖解脫幢相;亦是一切聲聞乘人,受用解脫法味幢相;亦是一切獨覺乘人,受用解脫法味幢相;亦是一切大乘之人,受用解脫法味幢相


正因為僧格無漏分表法的圓滿性,所以是不容質疑、不可褻瀆的。世尊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三中告誡眾生:


佛告天藏大梵天言:「善男子!若諸有情於我法中出家,乃至剃除鬚髮被片袈裟。若持戒、若破戒、下至無戒,一切天、人、阿素洛等,依俗正法,猶尚不合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閉牢獄、或復呵罵、或解肢節、或斷其命,況依非法?何以故?除其一切持戒多聞於我法中而出家者,若有破戒,行諸惡法,內懷腐敗如穢蝸螺,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恆為種種煩惱所勝,敗壞傾覆。如是破戒諸惡苾芻,猶能示導一切天、龍、葯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無量功德珍寶伏藏


而僧格中的有漏分,體現了出家人還未成佛的不圓滿性,是有漏的、甚至充滿凡夫特性的。根據「見、戒、威儀、正命」四科或「戒、定、慧」三學的修行水平,顯示著一個出家人的圓滿程度——向僧格無漏分遞進的程度——從污道沙門到十地菩薩,有漏分漸漸圓滿;乃至有一天超凡入聖圓滿成佛,有漏分與無漏分合二為一了。


那麼問題來了,當我們(特別在在家人)面對一個出家人的時候,該如何對待師父們僧格的這兩部分?

那要看我們的目的是什麼了!


我們親近師父,無非兩個目的,一是積累福報,二是開啟智慧。如果為前者,那麼我們就「視師如佛」:哪怕師父只是一個剛出家的小沙彌,也一定不要輕慢!這緣於師父僧格的無漏性部分。恭敬師父,就如恭敬佛陀一般,自然可積累殊勝的福報。但如果你想找一位教導我們學佛的「善知識」,那就要慎重了!因為「善知識」能否貫徹佛意代佛宣法,是由他自己的修行水平——亦即有漏分決定的。能否教你、教你點啥,那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法身慧命,不可不加以考察!世尊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五中,將出家人分為四類:


一、勝道沙門:言勝道者,謂若能依八支聖道,自度一切煩惱駛流,亦令他度。此復云何?謂佛世尊,及獨勝覺,諸阿羅漢


二、示道沙門:若有成就別解脫戒真善異生,乃至具足世間正見,彼由記說變現力故,能廣為他宣說開示諸聖道法,當知如是補特伽羅,名最下劣示道沙門。證預流果補特伽羅,是名第二。證一來果補特伽羅,是名第三。證不還果補特伽羅,是名第四。復有菩薩摩訶薩眾,是名第五,謂住初地至第十地,乃至安住最後有身,此皆示道沙門所攝


三、命道沙門:若有成就別解脫戒軌,則所行清凈具足,此皆命道沙門所攝。以道活命,故名命道。復有菩薩摩訶薩眾,為欲攝受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具足修行六到彼岸,亦名命道

四、污道沙門:上三種之外,余者皆為污道沙門,亦在「福田中數」。


如果我們要尋找善知識,那就依佛所教,理想的情況當然是:


欲得上妙生天涅槃樂者,皆應親近、承事供養勝道沙門,諮稟聽聞三乘要法;或求示道、命道沙門。


因為這三種,都是正見具足、三學增上的聖僧或凡僧;如果實在沒有福報找到這三種呢?那就:

若無如是三道沙門,當於污道沙門中求。


但是一定要注意!即使從污道沙門中求,也不是沒有選擇的!這個選擇的標準就是:


雖復戒壞而有正見,具足意樂及加行者,應往親近、承事供養、諮稟聽聞三乘要法。不應親近、承事供養加行意樂及見壞者。彼雖戒壞而無邪見,意樂、加行、見具足故。應詣其所,諮稟聽聞聲聞乘法、獨覺乘法及大乘法,不應輕毀。


綜上所述,佛陀要我們親近的善知識,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要「具足正見」!如果發現師父不具足正見呢?那也沒關係,師父依然是我們的福田,我們可以從恭敬中培養福報啊。同理,如果我批評一個出家人,就不能對他的「無漏分」指手畫腳,這一部分不容質疑!即使要討論出家人是否具足正見,即「有漏分」,也不是為私利、為打擊,而是為眾生法身慧命及正法久住故!


明白了這些,我們再看尊敬的印順法師:從僧格的無漏分來說,法師是出家人,我們需要永遠的恭敬他老人家,那是僧寶的代表、我們的福田;即使從道德層面上,我們也絲毫不懷疑老法師「為佛教、為眾生」的真誠性!這是需要後學繼承的寶貴遺產!但是,從僧格的有漏分來講,我們又必須明白老法師的不圓滿性——甚至充斥著滅法的邪見:特別是否定了大乘經典是佛親說!雖然他自稱是大乘信仰者,但這個大乘,是老法師不以大乘經典為聖言量、自我構建的大乘體系,並非佛陀的大乘了!對這一種動搖大乘根基、甚至直接消解大乘的邪見,做為佛弟子,無論是在家人還是出家人,我們非但不能去學習,而且為正法久住故、為眾生法身慧命故,還要堅決的抵制、盡最大努力消除其惡劣影響!這也是佛弟子的職責——大護佛法!正如《大般涅槃經》卷三所講:


如來今以無上正法,付囑諸王、大臣、宰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諸國王及四部眾,應當勸勵諸學人等,令得增上戒定智慧。若有不學是三品法,懈怠、破戒,毀正法者,王者、大臣、四部之眾應當苦治。善男子!是諸國王及四部眾,當有罪不?」


「不也。世尊!」


故,凡佛弟子,為護佛法故,無論出家在家,在恭敬僧寶前提下,都應如佛所教,「應當苦治毀正法者」!如此所做,方可為隨順聖意也!


願正法久住!阿彌陀佛!


聲明


大象佛學圖書館


本文轉自網路,不代表本平台的觀點或意見。讀者請自行判斷抉擇。本平台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註明來源及作者,請重編錄用者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濟群法師評印順法師的「大乘非佛說」
惟賢長老談太虛大師人間佛教的傳承
購書記:《中國漢傳佛教建築史》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出家人頂禮在家人如法嗎?
出家人的「家」在哪裡?
宣化上人:切記!在家人不可說出家人過錯!
現在出家人可以結婚了嗎?
傳喜法師:出家人是這個世間的「發燒友」
出家人的一份家書 看哭了所有人!
在家居士怎樣正確稱呼出家人?
在家人與出家人學佛有什麼不同?
靜波法師:這樣恭敬出家人,你能做到嗎?
慧律法師:放下,並不是出家人的專利
請別再誤解出家人
你知道為什麼出家人都姓釋嗎?
學誠法師:出家人要過的四個難關
處處是我家,人人是家人
咒罵出家人的果報
在家居士怎樣正確稱呼出家人
在家居士怎樣正確稱呼出家人
出家人拋家舍業,是逃避責任嗎?
思亮法師:出家人為什麼要用缽